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既然是京都人,怎么在警幻仙子处要看金陵的女子?

黄火林 2019-11-05 21:19:00

推荐回答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其一:黛玉宝钗。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条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株枯木是林字,悬着玉带,分明是林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典故。谢安雪天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这般才女结果怎样?玉带林中挂而已。也是走向自己的反面。很多读者都希望黛玉和宝玉结婚,这样写也是一部书,可作者本义却非如此,作者本义就是让我们难受,在这难受中去体会人事无常。一个挂字妙极,令你无限联想。与那宝玉知心一回,宝玉却与宝钗结婚,挂也不挂?千诗万文,一死皆成梦幻,挂也不挂?千万莫怨作者,何不示黛玉以死。宝玉黛玉这般情爱,一个挂字了结,比那死字残忍得多。死不足惧,挂最悲哀。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分明便是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停机德,是汉代乐羊子的妻子,在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时,她停机断布,以厉丈夫继续求学。宝钗有这样的德行,结果如何?金钗雪里埋而已。这样贤慧之女,雪里埋已够残酷,千万莫说有埋应死的话。土里埋,断死还可;雪里埋,断死便是证据不足。可这雪里埋,即便不死,象宝钗这样德才兼备的大家闺秀,一心想出人头地者,真还不如死了好受。作者真是挖空了心思,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读者。从诸家批文可断言,宝玉和宝钗成婚了。宝玉最后出家,正所谓悬崖撒手。其二:元春。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香橼上弓,暗含着元春进宫。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明理。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开指女子出嫁,是说元春一嫁嫁到宫中,光耀家门。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假家自元春入宫,家道由三春又回到初春的景致。结果如何呢?还是走向反面:虎兔相逢大梦归。第九十五回,元妃死。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即立春在虎年,死在立春后一日,从命理上来说,便是兔年开始。名义上死在虎年,实则死在兔年,便是所谓的虎兔相逢。而这点点知识,可不是谁都知道的,只有对阴阳八卦天干地支都通晓的作者本身,才会有此笔墨,只有懂得算卦打命的先生,才会用这样言辞。
龚常勇2019-11-05 23:01:55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8888046.html?an=0&si=1宝黛际遇不详,可以确定的是黛玉早夭,宝玉出家,宝钗独守空房。元春按判词应是死于宫廷斗争,因八十回后稿件无考不知详细,绝非高鹗所说死于痰迷。迎春判词明确,书中已经交代,出嫁后被丈夫虐待仅一年死于中山狼之手。探春远嫁也可以确定,书中暗伏做了王妃,具体因由说法不一。惜春出家,按判词应是破寺古庙,晚景凄凉。妙玉隐含沦落风尘之语,众说不一。湘云际遇不分明,按“伏白首双星”说法是嫁与卫若兰,最终或离异,或如牛郎织女相思不相见。巧姐沦落风尘后被刘姥姥赎回嫁与板儿是肯定,原因不详,或是因为家族斗争或是因为家败后官卖,不可知。中有提到“狠舅奸兄”疑是贾环与贾蓉,因为积怨怀恨造成巧姐悲剧。凤姐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大约是贾琏的三种不同态度,从最早的夫妻感情较好到尤二姐死后应该转折为“令”乃至最后被休妻,“哭向金陵事更哀”语义不详,不得而知。李纨按判词在儿子中举后就结束了一生,“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需积阴鸷与儿孙”也许指的是她一辈子里苦苦积攒的金银在贾府落败后曾对人见死不救,不肯援手,具体情节无考,疑是巧姐事可卿判词中交待了贾府之败始于宁国府,以及可卿以淫丧,关于她的神秘出身,刘心武众多红楼说法虽然听起来荒诞不经,但可卿出身之谜还是很值得参考,而她也可能就是贾府之败的主因。晴雯因被人嫉妒诽谤夭折,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致死,袭人嫁与蒋玉涵已经是比较明确的了。各色美人都将在这个富丽大厦倾倒之时走上悲剧,安能出尘网,逃大造,担此不可抗拒的悲怆,悲剧的序幕就此拉开,也伏下日后翻天覆地的巨大震撼——可惜,全数未完,八十回后被粉饰太平了。
    樊振萍2019-12-02 11:36:15
  • 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笑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那里来,如今要往那里去?我也不知这里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那仙姑道:“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今日与尔相逢,亦非偶然。此离吾境不远,别无他物,仅有自采仙茗一盏,亲酿美酒几瓮,素练魔舞歌姬数人,新填《红楼梦》仙曲十二支。可试随我一游否?”宝玉听了,喜跃非常,便忘了秦氏在何处了,竟随着这仙姑到了一个所在。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第五回。扩展资料警幻仙子,是《红楼梦》中的爱神、美神,太虚幻境司主,相当于西方的维纳斯、丘比特。她首次提出“意淫”的概念。警幻是一位亲和的爱与美之神,具有人形、人性、人格、人情,言语含笑,善解人意。红楼梦》第五回,她受宁荣二公所托,让宝玉阅览金陵十二钗命运簿册,聆听《红楼梦曲》十四支,又将妹妹可卿许配于宝玉,引导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警幻之名,即设计情欲声色梦幻警醒宝玉入于仕途经济正路,无奈宝玉竟未悟,梦醒后依然不改意淫志行,直到后四十回第二梦才了悟。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红楼梦。
    辛国林2019-11-05 22:19:07
  • 老祖宗宝玉一行人到宁国府作客,席间宝玉酒量不佳,昏昏沉沉想睡觉。被贾蓉之妻秦可卿带至自己房中午睡。睡着后昏昏沉沉入了梦境,遇到了警幻仙子,警幻是荣国公已死所托使宝玉明白男女之事,宝玉见景色极好,由仙子带入幻境之中。看到了金陵女子的结局。但他当时是不明白的,其中有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再副册。我记得黛玉和宝钗的是玉黛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王熙凤是机关算进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等等。然后警幻给宝玉听了红楼梦曲子,宝玉听得伤心,便说不要听了,警幻叫他没有领会,便把他领到妹妹处,说把妹妹许配给他,这人长得和秦可卿一样也叫可卿秦可卿死后也成仙了,他也是来人间还风情月债的。警幻告诉宝玉该怎么做,也让妹妹教他。然后两人就洞房了。然后是宝玉到了一处悬崖。有恶鬼在眼前,可卿大喊往回退,,然后宝玉就惊醒了。梦中还喊着可卿救我,,现实中秦可卿奇怪他怎么知道自己小名。然后宝玉发现自己遗精了!!。
    黎登想2019-11-05 22:05:03
  •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等判词,听《红楼梦》曲。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并许其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扩展资料主要人物简介:1、贾宝玉,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贾宝玉自幼深受贾母疼爱,游于温柔富贵乡,专爱作养脂粉,亲近家里姐妹和丫鬟;他与林黛玉青梅竹马,互为知己,发展成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爱情;他重情不重礼,结交了秦钟、柳湘莲、北静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欢诗词曲赋之类性情文学,厌恶四书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把那些追逐科举考试、仕途经济的封建文人叫做“禄蠹”。可是到头来“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他所爱的清净女儿们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涂与薛宝钗结婚,致使林黛玉泪尽而逝;再经抄家之痛,越发唬得他疯疯傻傻。为了报答天恩祖德,也为了尽快了却尘缘,他以高魁贵子重振家业。最后情极而毒,悬崖撒手,跟随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2、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秦业的养女。她还有个无血缘关系的弟弟秦钟。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平和,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她鲜艳妩媚有似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原是个钟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风情月债。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被警幻仙姑许配给贾宝玉教他云雨之情。
    齐景波2019-11-05 22:01:53

相关问答

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分别姓贾、史、王、薛。1、史家史家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侯爵为仅次于公爵的高级爵位,也是超品。尚书令掌总领百官,仪形端揆。其属有六尚书,法周之六卿,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尚书令为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吏、兵、礼、刑、户、工六部,是全国最高行政长官,统辖各部院,总揽全国政务,是真正的宰相。2、王家王家为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王家的爵位为伯爵,仅次于公侯。太尉为掌管中央军事的最高长官,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太尉为秦汉时期的官职,是三公之一,与丞相、御史大夫并为全国最高级的官员。太尉总揽兵马,掌管全国军事,是最高级别的武官,乃天下军官将领之首。3、薛家薛家为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紫薇舍人是唐宋时期的官职,品秩在唐朝与子爵同级,在宋朝与伯爵同级。紫薇舍人为天子近侍之臣,负责起草诏令,参决政务,执掌中书省诸事。唐朝时紫薇舍人有“阁老”之称,是宰辅之一,乃“文士之极任”。薛公为文臣,未立功勋,故无封爵,但权力颇重,深得天子宠信,因此地位显赫至极。4、贾家贾家为开国元勋之后,当朝八公,贾家独占其二,天下推为名门望族。宁国公贾演与荣国公贾源勤劳王事,从龙有功,一起以显赫的功勋创下了家业,得了两个世职。爵位的排序是公侯伯子男,公爵为仅次于王爵的高级爵位。公侯伯三等爵位的品秩都居于一品之上,明朝制度,公侯伯品秩均为超品,伯爵为超品三等爵,侯爵为超品二等爵,公爵为超品一等爵,而国公又是公爵中的第一等。扩展资料1、贾氏代表人物贾政、贾宝玉、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珍、贾琏、贾赦等;2、史氏代表人物贾母、史湘云等;3、王氏代表人物王熙凤、王夫人、薛姨妈等;4、薛氏代表人物薛宝钗、薛蟠、薛宝琴、薛蝌等。红楼梦。
 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级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将爱情发展成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胁,也更加显得无能为力。事实是确实有一团不祥的乌云笼罩在宝黛爱情上空,而乌云的制作者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贾母对她的“心肝”宝玉的配偶的选择,是长期萦绕于心的重要问题,贾母对此早已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宝玉的亲信,贾母就选中了晴雯,并把晴雯给了宝玉当丫头,说:“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别的丫头“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贾母对宝玉的亲信尚且这样用心,袭人和晴雯只是准备作为通房丫头给宝玉的,对他妻妾的要求就更高了,选择自然更加慎重了。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
红楼梦宝黛爱情悲剧及社会意义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女孩子们亲近,对她们总是怀着一种尊重和体贴之情。他不遵守尊全书的中心情节。这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激动人心的悲剧。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不高兴跟那些为官做宦的“俗《红楼梦》在一开始就透露出贾府这个声势显赫的贵族之家的败亡人”如贾雨村之流应酬来往,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甚至被趋势,然后一步一步揭露它的罪恶,一步一步写出它由盛转衰的发人所轻贱的人物如秦钟、柳湘莲、蒋玉函等人做朋友。他同情被压展,直至败落。曹雪芹的高明之处是他把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她们简直没有主子和奴才的界限。特别的爱情婚姻悲剧跟贾府由盛转衰的命运结合起来描写。他写出了一是对那些纯洁美好然而命运悲苦的女孩子,他常忘掉自己应该被他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衰亡史,同时也就写出了这个悲剧的构成、们侍候的身份而去侍候她们。她们悲惨的遭遇使他产生深切的同必不可免的原因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情,以至于五内摧伤,痛彻肺腑,例如对金钏儿、对鸳鸯、对晴雯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具有叛逆思想的新人形象。他们都出身贵都是如此。他甚至不以生长在这个显赫富有的贵族之家为荣,反而族阶级,又都不满于这个阶级,特别是不满于这个阶级所坚持的正引以为憾,为此发出深长的感叹。第七回里写他同出身于寒儒薄宦统思想以及由这种思想为他们规范出的人生道路。贾宝玉的叛逆思之家的秦钟初次见面,竟然使得他的灵魂都受到了震撼,心里这样想是在贾府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他和林想:“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黛玉的爱情,是在思想一致基础上的心灵的契合与共鸣,既不是简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单的性爱,也不同于以往小说戏曲中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结合。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红楼梦》不但深刻地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叛逆思想基础上产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这也表现的不单单是对富贵生的爱情,同时又极其真实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爱情的被毁灭。荣华生活的厌恨,而且是对自己出身阶级的否定。总之,他在那个极为可贵的是,《红楼梦》不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不自由、不平等的黑暗王国里,从爱与恨中,逐渐地产生了一种对腐败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且还通过对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和被自由平等生活的朦胧向往与追求。这就使贾宝玉和以贾政为代表的压迫阶级的反抗者的热情歌颂,反映并肯定了现实生活中已经萌生封建正统派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但是贾宝玉是一个孤独并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曲折成长的初步的民主思想,描写的反抗者。他所喜爱和同情的女孩子们,虽能给他以生活的喜悦,了具有这种思想的人物以及他们在当时以可能有的独特的方式冲击但她们的不幸遭遇却使他感到难言的痛苦。他同情她们,却无力改着封建黑暗统治而闪耀着动人的理想光辉。也就是说,曹雪芹不仅变她们的命运。她们的反抗虽也能给他以鼓舞,但能获得的仅仅是看到生活中的黑暗和污浊的一面,而且还看到生活中光明和美好的有限的力量。在那个黑暗王国里,他终于找到了林黛玉作为知己。一面,并着意加以表现和歌颂。曹雪芹在书中怀着极大的热情描写林黛玉由于具有跟贾宝玉相同的思想志趣和爱憎感情,长期的亲密了一批觉醒者和反抗者的形象,这包括出身于贵族阶级的叛逆人物相处和耳鬓厮磨,终于成为贾宝玉在叛逆道路上的忠实伴侣。共同和被压迫的反抗者奴隶。通过他们的活动,作者表达了一种新的带的叛逆思想使他们产生了爱情,而爱情的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进有民主色彩的朦胧理想;通过他们被迫害、被摧残的遭遇和悲剧结一步促进了两人叛逆思想的发展。这当然是令封建统治者感到惊恐局,作者对封建制度的罪恶提出了沉痛有力的控诉。不安的。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是在封建制度腐朽没落的过程中种种错综林黛玉虽然出身于仕宦之家,但父母早亡,孤苦伶丁,在贾府复杂的矛盾里孕育出来的,在他的周围,洁白和污浊两个世界的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她是贾母的外孙女,得到贾母的宠爱,这使明对比,养成了他独特的是非观念和爱憎感情。贾母的宠爱放纵,她能有机会跟贾宝玉朝夕相处,在长期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爱使他有机会跟聪明纯洁却被压迫的女孩子们长期相处,又为他叛逆情。她的思想,她的精神品格,引起贾宝玉的共鸣和敬重。贾宝玉思想的滋长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可以说,贾宝面对的是虽然已经没落,却还相当强大的封建势力。他在反抗的道玉是一个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最早地感受到新的时代气息,从没落路上,不能不时时感到势孤力单。显然,他除了从那些被压迫的纯的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的浪子,是那个腐朽没落、不可救药的贵族洁的女孩子们身上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和精神寄托以外,还更需要之家合乎规律的产儿。他不愿走读书中举的道路,视为官做宦如粪同情和支持,需要一个与他有共同的思想、志趣,愿意走共同的人土,将那些“读书上进”的人称为“禄蠹”;将那些谋求功名富贵生道路的伴侣。封建统治阶级越是显露出凶狠的面目,越是向他施的人必读和必作的八股文,看做是“饵名钓禄之阶”;将“仕途经加压迫的时候。他就越需要这种同情与支持。试看第三十四回,宝济”一类的议论,斥为“混账话”。在贾宝玉的时代,在他那个家玉被打以后,黛玉去探伤,满心悲伤与爱怜,却说不出,只是抽抽庭环境里,这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实在是非常大胆,足以惊世骇噎噎吐出无可奈何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的回答却是:俗的,不能不使正统派统治者们惊恐失色。不仅如此,贾宝玉对现“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在一顿存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都感到强烈不满。他无视男尊女卑几乎丢掉了性命的毒打之后,这样表示绝不悔改的话,宝玉对袭人的传统观念,说什么“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没有说,对先后来探伤也是异常关切与疼惜他的宝钗和凤姐也没有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因此,他总愿跟说,单单对黛玉说了,可见他是听懂了黛玉那句话的真实含义,可见他们在心灵深处是息息相通的。在那个令人窒息的黑暗王国里,这样的同情与支持,对宝玉来说,真是比什么都宝贵。他们的爱情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接下去小说便写袭人建议王夫人变法儿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同时又写宝玉支走袭人,让晴雯去给黛玉送两张旧手帕。你看,一边日渐剑拔弩张,一边却因此而日渐亲近、契合。曹雪芹就是这样在有关家庭命运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描写宝、黛爱情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林黛玉的思想确实不同于她同时代的贵族妇女,有她的独异之处,有她的出类拔萃之处。她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道德规范,喜欢读书写诗,有出众的才华,而且处处都希望表现这才华。她跟宝玉一样.最爱读《西厢记》、《牡丹亭》一类封建统治阶级不许看的所谓“邪书”,从中呼吸到思想的新鲜空气,以致一些曲词烂熟于心,说话时竟不自觉地脱口而出。她爱贾宝玉,期待着能跟他结合,但却从不劝他去读书中举,立身扬名。在她的身上闻不到当时一般贵族妇女常有的那种夫贵妻荣的庸俗气味。思想上的一致,对于人生道路的共同认识和选择,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产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他们摒弃了郎才女貌为条件,以夫贵妻荣为目标的庸俗陈腐思想,体现出一种新的进步的爱情婚姻观念。但贾宝玉身边还有别的女孩子,他本可以别有所择,尤其是还有一位同样十分亲近、又有“金玉之说”的姨表姐薛宝钗。但薛宝钗却是一个与林黛玉迥然不同的女子。她出身于一个皇商家庭,虽也幼年丧父,却受到比林黛正规完整的封建正统教育,她遵从一整套封建道德规范,常常向林黛玉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说教,不断地劝说贾宝玉要听父亲的话,热心科举考试,走仕途经济之路。她端庄稳重,安分随和,显得很有修养。但在她身上却时时透出一种在林黛玉身上绝对没有的庸俗气息。她艳羡并露骨地追求荣华富贵,是为候选入宫才进京的,显然是以做一个遵从妇德的贵夫人为生活的目标。她又很有心汁,善于奉承和讨好人,特别是讨好在贾府里有大权的贾母和王夫人。她的性格相当冷酷,对被压迫、被摧残至死的人缺乏起码的同情心。薛宝钗在品貌上有她独具风流之处,对贾宝玉也并不是一点没有吸引力的。在最初,贾宝玉也并没有把全部的热情都倾注在林妹妹的身上,常常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只是到了后来,当他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思想性格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以后,他在内心深处感到跟林黛玉是心心相印,而跟薛宝钗则是格格不入。于是他便最后选定林黛玉,不仅深深地爱着她,而且对她十分“敬重”。贾宝玉在爱情上的抉择,实际上反映了对不同思想和不同人生道路的抉择。这种抉择本身就带着鲜明的反传统色彩。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爱情关系的描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他是从封建贵族大家庭贾府的兴亡盛衰的历史命运着眼,来描写两个人的爱情关系的,他将这一爱情的发生、发展和悲剧的结局,同这个贵族之家的衰败没落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叛逆思想是他们爱情产生的基础,叛逆思想的发展促成了他们爱情的成熟,爱情的成熟又使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而他们的爱情和叛逆思想又跟这个贵族之家的盛衰荣辱密不可分。因此,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叛逆思想,他们在这种共同叛逆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爱情,以及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的逐步走向衰败,这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其结局都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维护家族的根本利益,封建统治者十分害怕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结合,他们不顾给宝玉造成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与痛苦,不惜置黛玉于死地,最终选择了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妻子。这不仅因为薛家有钱,两家门第相当,联姻以后可以进一步加强他们“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因为薛宝钗脑子里那一套封建正统思想,完全符合封建主义的道德规范和整个贵族家庭的利益。只有她才可能帮助贾宝玉这个“浪子”回头,重新走向正统派们一直希望他和要求他走的“正道”,以挽救这个贵族之家日益衰败的趋势。他们把本来已经失落了的家族“中兴”的希望,又投向这个举止端庄的封建淑女的身上。因此,对于贾府的统治者来说,在宝玉婚姻问题上对薛、林二人的选择,就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择配,而是关系到整个家族盛衰兴亡命运的严峻抉择。而对于贾宝玉来说,同样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择配,而是对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择。正因为如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思想性格虽然有其软弱的一面,但由于他们共同的叛逆思想,使他们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不可能跟封建家长妥协;而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们为了维护整个家世的根本利益,也不可能顺从贾宝玉,同意他去选择具有叛逆思想而又无权无势的林黛玉。因此,我们绝不能把这个社会悲剧的成因归结到某些个人的动机和行为上。有的研究者曾经去考察和追究逼死黛玉的主凶到底是谁,这种离开了小说深刻的现实主义艺术描写的探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逼死黛玉的凶手是那个巧施掉包计的风姐?还是主持其事的王夫人?是批准同意这么干的贾母、贾政?还是那个据有人考证可能在后台借助于至高无上的皇威行使杀伐之权的元妃?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可以说是,却又不完全是。曹雪芹虽然没有最后写出黛玉之死,但是在他的笔下,造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的原因,已经揭示得非常清楚了:不是某一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一群人,一群身份不同、地位有别,却由共同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共同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在这里,个人罪责的大小主次,是极为次要也是很难分清的。曾经那样真心实意地疼爱过、而且到最后他们也仍然认为是在爱着宝玉的贾母和王夫人,在毁灭宝黛爱情时,竟是那样的冷酷无情。温情混杂着血污,娇宠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残忍。在曹雪芹笔下展现的生活,就是这样复杂矛盾而又合乎逻辑。正因为作者在这个爱情悲剧中写出了深刻的社会关系,所以薛宝钗的插入就完全不同于一般庸俗的三角恋爱关系,而是富有社会意义的深刻的矛盾冲突的表现。宝玉不可能接受薛宝钗,她在结婚以后的悲剧结局也是注定了的。这位封建淑女成了行将灭亡的封建家族和封建制度的殉葬品,她的遭遇也是令人悲叹的。同时,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也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而是与封建贵族家庭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的,富有深刻历史内容的社会悲剧。黛玉饮恨而亡,宝玉悬崖撒手,这并不是贾府统治者们的胜利,而是标志着他们为挽救整个家族的衰败所作努力的失败。无论曹雪芹本人主观上自觉不自觉,愿意不愿意,从这个悲剧结局中人们看到的,是以家长制为标志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是贾政、薛宝钗等人所虔诚信奉并极力维护的封建伦理道德,再也不能维系那摇摇欲坠的统治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红楼梦》所写的宝黛爱情,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夫贵妻荣的大团圆,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社会悲剧。红楼梦》不是孤立地描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不是单纯地肯定与封建礼教相对立的婚姻自主的要求,而是着重表现男女主人公在从生活道路到整个伦理道德观念上与封建正统派的尖锐对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宝黛爱情是封建末世一对地主阶级叛逆者的爱情,它在衰败没落的贵族家庭的各种矛盾中产生,又在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激化中被毁灭。而它的毁灭,又预示了这个贵族大家庭不可挽回的衰亡命运。
作用与影响:被称为“全书”。首先,红楼梦是一部宣扬真善美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爱情,友情和亲情,通过人性冷漠和温情的对比,超脱的美好生活和现实艰难的对比,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和渴望,当然,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很难实现,而且在任何社会都很难真正实现。追求真善美是每个不同的社会共同的愿望,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反而在一味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提倡,让我们把对物质的掠夺性消费的节奏放慢一点,平心静气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大观园里,姐姐妹妹可以生活在风景如画的园林,人在画中游,现实的我们离这种生活越来越远,可是我们却对自然的亲近之情越发强烈,我们都有着返朴归真的愿望。在阶级社会,我们看到了宝玉众生平等的情怀,尊重服务人员,没有高低贵贱的观念,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弘扬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个反面典型,名叫善姐的丫头实非善良之辈,被平儿的反衬凸现了善与恶的区别,这种区别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其次,红楼梦是一部追求自由的作品,鲜活的人物们不仅追求爱情的自由,而且追求平等生活的自由,我们在红楼梦里面看到了大胆表达的小红,心高气傲的晴雯。再次,红楼梦诗词,饮食,建筑,服饰都可以构成单独的艺术门类供今天的有同样爱好的群体欣赏,享受。
其一:黛玉宝钗。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条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两株枯木是林字,悬着玉带,分明是林黛玉。林黛玉有咏絮之才。咏絮才,用的是晋代谢道韫典故。谢安雪天吟诗: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黛玉有此文才又能如何?这般才女结果怎样?玉带林中挂而已。也是走向自己的反面。很多读者都希望黛玉和宝玉结婚,这样写也是一部书,可作者本义却非如此,作者本义就是让我们难受,在这难受中去体会人事无常。一个挂字妙极,令你无限联想。与那宝玉知心一回,宝玉却与宝钗结婚,挂也不挂?千诗万文,一死皆成梦幻,挂也不挂?千万莫怨作者,何不示黛玉以死。宝玉黛玉这般情爱,一个挂字了结,比那死字残忍得多。死不足惧,挂最悲哀。一堆雪,雪中一股金钗,分明便是薛宝钗。宝钗有停机之德。停机德,是汉代乐羊子的妻子,在乐羊子中断学业回家时,她停机断布,以厉丈夫继续求学。宝钗有这样的德行,结果如何?金钗雪里埋而已。这样贤慧之女,雪里埋已够残酷,千万莫说有埋应死的话。土里埋,断死还可;雪里埋,断死便是证据不足。可这雪里埋,即便不死,象宝钗这样德才兼备的大家闺秀,一心想出人头地者,真还不如死了好受。作者真是挖空了心思,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读者。从诸家批文可断言,宝玉和宝钗成婚了。宝玉最后出家,正所谓悬崖撒手。其二:元春。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香橼上弓,暗含着元春进宫。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明理。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开指女子出嫁,是说元春一嫁嫁到宫中,光耀家门。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假家自元春入宫,家道由三春又回到初春的景致。结果如何呢?还是走向反面:虎兔相逢大梦归。第九十五回,元妃死。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即立春在虎年,死在立春后一日,从命理上来说,便是兔年开始。名义上死在虎年,实则死在兔年,便是所谓的虎兔相逢。而这点点知识,可不是谁都知道的,只有对阴阳八卦天干地支都通晓的作者本身,才会有此笔墨,只有懂得算卦打命的先生,才会用这样言辞。程高本,甲戌本,庚辰本,都写成“虎兔相逢”,这是原本墨迹;后人不解命理意义,改作虎兕相逢,以为虎兔不成比例,只有用兕才可与虎相对,并理解成围猎、宫庭之斗,这又是不知作者心了。还是那句话,读不懂可再读,迷底早晚都可解开;非改迷面,那就成了你出的迷、你写的书了,这如何使得?批书人言及的射圃书稿已不能再见到,后来读者去猜的话,便傻了,想想看,读过石头原稿的脂砚斋、雪芹未能补出,后人谁还敢补?这个漏洞便从此留下了。程高手头资料那样多,也未敢动手来补这些漏洞,任其漏着,如狱神庙之类,无一处补齐。所以读红书,多动脑,莫动手。其三:探春。画着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画后也有四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两个人放风筝,两人,是指贾政和王夫人,风筝暗示探春。大海大船,是说贾政王夫人做主,把探春远嫁到海一带的富贵人家。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有才有志,连凤姐也不敢小瞧探春。这样的才志又能如何?生于贾家末世,远嫁到海,只能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了。才何能显?志焉能遂?这便是佛家所说的人世无常,便是佛家说的求不得苦,便是爱别离苦。人生八苦缠身,须慢慢读红楼,慢慢体会。其四:湘云。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云与逝字,可定是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是说香云生在富贵之家,但也有一缺,自幼父母双亡。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说湘云开朗,活泼,找个好丈夫,可得到的只是一点斜辉而已。婚后,丈夫得了痨病,活不得几年了。还是无常。这一无常,谁也逃不过。从脂批来看,史湘云嫁的丈夫可能是卫若兰,但石头写的射圃原稿已丢失,雪芹未能补齐,程高又不敢补,只好留下这个漏洞。为了前后照应,不出矛盾,程高才在后四十回,连补了一下香云结局。从连补来看,还算成功,因为果然有一天射圃稿找到的话,和程高连补处放在一起看,不会有大矛盾的。有人说史湘云该嫁宝玉,并白头到老。根据是第三十一回题目:因骐麟伏白首双星。这是不可能的,作者无此意图,从判词和曲演中都看不出此意图,从主题也不可能推出这样的结果。这样说的读者是不懂什么是双星。细看看判词,也不会得出湘云能和谁白首的结论。实际上,曹雪芹在整理时,以此为题目,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本回后半部写的内容便是骐麟,便是阴阳之理;另一方面,因骐麟伏白首双星,是说,这大小一雄一雌骐麟,正因为是无息无情之死物,才藏阴阳不可分即阴阳白首之至理。相比之下,有情的男女,想如阴阳双星那样白首,就难之又难了。有诗说:笑问如何出红楼情空才可大自由麒麟本是无情物阴阳才可到白头骐麟:有二,一大一小,小金骐麟是指湘云所配戴的骐麟,那大金骐麟主人不知是谁,只是宝玉在礼品中拣出,想送给湘云,反被香云拣到。丫环翠缕一见大骐麟,便说“可分出阴阳来了”。双星:是指一阴一阳,阴为月,阳为日,便是双星;白首双星:白首者,一阴一阳,谓之白首双星。阴阳本是一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永不分离,谓之双星白首。因一对骐麟,才伏藏这白首双星,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如何才能白首?答案是:学那无情的石头骐麟,便可白首,便可仙寿恒昌,便可芳龄永继。而痴情的人,整日陷入二边之见,或阴或阳,执著一边,不得永恒之真,如何能白首?注意,这白首和仙寿恒昌是一个含义,都是佛道家语,不可错解。这还是劝人放下情字。果然无情了,人便成了那无心骐麟,便能象那一阴一阳一般,真的永不分离了,真的是一不是二了,真的仙寿恒昌,便得圆觉了。所谓白首,从最深角度看,那是指归得真心自性。归得真心自性,那才是真正的白首,真正的永恒,真正的仙寿恒昌、芳龄永济。这是作者靠自家脚踏实地的修行得来结论,非普通读者可理解。能解者,就知道作者有多伟大,有多慈悲,就自然流泪了。其五:妙玉。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欲洁,结果不洁;妙玉云空,可结果未空。被贼劫到海中,终陷淖泥。人世间,不如意事七八九,求不得的。有人说程高本后四十回不该暗示妙玉自杀,这是不知作者心者,是读者不如程高处。在作者心中,正册之十二金钗何等圣洁,岂能令其落在淫字上?女儿家,落一个情字,作者还力主清之,何况淫了?暗示妙玉自杀,正是石头作者首尾相贯处,这正是程高高明之处。请看批语:三十八回。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可见,在瓜州渡口,盗贼对妙玉,一定是劝了也惩了,但妙玉还是不改偏辟处,不给他们面子,不屈从盗贼,偏以枯骨各示贼人。靖批才长叹一声:哀哉。屈从的话,凭妙玉红颜,就不能枯骨各示贼人了,就不会死了。这无异于赞叹妙玉“有骨气”。有人断句成“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解释成“妙玉屈从了盗贼,红颜当然能不枯骨各示贼”。这样解释,单句看来也通达,可和前句连起,便不通达了。前句是说“妙玉有被世人嫌弃的偏僻、过洁,这偏僻过洁又不改。他日瓜洲渡口盗贼劝她了吧?惩她了吧?改了吗?正因为不改,才死了,靖批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显见是说,妙玉偏僻过洁,死也不改。靖批是在赞叹妙玉的偏僻和过洁。其六:迎春。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有欲啖之意。其下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梦黄梁。迎春是贾家二小姐,当然是金闺花柳了。可结果如何?仍是走向反面,不如人意。恶狼是孙绍祖,迎春之夫。贾家对他家有恩,他却忘恩负义,虐待迎春。不足一载,迎春被折磨而死。其七:惜春。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堪破三春景不常,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秀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惜春是贾家四小姐,是秀户侯门之女。结局如何?看破三个姐姐无常之苦,缁衣出家了。也是无常。其八:凤姐。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可哀。凡鸟猜字为凤。凤是贵鸟,却落冰山,无常也。风姐之干才,男人也多不能及,令人爱慕。一从,是说从上,讨贾母欢心;二令,是说令下行权,掌贾府实权。凤姐一生,争强好胜,露脸出头,可结果呢?“三人木”而已,即一个“休”字了结。这个休字,对凤姐来说,可比死还难堪。作者文笔这般锋利,刀子一般,凤姐这般人物,争了一生,居然还她个“休”字了结,真是妙极。其九:巧姐。画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织。其判曰: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贵,令你势败;亲,令你家亡。仍是走向反面。灾难来了,积得阴骛,总有救星,还是走向反面;你凤姐无心之下接济的刘姥姥,却成了巧姐的恩人,巧姐被救到了乡下,躲过一劫。画中含意,正是说巧姐被救村野之中;纺织,将来嫁到村野中的富贵人家,而成为贤慧主妇。程高本后四十回,关于巧姐结局的安排,是否原作者笔墨?从脂批来看,不全是。但雪芹或程高安排巧姐嫁到村野之邦,便已达到以无常来警醒世人的目的。嫁个富一点的,令巧姐得个稍好结果,是赞凤姐积阴德所赐,是因果报应,不是雪芹或程高偏爱。这也在告知读者及九泉之下的凤姐:恶故有恶报,可善也有善报的,你行的那点善事,终落在你女儿身上了得了善报。这都和作者的佛家思想息息相关,岂是曹雪芹或程高胡乱安排?细观红楼梦,除了照顾不到的微细处外,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苦心经营的。何况这些大的骨架之处,作者及这些修书之人怎能不用尽心机?其十:李纨。画一盆茂兰,旁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便说李纨和其子贾兰,最后母以子贵。李纨守寡,终有个好的结果。有人以此说作者思想有问题,贾家本应大败涂地,不得翻身,可这贾兰明明便是星星之火,使贾家再有燎原之势,作者岂不有问题?不是作者有问题,是读者有问题,没读明白作者而已;若知道一部红楼梦,作者以无常和因果报应为基调,读者若是明白何为无常,就不会去怪作者了。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两句是说,李纨如冰那般清,如水那般柔,这样的好人,又有这样的得了富贵的好儿子,将来会怎样?仍要走向反面的,终归仍是空,谁也逃不过这空的妒恨。冰水空三字,是佛法常用的一个比喻。冰不常在,能化成水;水不常在,能化成冰,一切都是无常,无常便是空,便是梦。里面也有不变者,那就是水性。人生也是如此,千变万变,不变的是真心自性。空和无常一到,当然便是枉与他人作笑谈了,便成了游戏笔墨的对象了。这便是月满则亏的道理。枯后便是荣,荣后又是枯,循环往复,无有了期。看罢红楼梦,不知这红楼是梦,依旧计较在那荣字与枯字上,纠缠在情字与爱字上,便是不解其中味了。十一:秦可卿。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慢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一情字,指秦可卿。高楼大厦,红楼红红也;美人悬梁自缢,指秦可卿悬梁自缢。藏一大迷底,那便是跳出红楼,在那“空中”,情才可清。空是佛家语,也即放下。从晴文之情字判起,到可卿放下情字,可见红题,是令人看破情字,放下情字。一部红楼梦,也因此惹来被查禁之祸,因为,作者大骂大清的“情”字,和清字是谐音的。文字狱还没熄灭的大清国,焉能放过红楼梦?情天情海:一百十一回交待,“看破凡情,超出情海,归入情天”,正是情天情海幻情身。警幻宫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座,降临尘世,自当为第一情人”,这第一情人,是指宝玉的第一情人,即在此第五回书,太虚幻境中和宝玉有了情字,可卿此身当然是幻情之身了。这身字,甲戌手抄本、庚辰手抄本都写作身,但脂批改成深字。细分析,身字不可改。判词前两句,幻身、幻淫,本回便都见到了。一个身字,妙极,幻身,谁能知道此身是幻呢?情既相逢必主淫:宝玉之欲,逢了可卿之情,岂能不淫?即便幻境,也是意淫,以宝玉地位来说,也是爬灰。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单看表面,既骂荣府,也骂宁府,骂宁府更重些。实际上,更有深意。深意何在?到可卿判词止,读懂的,当然要清那情字了,换句话说要空了。佛家讲,宁住有如须弥山,不住空如芥子,住空比住有还可恶。住有败如来家业,住空更败如来家业。住空者是邪门外道。宁府之宁字,便是静,便是空,书中骂贾敬胡参,莫轻易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