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宣宗为何南迁,为什么说“宣宗南迁”会加速金国的败亡?

辛宗慧 2019-12-22 00:01:00

推荐回答

被南宋和蒙古夹击金末帝完颜承麟,金哀宗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联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带兵出迎,后死于乱军之中。据史学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赵风英2019-12-22 00:37:0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中国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又称贞祐南迁。金朝自卫绍王允济即位,国势日趋衰弱。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朝的战争。同时,金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贞祐元年1213八月,驻守中都城北的金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弑卫绍王,自彰德迎接世宗孙完颜珣入中都,即帝位。
    黄瞩信2019-12-22 00:19:27
  • 金宣宗南迁是因为当时他的昏招频出导致中都已经不行了。河北打烂了,山西也打烂了。所以他不得不去南下,不然金朝只能提前灭亡。再加上后来金宣宗南迁,激怒了蒙古加速了经过的灭亡。其一、失去广阔疆土。金朝发家起源就是黑龙江地区,无论是辽东辽西还是这是金朝人的根本之地。从任何角度上来看,无论是战略还是地缘这都是一个败笔。中都实际上不仅是桥头堡,还是中原地区和东北串联的重要枢纽。金宣宗难迁放弃了大本营“中都”,这就等于放弃了辽东、辽西和发家地“黑龙江”。这种举动不仅让土地流失,也让东北地区的人们归附了蒙古。无论是金国的军队、豪强、百姓只能选择投靠蒙古,这无疑是激怒蒙古。也导致蒙古后来进入黄河地区时这些人倒戈金国。其二、昏招频出,内忧外患。宣宗南迁就算了,可是他不仅南下,还进行大举用兵。1217年夏天金宣宗做了一个蠢到家的决定,对南宋用兵。虽然初战告捷,但是后面的局势越来越对金朝不利。不仅有蒙古的威逼,还有外交上多了一个宋朝的敌人,打破了宋金和平的局面,破坏了两国的关系,无论怎么样南宋都对其恨之入骨!期间还得罪了西夏,分封诸侯。在这种局面下金宣宗所有的举动都是在加速金国败亡!也可以说金国败亡金宣宗有很大的责任,而且金宣中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没有处理好外交关系。不仅背叛了对蒙古,对其的言而无信,还选择和西夏断交,南下打宋。这些举动都是加剧金国灭亡的做法。
    连俊廉2019-12-22 00:07:10

相关问答

除机构外,单从交易席位很难得知接盘者的身份,但其接盘的目的还是可知一二。在大宗交易上接盘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折价短线套利,二是利用大宗交易收集筹码。一般情况下,利用折价短线套利时,折价率一般都比较高,对流动性较小的创业板来说,通过大宗交易收集筹码是一个好办法。有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后的第二天涨停,有些则立即暴跌,这都是市场情绪化交易带来的影响。对于这类股票的投资,应该着眼长期,忽略短期波动。而减持价格距离市场价格不远的,减持公告后的表现也一般会较为乐观。另外,大股东的减持目的非常值得关注,对于为了公司发展而利用减持进行短期融资的公司可以持有,而在减持期间出现诸多利好消息的公司需要谨慎,这往往可能是出货的诱饵。出现大宗交易对股票未来走势是好还是坏:按理说应该是坏事,因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东在抛。但有时候事情不是这么简单,据统计,出现大宗交易榜单上的股票,其后几天的走势大多数是涨的,而且很多是凶猛地上涨。可以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买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说的庄家。他们在正常二级市场上吸筹有的时候很难,通常吸筹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场吸筹就相对简单了,还能有折扣。买进来当然不是为了亏钱,所以在走势上往往会有一波强劲上扬走势。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因为以后往往伴随着阴跌。
崇祯当然想过南迁,而且大明虽然在北方已经烂到不能在烂了,但是当时的南方确是很稳固的大后方,南方明兵的总兵力也将近百万之众,既有左良玉,李定国,郑成功,史可法等名将,又有长江天险做为屏幛,虽然不敢说能光复中原,至少偏安一隅是可以的。而且更关键的是,崇祯皇帝是大明最后一个正统而威权的皇帝,他对全国军队和将领的控制力很强,他若不死,至少吴三桂在投清前要三思而行——老吴同志事后说他放满清入关的一大理由就是借满清的力量为皇帝报仇。结果他一死,继位的弘光帝根本压制不住江南四镇的骄兵悍将。以至发展到后来左良玉叛乱,马士英不得不调长江防线的兵力去平叛,结果让清兵不费一兵一卒就度过了长江。纵观中国历史,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军都没有建立封建王朝的思想,累的半死不活,第二天又接着干,他辛勤努力的工作换来什么——二十多岁就已经满头白发,眼角长出眼角纹。而且他很节检,他的衣服,袜子都是补丁——那些补丁都是周皇后亲自缝的。他如此努力的工作却无法换来一个幸福的结局,努力过,失败了,他知道如果不南迁,必将亡国,明知道结果却无法改变过程,恐怕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我估计他在自杀前的那一瞬间,心情一定是非常疲惫,他想南迁,但是他心理的影子跟他说:“放手吧,让它去,你就可以解脱了”,我估计也是他在南迁问题上不够坚决的因素之一。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1、永嘉之乱:包括五胡乱华、八王之乱、五代十六国。北方地区连年战乱造成这期间造成大量汉人南迁。意义:这次南迁使北方的汉文化和南方的少数民族融合,也促进南方经济发展。2、唐末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过大,造成了北方的连年征战,北方为各少数民族政权所控制,汉人不堪忍受,又纷纷南逃。意义:这次人口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里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3、靖康之难:靖康二年金攻陷卞京,徽、钦二宗被俘,北宋覆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变。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的统治被迫举族迁移。意义: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各地人民,南方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发展水平,空前提高。扩展资料:宏观的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古代史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当然,这个发展过程主要分几个阶段。秦汉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经济得到稳定发展。到了两宋时期,南方最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到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南宋能够在临安建都,说明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已经确立。实际上南方经济重心的确立,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主要是北方战乱较多,很难形成大的宗族势力。而南方地形和一些历史原因使得南方人在家庭宗族观念上要强过北方人。特别是现在南方一般一家人从事的行业都基本上都一样。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北方多平原,南方多丘陵。北部肥沃的平原养育了大量人口,但也使移民更加方便,更容易受到战争的影响。南方有许多丘陵盆地。定居在这里的人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不容易流动。他们相对稳定,容易形成大家族。在今天的南方,一个姓氏和一个村庄随处可见。秦汉以前,当时的人们基本上生活在北方的中原地区,整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都在北方,而南方除了长江以外,大多不发达。之后北方又经历了很多次少数民族的侵入和大的战争,比较出名的如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有大量汉族和名门尽可能地迁移到南方,而没有迁移到北方的汉族人则变得低人一等,被吴虎奴役和杀害。远离家乡南下的汉族人来到了陌生的南方,需要家人的团结,他们的宗族观念比以前更加强烈。然而,北方的汉族人更担心如何在外国政权下生存。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与国外融合,这使得家庭观念变得薄弱。宋代程朱理学兴起。新儒家以儒家的社会、民族、伦理和个人信仰为基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系统的哲学信仰体系,成为后世最具影响力的儒家学说。当时,宋朝偏向南方。南部地区受朱成理学的影响最大,这使得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更重视家庭和宗族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