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经济学中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哪些

赵鹏毅 2019-12-21 19:48:00

推荐回答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的可能性;古典理论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租”是不存在的,新理论假定市场竞争是不完全或垄断的,在某些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的“租”;古典理论假定资本和劳动是不流动的,比较优势是静态的,新理论假定资本和劳务都是流动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和人为的。克鲁格曼主编的这部《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新国际经济学》是目前国外关于新贸易理论的权威文献之一。它正式确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倡导的政府干预可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论断的学术地位,不仅反映了经济学知识的新进展,而且从实际出发,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模式。
黄甘霖2019-12-21 19:56:1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区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类型。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品质、效用都相同的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这类产品在一般情况下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原因,也在相同产业中进行贸易。异质产品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上或客观上的特点,该种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扩展资料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验分析阶段。主要包括1960年佛得恩为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建立的差别模型。产业内贸易。
    米大同2019-12-21 20:54:54
  • 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应该较系统地掌握:*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各种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概况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背景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胜任金融和工商企业的管理和战略企划分析工作胜任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具备从事高层次经济理论研究的初步素质适应变化着的市场就业形势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主修的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博弈论、数理经济学、世界经济、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分析等你是高中生?大学生?大学的课程不象高中同样的课程,不同的大学选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别人如何能说明教材具体的作者和出版社。有些课程老师不指定教材叫主要教材书大学的学习不全是为了考试。
    米增建2019-12-21 20:37:26
  • 1、金融学金融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3、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是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4、会计学会计学专业属工商管理学科,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该专业设有企业会计、国际会计、注册会计师等三个专业方向。专业以企业会计为主,兼顾计算机与财务管理。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与案例教学,多方位培养学生处理会计业务与管理财务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理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黄睿哲2019-12-21 20:19:45
  • 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企业经济学、会计统计与核算。拓展资料经济学专业是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经济学专业。
    赵音频2019-12-21 20:05:47

相关问答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种类及影响述评2.论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3.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4.中国出口商品频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5.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6.国际技术标准的竞争战略研究7.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8.中国企业频遭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诉讼的原因及对策9.贸易保护的种类及影响述评10.国际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滥用问题研究11.浅论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制裁12.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13.倾销与反倾销问题的研究述评14.国际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15.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现状综述16.绿色壁垒的研究现状综述17.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及对策18.浅析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19.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20.新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宏观原因分析21.“两反一保”措施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及对策22.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效应分析23.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24.我国高技术出口贸易的竞争力研究25.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集聚效应分析26.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27.FDI技术溢出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研究28.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29.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30.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31.服务外包的知识产权保护32.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出口策略33.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的障碍因素分析34.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及我国的对策35.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36.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37.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38.商务谈判僵局形成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39.双赢谈判实例分析40.商务谈判中语言运用的技巧分析41.我国**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42.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研究43.外商直接投资与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性研究44.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45.山东省产业结构、外部FDI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46.环境规制与FDI47.环境规制与出口贸易48.**产业集群发展研究49.我国**行业加工贸易模式研究50.**国对华反倾销的驱动因素分析51.中国**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形势与展望52.外资对我国地区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分析53.我国**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54.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55.长三角经济增长方式与外资利用效应研究希望你能满意。
当前一些出口企业遇到相当大困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企业,他们的出口不得不收缩,产品结构必须调整;还有一种是本来靠低廉价格竞争的出口企业,由于成本升高,他们的产品可能失去竞争力,被挤出市场。但是,总体上看,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因为集聚度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已经形成,在国际上仍然具有较强优势,不可能轻易被替代,不可能大规模转移出去。许多企业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优化贸易渠道,延伸价值链,把那些退出企业的订单抓到自己手里。这是一个重新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所以,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长期以来具有优势的出口产业既是相当大的考验,也是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会推动我国出口企业和商品改变过去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形象,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出口放缓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些人担心出口增长速度放缓,净出口减少,会造成GDP增长大幅度下滑。这只是按支出法计算GDP得出的一种推断。按照这种理论推断,净出口只能升,不能降,降了就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的拉动。这种理论推断与实践是不相符的。因为在实践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外贸顺差都不可能只升不降,有些国家还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难道在顺差下降或者出现了逆差时,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就只能起负的拉动作用吗?从我国以往几次经验看,出口增长速度下滑对GDP增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都是在出口出现了负增长或者是非常低的增长时才发生的。尽管今年1至6月我国外贸顺差比去年同期减少,但是同期出口增长却达到21.8%,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GDP增长并没有损失几个百分点,而只是略有回落,仍然实现了10.4%的较快增长。这说明,上半年外贸增长仍然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正的拉动作用。按照近两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我国出口从年均28%左右的增长逐步回落,可以降低偏热的需求,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减少外贸顺差,使内外部经济更加协调。当前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投资和消费部分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还有所加快。外贸出口增长适度放缓,是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的。从长远看,进出口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有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同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进出口质量和效益。在中速增长情况下,即使净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降低一些,对国民经济增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当然,如果出口增长下滑过快,例如比GDP增长速度还要低许多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一部分地区的就业、税收和社会稳定。外需过度收缩带来的负的乘数效应还将抑制内需,不利于国内消费和投资的稳定增长。同时,出口增长大幅下滑还将严重影响经营者信心,甚至使较多出口企业和商品失去应有的国际市场份额。所以,努力防止我国出口增长出现过快回落,尤其不要低于GDP增长速度,防止由于外需偏冷导致国内消费和投资由偏热转向偏冷,应当是今年外贸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是将不属于政府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政府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和向银行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但是,税收增加客观上受精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制约,如果强行增税,就会影响经济发展,使财源枯竭,得不偿失;同时,又要受立法程序的制约,也不易为纳税人所接受。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等于中央银行财政性货币发行,可能会扩大流通中的货币量,导致通货膨胀的后果。比较而言,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较小。第一,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般不变,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第二,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原则,通过发行国债获取的资金基本上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部分,也就是企业和居民闲置不用的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暂时交由财政使用,当然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把国债视为已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第一,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进一步加大财政赤字,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第二,社会闲置资金是有限的,政府集中过多,会将减少民间部门可借贷资金的供给,或提高民间部门的投资成本,产生“排挤效应”。2、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是从平衡财政收支的角度说明国债的功能。筹集建设资金是从财政支出或资金使用角度来说明国债的功能。国债是政府在正常收入形式以外,筹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1987年开始发行重点建设债券和重点企业建设债券,国债资金的用途很明确,就是用于基础产业的投资。1998~2002年,我国每年发行的国债中,都包括1000多亿元的建设性国债,主要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行业的更新改造。3、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政府发行国债首先会改变民间和政府部门占有资源的规模,影响社会资源在两大部门原有的配置格局。政府国债资金用于不同方向,又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用于公共投资,将会改变原有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用于公共消费,将会改变社会的消费结构。进一步,国家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的过程,能够调节社会总供需关系,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另外,短期国债还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是其调节货币流通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