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其实你把这两个分录合到一起,实际上就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这跟成本法下的分录是一样的。虽然这样说不正规,但实际上“损益调整”只是起了个过渡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上,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使其所有者权益增加,此时投资单位相应地就要增加长期股投资的账面价值;分配股利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那么投资单位也要相应地减少其投资的账面价值。实际上减少的金额转为了另一种资产形式:应收股利。
龙巧娥2019-12-21 23:58:0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解析:这里的第二笔处理是涉及到合并报表的相关知识了,如果你还没有深入或系统的学习过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知识的话,建议你最好记住上面的处理,这是一笔逆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抵销处理,另外还要记住顺流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并注意区别记忆。如果你是学习了,但还是不明白,那我就作如下解释,帮助你加以理解:我们知道在权益法下核算内部交易时,个别报表中都是要将内部未实现的交易利润抵销掉。那么在合并报表中,必须要站在合并报表的高度,去看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属于自己的份额,都是属于自己的,看作一个整体,我们就拿本题中的20%的份额来解析吧。了就是说,投资单位的全部净资产不仅包括有本企业的,而且被投资单位的20%的净资产也是自己的,这是得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由于发生了上述中的一笔交易,你可以将上述交易人为的看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20%部分,完全是自己与自己交易,没有任何获得的理由与原因,也可以说,这一部分的交易是根本不成立的交易,是不存在的。以上是站在整体的角度上说的。而实际上个别报表中却是在确认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时,将这部分抵减了,认为是未实现内部交易利润的有效交易,所以将其抵减了。而站在合并报表的整体上看,这20%的交易不存在,寻么自己用不着抵减,而个别报表中却作了抵减。站在合并报表的角度上看。这种抵减就是多余的和错误的,应当纠正,将个别报表中抵减了的长期股权投资额,再转回来,调整到合并报表认为正确的数字上来。所以就会出现调增长期股权投资的那一笔处理的。对于存货的调减处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站在合并的角度上,被投资单位出售给投资单位的原存货的20%部分,在被投资单位未出售之前,就是有投资单位的20%的,那么出售到投资企业来,相当于,站在合并的角度上看,那就是在一个单位内发生的物理位移,,不能因为换了个仓库就增加了账面价值,所以就应当将增加的存货的价值部分冲减掉,所以就会出现存货贷方的冲减处理。以上分析,如果你看不明白,不要力解,这是会计中最难的知识点,不求一次明白,当你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的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时,以上的问题,不求解就自明了!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齐明明2019-12-22 00:19:52
-
原来成本法计算,现转成权益法计算,投资成本增加的部分借:长期股权投资确认资产的增加然后调整初始投资时商誉部分,如果初始投资时按权益计算的初始投资成本比按成本法计算的初始投资成本高的部分,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实际是花了较少的钱买了较多的资产,差额为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最后调整截至转换时被投资企业累计实现的收益,这部分按权益比例确认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黄生龙2019-12-22 00:08:03
-
因为刚取得的时候是60%,所以按成本法核算,从X1年到X3年实现的净利润都不做分录。但是等到X3年出售20%之后,剩余的40%按照权益法核算,那么X1年到X3年的实现净利润需要追溯。①X1年实现净利润30万,按照权益法当年分录应该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2。
龚峻松2019-12-21 23:38:43
-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是资产类科目,对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是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科目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投资收益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做的会计处理会是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其实你把这两个分录合到一起,实际上就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这跟成本法下的分录是一样的。虽然这样说不正规,但实际上“损益调整”只是起了个过渡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上,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使其所有者权益增加,此时投资单位相应地就要增加长期股投资的账面价值;分配股利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减少,那么投资单位也要相应地减少其投资的账面价值。实际上减少的金额转为了另一种资产形式:应收股利。
黄盛忠2019-12-21 2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