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证券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黄炎轩 2019-11-05 21:29:00

推荐回答

我们的市场投资者数量和规模呈现高速增长。国家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持续增长,最初的可支配收入是到了银行,但是随着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产品不断丰富,金融资产结构里,证券和基金比重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从第二个角度来看,我们市场规模扩张也进入持续扩张期,一方面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了,现在是全后第四大经济体。另一方面,我们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经纪业务触角向全球范围延伸。一个是中国加入世贸后,一方面逐步开放外资券商进入行业的限制,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条件更加宽松、参股渠道更加多元化,监管机制也更适当,业务范围也逐渐宽泛。外资的进入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新的管理理念,同时给我们带来新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高端客户方面外资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开放了QFII、QDII。随着QDII额度的增加,居民已经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同时证监会批准了多家券商设立香港的子公司,我们经济业务触角也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延伸。客户群体的结构变化为经纪业务细分市场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市场里机构客户所持有的证券市值占市场总市值40%,经纪业务也从最初的主要服务中小个人客户兼顾企业机构客户这种模式,分化成机构经纪业务和零售经纪业务这两大组成部分。机构客户群体日益壮大,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以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QFII为代表的专业性投资机构,对他们的服务应该充分借鉴国外投行服务模式、强化研究服务、横向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二类是私募基金,尽管这部分客户在目前市场上它的规模和影响力都还偏弱,但是我们相信不断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他们之中也会涌现出一些伟大的投资公司,为这些客户提供从开户、研究、交易、清算一条龙的经纪业务,也会成为主流发展方向。第三,实业资本机构。零售客户群体也有很大的分化,分为大众投资群体、中产阶层投资群体、私人银行服务客户群体。大众投资群体我们非常熟悉了,像80、90后,他们非常习惯网上生活,对他们的需求和产品服务,主要通过网络实现。中产阶层投资群体他们主要是理性消费,他们能够也愿意为资讯服务支付一定费用,这类客户是各类金融产品长期购买消费者,私人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证券公司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加以服务,才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另外行业趋势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经营模式呈现低成本、网络化发展趋势。传统以规模宏大、装修豪华超大营业部已经不在了,现在大量产生的是新型的证券营业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化手段很大程度打破了经纪业务地域特征。未来经纪业务经营模式软硬件成本比例、投入比例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固定资产投入会降低,人力成本、服务软件将成为经纪业务主要成本。第二,证券营销团队规模进一步扩张,券商营销时代来临。根据目前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全国营销人员已经达到10万多人,未来证券经纪人,非员工的经纪人还是以员工为代表的营销团队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这支队伍才是证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第二方面变化趋势就是服务模式差异化,券商服务品牌将逐渐形成。传统通道代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投资者更关注券商的资讯信息和产品创新能力。服务产品呈现差异化,随着客户细分,我们有不同的服务产品,我们服务渠道也是多元化,比如有手机、网站、电话交易中心、柜台等等服务渠道。服务产品也有各种各样的资讯产品。服务品牌开始出现,随着服务产品差异化,促使券商更重视经纪业务品牌建设,市场上逐渐出现的经纪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第三个趋势就是金融同业合作更加密切,首先是三方存管。一方面让银行与券商合作变成所有券商乐观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加深了经纪业务产品服务于银行存管服务的关联度。客户综合性财富管理需求将加深经纪业务与银行、保险之间的金融之间互惠合作,虽然依然是分业营销,但联合营销会逐渐深入。第四,券商资源整合势在必行。为了满足客户综合性理财需求,券商内部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成为关键竞争力。经纪业务凭借销售渠道和团队,将成为各项其他业务不可或缺的基础平台。资产管理和投资研究业务对经纪业务的依赖自不待言。投行和固定收益业务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其承销和定价将越来越离不开经纪业务的支持。
黄盛松2019-11-05 23:02:2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总体来说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成熟.首先是投资者还不成熟,投资理念与眼光以及心态与成熟都还差的很远.其次是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有关部门的监管水平低级,对违规者的查处力度远远不够.再次,政府对于证券市场的定位也有失误,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历史遗留问题,限制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上述原因,中国证券市场一再让投资者失望.但我们可以看到监管部门的水平在慢慢提高,证券市场也在一步步走向健康,相信中国证券市场会越来越好,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监管不利一、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二、监管主体行业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三、证券监管的法律制度缺乏配套性和时效性四、行政手段过于刚性,监管手段偏于“政策化”五、证券自律主体行为缺乏健全性和规范性六、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作用不够市场混乱当前的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矛盾,价值化投资的市场基础并不具备,然而由于流动性需求,迫使机构又必须价值化选股。解决当前市场问题的基本原则,是要理解市场的变化,顺“市”而为,必须把风险性、流动性放在第一位。政府打破现今股市僵局的办法只有一个,即放弃“相机抉择”的政策策略,转而向建立和遵守股市“游戏规则”的方向转变,通过制定和执行“好的”规则来培育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现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措施来实现“让利于民”的股市全流通.麻烦采纳,。
    赵香枝2019-11-05 22:19:39
  • 1992年—1994年,国内诞生了柜台系统和电话委托系统,股民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股票交易。1998年,诞生了网上委托业务,有条件的股民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易。2003年,诞生了集中交易系统,所有交易不必在营业部进行,直接在券商总部集中进行交易。2019年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炒股,在手机普及的中国,广大股民又多了一条方便炒股的途径。2019年,为了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在监管要求下诞生了三方存管系统,券商接受的客户资金必须保存在银行,这样避免了券商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发生。2004年—2019年,随着证券业务种类多样化,诞生了集合理财系统、投行系统、固定收益系统、以及目前正在建设当中的股指期货系统和融资融券系统。短短20年时间,伴随着券商业务模式的变革,国内券商的IT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券商90%以上的收益来自于经纪业务,而经纪业务中超过70%的收益来自于网上交易,而不是传统的营业部终端交易或电话委托交易,网上交易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见,核心IT系统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决定券商业务是否能够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广大股民的利益。虽然券商的IT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不足制约券商业务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内券商的IT侧重在IT运维,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而忽略了自主开发的能力的培养,在支持业务创新方面能力明显不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二、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如集中交易系统、行情系统等被几家供应商垄断,券商选择的余地不大。券商缺乏对于供应商的掌控能力;三、管理层更多关心业务发展,对IT了解较少,对IT在公司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充分,缺乏IT治理的能力,没有有效的利用IT的价值;四、IT发展战略不明确,缺少IT规划。IT架构相对落后;五、IT与业务沟通存在障碍,互相不能理解对方的语言;六、IT缺乏精细化管理;七、IT员工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相比而言,台湾的证券公司IT应用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陆。以CRM为例,在国内很多证券公司建立了CRM系统,其仅仅是作为解答客户疑问的帮助平台;而在台湾,富邦证券也建立了CRM系统,但其发挥作用远不仅是一个回答客户问题的帮助台。富邦证券成立之初,面临的情况和现在大陆券商类似:建立了CRM系统,仅用于解答客户问题。当时大部分业务部门均以各自产品为导向,独立发展,缺乏跨业务部门的公司层面的CRM策略。客户信息分散在各个子公司的客户数据库中,他们在进行客户分析和营销活动计划时无法对客户进行整体性评价,缺乏对客户的研究,客户服务水平一般。各子公司进行客户管理和客户营销时,各自为战,对一个客户多次进行产品营销,甚至出现各子公司争抢客户,导致内部资源的浪费和客户忠诚度降低。富邦证券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建立了公司统一的数据仓库,整合所有子公司的客户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设CRM系统将客户信息、营销流程以及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支持公司的交叉销售策略。CRM系统建设过程中,将营销系统与CallCenter、个人理财和客户经理系统等销售渠道进行整合,以形成端到端的CRM环路,如直邮,再通过整合的信息交互渠道,传回CRM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达到分析型CRM系统与操作型CRM系统的无缝整合。使得客户感受到了无缝隙的服务,展现在客户面前的是一个整合的富邦证券,而不是以前的富邦证券的经纪业务部门、投资咨询部门等等独立的个体,真正实现了IT引领业务发展。通过整合销售渠道,将数据分析、营销管理人员与销售渠道联结起来,不仅提高了营销的效率,缩短了反馈周期,而且真正利用CRM系统主动服务于客户,大大优化了客户体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证券公司应该根据自己在行业内的定位,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要以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为中心,要制定清晰务实的战略方向,根据业务战略制定出IT发展目标和IT实施规划,通过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对IT系统供应商的控制力和谈判筹码,深度挖掘IT的价值,促进IT与业务的融合,将IT这个战略工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另外由于监管部门在对券商评级时对信息安全和IT治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各券商在这两个方面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当前国内券商无论是业务还是IT都到了一个转型的时期,中登公司最新的数据,截止2019年06月19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12,773.72万户,B股账户242.74万户;有效账户10,974.49万户。这个数字对于证券公司来讲不一定是好事,说明市场可能已经接近饱和,虽然股民开户数已经突破一亿户,但是活动账户大概只有3000万户,这意味各券商只能从现有的这些交易活跃股民中去和其他券商争抢客户,才能保证公司效益,彼此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行情系统,CRM系统都大同小异,如果要吸引客户来本公司开户,必须通过提供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形成公司的品牌和特色。在这个过程中,IT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在这方面走在前列。从去年开始,国内一些证券公司组织中层以上公司的骨干去台湾、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学习其先进的经验,其中也包括如何更有效的利用IT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表明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意识到现在到了必须做出变革的时候,不能像以前一样靠天吃饭,否则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伴随着创业板的上市,股指期货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未来国内资本市场将会愈加繁荣。各种新的业务产品及衍生品将会层出不穷。国内券商的IT能否跟上业务发展的脚步,这对广大券商的CIO们来说是一个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龚小竞2019-11-05 22:05:39
  •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如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证券和证券市场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90年1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真股权按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第二家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正式开张营业,这也标志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证券市场正式形成。1981年至1987年年均国债发行规模仅为59.5亿,90年代则达到数千亿,而1997年有余各方面的原因,国债发行规模达到了2412亿元人民币。实践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的路子是一条正确的选择,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证券市场的发挥在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证券市场的建立跟发展则反馈投资行业体制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完善,从而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持续创造世界GDP增速第一的奇迹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持。存在的问题如下: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一,证券规模过小虽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从整体规模来看,仍然有很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显得很不成熟,以股票市场为例,全世界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为8%左右,发达国家如英、美均在20%以上。此外,从股市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世界平均30%左右,美、英、日等国家均在80%以上,而我国仅仅为24.2%,况且在总市值中还包括大部分不流通市值,由此可见,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很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但也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有着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下图为2019年的中国证券公司与其他国家间的比较。二,资本品种类不足资本品种类、金融衍生工具无法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我国国内企业多层次发展的大量融资需求。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种类繁多,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品种类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货.期权,认证股权等投资品种类,甚至美国国家出现欠条的金融衍生品,这类金融衍生工具有超过现货市场的势头。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的集资形式也很多样化,在票据,债券,存款证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出现了变息工具,浮息工具,信用卡应收债权等多种形式,目前香港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衍生工具以增达129种,而我国大陆的证券市场除股票外,6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至5年的资本品种类又受到了种种限制,不流通股占的比例也远远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极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大部分成熟市场和一些新兴市场上,交易所除进行股票、债券的现货交易外,还有股指期权、期货产品,以及大量的个股期权期货产品进行交易。认股权证和备兑权证等结构性产品十分普及,交易所交易基金也非常发达。相对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则过少三,我国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跟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是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不够公开的情况,证监会最近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对隆基股份、勤上光电、华塑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的情况。近期竟然能发现八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在我国绝对不仅仅只有这八家上市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从中就可以看出很严峻的问题。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得保障与实现制度不健全,使得投资者投资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法规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导致一些证券交易的环节无法可依,加上对已颁布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不透明从相关市场信号、各方面数据、相关新闻来看,财务造假、虚增利润、信息披露等方面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日前,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勤上光电002638,股吧、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华塑股份、青鸟华光600076,股吧、海联讯300277,股吧、承德大路、西藏天路600326,股吧、宏磊股份002647,股吧8家公司的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这8家公司已被正式立案调查。在新股IPO环节中,上市时优良的业绩与一季度、半年报业绩数据完全大变样,有的公司还出现上市时每股盈余一元多,上市后季报、年报就亏损的情况。这些都可能显示出在IPO上市审报环节,财务报表造假的可能。从信息披露环节来看可以说仍然具有较大的努力来完善。五,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我国证券监管体制还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的目标,依据相关的规定,中国证监会只会对股票、期货市场进行监管,而对债券市场没有实际的监管权力,债券市场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进行监管,从而导致了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方面存在多头管理的格局,各个部门相互自检的协调作用比较差,所以目前很多问题只靠监管会很难胜任,,而我国各监管部门之间不协调,职能层次不明晰,没有一套严密有效的措施确保其履行职能,并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造成事发后才会严厉制裁的情况,降低了监管的效率。而且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潜规则也是我国市场有效监管的重大阻力。
    符翠莉2019-11-05 22:02:30

相关问答

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可以更好地加强税收管理,调动地方积极性。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目前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税收制度。它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国际惯例。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的一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国际惯例,要求按照税种实现分权、分税、分管。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我国现行的分税制是属于不完全的分税制,从1994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后,才把工商各税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分设中央、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进行征收管理。我国实行分税制的目的是实现政府间分配关系的规范化、公正化、公开化,对由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地区间行政能力进行必要调节,使各地方政府的基本行政能力大体均衡,主要是在现行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制度,规范责权利,清除旧体制遗留下的弊端,把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并按照客观、科学、规范的要求,破除原有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使之真正达到彻底分税制的要求。具体说主要是:预算硬约束机制的建立,符合各级自主理财的要求。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目前,已为西方国广泛采用。我国在清朝末期曾出现过分税制的萌芽。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中国分税制财政体制研究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实行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惯例。市场竞争要求财力相对分散,而宏观调控又要求财力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反映到财政管理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从历史上看,每个国家在其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这个问题,都曾经过了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从现状看,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一般都是采用分税制的办法来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的。 分税制是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来源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税种实现“三分”:即分权、分税、分管。所以,分税制实质上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有时还有共享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在新的形势下,我国一定要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财力和财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财权只是中央的行政形式划分,没有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而财力考虑到了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正视了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分税制改革进程中,要正确处理财权、财力和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央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给予地方必要税种立法权、税率变动权限等,在中央给予地方纵向转移支付的同时,可以考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横向转移支付,以真正达到“财力和事权的一致”。好处: 一实行分税制,能够充分发挥利益分配原则的效率 二实行分税制,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对财税管理体制的要求三实行分税制,能够充分体现财政制衡原则四实行分税制,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弊端:1、事权和支出范围越位。目前实施的分税制没有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各级政府事权维持不甚明确的格局,存在越位与错位的现象,事权的错位与越位导致财政支出范围的错位与越位。2、部分财政收入划分不合理。税收收入没有严格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并依此确定应属何级财政收入,存在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的不规范做法。一些应为中央税的税种,如所得税被定为地方税。地方各级政府间按税种划分收入未落实。3、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目前,地方税种除营业税、所得税外,均为小额税种,县、乡级财政无稳定的税收来源,收入不稳定。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地方对地方税种的管理权限过小。4、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间较少实行按事权划分财政收支的分权式财政管理体制。县级财政没有独立的税种收入,财政收入无保障。5、转移支付不规范。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一些缺陷:政府间财政资金分配因保留包干制下的上解、补助办法,基本格局未变;采用基数法实行税收返还不合理;中央对地方专项补助发放的条件、程序、使用管理无法可依;地方政府之间如何转移支付不明确。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驱动,产品异地加工、装配、包装、标志、分拨、配送、销售等增值服务,也逐渐涵盖进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服务的过程经历了“港口到港口”、“门到门”和“货架到货架”等几个阶段,其过程在逐步延伸。由于生产企业需要实行“即时供货”和“零库存”,以加速资金和货物的周转利用,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5.电子物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5.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三、我国加入WTO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定书,这标志着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对自身面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物流产业来说,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在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仍需要大量的投入;物流相关政策法规也需要调整、增补,以适应WTO的有关规则与要求,加入WTO以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WTO有关物流产业的条款和内容包括:1.制造业的分销权我国将首次向外国公司提供分销权,取消现有的法规限制,不迟于2002年1月1日,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中允许外资控股,并开放所有省会城市;不迟于2003年1月1日,取消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或企业设立形式限制;不迟于2019年1月1日,除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百货店和超过30家的连锁店不允许外资控股外,没有限制。外商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在我国制造的产品。分销权将会在我国目前限制最严的分销行业例如批发、运输、和维修等行业中实施。2.服务业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具体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这方面的限制将在入世以后三至四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我国道路货运行业和相关的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从加入时起,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境内道路货物运输。一年后,允许外资控股;三年后,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在水路运输中,国际海上运输,包括货运和客运,允许外商设立合营船公司,但外资比例不得超过49%,合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允许外商设立合营企业从事船舶代理服务,允许外商控股的合营企业从事货物装卸和集装箱场站服务。外商船舶可以使用我国港口。WTO正式实施三年后,我国仓储行业可允许外商独资经营;WTO正式实施四年后,船舶检验行业将允许外商独资经营。在此期间,我国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也将有条件地允许外商独资企业承揽工程。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加入WTO以后,由于服务业等市场准入的扩大,必将使中国的物流产业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并对中国的贸易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物流业市场准入的放宽,中国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变得越发紧迫。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特点表明,物流活动的领域及方式仍在不断的拓宽和发展之中,这种拓宽和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范围的扩大来自企业生产效率、效益提高的要求。许多现代大型企业正向着原料、加工、销售三地分离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获取便宜的原材料、实现低加工成本、创造最佳的销售利润,三地分离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这使物流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与此同时,现代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信息领域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沟通能力,这既支持了扩展物流范围,也使物流活动的效率越来越高。企业集团化是物流产生效率、产生利润的保证。2.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物流与运输之所以关系密切,就在于早期物流服务的功能较单—,一般只解决运输问题。八十年代以后,逐步将搬运、装卸、仓储、通关、保险等纳入进来,但还是围绕运输进行。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很快,物流活动开始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其功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逐渐出现了产品的异地简单加工、组装、包装、标志印刷等流通加工功能,以及配送、代销、分拔等以配送中心为依托的新功能;由于物流功能的不断增加,使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物流所创造的价值也逐渐丰富,不仅继续创造着与运输直接相关的价值,而且还创造了与生产、流通相关的增值价值。物流服务正在向着优质化、全球化方向快速发展。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IT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物流数量增加和物流速度大大加快。国外物流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系统技术为核心,以信息及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技术格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子物流信息系统,将政府、企业和货主涉及运输、商贸、海关、检验等物流信息及运输企业可调动的车辆信息上网,整合运输市场,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合理配置和优势重组。电子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数据流转处理。它能使各行业、各部门、重点企业、重点客户和政府,根据业务和工作需要进行横向顺利交流及资源共享。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货物条形码是货物属性及其物流信息的标准代码,在现代物流及现代仓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流程监控。
最具发展潜力的几大行业各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将是怎样?机会在哪里?这里选择“2019中国30个细分新兴产业榜”中排名前八位的产业,从市场需求、发展现状、相关产业政策、未来前景等几个方面对每个产业进行了简约的分析。通过对8大细分产业的解读,我们发现,这些新兴产业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代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热点。而一系列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VC、PE在近几年中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不断增大,为这些产业接下去的发展不断注入着新鲜血液。医疗:永远的朝阳行业上榜理由:关系民生,持续增长,无周期性,盈利稳定“医疗,将是2019年IBM公司重点关注的三个领域。一位IBM内部人士曾公开表示。面对8500亿元的医改商机,IBM、西门子、思科、GE等众多跨国企业都相继行动了起来。而从12家创投的新兴产业推介来看,医疗被普遍看好,有IDG、清科、软银赛富、启明创投等9家推介了医疗产业,并给予了高分评价。医疗产业是一个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缘于此,医疗产业的总销售额一直处于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具有无周期性特征,因此医疗行业也被视为“永远的朝阳行业”。而从以往A股市场的走势来看,无论牛熊,医疗股板块均有着较强的投资机会。从国际形势来看,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中国医药消费逐年增加,中国正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块“大蛋糕”。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中国医药市场投资太阳能企业的最好时机。太阳能虽当下受困,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有技术上的突破,发电成本能够降下来,太阳能产业则会面临爆炸式发展。对太阳能产业来说,放长线,方能钓大鱼。教育培训:发展红火不带泡沫上榜理由:社会需求大,且有一定进入门槛对于教育培训产业来说,金融危机反倒起到了助跑的作用。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找到一份好工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去进修。而从资本市场来看,2019年是教育培训业的丰收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仅占整个教育培训市场的5%,到2019年其份额已增长到10%,专家预期,未来远程教育市场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甚至可以达到40%.教育培训业的红火发展,也引来了众多VC、PE的青睐。从ChinaVenture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年发生在教育培训的投资案例有30起,涉及金额4.58亿美元,相对2019年,有着62%的增幅。教育培训已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之一,为全球的战略投资家所推崇。教育培训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是由中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岗位需求不能很好接轨所引起。近些年来大学不断扩招,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此种局面给了民营教育培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职业技能培训、出口留学培训等细分教育培训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了起来。中国民办教育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联想投资总经理刘二海曾这样表示。任何现象只要一过热,就有产生泡沫的可能,但是风险投资和教育培训企业的人士却大多认为,教育行业没有泡沫。软银赛富投资基金合伙人羊东认为,教育培训行业由于受发展特性制约,比如教师上岗要经过培训等,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才会有回报。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虽然其数量已占大陆保险公司总数的56.7%,但它们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又没有遍布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仅占0.69%。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程序正式批准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仅9家、经纪公司3家。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十几年来,我国重视直接保险市场的建设,忽略了对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导致国内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分保计划安排不当经常造成损失;同业间信任不足,再保险行为不规范,外币保险业务过份地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监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监管机关建设和监管力度与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资产证券化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获得较大的流动性;能够降低投资风险;能够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能够突破投资限制。陈湛匀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风险隔离,风险较低,主要是资产证券化有一个资产转移的过程,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的资产转移给SPV,将证券化资产与原权益人经营风险进行隔离,包括原始权益人的债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从而实现资产和主体的风险隔离,投资者只需考虑证券化资产的质量。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陈湛匀教授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风险隔离,风险较低,主要是资产证券化有一个资产转移的过程,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的资产转移给SPV,将证券化资产与原权益人经营风险进行隔离,包括原始权益人的债务风险和破产风险,从而实现资产和主体的风险隔离,投资者只需考虑证券化资产的质量。再者,由于资产证券化后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市交易,因此证券化的产品流动性增强,且通常具有较高的收益。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如表我国资产证券化发行数量、金额与占比的统计,我国2019年才开始出现资产证券化产品,这期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调整,首先是2019-2019年之间的试点阶段,这个阶段市场处于培育期,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数量微少,主要是根据在实操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政策。然后是2019-2019年的常态化发展阶段,这个阶段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逐渐丰富,并且明确了SPV独立于原始权益人、管理人和投资人的法律地位,各项政策趋于完善。最后是2019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资产证券化较2019年实现了飞跃发展,增长率高达1000%。2019年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完成了从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转变,制度的完善、程序的简化和风险管理的加强,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市场开始了良性发展。表格显示,我国资产证券化占债券市场总发行规模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2019年资产证券化的占比为4.6%,但这一比例相比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仍然较小。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例,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务总量中约2.27%的贷款资金由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提供,但在美国这一比例达到65%,可见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教授简介: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长期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聘为国际论坛峰会和国外大学演讲,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最受欢迎的实战型权威金融专家,成功辅导不少企业上市。
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2019-9-30题目: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来源:吴新典为和平制衣厂设计工厂管理框架体系的体会和自身知识经验的总结。应用:本商理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或整改企业管理系统时可以借鉴的基本思路。内容:??在企业里,人是生产经营作业中不可缺少的最有活力的基本因素,而人的复杂性是导致管理与领导工作复杂性的根本原因。随着企业资本、生产经营规模、员工数量的扩大,高层主管或老总是难以用经验管理、行为管理进行领导企业的,这种经验、行为层次的领导只使用与资本、规模小的企业或家族性企业组织。此时需要管理的三性原则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一、管理的科学性,由管理的内在规律所决定,具有普遍性;??二、管理的技术性,由管理的内在本质所决定,具有程序性;??三、管理的艺术性,由管理领导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决定,具有差异和个体性。解释:??在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技术性很缺乏,有的中小型企业还是凭着管理者经验感觉来管理企业,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一点要向美国管理学习;但我国企业在管理中的艺术性很强,而这一点不能够成管理实质,只是管理的一种辅助措施。西方企业两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管理一定要科学性、技术性的为重点,技术性的程序化在首要位置,也不能忽视管理的艺术性,管理是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三维一体的统一。一是管理的科学性,由管理的内在规律所决定,具有普遍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在管理学的领域中,有着规范的学术性和高度的理论性,每一学科都有着成熟的管理理论框架来指导企业实践运作,已形成其特有的规律可寻,因此其具有普遍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制定出合理的、灵活的、能够激励员工上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合理性、灵活性一定体现出企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认同,激励创新发展,同时制度也要体现出严格的自律约束力。其科学性体现如下:??1、以规章制度规范人。即使用员工手册、岗位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及管理条例来达到规范的目的。2、以激励机制激发人。即采用定期绩效考评、成果面谈、配合合理的奖励办法、培训机会、升迁等达到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及创新能力的发挥。3、以知识更新培育人。当人们感动自己进步时都有一种满足感,即采取在工作上、业务上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上,给予员工再学习的机会,从而使员工得到启发。4、以企业文化凝聚人,既采取企业行为理念、企业价值观及企业形象来不断整合员工的个人行为,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竞争机制来拉近员工与企业的距离,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二是管理的技术性,由管理的内在本质所决定,具有程序性。管理的技术性是指在管理科学领域某一学科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具体到企业某一微观现实既某一具体工作作业实施的设计,因此其具有程序性。管理的技术性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目标性原则,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是企业程序化管理和成本化管理的关键环节。管理的技术性运用主要从以下切入点进入:??1、企业管理要体现在生产作业的制度上,制度是约束人的行为的最有效手段,且制度一定要贯穿与工作、生产之中。More↓↓↓http://www.mie168.com/job/2019-09/218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