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券最初发行时可以自由流通吗?

齐月利 2019-12-21 20:04:00

推荐回答

区别主要有时间、类型。具体如下:1、国债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债券,国库券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2、。3、国债分为记名的和不记名的,国库券是不记名国债。4、国债主要是记帐式和凭证式债券,国库券属于实物性债券。5、国债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而国库券属于国家内债的一部分。扩展资料: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国库券是政府的直接债务,对投资者来讲是风险最低的投资,众多投资者都把它作为最好的投资对象。国库券的利率一般虽低于银行存款或其他债券,但由于国库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税,故投资国库券可获得较高收益。随着国库券在经济领域的退出,历年发行的国库券也成为了钱币市场的收藏对象,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国债_ 国库券。
车建丽2019-12-21 21:18:4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不能。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第一次发行。国库券总金额40亿元,要求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实际认购交款46.65亿元,超额16.6%完成任务。国库券是中期政府债券,年息定为4厘,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自发行第6年起,一次抽签,按发行额分5年作5次偿还本金,每次偿还总额的20%,10年还本付息。国库券,是世界各国政府在国内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用以弥补本国入不敷出的一种手段,一般是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债券。它是公债的一种形式。发行国库券是为了调整和稳定国民经济,适当集中各方面的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981年1月16日国务院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确定从1981年开始,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并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还本期限为5年。1982年2月16日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成立。1981年至1987年,中国国库券的年均发行规模为59.5亿元,尚不存在国债的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市场,国库券的发行采取的是行政摊派的形式,面向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购券的年利率要高于单位4个百分点。发行的券种也很单一,除1987年发行过54亿元的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其它各年份均为5年至9年的中长期国库券,1988年,国家对国库券发行办法作了重要改进,在提高利率、缩短还本期限5年缩短到3年的同时,国务院批准自1988年4月起在沈阳、上海、重庆、武汉、广州、深圳、哈尔滨等7个金融改革试点城市首次进行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的试点工作,允许转让国库券,但不得作为货币流通。可以进入转让市场的,限于1985、1986年度个人发行的国库券。1988年6月,第二批54个城市开始进行国库券转让试点。1991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市场交易券种,从3月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增加开放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城市。至此,国库券市场已走向全面开放。为推动国债发行推销方式从以行政手段发行为主逐步向市场推销方式过渡,1991年财政部决定在小范围进行国库券承购包销试点,并全面开放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国债流通市场。承购包销,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国债发行手段。它由承销机构直接向国债发行主体财政部承购国债发行任务,然后通过各自的分销网点向社会、主要向城乡居民发售。1991年4月20日,由58家国内金融机构自愿组成的国债承销团与财政部正式签订合同,承购包销25亿元国库券。
    黄盟盟2019-12-21 20:55:22
  • 国库券是中央政府发行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短期证券,是货币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发行国库券的主要目的在于筹措短期资金,解决财政困难。当中央政府的年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赤字时,国库券筹资是一种经常性的弥补手段,国库券的发行方式,通常实行招标制,即每次发行前,财政部根据近期短期资金的需要量、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国库券的发行规模,然后向社会公告。各投标人在规定的发行规模的约束下,分别报出自己拟购买的价格和数量。在众多参与价格投标的投标人当中,出价最高者首先中标,之后按出价顺序,由高到低依次配售,直至售完为止。这就是所谓的“竞争性投标”。也有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意参与竞争性投标,便按照投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数购买,这是“非竞争性投标”。国库券因期限较短,故其发行价格一般采用贴现价格,即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票面金额偿还。票面金额与发行价格的差,即是投资者的利息。国库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发行价格=面值在国库券的流通市场上,市场的参与者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国库券行市的变动,要受景气动向、国库券供求关系、市场利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美国,证券交易商在进行国库券交易时,通常采用双向式挂牌报价,即在报出一交易单位买入价的同时,也报出一交易单位的卖出价,两者的差额即为交易商的收益,交易商不再附加佣金,在英国,票据贴现就是国库券二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持有国库券的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让,可向贴现所申请贴现。英格兰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也以贴现所为中介,先向贴现所买进或卖出国库券,然后贴现所再对商业银行进行买卖。国库券种类繁多。按是否进入流通市场划分,分为上市国库券与不上市国库券两大类。上市国库券是指可以上市转让的国库券,转让价格也可由国家控制,也可随行就市,国库券的最后兑付利息是不变的,但在流通转让过程中价格多变,因而实际购买者只要不是按最初的发行价购买的,其得到的利息率是各种各样的,即他们得到的收益是随市场行情变化的而不是由发行时决定的。不上市国库券是国家规定不能流通的债券,若流通即违法,在国库券市场建立初期,一般国家都采取发行不上市国库券来奠定基础,而且即使市场发育成熟,有大量上市国库券发行,一般国家也要保留一定量的不上市国库券,这对于稳定国库券市场,扩大发行量是很必要的。我国现在通过各个银行储蓄点向居民个人发售的国库券,绝大部分是不上市国库券,使居民持有这种券的心理平稳。按国库券的发行期限区分,国库券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国库券。短期国库券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国库券,有3个月、6个月、1年之分,目前我国还没有发行过9个月期限的短期国库券。若将1年期限兑付的国库券列入矩期国库券,那么我国发行量最多的还是这种短期券。在其他国家,短期国库券更多的是3个月和6个月的券。中期国库券是指兑付期在1年至10年之间的国库券,可有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8年期、10年期之分。一般以3年期券和5年期券为多,但我国近年来也发行了相当多的2年期券。长期国库券是指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库券,目前我国仅发行过10年期国库券,算作较长的中期债券也行,算作较短的长期债券也行,今后也有发行更长期国库券的打算。按国库券的交易方式或交易载体作区分,可分为无记名实物性国库券、不上市的凭证式的记名国库券、上市的记名的记帐式的国库券。无记名实物券是有票面的国库券,这中间分有上市的和不上市的差别,具体哪些上市。哪些不上市,由发行者确定。实物券像纸币一样有票样的统一规定,并由造币厂印刷,但不能作为货币直接购物使用。实物券也像纸币一样不记名,遗失了发行单位不补。不上市的凭证式国库券是记名的,就像银行定期储蓄的存单一样,可以挂失。上市的记帐式国库券也是记名的,而且一定要求记真名,这主要是卖给金融机构的国库券,开办国债个人专用帐户也主要是买卖这种国库券。1997年我国第一期发行的国库券就是记帐式国库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场内分销了56亿元,场外分销了104亿元。1997年我国共发行凭证式国库券1284.55亿元,超额54.55亿元完成原订发行1230亿元的任务。1997年我国还发行了一部分无记名的实物券。
    齐晨晖2019-12-21 20:38:03
  • 口述者:张加伦“债务处”当时对外保密说起恢复国债发行,那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1979年、1980年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赤字。我们以前的基本原则是收支平衡,不打赤字。连着出赤字,中央也恼火了,研究怎么办,可能就想起建国初期发公债的事儿了。财政部领导可能想不出什么人了,就说起我1951年从天津工商学院财会系毕业就分到了预算司,是预算司的老人了,这会儿把我从政治部调回来吧。预算司就是搞收支平衡的嘛。把我叫回来以后,我说,我过去没搞过债务工作。司里说,你虽然没搞过,可是现在别人也抽不出来呀。我说,我想来想去,还有个梅家谟。50年代他就是办公厅公债处的,如果有可能就想法子去找着他。一打听,他正在张家口一个钢铁厂当会计。这样就有了两个人。后来司里又跟我说,看来,要搞对外开放了,你还有外债的事儿呢。我说,搞外债要懂外语,预算司有个现成的人:左本俊。这样,我们三个人组织起来,对内叫“债务处”,对外保密。债务处是1979年下半年成立的,我是副处长,没有处长。我们在财政部楼里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筹划一桩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国债的名字叫“国库券”恢复国债,还有个起名字的问题。1950年发的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4年到1958年叫“经济建设公债”。左本俊查了国外资料,他说,美国像这种性质的债叫“国库券”。又说,国库券就是一年期的,不超过一年,短期周转的。后来部里开办公会议决定起名“国库券”。后来说年头定多少?说,噢哟,偿还得太快不行啊,这几年经济缓不过来呀;10年吧,又怕太长,所以最后决定,“国库券”从第六年还本付息,每年还五分之一,抽签。发着发着就发不下去了本来想1980年就发,一个是筹备来不及,一个就是研究资金来源,拖来拖去,所以1981年才开始。从1981年开始发国库券,在头七八年里,第一年完成最好,超额20%。后来是一年不如一年。国库券发着发着,就发不下去了。大概是1984、1985年,地方上反映,偿还时间太长。有的说,我买了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我活着的时候拿到本息!还有的说,你老这么发,有完没完呐?头一年、第二年,我是爱国,我豁出去了,我拿我的积蓄给你们。年年这么来,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有个省反映,他们的同志在小商店排队买东西,听见两个小青年——工厂的工人发牢骚,一个说,嗨,你这回拿工资拿了多少?另一个说,唉,我工资袋里头少了30块钱,再一看,有个条儿,是什么?30块钱国库券!不是我要买的,叫他们扣了30块钱!1986年开始兑付,抽签还本付息,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那时候专业银行少,银行一般都设在县城。我记得没多久,见到一封人民来信,这个老百姓家住山区,他说,还本付息,噢,我中签了,我就从山沟沟里头乘汽车,噔噔噔噔跑到县城,结果县银行大门上贴个条儿:“星期一三五办理,星期二四六不办理”——那时候一星期就休息礼拜天,今天是“双”,不办。他说,哎呀,我花这么多车钱跑来,你还不办理!他就气得不要了,当场把国库券撕了,说,我永远不买了!这就说明,国库券不大容易发下去了。1988年,我们试行不分配任务,摆在银行柜台销售。可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个试验失败了,那年只完成了发行计划的40%。从取缔买卖到自由流通从1981年开始,头几年“条例”都规定:“国库券不得当作货币流通,不得自由买卖。为什么这么规定?也许是延续50年代做法?当时我在这上头好像没怎么想过,我想的就是怎么发出去,怎么把钱拿回来。再说也没有买卖国库券的市场啊。不许转让,就是怕有人去收购这个东西嘛,那不就坑了老百姓吗?后来才明白,实际上你怕也没用。那时候,收到老百姓告状信,说:我买国库券是为了爱国,但是买了以后呢,活钱变成了死钱。其实,社会上早就有“票贩子”了。这也是老百姓的怨言之一。老百姓说,我买了国库券,要用钱,没地方去兑现嘛。结果,票贩子就到山沟里头去收购,杀价一半儿!可是老百姓也愿意。我们想,这也不是个办法,就出了个文件,财政部、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还有一个可能是公安部,四家联合给全国发通知,坚决取缔国库券黑市,打击票贩子,声势闹得还比较大。再往后,也是借鉴国外经验吧,最彻底的办法是让国库券上市场流通。我们通过出国考察,报部里批准,就允许国库券自由买卖了。另一方面,允许转让。
    齐显峰2019-12-21 20:20:28

相关问答

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尚未成熟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人民币自由浮动和自由兑换的现实条件1、人民币当前是否已经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总体上看,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是浮动的而不是固定的。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了相对灵活的浮动状态,在不同时点上对不同货币的汇率有升有降,幅度有大有小。就近年来的情况而言,人民币相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汇率是升值的。到2002年末,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日元、韩元和泰铢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17.0%、58.1%和78.7%。从现在的情况看,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稳定、合适的。现行的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享有“欧元之父”美称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认为,中国要想实现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必须有两大前提:一是人民币完全能够自由兑换,这就是说中国要完全开放资本项目;二是中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最起码中国应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在这两大条件没有完全满足之前,中国不宜让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2、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一个长远目标货币自由兑换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分段实施。这是因为本国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将加大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影响的程度,不利于本国经济稳定,尤其在初始时期,出现震荡的可能性更大。即便是市场经济成熟、发达的国家,实现货币的完全可兑换往往也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过程。而盲目追求自由兑换进程的速度,忽视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必然会加剧金融风险、诱发金融危机,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付出高昂沉重、无法挽回的代价和损失。因此,国内经济条件越成熟,货币自由兑换的社会成本和制度代价就越小。一般说来,货币的自由兑换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稳定的宏观经济、健全的微观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监管、良好的国际环境。按照上述条件要求,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我国还无法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这是因为:其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现实挑战——通货紧缩依然存在,通胀压力逐步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前5个月?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继续加快。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是1997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增幅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目前?广义货币M2增幅已高于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之和9.8个百分点,处于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据统计,2003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创历史新高,而前3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则呈现下降走势:1月份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7点,2月份为97.8点,3月份为97.6点。在经历SARS冲击以后,居民消费信心更是需要加以重树和得到恢复。这表明,尽管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正逐步加大,但通货紧缩现象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基尼系数越过承受线,收入分配差距呈拉大趋势。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由1991年的0.282扩大至2000年的0.458,10年上升1.62倍。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差距、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均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失业问题十分严峻,就业压力日益突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http://www.chinamoney.com.cn/content/zongheng/jiaodian/200307/60ZP0OI2036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