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吉芬难题

齐普荣 2019-12-21 20:28:00

推荐回答

吉芬商品。由于静态下需求曲线是可逆的,在这个瞬间,土豆要是价格反弹,那么穷人马上回到原来的消费结构上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吉芬品!但是土豆的这种价格同需求的同方向移动现象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确切的说,应该是需求曲线的某一段产生了向上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土豆价格高到一定程度,需求又开始下降,因为这个时候穷人连土豆都吃不起了。所以吉芬品并不是指其需求曲线永远向上,而是需求曲线带有这种反常现象的商品。从数学上分析,吉芬品就是指需求曲线上可能存在dx/dp>0的情况。至今,没有一例商品能有充足证据让全世界公认其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到底有无,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龙宣霖2019-12-22 00:07:3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吉芬商品不符合需求定理是因为吉芬商品,当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升时需求量本应下降,却反而增加。需求变动的起因: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都将使均衡点发生位移,我们以牛肉为例,假如消费者的收入上升了,那么对牛肉的需求也会上升,结果市场上的均衡点就会在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销量上形成。需求定律—吉芬商品。
    齐晓斌2019-12-22 00:37:44
  • positiveanalysis是否存在?为什么?问题下的回答提到一些论文认为中国部分地区大米和小麦疑似吉芬品,这就是一个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的经验研究。无论是theoreticalanalysis还是empiricalanalysis,都是在描述事实,都是positiveanalysis。不同的是,theoreticalanalysis描述的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empiricalanalysis则是要通过观察现实来检验理论上所描述的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对这种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仍然拿吉芬品作例子。theoreticalanalysis强调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有两个途径,一是直接通过相对价格影响需求,一是通过影响实际收入进而影响需求;因此当两种影响相反并且后者大于前者时,出现吉芬品。这是一个theoreticalanalysis。现实中是不是有吉芬品,会不会出现吉芬品都与这个分析无关;只要逻辑上或现实中这两种影响途径都是存在的,那么这个理论分析就是成立的。而这两种影响在现实中是否都是存在,后一种影响究竟要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导致吉芬品的出现,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有没有可能存在,这些才是经验研究要做的工作。
    黄生高2019-12-22 00:21:02
  • 吉芬物品是指某种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吉芬物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是低档物品,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上升;第二,它必须在消费者总开支中占很大的比重,才能使得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
    齐晨光2019-12-21 23:56:02
  • 吉芬商品GiffenGoods,经济学中的一个名词,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
    齐晓海2019-12-21 21:20:18
  • 是啊~钱怎么越来越少了感觉,这个论题真不错。我个人认为,简略的答复哦·不求赞同,只求参考,呵呵。贫民:一直是收入少,消费就更少,为了积累点积蓄,省之又省,比如俗说,微乎其微的过河钱。流转量很少:例如富人,日进斗金,但不会挥霍一空,一年赚千万,可是消费和一般国民差不了多少。不必多说,我们能够幻想的到。其他的钱当然会在银行里面睡觉,那么这些睡觉的钱,就等于不流转的钱了。想想前几年没天兜里还能有个千头八百,现在每天只要二三百元,还不敢乱用。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有所感觉吧,呵呵。为啥捏?为啥捏?呵呵,不是只你以人在想,千万中国人都在想。还是,好好做好自己,尽力在尽力。美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只要自己帮自己。一、原因:1、在大惨淡时期,消费者放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凹凸本钱产品的价格和出售。2、不管经济处于什么状况,人总得吃饭,有钱吃好的、贵的,缺钱能够吃差些、廉价些的食物。3、在经济大惨淡时期,用于食物消费的钱会压缩,但食物总消费量不可能削减。4、马铃薯在食物中属于等级低、廉价的食物,当人们收入削减后,就会去购买价格廉价的马铃薯,进而在全体上导致对马铃薯需求的旺盛,然后推动马铃薯价格的上涨。二、马铃薯效应:依据需求规律,消费者对产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跟着价格的上升,市场需求将削减。吉芬产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添加的物品。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作灾荒,马铃薯价格上升,可是马铃薯需求量反而添加了。这一现象在其时被称为“吉芬难题”。三、来历: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闻名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具体评论了这个问题,并在剖析中提及罗伯特·吉芬的观点,然后使得“吉芬产品”这一名词撒播下来。发作灾荒的爱尔兰,马铃薯是一种十分强的等级低产品。当马铃薯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变穷了。收入效应使消费者想少买肉并多买马铃薯。同时,因为马铃薯相对于肉变得更为贵重,代替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的肉和更少的马铃薯。可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至于超过了代替效应。成果消费者对马铃薯的反应是少买肉,多买马铃薯。这样就能够解说“吉芬难题”了,也称“马铃薯效应”。
    连伯才2019-12-21 21:01:55
  • 起源:根据需求法则,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购买数量一般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需求将减少。吉芬商品指的是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最早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名的《经济学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齐景嘉2019-12-21 20:57:14
  • 比如著名的吉芬物品。这种物品最神奇的在于销售量随价格上升而上升。这种东西简直是赤裸裸地在打需求定理的脸啊。于是各界经济学家在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通过研究爱尔兰土豆销售得出该结论后进行了无尽的争论。有人指出,吉芬物品的存在是因为随着价格上升,其他条件也在变化,比如需求在上升,而这种上移是因为吉芬物品大部分是穷人的生活必需品,穷人担心其保持涨价的趋势,所以会加大力度囤积。然后价格继续被推高直到第二年供给上升让价格降温。这样看来吉芬物品的前提是首先生活必需;其次替代品少;其次可以较长期保存。感觉也可以看做一个需求定理和实际矛盾的例子,虽然最后通过曲线移动给出了合理解释,但也证明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经济学模型,每个模型都会涉及无数的变量。提出后也一定会面对无数的挑战和改进才会成为真正的有价值的模型。关于这个问题就有蛮不错的解释,如果我水平太差大家没明白可以看或者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相关内容。
    齐敬甲2019-12-21 20:40:07

相关问答

1正面影响1.1有利于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中国经济的际地位从国内与国际上看,一国货币的升贬主要与其综合国的兴衰密切关联。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中,国内外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信任将与日俱增。由此,人民币作为坚挺的货币,必将进一步扩大在周边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流通,并最终实现国际化,成为国际通货。因此,人民升值是中国经济综合实力强、经济形势好的信号,有利于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以及改变他们对政府行动和经济行的预期,使投资者有投资意愿,并使中国对外再融资更易,成本更低。1.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的进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贸易条件是个大的改善。随着贸易顺差的加剧,我国贸易条件曾一度处于恶化的情况。根据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出口商品的价格比值正在提升,这说明我国的国民福利正在向外流失,必须更多进口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美元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导致进口的需求在进一步上升。人民币的升值会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原材料和高级设备价格的降低,使得原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引进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由于大部分进口商品都用于复出口,随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有助于我国企业向高端延伸,使得贸易条件有所改善,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国民福利。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从今年5月份到7月份,人民币汇率从682.80升值到677.50的过程中,我国的进口额也呈现着同步的上升趋势,从1122.1亿美元上升到1168.0亿美元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4影响央行货币政策调节的作用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使人民币汇率可以保持基本稳定,央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以购买外汇,而在市场中投放过多的基础货币显然与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相左,从而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2.5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因为人民币升值之后,外国资本会因为预期人民币继续升值而大量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并相应地增大我国的外债规模。此外,人民币升值还存在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财政赤字等负面影响。4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提出的对策建议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经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必须适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作用的对策建议,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4.1改变对外贸易的传统理念中国对外贸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存在着片面追求贸易顺差,追求出口创汇的倾向。为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应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理念,由强调贸易顺差向贸易平衡转变。事实上,现代国际贸易的目标不是追求出口数量或金额,而是最大限额地获取高额利润。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出口基础上的,换言之,逆差国家恰恰是世界强国,只有大国和强国才有能力大量进口。中国目前仍然处在一个较弱的历史阶段,要尽快渡过这一历史阶段,实现贸易平衡,并取得通过进口尽可能地获得外部资源。4.2适当增加商品进口,升级出口产品结构目前,中国出口成品中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有限,利润率极低,因此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应加大对进口的扶持力度,增加重要原料和能源的进口,同时加大技术设备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进口,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而且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促使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换代。在升级出口产品结构上,首先,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变进出口产品结构,应淘汰一批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的企业,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提高出口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品结构升级的保障,从而推动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型发展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3适时调整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从国际经验来看,既然经济大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面临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在人民币未来的升值过程中,避免出现大幅度汇率调整极为重要。为此,要让汇率始终能够反映经济基本面,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对人民币汇率适时作出适当的调整,使汇率水平既能真实反映中国的经济状况,又能避免未来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点,有待于政府采取果断措施。4.4适当调整税收政策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顺差的保持得益于出口退税政策,因此,可以通过改革出口退税政策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一政策调整将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对外贸易,特别限制出口,是化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应急措施,但它仅在短期内有效,而且只能是权宜之计。除此之外,国家应对某些自然资源输出行业,尤其是中国将来可能出现短缺的资源,征收出口附加税,比如煤炭、某些矿产等资源,要使这些产品的出口综合成本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相当,避免被其他国家借倾销之词而征收惩罚性关税,同时又保护中国有限的宝贵资源。4.5其他减轻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的对策在经济基本面临持续升值压力情况下,人民币小幅度的升值,有可能形成不断强化的升值预期,因此要采取配套改革来稳定人民币升值。针对出现人民币升值对物价水平下调的压力,以及对总需求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措施,扩大内需来解决。针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储备风险,我们要深入研究未来世界主要货币的变动趋势,根据我们进口规模,适时调整中国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和总量规模。针对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增加投资、融资渠道。另外还应该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创造条件。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欧元区经济政策结构不平衡,欧元区现阶段实行的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欧元运作和共同货币政策的执行,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然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常年的不对称性使得各项矛盾和问题得以积累,在短时间内没有暴露出来,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08年全球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矛盾开始暴露,并把矛头直指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联手,美国政府实施了大力的反危机政策,成功使美国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增长,其他各主要国家的经济也恢复了良好增长势头。中国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动下,率先实现V形反弹。然而,201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突然爆发,并向欧洲其他国家扩散,欧元持续贬值,全球经济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中国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我们可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过程与美国次贷危机做个对比。扩展资料:国际借贷领域中某国产生了大量负债,超过了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化斋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衡量一国外债清偿能力有很多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债清偿率指标,即一个国家在一年中外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或上一年出口收汇额的比率。一般认为,外债清偿率应低于20%,否则表明外债过高。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欧债危机是欧元区自1999年设立以来的首场危机。欧债危机主要起源于希腊无力支付大量到期公债。随后,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也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只有少数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危机,但却困扰着整个欧元区,是对欧元及欧盟的一次重大考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