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什么说货币的价格就是利率?

樊景国 2019-12-21 18:35:00

推荐回答

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中性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扩展资料相关背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因此会扩大生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过程。魏克塞尔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有关货币中性的问题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魏克塞尔首先对货币中性的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货币只有在银行利率和自然利率相等时才是中性的,否则经济就会发生累积性扩张或者收缩,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哈耶克则认为货币只有在影响一般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水平的情况下才是中性的,否则也会影响经济运行,货币就是非中性的。根据这样的标准,凯恩斯理论中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因为货币供给和需求对实际收入是在充分就业水平,还是非充分就业水平的决定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分析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货币存量的变动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地变动。这就是说,帕廷金用与古典数量论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与古典学派相同的货币中性的结论。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数量说没有展开的货币影响经济的过程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影响了实际经济的运行,因此是非中性的。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中性-货币非中性。
辛均安2019-12-21 19:15:1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前面指的是货币的支付职能需求增多;后面指的是货币的贮藏职能需求降低。
    连保康2019-12-21 19:39:27
  • IS-LM曲线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轨迹,它反映物品与劳务市场均衡时产生的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LM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轨迹,它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扩展资料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IS—LM曲线-宏观经济学。
    齐文生2019-12-21 18:58:17
  • 一方面,货币需求大于供给,人们抛售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利率可以理解为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机会成本,也就是使用货币的价格,货币需求大于供给,货币变得稀缺,使用货币的价格自然上升,即利率上升。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里是这么说的:“为了吸引现在更为稀缺的资金,银行和债券发行者的反应是提高它们所提供的利率”。所以并不是证券价格影响了利率,这是两个方面的结果。
    齐晓娥2019-12-21 18:42:19

相关问答

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上.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资金盈余者的让渡行为有重要影响,它对资金盈余者持有资金的机会成本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当利率提高时,意味着人们借款的成本增大,资金短缺者的负担也越重,他们的借款需要就会受到制约.由于现在股市红火,外面的热钱过多,容易形成泡沫经济,我国中央银行也在不断提高利率.就存款准备金率在今年一年内就提了七次之多.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宏观看,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储蓄=收入-消费.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则新增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大,储蓄就少.居民的消费倾向除了与目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预期、物价水平及消费观念等有关外,还受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会一直人们的消费欲望.再从厂商投资来看,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当利率水平提高时,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使社会资金供给扩大,从而有可能使社会产出扩大;另一方面,又可能使投资受到抑制,从而使社会产出减少.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绿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货币银行学。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2、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3、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4、平衡国际收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统计表,它表明:的经营原则,对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总量、投向及其利率浮动幅度作出调整,以期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和消费行为,最终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会受到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这使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有所削弱,甚至出现阻滞。扩展资料: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第二,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情况来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利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到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来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货币政策。
他预计今年年底GDP增速将下降到9%以下,如果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紧缩政策或将面临转向,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行情。经济增速将节节下降中国证券报:房地产调控和欧债危机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关于国内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的担忧,目前国内一些领先性经济指标已经开始出现下降,您如何看中国经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有多大?高善文:梳理一下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2002年开始到现在的这一轮周期跟1992年-2001年的那一轮经济周期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末期,典型特征就是产能过剩严重、有效需求不足、新的增长点还没找到。从大的周期看,在未来几年内,资本市场出现以估值中枢上升为特征的单边上涨的机会比较小。即使新一轮经济周期在未来一、两年时间里能够启动,但因为在启动初期的产能短缺和经济过热,整个股票市场在估值层面上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像2002-2004年期间市场在估值层面上所承受的压力一样。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将节节下降,预计年底会降到8.5%-9%之间,但下探到去年一季度6%增速水平的可能性比较小。从工业意义上讲,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工业减速过程已经开始,到年底工业增速很可能会下降到15%以下的水平。从进出口意义上讲,出口的减速过程很快就会开始,特别是受欧债危机影响,下半年出口增速的下降会非常猛烈,从出口增速的高点到出口增速的低点这一落差很可能在25-30个百分点,今年年底出口增速肯定是个位数水平。从生产资料价格PPI趋势上来看,高点可能正在出现,随后PPI就会经历大幅下降。除了美元汇率的升值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以外,很关键的原因在于需求减速,今年年底当月PPI涨幅很可能会下降到零附近。中国证券报:这是否意味着机构之前对于上市公司盈利上涨20%-25%的一致判断需要调整了?高善文:是的,在需求萎缩背景下所形成的PPI下降,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在普遍下降,意味着未来盈利增速将大幅度下降。也意味着银行体系不良资产风险在上升,信用风险很可能也在上升。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我们需要在比较大的范围内不断下调对上市公司和工业企业盈利预期。所以很难说现在这个点位估值就已经见底了,因为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很好,下半年如果往下走的话,PE就会上升。紧缩政策已无必要中国证券报:年初关于加息的预期十分强烈,但近期不少经济学家已经改变观点,认为通胀趋势即将逆转,年内加息可能性很小了,你怎么看未来通胀的走向对于政策变化的寓意?高善文:通货膨胀压力的洪峰可能已经过去,或者正在过去,这一洪峰的高点应该不会超过3.5%,大概就在最近两个月时间,下半年大部分时间里CPI会节节下降。经济的减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美元汇率的升值等等是影响这一趋势最基本的因素,今年年底一般消费物价指数的涨幅很可能下降到2-2.5%之间的水平。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会节节下降,因此,无论通过加息手段控制经济,或者通过非常强的信贷控制管理总需求,或者通过汇率升值,这样一些紧缩性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起来越来越没有必要。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是大势所趋,但短期来看,今年年内基本没有可能。现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处在观察期,如果经济的下降比较快,今年晚些时候整个经济政策基调可能会有一定的转向,这种转向将表现为财政政策的放松和已有的紧缩政策执行力度的放松,而不太可能表现为货币刺激政策,比如重现大规模的信贷增长。中国证券报:这些政策变化会给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带来怎样的机会?高善文:如果政策如期在四季度放松,市场将出现规模较大的阶段性投资机会,至少在急速下跌过程中会赢得像样的喘息之机。但财政政策的刺激,以及政策执行力度放松的影响更多表现在基本面层面上,由于没有大力度的货币刺激政策,整个市场在资金层面上将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市场难以再现2019年的行情。
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是金额的概念,利率是一个比例!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账户来影响汇率。当利率上升,信贷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价格下降,进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出口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外汇供应增加,外汇汇率下降,而当地货币的汇率正在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贷扩张和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外汇需求将增加,外汇汇率将上升,本币的汇率将下降。实际利率下降导致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影响汇率。当一个国家的利率上升时,它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当地货币和外汇供应的需求,导致当地货币汇率上升和外汇汇率下降。此外,一国的利率上升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入的增加,而资本外流的下降减少了国际收支逆差,并支持了当地货币汇率的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外流,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进外汇汇率上升和下降。当地货币的汇率。汇率变化对利率的影响汇率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的,即通过影响国内价格水平和影响短期资本流动间接影响利率。首先,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提高进口商品成本,推高总体价格水平,导致国内价格上涨,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情况有利于债务人和债权人,导致借款资本的供需不平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上升。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恰恰与上述相反。其次,当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时,往往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们预期该国的货币汇率会进一步下跌。在当地货币贬值的影响下,将导致短期资本外逃,国内资本供给减少将促进本币的利率上升。如果当地货币的汇率下降,则预期汇率将反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变化,即短期资本流入的增加将增加国内资本供应,导致本币的利率下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下降可以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它将导致该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国内资金供应增加,资金供应增加将导致利率下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将导致该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则可能导致国内资金供应减少,而资金供应的减少将影响利率。扩展资料利率对汇率的传导机制1、经常账户方面。利率变化通过影响企业成本进而影响出口,引起国际收支变化,最终影响汇率变动。如利率上升时,企业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出口额减少,引起国际收支转向逆差,带来本币贬值压力或直接导致本币汇率下跌。2、资本账户方面。利率变化通过影响套利资本流动,引起国际收支变化,最终影响汇率变动。如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国际收支转向顺差,带来本币升值压力或直接导致本币升值。利率汇率联动机制。
酒店业市场空间特别是高端酒店究竟还有多大容量,宏观经济环境对其影响有多大,行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有何问题,未来的方向在哪儿,凡此种种皆成为酒店人士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日前,由《21世纪经济报道》、《商务旅行》共同主办的21世纪酒店业高峰论坛上,与会的酒店业代表达成共识——“目前整个行业产能过剩,要达到平衡状态需要时间。在此期间,酒店业要想获得与以前同样的高收益,业者需要下更多的工夫。酒店数量增长快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顺势发展,中国酒店业也进入大规模扩张时代。市场繁荣背后,隐患和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国家旅游局今年一季度的星级酒店统计公报显示,全国12038家星级饭店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总计为536.28亿元,与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营业收入减少了118亿元。与此同时,酒店业增速却未见放缓,一项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将新增61180间酒店客房。大量新酒店的涌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酒店行业的竞争态势,这一点在高端酒店市场更为明显。本届论坛上,浩华管理顾问公司的代表给出了一组数据,未来5年,北京和上海的五星级客房总量将突破5万间,广州将突破2万间,成都、三亚则有望达到1.5到2万间,大连、合肥、西安、武汉、天津等五星级客房数量也将在1万到1.5万间。然而,与此相对的是,酒店入住率在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今年一季度,全国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为50.14%,而1到5月份,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亚5个主要五星级酒店市场中,深圳五星级酒店的平均住宿率最高,为65%;其次是广州和北京,刚刚达到60%;上海目前住宿率只有55%。与2019年同期相比,只有深圳和三亚两个市场实现了住宿率方面的增长,剩余的3个城市中,北京的住宿率下降幅度最大。整个市场目前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政府对公款消费的限制,整个供给的增长没有减速等。浩华管理顾问公司董事戴雪英说。应建适合的酒店尽管高端酒店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趋势,“但开发商并没有停止建设酒店。开发商的逻辑是‘如果我们不建设,其他的集团就会建设’。万达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米歇尔·斯蒂文认为,地产商其实也不想建高星级酒店,但是政府在土地出让时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要求做综合体,必须要有高星级酒店,开发商考虑到可以提高周边地产价值、收管理费等等。所以,即使原本不愿意建酒店,在多种因素的左右下,开发商最终还是成为了酒店业主。美高梅国际度假集团高级副总裁冯小峰强调说,做任何一个投资、任何的一个项目,一定要考虑金融的回报率。需不需要建,在什么地方建酒店,建什么样的酒店,要得到什么样回报等,这是整个业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冯小峰说:“作为管理公司,我们希望的是经营成功的酒店。凯悦国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投资开发高级副总裁夏农提醒到,针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建酒店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星级酒店。应建造符合市场、有市场回报率的酒店,一家酒店开三个餐厅还是两个餐厅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整个酒店要赚钱。鉴于酒店市场目前的状况,几位酒店业内人士共同的看法是,酒店管理公司今后在经营方面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管理不好的公司一定会被淘汰。新市场形势下,今后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酒店业投资需要变得更加谨慎,以往决策错误,靠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能够很快纠正过来,而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一旦出错,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弥补。抓住市场机遇对于酒店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代表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香港酒店业协会执行总干事吕尚怀透露,全国酒店业市场形势对香港酒店业也造成了影响。多年来,香港酒店客房增长的速度一直是3%,这样的增长使得香港酒店供需能够平衡发展,住房率保持在86%到87%。然而今年前6个月,香港住房率总体上虽然保持在86.3%,但房价在6月份却跌了8%。不过,他说“酒店业的支撑点是旅游市场的繁荣,商旅活动的增长能给酒店市场提供持续不断的需求。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波折和变化,但大环境应该不会改变。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副所长杨宏浩认为,中国酒店业还处在“青春期”,青春有梦,只是酒店业现在还需要坚持。希望未来酒店顺利完成从政府市场到商务社会市场的转变。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认为,目前,中国酒店市场有四大发展机遇,第一,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大、增长率高;第二,观光休闲客源结构比例提升机遇大。老年市场崛起,家庭休闲度假市场快速发展,给中国酒店业带来新的机遇;第三,高收入人群衍生下的高净值市场;第四,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他建议,酒店业应该加强信息管理、采取当地特色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