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使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分为对外经济业务和内部经济业务两类。
贾鹤鹏2019-11-05 22:20:1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做题其实和书上的不会有大同小异.你应该放松心态.不要有恐惧心理.会计基础很简单的.分录题就那么几个.计提折旧啊.结转成本之内的.都是连续性.你只要明白一个道理就行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樊拖迎2019-11-13 14:59:00
-
首先,要掌握经济业务的产生导致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四种类其次型,九种情况!其次,还要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向:两大类。
黄盛波2019-11-05 23:02:49
-
201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知识讲解2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概念一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理解:1.经济管理工作;2.经济活动,体现了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3.一个单位,体现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是针对某一特定单位做处理,也就是站在谁的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例如: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那么甲公司会计要做销售业务,乙公司会计做采购业务,即使甲乙两公司用的是同一会计代理记账,也是应该分别对甲公司和乙公司做销售和采购的业务。4.反映和监督,即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出来的结果就是反映,二者一致;5.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货币计量。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例如:一辆夏利和一辆奔驰相比,哪个贵?大多数人马上会说到是奔驰,但是如果夏利是08年新款新车,而奔驰是小孩儿玩具车。如果直接以金额表述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了,即表述为夏利不超过10万,而奔驰在100万以上,此时就是统一为货币计量了;但是货币也不是惟一的计量单位例如:春兰空调公司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假如只以价值量体现,那被盗一两台根本不会轻易发现;假如既以价值量体现,同时又以数量记录:08年10月底空调存货为4000000元,2000台,如果被盗则很容易发现。故货币不是惟一计量单位,而是主要计量单位。二分类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情况等有关信息,而且侧重于过去的信息;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的,而且侧重于未来的信息。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一会计核算,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会计核算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注:大纲和核算定义都把四环节叙述成了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但准则及教材后面的讲解中重视的还是计量,而不是计算。比如经常提到确认、计量和报告,及会计要素的五种计量属性。1.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理解1确认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例如,公司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2计量记多少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3记录怎么记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借贷记账法,应该在会计凭证和账簿中都记录原材料增加100000元。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2.会计核算的三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例如:北京2002年单选题3.会计核算职能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真实性审查,即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确认、计量和报告。合法性审查,即经济业务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性审查,即符合企业内部有关规定,如是否超支等。会计监督也分为事前监督未来、事中监督正在发生和事后监督已发生。三核算和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除了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以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一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二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供应过程中,企业要购买原材料,发生材料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2.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加工产品时,发生原材料消耗的材料费、固定资产磨损的折旧费、生产工人工资等,同时,还将发生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工资结算关系、与有关单位之间的劳务结算关系等。3.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发生有关销售费用比如打广告等、收回货款、交纳税金等业务活动,并同购货单位货款结算关系、同税务机关发生税务结算关系等。企业获得的销售收入,扣除各项费用成本后的利润,还要提取盈余公积并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三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全部内容都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只有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内容。比如,企业新聘请一位销售经理,这项业务就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因为已经不是奴隶社会了。会计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核算的3个环节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一、会计主体1.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一般来说,凡拥有独立的资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收支、盈亏并编制会计报表的企业或单位就构成了一个会计主体。可以是具备法人资格的:XX有限公司包括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强制要求会计核算的;也可以是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公司、集团、分厂、车间、事业部、办事处等——一般是根据内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一般来说,法人或称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2.意义1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注:所有者,即股东可能是XXX自然人股;也可能是XX有限公司法人股等。例如,审计查出某公司的凭证中有小孩儿入托费,公司理由是培养苗子。当然这是属于老板企业所有者自己的家庭支出,不能算作公司的经营活动。2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例如,甲销售给乙一批材料,甲做销售处理,而乙做采购处理。总之,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个活动和成果相关。3.作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1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上的,否则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例如,判断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固定资产就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并按期假设按5年提折旧;否则,固定资产只能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旧在清算前全部分摊。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又可以分成季度、月度、半年度。这里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日历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以后期间的差别,从而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预收、预付、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衡量一般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点。在某些情况下,统一采用货币计量也有缺陷结合会计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即并非唯一计量单位。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时用的最基本的货币单位。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合成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核算,但在向国内报送财务报告时,也要折算成人民币。币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信息使用者额需求四项基本假设,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齐晓斌2019-11-05 22:06:21
-
1、账目处理不规范。会计核算的主要环节就是账目处理。我们知道,在发生一项经济业务时,我们要先将这项经济业务分类填入指定的会计科目,保证会计等式的平衡。而现在一些出纳、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不规范,会有用错科目或者填错金额现象的出现。这可能就会导致试算不平衡,或者记账凭证错误的情况的发生。还有就是一些会计人员对于原始凭证中金额大小写问题不够重视,这很有可能造成人为的篡改原始凭证的现象。所以,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时候,要注意规范性填写,保证金额和科目的正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2、会计凭证填制不规范。我们看到,原始凭证会出现不规范的现象,而现今有的事业单位,同样存在着记账凭证不规范的现象。我们在对原始记账凭证进行处理后,将其分类汇总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而现在很多记账凭证的摘要审核栏的负责人填制不够准确,对于出现错误的账务修改也不准确,出现问题时找不到直系的负责人,这可能在将来汇总账簿时出现一些核对的麻烦。3、账簿登记不规范。现在有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账簿时,没有设置相应的账簿,或者账簿设置不符合要求。再者,还有一些单位没有设置特定的主管人员负责账簿登记审核,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图方便而忽视了账簿登记的规范性。4、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在每年年末,事业单位要汇总账簿信息,将各个科目的信息绘制成一张会计报表,目的是反映单位这一年的情况。而现在一些事业单位不重视报表的编制,报表填制不够完整,或者出现为了更好反映单位业绩,在会计报表中虚高资产,降低负债,恶意篡改报表中的数据,这些都是不符合会计管理规范的行为。5、分析能力薄弱。在年末分析报表时,按规定,事业单位应该向业主管人员提供相关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情况。而现在很多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分析能力的培养,面对年度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地得出结论。这对于单位将来发展十分不利,甚至阻碍了单位未来发展方向。扩展资料会计基础工作如何避免问题的出现:1、问题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2、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其核算的内容应当符合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应当能够满足编制统一会计报表的要求,保证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来源合法、真实、准确、完整。3、同时,对事业行政单位作为例外,即要求事业行政单位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以适应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4、如果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根据《规范》规定,原始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车建丽2019-11-05 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