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小报理论对中国媒体的影响

辛夫彩 2019-11-05 21:49:00

推荐回答

“小报”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说,“小报”就是一份尺寸方便,故事有趣的报纸。当然,如果你只读像我们旗下的伦敦《泰晤士报》这样的高品位报纸也没什么关系。太阳报》则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技巧不同而已,都是新闻。节选自《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多克访谈录》说到大报与小报的区别,有人常常以版面的大小来区分,有这种认为的人多数为市民表现。在政治宣传上来说:把党报和机关报划成大报的人,常常是一种官僚的表现。正因为有人这样认为,导致地方上某些所谓的小报记者去一些单位采访遭遇碰壁,对方经常会以不接受小报而拒绝采访。在我看来,大报最起码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论在发行和广告上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了每家报纸必争的一块市场。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和克林顿与地方性小报的关系搞得很好,尤其是日本首相小泉还特别邀请了一群地方性小报对他进行专访,令主流大报十分震惊。
黎益华2019-11-05 23:03:0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鲁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48公里的一个农场。鲁伯特·默多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绝不亚于美国总统克林顿或是摇滚歌星麦当娜。他是世界传播业的头号大老板。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默多克开始走出澳大利亚,向欧洲和美国大举扩张,接连收购了英国多家报纸和出版社。在美国,默多克又出资收购了赫赫有名的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并由此组建了在美国观众中的收视率名列第一的全美第四大电视网——福克斯电视网。默多克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2002年11月,以英国大臣休伊特为首的独立评判小组,推选在澳大利亚出生、拥有美国国籍的传媒大亨默多克为“英国在世的最伟大的企业家”。英国《星期日快报》赞誉默多克为“现代英国的创造者”,由于他的冒险精神和改革行动,为英国的电视和报纸媒体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尽管默多克是一位美国公民,但他在英国建立了稳固的企业。在默多克离家赴英国牛津求学期间,他的父亲已成为一个有成就的出版人。1952年,默多克的父亲死于心脏病,刚满22岁的默多克担任了《新闻报》和《星期日邮报》的出版人。默多克工作起来就像上了发条,写文章,定标题,设计版面,捡字排版,样样他都亲自插手。他不管董事会其他成员或有关编辑的反对,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干下去。几年之内,他将《星期日邮报》同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合并,并且使《新闻报》获得极大成功。在阿德莱德的成功使默多克增强了信心,他决心扩大影响。他听说珀斯市的《星期日时报》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便决定兼并它。珀斯市在澳大利亚西海岸,人口35万,从阿德莱德到珀斯乘飞机需6小时。结果,默多克筹措了40万美元兼并了这家报社。默多克的一位朋友感慨地说:“他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默多克每个星期五飞到珀斯市去视察那里的工作。他使《星期日时报》脱胎换骨,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都有变化,向珀斯市居民展示出一副大胆鲜明、色彩丰富的全新面目。很快,该报发行量迅速增加,企业扭亏为盈。年轻的报人默多克迈出了事业成功的第一步,他已经组成了阿德莱德和珀斯两市的小小报业集团。默多克摩拳擦掌,又准备向首都悉尼乱糟糟的报业界宣战了,而且他还想挤入激烈竞争的电视业。电视经营许可证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局管理的。经过一番激烈的政治较量,默多克得到了阿德莱德的TV-9电视台。一年之内,这家电视台赢得了相当多的利润。经过不断努力,到1973年,默多克已拥有8家报纸、11家杂志以及几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印刷公司、纸张公司和航运公司,分布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诺顿由于《镜报》经营不善,把它卖给了费尔法克斯;但费尔法克斯仍无法把它办好,就又转手卖给了默多克。成交价400万美元。默多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拼命工作。他以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伦敦的《每日镜报》为楷模,重新塑造悉尼的这张小报。随着《镜报》地位的巩固,默多克又不停顿地扑向新的目标,他想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但在那个时候,澳大利亚的全国整体性意识还比较差。悉尼人口已达200万,而整个澳大利亚也不过刚达到1000万。创办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在大多数办报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场梦。梦都在做,但实现却不可能。默多克并不这样看。他认为自己已在地理上做到了这一点。他开始卷入政治,决心对国家的政策施加更有力的影响。他断定,一份严肃的全国性报纸一定会获得成功。或许这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一种混合体。经过不懈努力,《澳大利亚人报》诞生了。许多人称《澳大利亚人报》是默多克的另一面。就是说,这张刊载金融和政治事务的正儿八经的日报,同那些通俗的大众化小报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一开始,这张报纸相当赔钱。为了荣誉,默多克一直坚持下去。直到15年之后,《澳大利亚人报》才开始盈利,默多克在坚持成功了。默多克觊觎打入英国报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1968年,机会终于来了。10月17日的早上,默多克得到了“世界新闻组织”面临被人夺权的消息:英国珀加蒙出版公司的主人、工党国会议员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公布了他意图控制《世界新闻报》的计划。世界新闻报》隶属于世界新闻组织,是全英最大的星期日报纸,发行量超过600万份,在英语报纸中居首位,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慢慢衰落。这是跻身英国报界的绝佳时机。尽管竞争对手的实力十分强劲,但默多克还是信心十足地准备跟他比个高低。默多克运用全部才智,配合其英国金融顾问的专长,与来势汹汹的马克斯韦尔周旋。马克斯韦尔出价以3个珀加蒙股票单位,外加可兑现股票,兑换4个世界新闻组织的普通股。尽管默多克由于售出电视公司的股票而有一些余款,但尚无实力在现款上与马克斯韦尔争雄,与世界新闻组织兑换股票将更困难。默多克必须另辟蹊径。世界新闻组织的所有人威廉爵士拒绝了马克斯韦尔提出的兑换股票的建议。默多克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马上命令新闻公司驻伦敦的主任随时传递有关《世界新闻报》的消息,他自己则四处打电话了解这家报纸的幕后情况。而此时马克斯韦尔在经历了一番紧张的忙碌之后,终于弄清楚伦敦的几大报业主均无意与他竞争。正当他为此而庆幸不已时,他没有发觉默多克已乘虚而入。10月23日,默多克悄悄飞抵伦敦与威廉爵士进行了密谈。尽管马克斯韦尔3400万英镑的出价令他望尘莫及,但对于不愿放弃产业的威廉爵士来说,权衡利弊后默多克的计划反而更加诱人。根据双方协议,新闻公司的一部分澳大利亚资产将转到世界新闻组织名下。作为交换,世界新闻组织将向新闻公司发行新股票。威廉爵士将任董事长,而默多克和原世界新闻组织的克莱夫·卡尔共同担任常务董事。威廉爵士欣然应允。联合掌管世界新闻组织的问题必须在一次特别大会上通过,首先需要越过的障碍是资产转移委员会。默多克抵达伦敦后,马上会见了该委员会主席汉弗莱·迈纳斯爵士。迈纳斯对他说:“你得到了绿灯信号。默多克领会了他的弦外之音,当晚又兴冲冲地返回了澳大利亚。1968年12月初,新闻公司和世界新闻组织在堪培拉正式签署了协议。
    黄益福2019-11-05 22:20:42
  • ⒈默多克帝国的建立1931年3月11日,鲁珀特·默多克生于澳大利亚。默多克父亲曾是战地记者,后从事报业,拥有阿德莱德市地方小报新闻报等4家报纸。1952年,默多克的父亲死于心脏病,正在英国牛津求学的默多克赶回家中处理后事,并子承父业。1964年,默多克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1972年他收购了澳大利亚的每日新闻和星期天电讯报。1968年,以发布黄色内容著称的英国周报世界新闻报亟待转手,默多克买下该报大部分股份。为让该报重获新生,默多克要求该报大量发布骇人听闻的消息。很快世界新闻报出现转机。8年后,默多克买下太阳报,打算把太阳报办成世界新闻报的每日版。到20世纪80年代,太阳报成为英国销量最大的日报。1981年2月,默多克又收购了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在美国,默多克1976年底收购了纽约邮报,1982年买下先驱美国人报,并将其更名为波士顿先驱报。1985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陷入困境,默多克高价买下其股票。同时,他还借机收购了都市媒体公司的7家电视台,组建了福克斯电视公司。然而,美国法律规定非美国公民不得同时拥有报社和电视台。为了筹建自己的电视网,默多克加入美国国籍。2019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又以每股60美元共计51.6亿美元的价格将道琼斯集团和华尔街日报收入麾下。这时的默多克已经登上事业的顶峰,被称为“传媒业的拿破仑”。在亚洲,1993年默多克以5.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的星空卫视,成立星空传媒集团。通过星空传媒,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一度持有凤凰卫视37%以上的股权,但2019年他将凤凰卫视20%的股权卖给了中国移动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来使人们被剥夺的基本价值得以恢复,乃是研究的目的。
    连书耀2019-11-05 22:06:50
  • 要破解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为,这既是促进传媒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是提升传媒竞争力的需要,更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传媒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生产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向效率较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传媒产业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当今世界几大传媒巨头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品在文化产业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的最佳平台,传媒产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正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出来的。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目前中国传媒产业除了电视剧等部分产业环境基本市场化之外,绝大多数产业链条掌握在数量庞大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手中。在“区域限制”与“行政制约”的宏观环境下,“小而全”、“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造成了传媒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制约了传媒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以电视媒体为例,中国现有电视台3000多家,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尽管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竞争能力薄弱。中国传媒产业亟待产业整合与集中。国际化程度不高。传媒产业的国际化程度,包括国际扩张能力、利用国际文化资源的能力及传媒产品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等。电视传媒的国际化程度可从三个方面衡量:播出节目中进口节目与国产节目之比例、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影视产品国际贸易收入与总贸易收入之比例。国际贸易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国际主要收视市场占有份额成正比。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国际化程度还很低,不管是其国际知名度还是舆论影响力,都没有取得较大突破;我国传媒产品在国际上的受众市场份额仍然很低;向国外输出的传媒产品规模也十分有限。国际化是传媒企业竞争活力的保证,长期封闭式运作,传媒企业难有竞争力。产品数量多却竞争力不强。中国国内生产的电视剧从质量上看,很多国内拍摄的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1/4获准在电视媒体播放,剩下的都成了“废品”,资金的浪费惊人。而分布在全国的、分散而又数量庞大的各级电视台,每天生产着大量同质化的内容,造成了人员、资金浪费以及浅层次开发、一次性开发等问题,制约了传媒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和传媒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升级目标与根本战略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包括规模、效率和品牌几方面。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只有产业规模扩大了,产业价值链才能更完善,产业的附加值才能增加更多。产业规模的扩大,跟传媒组织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很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型传媒集团的规模是产业规模的标志。产业效率。传媒产业结构升级意味着社会资源从其他效率低的部门转移到传媒产业中来,通过效率的提高产生效益的增长。品牌战略。品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手段,也是目标。在传媒产业结构中,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价值和影响越大,产业结构的升级就越成功。中国传媒产业升级的目标是先通过规模、效率和品牌的提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进而形成跨国传媒集团。在传媒产业升级过程中,品牌战略是根本性的战略选择。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是否拥有中国自己的国际化媒体品牌,是否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传媒集团已经成为提高我国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以定位为大、内容为王、经营为先、创新为主的品牌经营时代,怎么更好地传播品牌,利用品牌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强化品牌的功效和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动、整合、集团化的品牌战略应成为我国媒体的首选。互动战略就是要与受众产生对话关系,包括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及不同媒体之间的互动;整合战略就是通过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品牌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集团化战略是指组建具有真正国际意义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传媒集团,目的是将中国的传媒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我国传媒产业要做大做强,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尽快建立国际化的传媒管理运行机制,使传媒品牌的运营和发展与国际接轨。我国媒体应以新型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全方位地策划、塑造、经营媒体品牌,以先进的整合营销理论,多元化地立体营销和管理媒体品牌。用强势品牌开展整合,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的发展,建立真正的市场运作机制,从而组建适应市场化、产业化的大型传媒集团,推动中国传媒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路径选择与运营策略内容主导优先。传媒业的主导产业是指在传媒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支配作用的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媒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传媒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不可替代,不管是新闻报道还是娱乐节目,内容品质是其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综观媒体的成功,没有一家不是首先依靠内容在市场中立足的。以路透社为例,最初依靠提供新闻信息起家,慢慢在新闻报道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声誉,之后,扩展业务范围,把服务的内容从提供新闻信息扩展到提供其他信息上,从而建立了其在信息提供领域无可动摇的地位。默多克主管的新闻集团开拓全球市场的利器也是内容。在传媒经营中,内容就是市场,内容就是收视率,内容是公司利润的来源。因此,内容是传媒产业的主营产品,内容经营是传媒产业的主营业务,这是传媒机构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传媒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生产这一主营业务水平的高低,不仅会辐射影响到其他产业经营,而且将决定整个传媒产业经营的成败。传媒数字化。传媒产业的价值链有三个核心环节:内容生产、内容传输和内容消费。传媒数字化指的是传媒的生产、传输和消费都采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传媒内容的生产数字化变得很平常。对传媒而言,内容传输环节的数字化成为传媒数字化的核心,原因是传输的数字化转换不仅涉及成本投入,而且还涉及技术标准和应用。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范畴,这些技术领域均是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新媒体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保障。这些新的发展和变化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如IPTV、网络电视等。这些新的传媒业态就是新媒体,通过发展新媒体产业促进传媒产业升级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新媒体产业不仅是传媒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强化了“内容为王”的竞争优势。资本运营对传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实行资本运营后,传媒集团能够盘活媒体的可经营性资产。激活媒体的无形资产,发挥媒体的品牌优势,使媒体整体资产增值。实施资本运营的传媒产业将更体现“马太效应”,有助于整治中国传媒产业“散、滥、乱”的局面,支持实力强大的主流媒体兼并小报小刊小台,促进媒体以市场手段完成传媒资源整合,组建优势互补、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媒介、跨行业的传媒集团,从而促进传媒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齐晓威2019-11-05 22:03:41

相关问答

1996年,邓文迪从耶鲁毕业,准备谋求到香港发展。这时,命运之神再次青睐了这个女孩,邓文迪获得了她一生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机会。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董事BruceChurchill旁边,当时这位先生正准备上路前往香港担任StarTV的副首席执行官。一生中,我们能有多少次这样的机会与这样重要的人士相遇呢?你是不是会因为胆怯,或是没做好准备,而就这样让幸运女神檫肩而过呢?反正,邓文迪不会。尽管缺乏在娱乐业的从业经验,但凭着长青藤学校的商务学位以及精通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有利条件,飞机还没到香港,她已轻而易举地谋到了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在StarTV工作期间,邓文迪保持了她一贯的作风,她非常努力地争取每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据当时她的同事形容,邓文迪经常会毫不犹豫地、不声不响地走进高级执行官的办公室,同他们进行讨论并提出大胆的建议。当然,对于志向远大且善于把握机会的邓文迪来说,在新闻集团的香港分支机构里做一名级别不高的雇员,根本不能令她满足。我们并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邓文迪把她的目标锁定在了她的老板,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RupertMurdoch,这个比她大三十八岁,但却在全世界媒体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男人身上。但很显然的是,自从1998年初,邓文迪以默多克上海、北京之行的随行译员身份第一次出现在这位传媒大王的身边之后,后者便被她所吸引了。很快,StarTV的员工们开始对两人之间的罗曼谛克议论纷纷,他们被发现在香港的一次晚餐会后手牵著手。1998年5月,默多克与他结婚31年的妻子Anna分手。第二年6月,他们正式签定离婚协议。1999年6月25日,也就是距其离婚协议生效日仅仅17天后,默多克在泊於纽约港的私人游艇MorningGlory号上与邓文迪举行了婚礼。来宾中包括特意前来助兴的威尔士歌手CharlotteChurch,以及金融家MichaelMilken和俄罗斯大亨BorisBerezovsky。邓文迪,这个多年前普普通通的广州小女孩,终于登上了她人生的顶峰。有很多人认为,默多克之所以会看上邓文迪,是看中了她身后所代表的巨大市场,不少媒体甚至用“娶了她就娶了中国”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场婚姻。可是,在Kallen看来,邓文迪的中国背景是个有利条件这没错,我也不敢说在默多克考虑他的第三次婚姻时,这个因素毫无意义。但问题是,中国有这么多的女孩子,条件比邓文迪好的多得是,为什么偏偏是邓文迪成了这个幸运儿?对此Kallen的回答是,这个女人确实有她的不凡之处。在坠入爱河之后,默多克总不失时机地向亲友们推销女友的形象,他带着邓文迪给姐姐祝寿,同时又双双拜见老母。邓文迪当然不会丢面子,她的聪明、温和以及非常独特的感觉给默多克的亲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也把她自己成就为传媒大王的第三任妻子。为了永结新欢,默多克只好斩断旧情。1998年4月,默多克和安娜通过媒体对外宣布,决定结束他们31年的婚姻。1998年10月的董事会上,安娜突然接到丈夫下达的逐客令,要求她离开集团董事会。这时,邓文迪已经是默多克公开的情人。对外界默多克显得很有风度,但在私下里,默多克甚至不肯给安娜任何选择的余地,只是无情地命令她必须离开。安娜的告别演说充满绝望:”这不仅是我婚姻的结束,也是我生活的结束......离开他我感到非常难过。一些董事眼里闪着泪花,目送这位自18岁起便为新闻集团尽力的女人在她大儿子的陪伴下黯然离去,也正是这时候,默多克的四个子女开始在心里深深地记住了邓文迪。不过安娜为离婚设置了一个条件:默多克死后,作为妻子的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个一男半女,而默多克去世时,她的子女恰好不满18岁,邓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安娜很清楚,默多克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财产即使没落在安娜的手里,也将由子女继承,不会旁落“外人”。为了能尽快迎娶邓文迪,默多克咬牙签下了离婚协议。1999年6月8日,默多克夫妇的离婚完成,仅在17天后,默多克便迫不及待地与邓文迪举行了婚礼。但是邓文迪怎么可能甘心接受这样的安排:守着一个身家百亿的老公,却不能动其中的一分钱,而且一旦老公去世,自己就要被扫地出门、远离新闻帝国!真正了解邓文迪的人都知道,她根本不会满足于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安娜怎么都想不到,默多克在接受化疗前,早已将自己的精子抽取并冷冻,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邓文迪的主意,但显然邓文迪在不声不响之间掌握了主动,把离婚协议中的不利条款逐步化解。2001年11月19日,依靠高科技“法宝”——试管婴儿,邓文迪生下了她和默多克的第一个宝宝格雷斯,一个孩子显然还不保险,2003年6月,邓文迪又为默多克生下了一个女儿。终于“母凭子贵”,默多克很快抱着幼女宣布道:“我的所有孩子都有接替我的位置的机会,即使是格雷丝和克洛伊,她们尽管年龄很小,但她们和其他兄姐享有同样的承诺。而在邓文迪生下第二个女儿后,默多克很快乐地宣布,这让他无限期地搁置了退位的打算,因为他和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组建的新家给他带来了无限活力。这样,邓文迪又轻易赢了第二回合。尽管邓文迪在嫁与年长她近38岁的默多克为妻后,一直保持着贤妻良母的形象,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但是,默多克长期以来一直钟情于有着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邓文迪凭借流畅的中英双语交流能力和迷人的社交风采已在新闻集团上下给其带来了“默多克形象大使”和“亚洲外交官”的美誉。与此同时,邓文迪不断对新闻集团在亚洲的运营和投资施加影响,使得亚洲成为了该公司增长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市场。邓文迪还成功策划了一笔总值在3500至4500万美元的针对中国互联网的投资生意。此举得到了老默多克的大力支持和称赞,但却与拉赫兰的经营战略存在矛盾。而安娜一直也毫不隐瞒自己对哪个孩子赢得默多克继承权的关心。在《家族企业》一书中,安娜列出了一系列可能导致默多克传媒帝国分崩离析的因素,其中就包括默多克临终前没有指明继承人从而导致家族成员的争斗的情况。此次拉赫兰的辞职,以及默多克最终更改股权分配方案,为邓文迪“上位”甚至最终掌管传媒帝国创造了绝佳机会。还有人断言,邓文迪是此次新闻集团大变局幕后真正的“始作俑者”。
渤海信托国际有限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20亿元,是河北省内唯一一家经营信托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控股股东为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0.22%),海航资本控股是海航集团核心产业集团之一,截至2013年3月底,资产规模超过2800亿元。渤海信托2013年获“中国最具区域影响力信托公司”奖项,更是在“2013年中国最佳财富管理机构评选”中成为唯一一家荣获 “中国最佳管理信托公司”奖的信托公司。截至2013年底,渤海信托受托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881.79亿元。但是,13年十一前夕,渤海信托对自己的一款产品进行了罕见的“最后关头叫停”。从公开资料上看,这款名为“渤海信托——四川中药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的产品,于9月3日开始发行,计划募资3亿元。按照信托公司和销售公司拟定的计划,本应在9月30日成立第一期。但是9月30日,客户纷纷将资金打入信托账户后,渤海信托却临时叫停了这一款产品,其给客户的理由是:“融资方意向有变化”。但是其给第三方销售公司的理由是:“网上有消息说融资担保方涉嫌传销诈骗,有风险。随着各种信托计划频频爆出问题,信托公司正在越来越谨慎地处理手头的企业融资案例。渤海信托还是有过危机事件的。但是对于信托的风险,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