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建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网络。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

樊晓芳 2019-12-21 19:45:00

推荐回答

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海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背景下面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在许多业内人看来,海尔有许多可以受人称赞的优点:管理上的日清日高,“斜坡球止”理论张瑞敏本人的优秀,还有优质的服务等等。也有人认为,海尔的成功显示的是,它在服务模式上的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上配合,使它能够获得超额利润。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它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是技能与知识的综合能力。就从其竞争发展的历程看,或许后一种表述更能支撑海尔的发展。从深层次看,这也是对海尔在技术、管理和企业文化上的综合描述。探索海尔发展成功的轨迹,首先是其管理优势所在。青岛海尔公司建立22年来持续发展已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环境的企业管理模式。从84年开始的名牌战略阶段:中国冰箱第一、多元化战略阶段:中国家电第一、国际化战略阶段:美国建厂等一直到2019年的开始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通过在战略、观念、人力资源、文化、技术、质量、市场、服务的创新,塑造了海尔今天的成就,使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得到成功,并创造用户的绝对忠诚度。在其辉煌发展过程中,海尔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是海尔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海尔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来看,其核心竞争力在产品方面,已经从单一的家电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计算机、手机、生物制药、家庭整体厨房扩展,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产业经营的格局时代。主要经过了从寻找提供利润的核心业务比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到充满机会的新兴业务计算机、手机、家庭整体厨房,再到创造未来的名星项目生物制药等之间的一种协调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海尔不仅保持原有产品的发展,同时还加大对第二、三类型业务的投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产品和技术层面上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地位。然而,海尔在产品多元化发展中承担了巨额损失。海尔认为,全球化时代浪潮中,单一产业无法存活。因此,海尔进入医药领域,随后又进入了保健品、餐饮、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物流、金融等十多个领域。然而,海尔药业至今依然亏损;海尔投资的‘海尔大嫂子面馆“连锁店,目前大多数已经关门;海尔在电脑行业就栽了一个不小跟头,电脑行业是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明显与现在的海尔品牌营销运营的理念和模式不符,海尔电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持续亏损。海尔手机在科键、波导、厦新等品牌面前也几乎一败涂地。可以说,海尔的多元化,把自己带入了一场迷失品牌的可怕危机当中,就像一场迷局,海尔陷入了困境。在服务模式上海尔实现了先行与品牌操作系统,这种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影响着海尔的持续发展、发展的方向和范围。这种延伸更多的是在面上的延伸,即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相匹配的延伸。从海尔的企业理念来看,那种“对内实行以企业忠诚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体系,对外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的经营哲学更多的强化了其核心竞争力。同时,海尔将其“企业忠诚”的价值体系上升到“中国造”的位置,为其核心竞争能力的延伸架构了一个广阔的、高远的空间。总之,海尔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过程中,以自身的企业文化为首,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多元化发展模式,以超前的服务理念赢得了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诸多企业学习的案例。二、海尔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一品牌核心竞争力从1985年之后,海尔始终把名牌战略作为自己的基本战略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包含的内容。海尔通过品牌外延变化:冰箱名牌——家电名牌——中国名牌——世界名牌和内涵变化:质量高——服务好——个性化——速度快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其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企业。海尔的发展无疑是个奇迹,海尔的品牌建设之路对于所有想建立品牌战略的企业来讲都有学不完的东西,我们选择海尔,是因为海尔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摸索出提高品牌核心境争力的成功经验,并且在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成功转换,对于此类经验的深入认识、总结无疑将提高我们对品牌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完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大有裨益。纵观海尔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尔的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表现为制度和企业文化,而这两点的核心是创新。这种创新实质是集体学习的能力。1995年海尔创造出了OEC管理模式,在实践的成功使其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在2001年4月22日上海举行的“企业家活动日”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向海尔集团颁发第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证书。海尔集团的“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获得特等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保障,以市场创新为目标,员工主动参与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指引企业发展壮大。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集体学习能力而不是外在资源的强大;是人的能力不是物或可以继承资产;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不是相比对手的优势,海尔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2程,所有相关要素以不同形式参与到学习之中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海尔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海尔品牌也因此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机制,使品牌的生命力得以连绵不断。二战略创新核心竞争力海尔今天能大步地迈向国际化之路,在于始终抓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培育、构造、强化及其作用的发挥,战略创新是海尔核心竞争力机制之所以持续发展的主导性文化特质。何谓“战略创新”?实质上,所谓战略创新,亦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核心竞争力机制的创新。这种创新必能造成企业获得超越平均利率的利润,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事实正是这样,海尔核心竞争力每一步的强化,莫不是通过其实施重大的战略创新而实现的,而这一战略创新思路的萌生、创意、设计和实施、推出,都是基于某一理念的领先而实现的。在海尔长期经营中形成的“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不属于“人”的“创新”市场理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的用户需求为“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质量的人造出来的”“先造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等等。这一系列的理念均为作为核心竞争力之理念形式————海尔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部分,或者说是它在各个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上的具体转化形式。以“产业报国,追求卓越”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的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巨大威力发挥,使海尔的业绩一再辉煌。三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海尔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一一核心竞争力。海尔的企业文化主导着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海尔文化中各个具有其特色文化的概念,如:“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的“第一”理念,“创造市场”即创造一个专属于“我”的“创新”市场理念,“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的信誉第一“理念”:“用户总是对的”、以“客户需求为真理唯一标准”的理念;高质量产品是由高质量人造出来的“先选人后造产品”的理念:“精细化零缺陷”的只有一等品,没有二、三等品的“最佳产品理念”;“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计点到位,绩效联酬”的分配原则,“联合舰队的组织机构,以及大中心构筑产品平台的企业国际制度创新”等等。这-系列的理念,仍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形式一一追求卓越的组成部分。海尔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在其核心竞争力机制战略创新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三个层次:产业报国、追求卓越一一这一核心价值观同核心企业竞争力是等价的,这是第一层次,在核心价值观理念主导下的第二层次便是“第一即“唯一”的理念、“创造”市场理念等等,这是总价值观理念体系的子项;而由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各子项理念,表现为作为核心竞争力发散终端的末稍竞争力,这是第三层次。四服务核心竞争力综观海尔20多年的服务发展史,无论是对内“找茬”也好、对外“找乐”也罢,都源自“真诚到永远”的那份真诚。海尔服务的规定之细甚至已经达到了怎么敲用户的门,管理之细从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用语、岗位衔接、互动制约、动态考核、政策激励、等级排序、星级升降等等都一一规范清楚并严格执行。它的背后则是一套庞大而高效的信息化组织保障,有管理学家称之为“闭环式服务体系”。服务是海尔的产品质量监测器。海尔每台产品的重要零部件上都有各自身份证一样不同的喷码,服务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刻可以“一追到底”,详细的售后征求意见能及时把用户对质量的投诉传递到设计、生产环节等。服务是海尔的市场需求感应器。在海尔科研部门墙上始终贴着这样一句话:“用户的难题就是海尔的课题”。这实际上是海尔研发一直在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写照。而“从群众中来”靠的正是海尔庞大的市场服务体系,是其服务介入产前环节的秘笈。在海尔服务人员眼里,抱怨的背后是需求,通过信息化筛选出的数据足可以物化出最受欢迎的产品。因此,海尔人当然会理所当然地给最终催生出成产品的抱怨人“发奖金”。服务是海尔的人际情感交换器。再回到开头的那个“替居民看孩子”的故事,海尔的服务站不会势利到只为用户看孩子,因为只要创造了感动,今天的求助者就会变成明天的潜在用户。海尔服务最基层创新的小智慧其实也藏着朴素的大道理。因此,诟病海尔最终会被庞大的服务成本拖跨的人不会明白,服务其实也在赚,它赚取的是企业的未来。服务是海尔的品牌传播助推器。通过优秀的服务,卖一件产品可以感动一家人甚至足可以形成邻里间的民间舆论场,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其实正是努力做大做强舆论引导力,品牌会因此而声名远扬,并逐渐赋有传奇色彩,客户口中的传奇故事又为公司设立了新的服务标准、用不断创新的服务创造顾客忠诚度、最终将获得令人望尘莫及的竞争优势。海尔核心竞争力对其他家电企业的启示海尔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正确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海尔来说即不是指单纯的技术、人才、资金,也不是指暂时拥有的市场份额的优势,而是指企业能抓住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最终能够获得3用户对企业的忠诚度。目前虽然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不同,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至少要生存,就一定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每个企业的关注点会有所不同。但海尔的成功给了其它家电企业一个很好的启示:一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国际上家电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一般在6%-7%之间,但是国内家用电器行业的研究和开发密度大约只是人家的一半,海尔的研发比例达到了3.8%,康佳只有2.17%。家电巨头尚且如此,其它中小型家电企业的低层次研发水平就可想而知。从资金的投入来看,国内家电企业的年销售额一般是10亿美元,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资金大约是3%左右;而外资企业的年销售额在百亿美元以上,其用于研发的资金投入大约是5%。2、加快提升家电传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国际家电产品新标准的出台,传统产线的升级换代是家电制造的必然趋势。因此,家电产业需要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要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组织和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和推广,使之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特别是共性技术的推广,如CAD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家电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3、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合研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尤其在目前家电企业的技术实力以及资本实力很难独自开展一些行业基础性的技术研究,而高校则拥有优秀的研究资源,和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和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研究。4、中国家电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基础还比较薄弱,技术竞争力不高,单一的企业创新主体尚不能构成完整的创新体制。同时,家电企业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分散,不可能自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公共平台。从国际普遍经验看,培育与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企业之间实现互动。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引导,加强家电企业间的横向联合。此外,标准的竞争将成为家电企业未来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单家企业是很难实施行业标准的制订。有必要通过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家电企业,共同参与行业标准的规范。推动家电标准的制定,并提供科技中介服务,引导和规范家电业的发展,逐步发展高端家电产品,使中国的家电企业具有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二实施归核战略巩固发展核心竞争力所谓归核战略,就是要求企业通过剥离非主营业务来强化主营业务的竞争力,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内部归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挖掘阶段,即通过层层分析、归纳总结出企业现有的技术和非技术优势,将之培育核心竞争力。2开发运用阶段,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将核心竞争力或其生长点运用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获得竞争优势。3保持创新阶段,充分利用已形成三创造满足顾客需求的独特的企业价值链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通过对顾客价值链施加影响,并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的。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时,企业应做到:首先,企业与顾客之间应达成互利的共识。其次,为顾客创造价值,降低顾客的消费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三是增加顾客利益,包括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四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培育适合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组织与管理能力,对于企业获取持久优势和较好的赢利都是必不可少的。家电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适应企业战略的组织架构。不但要加强组织内部由决策层到执行机构的纵向管理力度,更要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畅的横向管理问题,破除战略的神秘性,距离感,让员工理解战略目的,发挥集群力量,让“火车头”变为“联合舰队”。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激励机制等等。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的流程、组织结构文化进行重塑创新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五文化创新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围绕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家电企业必须客观科学地审视自己的企业文化,用新的价值观,新的视野来谋划和构建新的企业文化,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基于发展持续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重点在于:1、塑造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建立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它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将企业按学习型组织进行塑造,进行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一方面使得企业时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增强危机感、凝聚力和创造力,可打破科层化结构形态,避免“温水效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个人与工作的融合,促使人们树立共同的愿望,形成动力,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拓展自己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实现组织的目标。42、培养团队精神。工作团队是现代化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将技术和资源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基本运作单位,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是调动每位成员的能动性,增加协调性,降低内耗,获得1+1>2的团队竞争力,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总之,良好的,持续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家电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使企业永保竞争优势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发展。实践证明:不管家电产业的中心在何处,要想成为世界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失去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失去的将是一系列的市场和商机;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迟早会面临被模仿与被超赶的危险;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将意味着企业没有核心产品,只能在末端产品市场上竞争搏杀,拼得你死我活。面对当今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家电企业想拥有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机会以及创造出世界一流品牌,那么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避免恶性竞争,减少不正当降价的损失;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控制价值链,加强企业的品牌受益;也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家电行业的企业才能在整个行业内推行最优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使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达到最优化,并以此带来利润的大幅上升;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家电业才能真正称得上取得巨大的发展,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家电制造中心。
符腾丹2019-12-21 20:05:3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烈的团体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强、做大。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组织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把“红星”这种硬件不错,但人的观念有差距,依赖政府思想严重,产品精细化意识不强,管理不能始终如一等方面软件不善的企业称为“休克鱼”。现在愿意被别人兼并的企业都是生产难以维系的企业,在将要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企业的设备性能较好,债务也能剥离,仅仅是因为产权模糊、无人负责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效益低下,海尔集团认为“休克鱼”,可以兼并。另一部分即将倒闭的企业,海尔集团认为是“死鱼”,是绝对不能兼并的,否则会连带母体企业出问题。海尔集团在其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被兼并的企业拖累,并且各被兼并的子公司都充满了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好地把握了吃“休克鱼”这一原则。在国内企业兼并成少败多的情况下,海尔这几年用同样的方法先后成功兼并了武汉希岛、顺德爱德、贵州风华等几家企业,成功率达100%。海尔在与日、意等公司合资设立新公司的同时,自1991年起陆续兼并了14家企业,盘活资产1515亿元。海尔一个个兼并成功的秘诀,是“吃休克鱼”理论所起的作用。2.“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理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这个理论包含两个原则:第一,把自己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好、做强,在此前提下进入与该行业相关的产品的经营;第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跃居这个行业的前列。在前七年的发展中,海尔专心致志搞冰箱创立名牌建设。等冰箱成为名牌后,向其他领域扩展,以资本经营为纽带兼并几家企业,最后走向以品牌经营为纽带的兼并之路。这一思路被海尔人称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从1984年到1991年,海尔认真地把冰箱做到全国最好,然后由冰箱扩产到空调、冷柜、洗衣机等;目前它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都是国内龙头。海尔先发展与己相关系数近的产品,后发展系数远的,从“冰箱最好”扩展到“整个家电行业最好”,然后在立足家电行业的基础上,用资本运营筹集来的资金发展其他产业。至于扩张的每一步究竟需要跨多大,完全看实际而定,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3.“走出去”战略方针海尔自确立了创世界名牌的目标后,相应制定市场国际化的“3个三分之一”,即1/3产品内销;1/3产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1/3产品国外生产,当地销售。目前这个国际市场战略已基本实现。海尔坚定不移地贯彻“走出去”战略方针,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铸起了国际化器乐发展的框架。海尔在全球已有贸易中心56个、设计中心15个、占地600亩以上的工业园7个、工厂46个、服务网点11976个、营销网点53000个,其中海外工厂有10个、海外营销点38000多个。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海尔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2002年3月4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表明海尔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海尔要在美国扎下根去。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成为哈佛大学的教学案例,使海尔文化走上了哈佛的讲堂。结语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海尔集团而言,海尔企业文化战略的三个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企业文化这杆旗帜,指引着海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通过有效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海尔已初具“大名牌、大市场、大科研、资本活和企业文化统一”的整体思路和氛围,为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尔的企业文化模式,也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龙家衡2019-12-21 20:19:32
  • 答案A海尔集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网络,是海尔集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表现,也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不能闭关锁国,这都是基于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龚小英2019-12-21 19:55:53

相关问答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发布时间:2003-5-26作者:金太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关键是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得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市场失灵使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必要西方发达国家及一批后发现代化国家市场经济的实际历程和政府职能的演化轨迹表明,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其能,也有其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是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和自由竞争形成~种强劲的动力,它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分散决策结构,对供求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灵活有效的反应,较快地实现供需平衡,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决策的效率。三是市场信息的有效性。高效率的分配资源要求充分利用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而以价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结构能够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获得简单、明晰、高效的信息,并能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还有利于避免和减少直接行政控制下的低效和腐败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光靠市场自身是难以克服的,完全摒弃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一坚持创新驱动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的竞争。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偏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把增强技术实力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战略支点,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包括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走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道路。二坚持绿色低碳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潮流。无论是从顺应国际大势看,还是从破解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适应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看,绿色低碳都是必然选择。我国产业发展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生产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走生态文明的产业发展道路。三坚持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有效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不仅使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也催生了许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产业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融合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还有巨大潜力。必须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走两化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四坚持结构优化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质量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消费需求、新的装备需求、新的服务需求、新的安全保障需求,又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持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空间布局,走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新路。五坚持开放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要发展壮大,开放合作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依靠低成本要素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所获得的全球化红利日趋弱化,推动产业、市场、资本和能源资源开放合作,实现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用全球视野配置产业链和空间分布,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在优进优出中实现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走开放合作的产业发展道路。六坚持人才为本人才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骨干力量,产业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美国之所以成为最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与其培养并广泛吸纳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直接相关。具有工匠品质的“德国制造”,也与其培养的众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密不可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不仅缺乏能够适应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技术人才,还缺少优秀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必须把人才作为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和吸引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走人才引领的产业发展道路。
2004年,我对海尔创业20周年时评价: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民族英雄;今天,是海尔创业21周年,我再加上一个新的评价:海尔是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说海尔是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杰出代表?有几个重要的数据支撑这个结论。我今年10月份到海尔集团又做了一次调研。海尔正在从高速度增长类型向高质量增长类型转变,由如下特点:第一个数据,海尔今年的全球营业收入是1039亿元,相当于128亿美元,这相当于今年全国GDP的0.6%,相当于今年山东省GDP的6%。海尔是一个创造经济财富的中国大企业,不久就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这可能是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因为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最后的企业全球营业收入是124亿美元。我把海尔称为“市场创新驱动”,不仅开拓国内市场,还不断开拓国际市场,2019年海尔品牌出口与海外生产销售额达到2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0%;第二个数据,2001—2019年5年期间,海尔研发的投入占销售额总量比重在3%—5%,研发投入累计数超过100多亿元,海尔正在成为以技术高投入,技术驱动型的企业;第三个的数据,到2019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0项,最重要的是发明专利达到819项,已经成为在这个行业内国内申请发明专利最多的家电企业。另外海尔也成为英国《金融时报》驱动型国家走到技术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国家。相比之下,中国发展速度要快得多,从现在起就开始朝着创新型国家这个方向发展。世界银行在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明确地建议东亚国家要走创新之路。由此形成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东亚在中国竞争压力下必须创新,与此同时东亚创新也逼着中国不断创新。它意味着从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到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加上中国创造,就是这样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的过程。海尔冰箱也走过了从进口组装,到本地化,再到出口,现在到创立名牌出口这个从模仿到创新的变化过程。中国产品和出口要向从低的附加价值向中的附加价值、进而向高的附加价值转变,从价格竞争优势向着技术竞争优势转变,从成本竞争优势向品牌竞争优势转变,从中国品牌竞争优势向世界品牌竞争优势转变。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来“创建创新性国家”,是由现实和长远意义的,或者说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意义。因为从创新性国家来看,本质上要建立创新型企业,因为只有创新型企业才能开拓创新型的市场。从企业角度来看,提倡和鼓励不断增加对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比重是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根本途径。三星集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是引进技术,作为其他外国公司的伙伴;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是获得制造技术和技能,创立自己的名牌;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期开始,主要是创新重大的基本的新技术。像三星这样的集团大体要花四十多年或者更长时间走到这一步。最近我去海尔集团参观,感到中国的企业是大有希望的,海尔已经开始进入这个阶段,但是它花了20年的时间就从国内的品牌到全球化品牌,这个过程是一个新的追赶模式,追赶模式的核心是全面创新。海尔的产品有重大的创新,我称之为四类友好型产品,或者说“一石击四鸟”。首先它的产品是顾客友好型;第二是节能友好型;第三是环保友好型;第四是健康友好型。所以海尔不光是创了名牌,关键是创新了一种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中国无氟冰箱是海尔第一个大批量生产,现在海尔又大批量生产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家,在不久的将来,还可能成为第二大或者第一大贸易国家。就中国企业而言,能不能成为国际竞争强的优势企业,进到世界500强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今年刚刚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名单中,中国已经有16家企业进入,在全世界排位上升为第六位,而1995年只有2家,2000年有9家;到2019年应该有20-30家企业进入,进入前4名。当然我们现在进入500强的企业大部分还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我们希望将来民营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也能进入500强,不仅是销售额进入500强,关键是品牌,这是重要的标志。总之,海尔在中国企业中是杰出的代表,是经济全球化的先行者,又是探索者。因此我们认为海尔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民族英雄,不仅创造了财富、创造了税收、就业,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中国式的企业文化,我把它称之为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这就是海尔精神。我们知道,海尔曾经提出过“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现在他们又提出来“创造资源,美誉全球”,就是说它不仅追求中国第一,现在正在追求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谁最有能力充分创造全球资源,谁就能最有机会成为全球竞争的“赢家”。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对手林立、竞争激烈,也许困难重重、风险丛生,但是我仍然相信,经过21年历练的海尔人,仍然能够像他们创业之初、10年前、20年前实现他们的梦想一样——如愿以偿!人们期待着,国家期待着海尔能实现这个梦想,这一梦想就是——海尔一定要为中国在未来时期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并为这一宏大梦想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