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语言和故事韵律的特征

赵鲁明 2019-11-06 15:16:00

推荐回答

必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四个要素,其他问题比价下面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杂剧是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科迅是动作、表情。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赵韵韵2019-11-06 16:01:4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语言要简练、易懂韵律要朗朗上口,易读。
    龚小霞2019-11-06 15:56:02
  •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欣赏活动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以期获得教育成效。一、小班幼儿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的特征分析大多数幼儿对阅读欣赏活动兴趣不是很浓,缺少“读书”的经验往往欣赏一两遍就有些不耐烦了,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倦怠行为,这与其年龄特征是息息相关的。从认知方面看,幼儿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主要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其他一些活动来传授知识,这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的喜欢和需要探索与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仓库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所以,单一的阅读欣赏行为是不会唤起幼儿的兴趣。从情感方面,小班幼儿活动的动力来自内在的需要,包括享受、自由娱乐的需要。因而,愉快性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法则。从阅读欣赏角度看,幼儿对图书、汉字本身的兴趣不大,但对美丽的图画、动听的故事、恰当的模仿动作等确有浓厚的兴趣。幼儿无法忍受成人式的“读书方式”,他们对不同的活动方式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兴趣。因此,开展阅读欣赏活动时,如何针对幼儿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二、小班阅读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几种形式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完整结合。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迷、悟、爱”育才三方针明确指出,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迷”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与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入手,创新了几种阅读方法。1、词曲演唱法运用音乐的教育手段,可帮助幼儿进一步体验儿歌中的情境,感受儿歌中表现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儿歌《大苹果》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大苹果》,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学唱了歌曲,而且歌词是与儿歌中的词句是一样的,孩子们尽情的用自己的情感表现一个大苹果的样子,兴趣一直较浓。再如,在儿歌《小蚂蚁》的学习中,孩子们在欣赏了一两遍后,老师播放了《小蚂蚁》的歌曲,孩子们的兴趣一下高涨了许多,他们在生动的音乐中把自己刚欣赏的词句演唱了几遍,还想唱呢,让孩子们再将阅读活动穿插其中,边说边唱,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欢快情绪贯穿始终。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里学习汉字、词语,进行阅读,真是妙趣横生。2、故事情境法欣赏文学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艺术地建构语言方式的行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构成,它带有口头语言的特点,却不同于口头语言,而是艺术语言的集合体,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更是受到幼儿的喜爱,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特点等,有着天然的喜好。教师充分利用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儿童阅读欣赏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情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欣赏兴趣。如在欣赏儿歌《小蝌蚪》中,教师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一直跟随着故事情节,为小蝌蚪能不能找到妈妈而担心,最后终于找到了小蝌蚪的妈妈—青蛙妈妈,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而此时,老师适时在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小蝌蚪》: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孩子们用故事中的情趣语言阅读欣赏这首儿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3、看图讲述法看图讲述法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听读游戏识字中的图画色彩鲜艳,有较强的艺术性、科学性。幼儿观看图片,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创造性的表达出来,要通过说、讲来达到目的。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幼儿参与看图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幼儿说话的需求,多给幼儿以鼓励,多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的提问设计也要讲究艺术,要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了如指掌,才能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我们在欣赏儿歌《小白鸽》、《天上有个雷公公》等课文之前,先让幼儿观看课文中的图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类型的提问。如描述性的提问:小朋友从《小白鸽》这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直观,一般的孩子都可以回答。如一个小朋友说:我看到了小哥哥、小妹妹,还有一只小白鸽,在哥哥的手上。也有个别幼儿只说出一两种,教师也应进行及时鼓励,从而培养幼儿的讲述兴趣和自信心。还可以进行一些想象性的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哥哥和小妹妹在干什么?这是画面以外的内容,幼儿必须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才能回答。这一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如有的幼儿会回答:小妹妹想和小白鸽做朋友,她想喂喂它等。教师可以进行追踪似的提问:她应该用什么办法能和小白鸽交朋友?幼儿的想象进一步开阔,问题答案也较多。经过了这一过程,幼儿对画面内容有了比较完整地认识,在阅读欣赏时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另外向幼儿展示的画面还包括投影、录像,它能生动地再现某一生动情节。利用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把万事万物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如学习《五只小松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内容,制作了五只小松鼠的幻灯片,把小松鼠调皮可爱的样子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内容也就容易了。4、肢体动作表演法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表达。这在《纲要》中有所体现。在幼儿的阅读欣赏活动中,老师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肢体动作表演与儿歌中的词句相结合,使幼儿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儿歌,让幼儿饶有兴趣的学习。这有别于音乐教学中的韵律活动,前者是根据词句来表达,后者是依据一定的音乐韵律。而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能够自如的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创造和创造性表现。如在第一册《飞机》〉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儿歌中的内容,孩子们做自己的独特动作表现着儿歌内容,做得生动而形象,他们把小飞机的样子表现了出来,教师再把自己的动作让幼儿看,让一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往下落,坐上去,往上抬,飞起来,飞到天上下不来。在与幼儿的共同表演中,孩子们分享着共同的愉悦。孩子回到家中与自己的爸爸一起欣赏儿歌后再做这些动作,自然,欢乐的氛围萦绕着他们,而我们的欣赏活动也在其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另外,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相应的环境布置、教师的互动性指导、语言暗示等方式也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为幼儿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教给了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通过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走上了良性学习的习惯。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我。
    黄白莉2019-11-06 15:37:46
  • 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1、专注地阅读图书。2、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3、对图书和生活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知道文字表示的一定的意思。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空间。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如: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2、引导幼儿体会标志、文字符号的用途。如: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让他知道标志可以代表具体事物。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以了解玩具的玩法。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1、能说出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示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教育建议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的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发现、体会和想法。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变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发饰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故事配上图画和故事理解。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如: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的技能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3、写画时姿势正确。教育建议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有图画的需要。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把幼儿讲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2、在绘画和游戏中作必要的书写准备,如: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型轮廓连成实线的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提醒幼儿绘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黄相山2019-11-06 15:19:08

相关问答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或处于困境中时,我们应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幼儿。那么,在教师眼里哪些孩子更需要帮助呢?案例一在某幼儿园大一班中,有名需要加倍呵护、加倍关爱的小朋友文文。文文是轻度脑瘫患儿,在学习、户外活动时比其他小朋友节奏要慢一拍。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文文常常坐不住,下座位来回溜达,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去厕所小便,总是找很多理由逃避上课。在户外活动游戏时,他不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经常一个人站着观看小朋友们玩耍。案例二真真是某幼儿园大班小朋友,是开学初转来的新生。她是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在幼儿园生活中,她与小朋友相处融洽,是班中的~J、领导者,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和真真一起玩耍。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真真能主动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唯一让老师费心的是真真挑食,在进餐过程中,宁愿吃白米饭,也不愿意吃盘中可口的小菜。分析案例一中的文文手部肌肉力量不足,腿脚不灵活,说话不清晰并且缺乏自信心,这是文文在教育活动中坐不住、在户外活动时不参与游戏的关键所在。虽然年龄和同班幼儿相仿,但是学习能力及其速度却相差很多。在遇到困难时,文文经常采用逃避的方式,放弃学习或者游戏的机会。所以老师会专门为他提供帮助,希望他能跟上集体。挑食、偏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缺少多种营养素,/1i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不喜欢吃青菜,身体里会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皮肤不好;如果不吃肉类,身体里会缺乏蛋白质和钙质,骨骼增长的情况会受影响。因为粗粮、细粮、鸡、鸭、鱼、肉,以及各种蔬菜等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每次吃几种食物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案例二中的真真小朋友不喜欢吃青菜,身体中缺少多种营养,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偏瘦,嘴唇皲裂,甚至引发其他疾病等。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正确对待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者让他们自己随心所欲。建议在幼儿园中,挑食的孩子、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体弱儿、患病幼儿、胆小不爱说话的幼儿、对某种食物或者季节性过敏的幼儿,在教师眼里都是需要帮助的孩子。如果孩子有什么困难、有什么特殊的状况或者特殊需求,家长可以直接与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肯定会加倍呵护群体中的弱势幼儿,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初步掌握数的概念幼儿期让孩子学习数学,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初步有数的概念。数的概念最主要的就是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些家长以为孩子数的数越多越好,甚至将加减运算作为训练孩子数学能力的惟一内容,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非常片面的。数学学习,首先要学会总数10以内的数,并将数学与物体个数相对应。给孩子10张图片,每张图片都画上从1~10数量不等的物体,让孩子按照从1至10的顺序,边数物体边和数字对照。让孩子从1依次读到10。家长再任意指一张卡片,将数字盖住,问孩子这是几?若孩子回答不出来,再让他数物体小图片,使其熟悉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家长可在图画纸上写出数字,让孩子读,再让孩子用不同颜色来看,增加孩子书写的趣味性。重点在于训练思维加减运算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但是,许多家长只是单纯地让孩子进行加减运算,满足于答案的对错,却很少用加减运算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这种教育是片面的,正确的做法是:用加减运算让孩子懂得交换关系交换关系就是让孩子掌握加数和被加数对换,得数不变。许多孩子都知道2+3=5和3+2=5,这能说明他已掌握交换关系了吗?不能,因为,孩子在计算上面两个算式时,只是将它们看成孤立的算术题,而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待,他没有分析2+3=5与3+2=5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家长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这种关系。可以用形象的方法训练孩子,“妈妈给你2块糖,爸爸给你3块糖,你有几块糖,2+3=5;爸爸给你3块糖,妈妈给你2块糖,你有几块糖,3+2=5。然后要求孩子思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使孩子掌握加减法的互换律,从而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学习加减互逆运算,掌握加减互逆关系进一步发展孩子思维的变通性、概括性,从而培养孩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孩子3枝红颜色的笔,4枝绿颜色的笔,问孩子一共有几枝笔?3+4=7;若给4枝绿颜色的笔,3枝红颜色的笔,一共有几枝笔?4+3=7;如果从7枝笔中拿走3枚红颜色的笔,还剩几枝笔?7-3=4;如果从7枝笔中拿走4枝绿颜色的笔,还剩几枝笔?7-4=3。然后让孩子比较这四个算式,找出它们之间的互逆、互换关系。以多种题型训练孩子思维的灵活性给孩子出加减运算时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不要单纯地使用“一共”和“剩下”这样的固定句型,可让孩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红红有2个苹果,兰兰的苹果比红红多1个,兰兰有几个苹果。还可求一个已知数,大正有2个苹果,小正的苹果与大正的苹果数量一样多,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逐步构建抽象思维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前提条件,但其特点又使幼儿在建构抽象数学知识时发生困难,为此,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在头脑中逐步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思维体系,必须不断努力摆脱具体事物的影响,使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知识能够内化于头脑,成为具有一定概括意义的数学知识。这样,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就具有一种过渡的性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从具体到抽象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的获得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但是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从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中获得,因而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例如,小班幼儿往往能说出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但却不容易抽象说出家里一共有几个人;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组成时,也会受日常经验中的平分观念的影响,如某个幼儿认为“3”不能分成2份,“因为它不好分,除非拿一个下来。由此说明,幼儿还不能从事物的具体特征中摆脱出来,从而抽象出数量特征,这种由事物的具体特征而带来的干扰,将随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而逐渐减少。从个别到一般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存在一个逐渐摆脱具体形象,达到抽象水平的过程,同时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个从理解个别具体事物到理解其一般的普遍意义的过程。例如,当幼儿对数的概括意义还不完全理解时,在按数取物的活动中,幼儿往往会认为与一张数学卡或点子卡相对应的只能取放一张相同数量物体的卡片,只有当他真正理解了数的概括意义以后,才会认为可以取多少张,只要数量相对应就行。再比如,5~6岁幼儿刚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理解分合关系时,往往对分合意义的理解停留在它所代表的那一件具体事情或事物上。只有在成人的引导下,随着数的组成学习的深入,才能逐渐认识到某些具体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即它们所表示的数量是相同的,因而也就可以用一个相同的分合式子来表示。实际上对于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幼儿也经历了同样的概括过程。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有人说,幼儿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这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孩子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从外部动作逐渐内化于头脑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幼儿在完成某些数学练习任务时,常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如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说,数数时往往要用手来一一点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步把动作内化,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数和物的对应,才能够直接用目测来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到了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动作内化能力,比如,幼儿能够看着图片,理解其中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内化的动作:增加或减少。能够根据静态图片在头脑中呈现出抽象的动作表象,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当然,幼儿这种动作表象的形成是以幼儿已具有的在动作水平上进行加减操作的经验为基础的,是对这些经验的概括和内化,并不是凭空出现于头脑中的。从同化到顺应同化和顺应是幼儿适应的两种形式。同化就是将外部环境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就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在孩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同化和顺应这两种行为是同时存在的,但二者的比例会有不同。有时同化占主导,有时顺应占主导,两者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表现出同化和顺应的特点。比如,幼儿在数数、比较数量的多少时,往往是凭直觉,或是根据物体所占空间多少来判断的。这一方法有时是有效的,但有时就会发生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因为采用了一个不合适的认知策略来同化外部的问题情境。尽管幼儿知道一一对应和点数也是比较数量多少的方法,但是还不会自觉地运用这两种方法。直到幼儿自己感到现有的认知策略不能适应问题情境了如比较两排数量相等但空间排列悬殊的物体的多少,才会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这时顺应开始占主导地位了,并改变认知策略,用一一对应或点数的方法去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与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可见,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从同化到顺应,最终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也就是幼儿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通过幼儿的自我调节作用而发生的,并不是教的结果。从不自觉到自觉所谓“自觉”,指的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意识。幼儿往往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自我意识。主要是因为其动作还没有完全内化,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还停留在具体动作的水平,而没有能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水平。其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其动作的内化程度有关的。比如3岁左右幼儿在对物体进行归类时,往往会出现做和说不一致的情况。不少幼儿能根据感官来判断其共同特征如形状相同并进行归类,但在语言表达上却出现了不一致如说的是颜色的特征,显然其语言表达是随意的,并不是思维过程的外显。只有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随着动作的逐渐内化,语言才能逐渐地发挥功能。当然,成人应要求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其操作过程,同时提高其对自己动作的意识程度,这些有助于幼儿动作内化。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幼儿思维的自觉程度是和他的社会化程度同步的。幼儿越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也就越能理解别人的思维。当幼儿只是关注于自己的动作并且还不能内化时,是不可能和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的,同时也没有真正的交流。比如有的3岁左右幼儿在给图形卡片分类时,自己是按照颜色特征来分的,当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和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形状特征来分时,就会对别人说:“你不对的。而当成人问他们是按什么来分的,他们则都不能回答。由此可见,幼儿还意识不到自己归类的根据,更无法从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出相应的评判。因此,幼儿数学学习的社会化不仅具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而且是其思维发展的标志。当幼儿逐渐能够在头脑中思考其动作,并具有越来越多的意识时,他才能逐渐克服思维的自我中心,努力理解同伴的思想,从而产生真正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在交流、互学中得到启发。和日常生活联系教孩子数学必须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些家长让孩子背口诀,如“1加1等于2”“2加2等于4”……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生理特点,易造成孩子厌学情绪。教孩子数学不能离开具体的实物。家长应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环节实施数学教育。这样做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易于幼儿接受。如吃饭时,可以问问孩子:“家里有几人?需要几个碗?几双筷子?”若有人吃完饭就拿走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然后再让孩子说说:“现在桌上还有几个碗?几双筷子?”到商店去买东西,可以让孩子算算一共买了几样东西。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互编应用题,要求孩子摆脱实物,利用表象进行运算。家长可以编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的求“和”,有的求“差”,有的求“被加数”,有的求“加数”。如:“有一个盘子里面装着红豆和绿豆,红豆有3颗,绿豆有2颗,问盘子中一共有几颗豆?”又可以问:“有一个盘子里面红豆和绿豆共5颗,其中绿豆有2颗,问红豆有几颗?”还可以问:“在一个盘子中有红豆和绿豆5颗,其中红豆有3颗,问绿豆有几颗?”也可将这道应用题编成减法让幼儿运算,“在一个盘子中有5颗豆,若取出3颗豆,问盘中还剩几颗豆?”结合具体实例让孩子运算,可提高他们对加减法的理解程序,同时促进了他们心算能力的发展。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可让孩子出题目,家长运算。
幼教《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那就是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幼儿园应给幼儿培养出其人生发展所需要的诚心、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作为幼儿园首先要明确自己办园的目标,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家长的工作,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我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家长树立新知识观、让家长真正理解和形成“以幼儿发展为本、终生教育和科学的幼儿教育”新思想,促进家长成为预防和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体,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育儿知识,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定期用书面的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发展情况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定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问题。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衡量的。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决定其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依靠“做中学”。2、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幼教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纲要》中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学校方面的配合,“别人的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我们的孩子不早学上学就会跟不上。3、参观学习示范性幼儿园,取长补短。园长和教师要多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示范指导,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及培养,促进教师内涵的发展,使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鼓励教师多做教育反思,多积累保教经验,促使教师自我提高。及时进行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到每周有反思,在每周一进行上一周教学工作反思检查,并且每月至少一篇保教心得;在不断的学习中使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变。4、为了推动幼儿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我们采取学前教育培训、请进来、送出去、通过送课下乡、观摩教学、组织优秀教师、专业特色教师开展教研、听课、评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活动,采取“帮扶互助”的方式,推动幼儿园在办园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客观上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得到解决。5、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6、加强保教队伍建设,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小学化”的幼儿园一般都存在保教人员数量不够、素质较低、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保育员这三方面问题特别大,这是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保教人员均应实行聘任制。要建立园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积累丰富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7、改善办园条件和环境,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创造幼儿教育必要的条件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