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对无现金交易的监管政策在逐步的趋紧?

辛宝贵 2019-12-21 19:44:00

推荐回答

当今我们出门已不再需要携带现金,可以方便地用手机扫码支付,无论买菜、乘公交还是到超市购物,均可以无现金支付。无现金支付甚至被称为“新四大发明”,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已达100万亿人民币,发展速度远超一些发达国家。那我们的“现金”到底去了哪里?其实,现金数字化快速发展让大量的现金已不再需要流通,而是沉睡在银行以及央行仓库里。在无现金支付出现以前,一位工薪族需要每月从存折里取出现金,然后一笔笔花掉,从100元换成50元,换成20元等等。收到这位工薪族的现金后,商家花出去一部分,剩下的又存进了银行。这就是现金的价值交换与流通作用。现在,假定中间环节都采用无现金支付,则工薪族不需要再取出现金,商户也不需要收取现金再去存银行,而只是体现在其各自银行账户上的数字的变化。对普通人来说,无现金交易的最大好处是所有的交易都可追溯,通过用户点评可以激励商家提高服务品质;而商家的评价信息可以供其他用户借鉴,理论上这会最大可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随着无现金交易的扩展,大量移动支付交易开始游离于央行金融监管体系之外,成为金融监管看不到的“黑匣子”,一旦这部分资金被不法机构挪用,或者应用于“非法交易”场景等,将会产生巨大社会风险。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2019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当然,央行还是非常鼓励无现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毕竟无现金支付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货币的“周转速度”,这对于经济增长也是一种提升。另外相对于现金交易,无现金支付资金流通情况更好追踪可控。当然,如果因为支持无现金支付而拒绝人民币交易,这就是违法了哦!编辑于 2019-02-19官方网站有钱花测额基金投资保险保障在线客服。
齐文浩2019-12-21 20:19:2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过去,由于现金相关的存款、取款和转账业务需要由银行或自动柜员机处理,银行对零售客户的争夺主要是通过增加银行网点的覆盖率来促进零售客户的实施。从前,所有银行为了发展在零售业,不遗余力地争夺网络网点和ATM安装的集中度。然而,在“无现金社会”中,银行的存在并不那么强劲,因为零售客户的小额支付服务将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完成。在“无现金社会”中,大量的交易仍然必须通过传统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和支票来完成,而小额信贷通常是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支付软件来完成的。这意味着每一笔交易都在银行系统中完成或将完成,或将在服务提供商的软件系统内完成,但无论如何,这些支付交易将形成电子“印记”以留下标记。一些“无现金社会”对中国银行业的潜在影响已经发生,尽管有些似乎很遥远,但从理论上来说是存在的。目前,“无现金社会”的趋势难以逆转,“无现金社会”本身也有许多优势。
    齐晓娴2019-12-21 20:54:44
  • 如今,二维码支付在餐饮门店、超市、便利店等线下小额支付场景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马国光近日表示,“在开放环境下,移动支付风险正逐渐成为主要风险类型,并呈现出隐蔽性、复杂性、交叉性等新趋势,移动手机端发生的账户盗用和欺诈呈现高发态势,给用户资金造成严重损失”。我国移动支付发展成就令人惊叹,无论是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高达5.27亿,还是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居全球第一,都说明我国移动支付发展领先全球、引领全球。今天,就连小商小贩都通过二维码来收款,大爷大妈们也用手机来付款。因而,国内外不少声音认为中国已进入无现金社会,甚至几年前就有人认为无现金社会已到来。从发展成就看,如今似乎可以说无现金社会来了。今后,随着移动支付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用户规模越来越大,无现金社会会更加名副其实。不过笔者还是认为,不要轻言无现金社会来了,至少目前还不适合这么说,原因在于:一是还有一多半人仍在使用现金交易;二是在安全缺乏保证的情况下难言无现金社会。移动支付的优点有很多,这里不再详细赘述,而缺陷也很明显,即存在多种安全风险,比如手机丢失会带来安全风险;手机操作系统、APP应用软件的某些漏洞也有安全隐患;尤其是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码支付,既出现过“李鬼”二维码,也会携带恶意代码,造成用户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所以,移动手机端发生的相关案件呈高发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似乎不太适宜渲染无现金社会,因为这容易让某些移动支付用户,尤其是新用户放松安全警惕,甚至误以为无现金社会就是无风险社会,从而给某些人利用移动支付骗钱提供了机会。而移动支付运营商喜欢用无现金社会来推广业务,可安全保障却未必到位。此外,监管尚不完善,何谈无现金社会?可能有人会说,现金社会也存在安全风险,无现金社会不可能完全无风险。但目前看,很多人安全风险意识不高,运营商安全保障措施不全,加之监管存在漏洞,都会影响到移动支付安全。在这三方面没有明显改善之前,无现金社会不会很快到来。
    米天明2019-12-21 20:37:12
  • 近日,微信和支付宝先后宣布,将提高鼓励金,推动移动支付。8月1日-8日,支付宝发起的“无现金城市周”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微信也杀入争战中,从8月1日起推出为期一个月的“无现金日”活动。一时间,“无现金社会”话题再度成为热点。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无现金”这个概念不够严谨,有噱头之嫌。不过,支付电子化、货币电子化和数字化确实是大势所趋,各路人马势将在此历史潮流中展开竞争与合作,力求多分一杯羹“无现金”非“消灭现金”对于“无现金”的争议,蚂蚁金服与微信支付方面均回应称,“无现金支付”本质上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支付选择,而非“消灭现金”。支付宝第一时间在其官方微博上呼吁:我们鼓励多用支付宝,也绝对尊重大家用现金的选择,请商家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拒收现金,让消费者用自己最方便的方式消费。而微信支付也表示,微信支付此次联合银行和全国各地商家发起活动,是为了推行环保、时尚、高效的生活理念。微信支付认为,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完全的“无现金社会”永远不会出现,但一个新的智慧生活时代已经到来。不仅如此,业内人士认为,大肆渲染“无现金”支付,其中涉及到大量个人信息数据,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隐患。中国银联在去年初发布的《2019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不仅遭受支付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其中约1/4的受调查者曾受骗,相比于2019年的调查结果上升11%。其中,主要有支付敏感信息泄露、电信网络欺诈、免密盗刷等欺诈方式。事实上,商家推进“无现金”支付以及“无现金城市建设”的背后,更多是自身利益的考量。蚂蚁金服事业部总经理章言曾表示,支付的价值远在支付以外,商户需要的不仅仅是支付服务,还包括了会员、流量、营销、信贷、保险、信用、风控等一系列能力,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组合拳式的服务将成为未来支付的重中之重。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能力的成熟,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企业在线下市场不断下沉,用户的线下数据每时每刻都在被生产、收集和分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户的支付频次、支付时间、支付地点、支付金额大小等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拼接出完整用户画像,画像中包含用户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接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通过对商家线上线下场景的打通,这些数据就能传到商家的系统中,进而对每一位微信或者支付宝用户进行精准的、符合其口味的营销,完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而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指出,数据寡头会首先面临信息集中泄露的风险,进而威胁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其次对消费者没有充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加剧交易风险;三是金融业务交叉风险不断聚集,使风险传染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不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内,"无现金城市"一定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易观咨询分析师表示,关键是由谁来主导,中国人民银行才是全国支付体系的规划者和建设者。电子支付”是大势“支付的电子化在全球都是一个趋势,但仅仅被几家公司简单地冠为"无现金社会",把这个噱头当成提高支付市场份额的宣传手段。真正核心问题是支付电子化,这和"无现金社会"完全不是一码事情。一位专家对记者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不久前撰文指出:“作为我国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的催化者,人民银行坚持"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先进理念,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从传统的纸质票据、卡基支付快速向绿色支付、电子支付转变,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成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方向,电子支付与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广泛融合,生活场景化应用越来越丰富。电子支付的扩大普及,有利于改善客户体验,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支付;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支付服务效率;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研究表明,电子支付在一个国家消费总支付中的比重每增加10%,能带动GDP增长0.5%。在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方面,范一飞介绍道,为顺应网络支付业务的井喷式爆发,人民银行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大力规范并促进网络支付业务健康发展。2019—2019年,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总量从193.46亿笔增长到1639.02亿笔,金额从10.40万亿元增长到99.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3.86%、112.10%。结合国内外移动支付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人民银行指导中国银联创立“云闪付”移动支付品牌,进一步提高电子支付效率,丰富电子支付方式;为适应扫码技术的快速发展,指导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推动中国银联制定企业标准规范,保障条码支付安全。在推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支付媒介电子化的同时,人民银行密切关注私营数字货币的迅猛发展,并成立专门团队,加强我国中央银行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范一飞表示,“研发法定数字货币,是人民银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项目,一旦推出,将彻底改变现有的货币发行模式,省却实物现金的印制、发行、保管、验点、销毁和回笼等环节,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成本,增加社会公众办理日常支付业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四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姜建清表示,“数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从金银到铸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转账货币的历史,数字货币将第一次将作为主权货币形态出现,不远的将来会看到它基本替代纸币的现实。这又将给社会和金融业带来一系列极其深远的变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指出,电子货币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对货币的供给、需求及流通都会产生影响,进而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货币的需求,可能会因为"无现金社会"的推进而减少,不再需要这么多现金。对供给而言,除了M0肯定会减少,货币供给的层次也会更加模糊。那是不是还会有这么严格、清晰的货币供给层次之分?估计不一定了。可能有更多的电子货币会被纳入"货币"范畴,甚至出现M3、M4也有可能。可以充当支付的媒介、载体更多了,使货币供应的边界进一步泛化。仇高擎表示,“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而言,由于"无现金社会"推广,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不需要原来的货币供应量,只需要通过提高货币周转率,就能支撑原来全社会商品交易量,而不至于发生过多的钱或过少的钱买东西造成物价波动的情况。仇高擎表示,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这一政策工具的操作影响物价,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当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货币供给的边界和层次也不再特别清晰时,可能对货币政策这个工具和中介目标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原来政府每年计划当年货币供应量增长多少,如果社会不需要这么多货币,还按原来的增速,会不会引起通胀或者资产价格的膨胀?再有,假如原来10%的货币供给增速,大约对应6%的经济增速和2%的通胀率,但当货币供给的刻度都模糊了,再过于追求货币供应量增速,最后不一定能实现合意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组合。仇高擎指出,“货币政策有三条标准:可测性、相关性、有效性。中国现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如果货币供应量不符合这三个标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可能会从数量型为主加快向价格型为主转变。电子货币流通速度更快,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导致物流速度加快、商品流通速度加快,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风险,“出了问题,可能会来不及控制”。总体上,他认为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利大于弊。电子货币更加透明化,央行对货币总量、货币流向等情况都能更好地掌握,这有利于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现钞的存在限制了货币政策。他举例说:“全球利率已降至历史低点,几个重要的中央银行都实行了温和的负利率政策,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如果未来实施较高负利率政策,银行就不得不对存款收取高额费用,这相当于鼓励人们从银行取出存款,结果使得货币政策的效用大大减弱。他同时表示,政府本身也愿意看到一个无现钞社会,因为这让征税变得更容易。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行业在往移动互联网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客户所有的行为都到了智能手机,到了移动终端。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所有业务、所有渠道都要往互联网转,往移动金融转。对于银联、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来说,也一定要往移动互联网走,往数字化走。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指出,顺应这样的趋势,银联最初把纸币变成了银行卡;再发展“无卡化”,包括快捷支付、认证支付、代收代付等;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支付”时代,账户在I类账户基础上发展出II类账户、III类账户,支付平台变成数字化平台,支付工具从银行卡变成了数字钱包。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最大的是零售业务,尤以信用卡业务首当其冲。首先是消费支付场景被互联网企业控制。消费支付场景从线上到线下,消费支付方式从银行卡到二维码,而由于二维码跟消费支付场景的有效结合,我们都在用支付宝、微信,而很少用银联。其次是支付方式无卡化,银行变成躲在支付宝、微信后面,银行卡不露面了,只不过是账户而已。第三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信用消费支付产品的出现,实际上也是信用卡业务,里面还有很多场景。他说道。非现金支付主力军还是银行,包括大量的网上转账、支付、信用卡等业务都由银行完成;第三方支付的非现金支付量相对来说不大。金融行业都要往金融电子化发展,都应思考如何加强金融创新、怎样提高金融服务,适应互联网发展。不光是金融行业,其他行业也是,只是银行面临的挑战更大。他指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银行也在完善自己的支付手段,发展手机银行、手机信用卡等。银行也在参与"无现金社会"建设。第三方支付发展势头猛,市场自发力量也比较强,银行可以跟他们合作,发挥自己广大客户群、广泛网点触角的优势,双方结合起来,为"无现金社会"服务。仇高擎指出。无现金社会”实现有条件“"无现金社会"是个趋势,但是短时期之内很难做到这一点,农村等偏远地区还是会用到现金。陆前进表示,“"无现金"节省央行成本,印钞厂要印刷、培训、监制、储存、运输,这部分成本不低。陆前进同时强调,现金本身就是一种交易媒介,电子货币虽然不用现金,但功能相当于现金,只不过电子化的支付手段更加快捷。无现金社会”的到来需要有很多先决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是技术手段的实现,另一个是支付习惯的养成,特别是对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群和老年人而言。她认为,等到边远地区的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应用都成熟了,其他先决条件也满足后,“无现金支付”特别是“无小面额现金支付”的社会有可能来到。如果“无现金社会”真的来到,对普通居民是很好的一件事,因为便利,也因为信用和消费行为都通过网络记载,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支付行为的变化等情况。无现金社会”在推进,但不会这么快实现。这不是哪一家企业的权力或者责任,也不应仅出于营销、吸引眼球的目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各方努力。无现金社会"实现的条件有几个:首先,消费者、商家、支付机构、监管机构都要能接受,特别是消费者。其次,用户体验要便捷、安全。无现金交易的成本低、效率高,对数据的应用也能有所帮助。过去小额支付是用现金支付方便,现在都是移动支付,二维码扫描,成本降低,不用找零、保存、携带。技术发展促进消费习惯的改变,影响到整个商业环境。商户的成本也不高,小商户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技术。在费方域看来,“无现金社会”不是将要来到,而是已经来到。前述接近银联的人士指出,事实上,银联成立的初衷、所做的工作就是推动无现金社会,“把货币变成电子货币,以后可能会变成数字货币。这些是必然阶段,其间是一脉相承的。该人士强调,货币的创造者还是央行;商业银行、银联、网联、非银机构等都是货币的“搬运工”,把货币搬到居民手里,搬到机构里。
    黄皎林2019-12-21 20:05:28
  • 据报道,最近“无现金”支付推广正热,监管对无现金交易政策趋紧。报道称央行总行虽并未对各分支行下发了“要求纠正和引导蚂蚁金服无现金活动”这样的书面通知,近期确实与蚂蚁金服进行沟通,并提出在宣传活动中删除“无现金”字眼,商户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针对市民购物消费碰到拒收人民币怎么办?专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一些金融人士表示,我支持大量使用移动支付,但不是特别同意‘无现金社会’的提法,移动支付应该是主流的趋势,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取消或者杜绝使用现金。移动支付的确是方便了,但是并不能提倡无现金操作。
    米增渝2019-12-21 19:55:47

相关问答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向好,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逐步复苏,2019年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人类还会发展,但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中国经济都会出现一些新的重大趋势。只有立足这些重大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2019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一、“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新兴经济体将逐步增加消费,降低储蓄。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国际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和资本流向也会有重大变化。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会继续调整。金融危机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加速了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特别是中、印、俄、巴“金砖四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会在较长时期内稳居第一。G20取代G7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场所,标志着全球治理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金融体系面临重大变革。金融危机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欧元地位有所上升,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将会加速。特别是,中国政府加快了人民币双边互换和跨境贸易试点进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加快上升。世界各国还就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共识,势必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和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均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其发展。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调整和转移,已势不可挡。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差距有望第一次缩小。总的来看,“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于中国,百年危机也为中国崛起创造了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二、“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尽管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中国的加快崛起,关键在于自身。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阶段,要素供给条件较好,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仍能保持8%~9%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过度依赖外需、投资、资源和要素投入,直接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加快崛起的核心问题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发展方式做出了系统部署,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把保增长和促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可以看出,“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替代“以增长促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变”不仅是2019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也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2019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规模将继续增长,但财政赤字会有所压缩,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是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投资资金将保持适度增长,但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新上项目会受到严格控制。可以预见,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都会有大幅增长。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适度微调。货币信贷投放规模会比2019年有一定下降,投放节奏也会更加平稳。投放结构会有较大变化,重点将加大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货币当局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动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工具,主要通过信贷政策的动态调整等措施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投机性购房的信贷政策将会明显从紧。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在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改革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将继续深化。继续落实国家已经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支持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支出,加强公共服务。作为相机抉择的政策手段,未来几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适度改变,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等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减弱。三、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19年总的来看,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会好于2019年。初步预测,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8.5%左右,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高位稳定。2019年新开工项目规模很大,投资增长惯性较强;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房建设将会加快,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会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会大大增加,都有利于投资增长。但政府控制新开工项目,新增信贷规模减少和对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将对投资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初步预计,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和2019年大体持平或略有下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3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持续较快增长。高储蓄率使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稳定性,就业将保持稳定增长,政府采取一系列改善民生、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都会促进消费增长。但经济型轿车减税、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已经出现政策效应递减,尤其是汽车销售增速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又会制约消费的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略低于2019年水平。外贸出口有望恢复正增长。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将实现正增长,我国外需环境将比2019年明显改善,国家进一步鼓励稳定外需,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都有利于出口增长。但由于世界经济只是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国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增速在10%左右。随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进口将更快增长,预计增速在13%左右。外贸顺差与2019年大体持平。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201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供求关系比较宽松,国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不存在消费品价格大面积、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但综合考虑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效应,水电气等产品价格改革的传导效应,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结构性上涨的压力较大,预计全年涨幅在3%左右。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将会在适度增速中加快转型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来看,“增长”与“转型”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高增长,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政府选择了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目标和中心任务,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以一个合适的速度保持增长。从理论上看,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增大,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2019年中国经济将保持8.5qo左右的中速增长,2019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像2003~2019年那样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增长速度的时期,恐怕不会再出现了。这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伴随着这一基本特征的还有以下特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将会大大加快。通过收入结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调整,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整思路会更加清晰。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会步入更快增长轨道,新兴产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将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也将大大增强。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加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这预示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质量也会提高。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尤其是皖江城市带等中部城市群将会成为新的发展热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占领“后危机”时代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区域经济布局将进一步调整。国务院2019年共批复了9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中部地区低成本、接近市场的优势更加凸显,远离港口、物流成本高的劣势趋于弱化。东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内需导向型产业将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如果说,中国的加快崛起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重大趋势,那么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中国崛起的基本内涵。
一、切实提高对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常抓不懈,务求抓出实效。开展制度培训。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各项政策的培训和解读,使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准确理解、全面掌握各项制度、政策的背景和内容,充分认识厉行节约制度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制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为推进各项制度执行与贯彻落实奠定基础。六、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强化监管、实施问责是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的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推进预决算公开,自觉接受监察、审计、财政部门和社会大众的监督。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财务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通过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治理,重点关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滥发津补贴等违规违纪行为,对有具体举报线索、社会反映比较集中、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比较多的部门和单位,要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对不听招呼、顶风而上、公然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件,查实一起、剖析一起、通报一起,充分发挥警示、威慑和教育作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零容忍”,严格依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扭转财经秩序混乱的状况,促进部门、单位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管理,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