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精准诈骗?

赵鲁健 2019-11-06 15:11:00

推荐回答

身为子女不仅需要对老人进行理性的说服,也需要给予父母更多亲情的依偎,才能防止他们在“情感营销”面前束手就擒。最近,公安部组织部分地方的公安机关,打掉了一个以“解冻民族资产”为幌子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该团伙曾编造一个名为“慈善富民总部”的机构,通过微信群鼓动大家到北京鸟巢参加所谓的慈善会议,声称与会者能从已解冻的海外“民族资产”中领取5万元。尽管警方反复辟谣,很多老年人对骗局仍深信不疑,并坚称辟谣的新闻是假的。子虚乌有的鸟巢慈善会议,再次将老年人容易受骗的问题放到了舆论聚光灯之下。事实上,从保健品骗局到理财产品陷阱,受害者大多是老年人,以至于很多微信公号发布辟谣信息时,会在标题中直接写上 “一定要转给父母”。鉴于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身处银发社会,如何防范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精准诈骗?老年人屡屡成为各种骗局的受害者,并不是一句“容易上当”就能解释的,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某保健品传销组织的员工培训手册,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颇有启发意义:一是老年人对死亡有恐惧,二是老年人爱贪小便宜,三是老年人缺乏倾诉对象,四是老年人大多有老年病。这些分析也许并不全面,但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老人受骗的心理基础:对死亡的恐惧,对孤独的害怕,对陪伴的向往,对健康的渴望,种种心理诉求驱使之下,让老人更容易被那些空头许诺的骗局所迷惑。最好的孝顺,是让父母赶上这个时代。父母一辈,大多成长于物质不够丰富的时代,有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可能很难扭转。进入信息鱼龙混杂的时代,不少骗局都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借尸还魂。仅靠父辈过去的人生经验,应对诈骗已很难做到游刃有余。面对那些对谣言和骗局的免疫能力相对较低的父母,为人子女者,不仅应该帮他们正本清源,更应该帮助他们保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状态。此前,一篇题为《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文章提到,骗子们向空巢老人推销保健品前,竟能做到每天8小时陪伴、过年过节嘘寒问暖,“比亲闺女亲儿子还亲”。这个反面案例说明,有时候上当受骗不仅是一个知识判断的问题,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问题。身为子女不仅需要对老人进行知识的普及、理性的说服,也需要给予父母更多温情的陪伴、亲情的依偎,才能防止他们在“情感营销”面前束手就擒。别等到父母的养老钱都被骗光,才后悔自己平时与父母的交流太少,对老人的关爱不够,让骗子们有了可乘之机。
龙小艳2019-11-06 15:18:4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像手机积分兑换,170等这种短信我们接到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是不是有占便宜或者是财务支出的可疑,现在骗子已经进化到精准诈骗,我们必须要以个人之力为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做点贡献,发现可疑及时举报,争取早点一网打尽这些丧尽天良的骗子们。同时我们什么防范意识要加强,使用腾讯手机管家能帮助我们举报一些诈骗信息的。
    龙学颖2019-11-06 15:37:31

相关问答

最新的网络理财骗局有以下几种一、利用金融类钓鱼网站进行宣传金融类钓鱼网站主要是通过仿冒真实网站的地址或者页面内容的方式来欺骗受害者转款,由于仿冒程度高,用户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也有的是在金融机构销售理财、基金产品等交易数额较大的平台上植入木马,通过盗取第三方账号与买家进行交易,骗取买家资金。目前来看,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金融类网站出现,琳琅满目,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二、以高收益为诱饵面对手中有闲钱又急于投资的投资者,骗子往往打出年化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甚至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且超低风险的旗号,即可吸引一大批投资者投资购买。比如一家互联网理财公司承诺每7天分一次红。公司突然要求向其账户中至少充值两万元,不然账户会被永久冻结。当客户想撤资时,网站就再也无法打开。网上绝大多数虚假投资理财陷阱均以高额返利吸引投资者,许诺“天天返利、保本保收益”,而一旦“吸金”成功,骗子就会就会立即关站消失,追讨损失十分困难。三、利用二维码钓鱼网站进行诈骗与传统钓鱼网站相比,二维码钓鱼网站在手法上更容易让用户上钩。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在不能验证网址和网站真实性的情况下,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随着二维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各种商品的外包装、宣传都能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平台。四、P2P投资理财跑路骗局P2P投资凭着其理财门槛低、收益高、操作简单等优势,获得许多工薪阶层的喜欢。不过P2P行业依然不够成熟,监管尚未完全落实。有些P2P平台打着高收益的幌子,捞一笔钱后,就跑路了,到头来投资者连本金都很难要回。
大家都知道网贷理财已经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一部分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贷投资的行列。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老年人,想想我们周围,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例子不在少数。在上篇文章中,已经简述了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呢?这里为大家提出建议:一、进行投资知识的科普这里说的投资知识科普一半是说给老年人听的,要有风险意识,要学会分仓投资。此外,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当然,他们能听得进去最好,听不进去也很正常,毕竟年纪大了,不是谁都有心情或者能力再学习的。另一半是说给大家听的,我们作为子女自己要有理财投资能力,如若父母知道自己懂得投资,不管他们会不会把钱交给自己打理,但至少在接触一个新项目时,他们会寻求自己的建议。我们只要缓缓道来,有理有据,是个正常人都会有所警觉,何况自己父母呢?当然,要注意不要敷衍地回答,或急于否定,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二、多点家庭关爱这个想大家都知道,陪在老人身边的,除了基本的饮食照顾外,适当的谈心也是需要的,就像小时候他们对我们那样。不在身边的,定期电话联系,不然父母的困惑或心理波动我们一无所知,只怕他们陷入了骗局,我们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是很可笑吗?老年人投资,风险意识淡薄容易上当不说,风险抗性还弱,一旦出问题,往往会酿成家庭悲剧,影响家庭和睦。钱优客有话说:投资不是买菜,再说买菜都会遇到坑,何况是资本市场呢?它必然是存在风险的,只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包装,美化,让你看不出来罢了。如果你投资,被委托人如实相告,跟你强调其中的风险点,让你三思而后行,那么恭喜你,可能遇到了靠谱的人。如果一副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做保证,只字不提风险点,那最好敬而远之,在他眼里,只有提成,只有业绩,客户的“死活”和他们没啥关系。你惦记着别人的利息,别人惦记着你的本金!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切记提高警惕,谨防自己或家人上当受骗!如若大家还有更好的意见或建议,可以给留言!心语:天气转凉,请注意加衣!最后祝大家理财愉快!新年更有新气象,大家新年快乐。
企业如何提高员工能力 11月的某一天下午,一直阴沉的天气转为晴天,杭州某集团公司总部持续两天的08年度预算会议终于结束了,人力资本部经理张强显得有点疲惫,但他还是显得格外高兴,因为在预算会议上,公司高层一致决意明年提高员工培训的预算额度,将此前培训预算费用从占工资总额的5%提高到8%,这对于人力资本部和培训工作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撑持和肯定。高兴之余,王威同时又觉得压力很大,他感到,虽然公司的培训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也获得了很多部门和员工的称赞,但他心里明白,即使是人力资本部,对于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真正对员工绩效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还缺乏实足的底气,他陷入深深的思虑当中,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相信这个困惑对于国内很多企业来说,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很大一部分企业觉得培训很重要,一直不遗余力的奉行员工培训,他们虽然不清楚这些投入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应,但心里认为培训比不培训显然要划算得多;为什么企业对待培训的态度如此模糊?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直以来无法将单项或者系列培训课程的投入回报情况准确的呈现给企业高层。很多时候,作为HR也在怀疑:这门课程究竟会带来什么价值?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现有培训仅仅聚焦在“培训与学习”本身,把员工培训简单理解为讲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解惑,企业希望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并将这些“素质”,简称HRD,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旨在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的管理战略和活动,也是正在不断发展的一个职业领域和科学。美国训练与发展协会认为,HRD为:“整合训练与发展、职业发展,与组织发展,以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的作为”。其重点为改善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创造力与理想等特质,希望更多的组织成员具备组织所需要的上述特质,希望成员的特质能配合组织的需求,持续地补充、提升,以协助组织的管理与发展。培训与开发的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学习,鉴别和确定员工为胜任现任或将来的工作所必备的能力及相关技能,并帮助提高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定义中,关键词是“学习”和“个人”,旨在提升员工个人的综合素质。组织发展旨在“确保团队内部和团队之间的健康关系并帮助各个团队启动和把握变革。团队”是这个定义的关键词,组织发展主要目标是创建有利于员工在团队内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团队之间高效合作的机制。职业发展的重点是确保个人职业目标与整个组织的职业管理系统保持协调一致,以期实现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理想结合。职业发展不是直接针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他们的工作,也不像组织发展那样重点研究个体或团队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个人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从以上三各方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人才发展不仅仅只局限于通过培训与开发提升员工的素质,而且聚焦于组织与人的长期协调发展,使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更具有效性和系统性。因此,对于现阶段来说,企业应扩展员工培训的范畴,除了提升培训开发的专业性、切实提升培养效果外,对于促使员工学习成果充分应用、实现员工与企业长期协调发展方面,需要加大与培训开发环节的配套实施,实现从Training到HRD的转化,以最终增进个人和组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