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黄瑞凤 2019-12-21 21:03:00

推荐回答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主要包括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债、政府收费、其他收入。1、税收是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古老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除组织收入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是国家凭借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经营利润、租金、股息和资金占用费等收入。3、国债收入是中央政府以国家信用的方式取得的一种收入。其具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弥补财政赤字、调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政府收费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前者指政府部门为公民个人或单位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等。后者指政府部门对其所提供的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标准收取的费用。如高速公路使用费、桥梁通过费等。5、其他收入包括各种罚没收入、公产收入及杂项收入。
粱俊芳2019-12-21 21:38:0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税收数额一般比较稳定,能够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税收是无偿征收的,虽然国家征税后要向社会提供公共商品,但是这种公共服务只是在宏观上是对应的,即国家收多少税就提供多少公共商品,在微观主体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即不是一个人交多少税就享受多少服务;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以法律规定纳税人具有纳税义务,不交税就是违法行为.由于税收具有以上的性质,多数国家以税收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黄盛开2019-12-21 23:57:00
  • 1.税收2.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3.国有企业的利润4.其他收入,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
    齐晓全2019-12-21 22:02:17
  •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是按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分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一般而言,税收是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形式,许多国家占到全部收入的90%以上,其中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比重较大,发展中国家流转税的比重较高。当然,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制约着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如国有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财政收入中国有财产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较多。我国的财政收入形式结构是2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收入体制改革的反映和结果。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的社会管理者身份和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没有清晰地界定,财政收入的构成主要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税收,企业多缴税就少缴利,缴税缴利对企业而言没有利益上的区别,一度以税代利的倾向都十分严重。1978年,以七缴利润为主的企业收入仍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变,要求税收成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同时还要成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在经过两次税利分配改革和1994年新税制的实施,税收取代了利润上缴成为财政收入的主导部分。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财政收入的所有制结构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这种结构分析,可以说明所有制构成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由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上缴的税收、利润等共同组成。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允许任何私有经济存在,国家成为主要的投资者,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财政收入自然以国有经济的上缴为主体,“四五”时期曾达到87.4%的最高点。改革开放以后,来源于国有经济的财政收入逐年下降,但仍然保持主导地位。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虽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却增长比较缓慢,与其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相称。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目前只占到25%的比重,在全部财政收入中,却有60%以上仍然是由国有经济提供的。造成财政收入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不相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收入制度方面的原因;二是税收征管方面的原因。随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变化,相信这种不和谐的局面会逐渐改观。事实上,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己占“半壁江山”,甚至达到了绝大部分。三、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财政收入与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财政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的目的,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进而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合理组织财政收入。依据国际惯例,产业结构由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所组成。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第二产业主要为加工工业,第三产业为以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其他行业。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齐晓华2019-12-21 21:21:49
  • 财政收入基本组织形式其他收入:罚没、捐赠。
    齐敦禹2019-12-21 21:08:35

相关问答

“非政府组织”,在现实当中还演绎出接近50种不同称谓,如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独立部门、慈善部门、志愿者部门、免税部门、草根组织等等。我国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习惯代称是“民间组织”。虽然表称不一却实质类似或者相同。即,都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系统和市场系统之外的一类组织。这类组织的基本特点:第一是它们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而是来自民间的诉求,即非政府性;第二是它们把提供公益和公共服务当作主要目标,而不以获取利润当作追求,即非营利性;第三是它们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和独立的经济来源,无论在政治上、管理上,还是在财政上,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即独立性;第四是它们的成员参加组织完全出自自愿而不是迫于无奈,即自愿性;此外,它们还有非政党性和非宗教性的特征,即它不以取得政权为主要目标,也不从事传教活动,因而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范围.非营利组织是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像作家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不承认的组织,最好的辨认方法是一个是经济术语,一个是政治术语。扩展资料: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2019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草案规定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和开展一次性临时活动的申请登记许可程序,还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持续增长,且呈先慢后快的阶段性特征。1979-1992年,全国财政收入从1146亿元增加到3483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1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4%;1992-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从3483亿元增加到38730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为251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1979-1995年比重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阶段,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8.2%下降到10.3%。1996-2019年是比重呈现持续上升的阶段,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0.4%上升到18.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先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是与我国财税改革总体策略紧密相关的。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明确地提出了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要求,进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和工商税制改革,规范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连个积极性,建立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强化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稳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