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从2001年到2019年的的发行量

符英英 2019-12-21 22:18:00

推荐回答

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因素很多,并且难以量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综合负债。国家综合负债是指国债规模加上各种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2.国债期限、品种结构。在国债期限上,我国现在大多是3、5年的中期国债,缺乏1年以内短期和5年以上长期国债,期限单一,平均期限偏短,偿债高峰周期短;在品种结构上,国债品种结构设计不合理,我国20多年来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占主导地位,满足不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品种的不足同样制约着国债规模的发行空间扩展。3.中央银行对国债的需求。就货币政策而言,央行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便于公开市场操作则更关注国债的高流动性,希望多发行短期国债,并要求国债达到一定的规模,不能仅以财政赤字的消除为限。因此,在国债规模控制中,既要考虑财政原则,也要考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模和期限结构。4.国债资金运用的效果。由于我国缺乏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制度,加上地方政府对资金的争夺,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等,使得国债的利用效率很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另外,我国国债还属于筹资型国债,国债资金用于建设性支出的比例还比较低,形成“赤字债务化,债务消费化”的倾向,这势必影响国债的实际规模。
连俊彩2019-12-21 22:54:3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以下为2000至今历年国债发行量明细单位:亿元人民币: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记账附息2,7203,3544,4613,775.54,3665,0426,533.36,3476,6658,831.7记账贴现------------------3,886.4凭证式1,9371,5301,4732,504.62,5102,0001,950.01,6001,3002,000储蓄国债------------400.0346501,511.1特别国债--------------15,502.28----总量4,6574,8845,9346,280.16,8767,0428,883.323,483.288,61516,229.22019年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因凭证式国债和贴现国债等品种发行规模减少,全部国债发行量为1.54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减少逾一成。
    管火金2019-12-21 23:37:48
  • 国债算是货币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欧美等国,在西方国家政府并没有印制货币的权利。他们产生货币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政府发行债券在市场出售,这样可以换回一部分货币,卖不出去的国债全部被美联储买下,买下国债所花的钱就是新印制的货币。所以说国债是新货币印制的引子,每次印制货币前必须先有国债作为抵押,所以减少国债就减少了货币发行量,相应通货膨胀受到抑制,但这只是其中部分原因。
    堵新心2019-12-21 23:00:26
  • 美国欠中国达1.188万亿美元。这个债务是从银行方面来计算的,主要是指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即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美国国债不仅向美国本土出售,还向全世界公开出售。美国每年向外出售的国债高达6000多亿美元。我国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据统计,我国现在持有美国国债达1.188万亿美元。由于贸易担忧继续拖累风险较高的资产,周四黄金价格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触及新的2年低点,收于2.23%。在线咨询官方网站向TA提问。
    黄相森2019-12-21 22:36:46

相关问答

不当预期引起的通货膨胀我国这次通货膨胀的水平还与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所谓通货膨胀预期是指公众对通货膨胀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前估计。通货膨胀的预期对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将影响未来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而且通货膨胀预期的高低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受到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比如说,它可以受现实的通货膨论”。它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技术转移理论的发展。⑵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这一术语最早于1978年由厉以宁引入国内。国内学者真正关注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从1984年开始的。1984年,黄觉雏发表了“技术创新浅论”一文,把“技术创新”定义为“把某种设想转变为崭新的或改进了的产品、工艺或劳务并使之推广以获得利益的全过程”,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的基本属性与类型。1985年,王慎之在“浅谈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一文中介绍了加拿大学者海莱纳关于技术创新的分类观点。⑶技术进步理论尽管我国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但那时的“技术进步仅是作为一个技术术语而存在的,所谓的“技术进步”往往指的是物化技术上的进步,所作的研究也只是定性的分析。1986年,徐寿波分析了科学技术进步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进步包括两大方面因素:一是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因素;二是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因素。3.缓慢发展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开始进入缓慢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学者的研究多数是对原有理论的渗透和延伸,最新发展的理论较少,主要有:⑴技术溢出理论技术溢出指的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先进技术拥有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包括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四种形式。1995年,李平最先在国内介绍了国外有关“技术溢出”的研究成果,当时并未引进同行的重视。从1998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各种“技术溢出”问题。至今,国内学者对技术溢出问题的研究包括技术溢出的含义与形式、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的机理等等。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有关技术溢出的理论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并指导着对各种技术溢出问题的进一步研究。⑵实物期权理论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是在1998年引进我国的。2000年开始,我国学者对实物期权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实物期权理论引入技术经济学领域后,使得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得以丰富,尤其是对高风险、不确定环境下投资项目决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根据实物期权理论,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等于项目的净现值、项目的灵活性价值与项目的战略价值之和。其中,项目的灵活性价值可以用灵活性期权来分析,灵活性期权包括延迟期权、转换期权、弃置期权和规模变更期权等。而项目的战略价值可以用复合性期权来分析,复合性期权包括延续性投资期权和成长性期权。由于实物期权理论可以用于指导项目的经济评价,因此,经过几年的研究,实物期权理论己经应用于各类项目的经济评价领域。从技术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看,对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创新的技术经济理论太少,只有经济效果原理和技术经济比较理论可以认为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其他理论如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等等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相关学科中引进的。二是整个理论体系缺少系统性,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只是简单的罗列。四、技术经济学发展面临困境时至今日,技术经济学的面貌同早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经济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政策、产业政策的论证与评价;生产力布局、转移的论证与评价;经济规模的论证与评价等。然而,就其发展前景而言并不乐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学新的理论研究专题很少,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对国外相关学科理论的消化、吸收及应用上,中国特色逐渐减少。这些情况不仅使技术经济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而且造成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学科地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