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投资

黄瑞坤 2019-12-21 23:41:00

推荐回答

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共同发展商务部副部长安民2019/05/23一、经济全球化需要各国更广泛地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作为世界科技革命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突出表现为,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贸易和跨国投资快速发展。一是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1980至2003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超过6%,始终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前者的年均增长率要比后者高50%左右。二是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达12710亿美元,是1980年的22倍,同期国际直接投资占世界各国国内投资比重由2.3%提高到22%。虽然2001年以后受恐怖主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跨国直接投资有所萎缩,但2004年已经实现恢复增长,达到6120亿美元。同时,据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19年服务外包业务转移额将超过6000亿美元,2019年超过1.2万亿美元。三是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速度加快,服务业外包成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特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大大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也不断加快。据福里斯特研究公司调查,今后5年仅美国金融服务公司就将向海外转移50多万个就业岗位。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90-2002年,国际银行贷款总额、国际债券发行总额、国际股权发行总额分别增长了1.2倍、4.8倍和6倍。据联合国统计,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技术交易总额只有110亿美元,到90年代中期骤增到4000亿美元。诸如“尤里卡计划”等跨国界联合研发也广泛存在。经济全球化遍及世界各地,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全球要素资源的配置和重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的理性选择。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曾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面对这种形势,各国已不是回避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机遇、化解挑战,争取最大获益的问题。一个国家很可能因为不能跟上经济全球化潮流而错失发展良机,经济全球化却不会因为某个国家或组织的缺席而停止发展。实践证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扩展与他国的贸易投资合作,最大限度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是实现本国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外移,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二、中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实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三年多来,中国政府清理、修订和完善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形成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涉外经贸法律体系,新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已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提前半年兑现了外贸经营权开放的承诺。中国政府还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法制化的新阶段。从今年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将按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较好地利用了机遇,减少了冲击,实现了发展。26年来,中国GDP由1979年的14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GDP从181美元增加到1200美元。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生计问题,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004年底的2600万。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形成了一个巨大市场。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了国内外的资源流动和重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9亿元,2004年发展到53950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一大手机用户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第二大公用互联网。中国进出口贸易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6%,高出同期世界贸易增速8.7个百分点,世界排位由1978年的第34位攀升到第3位。培育了一系列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抓住机遇开放沿海,培育出纺织品、服装等外向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机电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家电、手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群纷纷涌现,促进了机电产业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出口。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以大力承接IT产业生产制造环节转移为机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高科技产业。目前我国IT生产规模已经居世界第3位,成功实现了IT产业从国民经济新兴产业到重要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涌现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吸引外商投资,营造开放的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在学习和借鉴中增强了竞争实力。同时,通过开展跨国经营,一大批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如华源、海尔、联想等一些优势企业,正在加快建立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并具备了跨国公司雏形;万向、远大、新希望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最为活跃的力量。一批以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为主的国内企业,也开始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三、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还存在不平衡的一面。从跨国投资规模来看,发达国家大,发展中国家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多。2003年,美国、法国、英国等10个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最多的发达国家,流出额占全球比重超过了4/5;同期,卢森堡、法国、美国等10个对外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发达国家,流入额占全球份额的一半以上。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在全球直接投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显的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圈、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圈和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圈。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少。近年来,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增长,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仍占全球总额的90%以上,而2003年发展中国家吸收的直接投资仅占全球流入总量的30%。三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更少。目前主要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以及新加坡等一些新兴工业国之间开展了较多的相互投资。从跨国公司数量看,发达国家多,发展中国家少。跨国公司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全球6.1万家跨国公司中,占据着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90%、全球贸易总量的65%、全球技术交易总量的80%和全球高新技术的95%以上。但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很少。美国《财富》杂志200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占绝大多数;若把韩国、新加坡等包括在内,发展中国家也只有38家,其中中国16家。就中国自身而言,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引进来”多,“走出去”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连续多年名列世界前列,截至2004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5600多亿美元。同期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则仅为37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量的比重不到0.5%。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的优势企业走出国门,更好地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本国大型跨国集团,已成为当今各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手段。推动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是中国政府确立的重大政策目标。中国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对于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也将作出重要贡献。在投资格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投资格局中的地位。目前中国对外投资总量虽然不大,但发展很快。对外投资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投资规模将逐步扩大,并促进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投资能力的增强。在产业格局方面,中国鼓励具有比较优势企业“走出去”,促进了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家电等产业向外转移,通过转让适用技术、传授管理经验等,对提高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企业“走出去”也从过去以贸易为主,逐步扩展到工业生产、农业合作、商业零售、研发中心等领域,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更好的结合。在南北格局方面,中国企业通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中土公司在尼日利亚承建的铁路项目、中信公司在伊朗德黑兰承建的地铁项目,既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又增加了项目所在国的就业和税收。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了机电产品、成套设备等的出口,满足了东道国生产发展所需。海尔、TCL等一些中国企业还与发达国家企业开展合作,生产和提供廉价的产品,增加了当地消费者的福利。四、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普遍呼声。我认为,今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应该体现“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实现互利共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际经济合作应该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目前南北差距加大,一些国家正在被边缘化,世界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已高达70倍。这种形势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空间将受到很大局限,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将引发更多的矛盾,给国际投资合作增添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国际经济合作不应以单纯的占领市场和获取利润为目的,而应当高度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利益,注重增强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他们的产业结构升级。二是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发达国家在扩大资本流出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技术转让、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使其他国家有更多的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也应该逐步拆除投资壁垒,充分利用外来技术和资本发展自己。我们应继续拆除横亘在各国之间的投资壁垒,反对和尽快取消贸易投资歧视,实现世界产品、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三是更加注重兼容并蓄。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和而不同”。各国国情千差万别,不仅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资本和技术实力各异,而且经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等也有很大差异。国际经济合作应当更加灵活和务实。既要推动各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又要尊重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开放进程;既要逐步推进投资便利化,又要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主张,逐步减少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的原则,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合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加强政府引导与发挥中介组织作用相结合。加快制定和完善对外经济合作的总体规划,引导企业结合具体国情和自身实力,实施和承揽技术含量高、能带动出口、具有示范性的投资与合作项目。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帮助对外经济合作的中介机构准确定位,完善功能。进一步减少对外经济合作中介机构的行政色彩,强化服务和自律功能,承担起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鼓励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中介机构加强与国际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的档次、水平以及服务的质量。二是规范管理与优化服务相结合。加快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法制建设,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制定和完善对外经济合作在金融、保险、外汇、海关、检验检疫等方面的便利化政策和措施。进一步下放对外投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健全对外经济合作的监管机制,完善相应的年检制度和统计制度。同时,要加强信息服务,继续完善已经运行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实现国内外投资促进的信息共享。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框架下对外经济合作的磋商机制,积极与有关国家签订经济合作方面的政府间双边协定。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服务东道国发展相结合。支持和鼓励各类企业在不断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提高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也要引导企业将自身发展与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转让适用技术、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为东道国创造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机会,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文为作者在第二届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摘要。
赵韵韵2019-12-22 00:01:4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国经济。试图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有极少数,大多数国家依然贫穷落后。如何摆脱落后的面貌,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拉大的经济差距,依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落后的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2000年联合国发布的《千年报告》指出:“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民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配也不平衡。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伤害,这些力量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有的国家发展速度较快,而有的则远远落在了后面。首先经济全球化尽管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并没有受到公平待遇。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资本优势,以跨国公司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施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不公平分配,使得南北差距继续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样也在拉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康德苏曾评论说“贫困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速度是不能容缓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已成为爆炸性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其次,它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受过教育或拥有资源或垄断权力成员,可以在发达国家之间自由流动或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受较少教育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成员却与此相反。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一个高薪收入阶层会涌现,由此会造成收入严重集中化使贫富差距拉大,而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损害着他们勤奋工作的意愿和能力并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面前,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应对,未雨绸缪,扎住机遇,迎接挑战。
    边吴丽2019-12-22 00:54:41
  • 以下文章请参考。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的火车头,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017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升至第三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成长。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投资主体多元化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分,包括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专业外贸公司;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主要经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业务;金融企业,包括中国银行和1979年后恢复发展起来的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工业企业和工贸集团,如首钢,自1988年以来首钢己在欧美国家和港澳地区投资兴办独资、合资企业20多家;窗口型企业,主要指1979年以后由各省市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在港澳地区兴办的以收集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公司;其他企业,包括农业、科技、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领域的企业。2.集中化的地域分布企业在采用国际化成长战略时,在地理方向上以亚洲|港、澳、新、日、泰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主。目前,我国的境外投资已遍布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但最多的还是前面列举的地区。在这几个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数约占投资企业总数的70%。3.多元化的行业选择目前,采取这种形式的企业涉及资源开发矿业开采、林业开发、远洋捕渔、加工装配、生产、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金融、旅馆、旅游及餐饮等多个行业,其中又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4.合营化的扩展方式我国企业采用投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多以合资为主,合作伙伴多为华侨,华侨在语言和文化上与中方经营者更能融合,合作起来更容易,风险更小。5.小型化的项目规模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规模一般较小。有报道称,广东省海外企业投资多数在30万美元以内,经营比较分散,既无产品优势,又无资金优势,这种“散兵游勇”式的海外投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形式。按平均投资项目投资额计算,发达国家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东欧国家也达140万美元。而我国上海海外投资约1.6亿美元,平均非贸易性企业投资不足80万美元,规模过小,显然缺乏市场拓展能力。6.我国企业采用投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多以兴建为主,收购当地企业为辅。总体说来,采用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无论是从风格上讲,还是从效率上讲,都与国外同行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企业在采用投资进入时,更倾向于兴建,一切从头开始,而不愿意去收购一个“异体”,再下大力气去融合它、改革它。一、国际化过程中的弱点由上述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弱点,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相当部分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受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外贸易经营权,必须通过专门的外贸公司以间接出口的方式来开展涉外业务。采用间接出口的方式,把制造商和海外市场隔绝开来,企业无法直接接触目标市场,不可能积累自己的市场进入经验,并适时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适时修正产品。因此,间接出口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为我国企业提供经验和学习机会,许多涉外企业通过间接出口并未真正积累国际经营经验,无法为更深入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营进而实现国际化成长奠定基础。一旦遇上国际化成长的机会,也是仓促应战,根本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常常遇上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最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此外,我国企业对当前国际市场形势和通行做法了解不够,对“游戏规则”认识不足,参与国际化经营比较盲目。对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了解不够,也就无法实现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与环境之间的最佳适应,更谈不上核心能力成长的最大化。因此,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经常受挫。第二,企业对目标市场的环境被动适应,缺乏主动引导的精神我国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方式时,目标市场相对集中在与我国开展经济交往较多的国家,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比较熟悉,企业能够有效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外国的政治经济联系,通过长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彼此的政治经济环境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我国企业顺利地走向国外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长期的经济交往,双方逐渐建立起了相互信赖的关系,在政策法规上将给予对方企业一定的优惠条件。这些条件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移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支撑性和相容性,推动我国企业顺利地实现国际化成长。然而,海外市场的成长机会并不一定与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成正比,如果过分地看重双方的交流传统,而忽视了潜在的成长机会,对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主动适应能力,提高灵活性以有效地开发海外市场商机。第三,多数企业以对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的获得能力来塑造企业竞争优势目前,我国采用国际化方式实现成长的企业多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行业如矿业开采、林业开发和远洋捕渔等,工程承包、旅游、餐饮等行业仍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获取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较低的核心能力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一旦资源变得稀缺时,劳动力和原材料也将变得昂贵,诸如此类的变化必将限制企业这方面能力的发挥,企业的竞争也将转向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竞争。届时,依靠掌握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将难以生存和延续,难以适应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企业也将最终被逐出市场之外。较低的核心能力构成也难以有效地适应发达国家的市场环境,也就很难在这些国家有效地实现国际化成长。因此,我国企业在核心能力的构成上必须进行调整,转换核心能力的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发展技术核心能力与管理核心能力,改善核心能力的构成,实现对环境变化的有效适应。第四,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性表现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化成长途径的选择我国企业在采用国际化成长方式时,很少选用内部化的成长方式,而大多数采用合资企业的方式,而且合资伙伴多以华侨为主。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对海外环境的认知不足,制约了核心能力可移植性的发挥,同时,由于企业自身能力水平的低下,核心能力的可支撑性差。传统的文化思想长期主导着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其难以与海外市场相容。因此,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时,倾向于以合资的形式与华侨商人如港、澳、台的一些商人共同开发海外市场。通过与华侨商人的合作,一来可以借助其核心能力,弥补自身能力在可移植性、可支撑性方面的不足,二来由于历史文化渊源,同为中华儿女,在某些文化价值观念上具有很大的相容性,再加上华侨对当地文化的相融,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文化能力对海外市场的相容性。此外,我国企业在采用直接投资进入海外市场时,倾向于新建,而不愿意收购海外现有的企业,原因也在于我国企业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核心能力的相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将外部资源有效地纳入本企业的能力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速度。第五,许多企业不注意国际化成长方式的优选,单一性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的现象普遍许多国内企业在决定国际化成长途径时通常并不择优选取。虽然我国有些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时,已经脱离了早期的盲目性,但在途径的优化上却做得很不够。我国许多企业常常采用“实用原则”来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即企业在每一个目标市场都采用一种可行的、但不一定是最优的进入模式。我国许多企业在选择某一海外目标市场的成长途径时,一般从低风险的成长途径开始进行筛选,找到一个符合企业核心能力水平和外部环境状况的可行的成长途径后,便不再进一步考虑其他成长途径。这种现象在某些国有企业中比较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有效的评估手段,或是源于企业得过且过的心理。严格的说,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其结果是虽无大功,亦无大碍,对国家资本极不负责任。也许在某种形式下,内部化成长和外部资源内部化的方式均可行,但究竟内部化方式带来的成长潜力大,还是外部资源内部化方式带来的成长潜力大,抑或是两种形式某种程度上的结合尚有待考证。二、企业成长的对策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存在的弱点,我国企业在决定国际化之前,有必要对自身的核心能力的构成和方向及其海外目标市场特定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合理地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实现企业内部能力的有效积累和对环境的最佳适应,推动企业成长的最大化。第一,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决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的企业总体战略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转换视角,从国际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企业规模为例,许多企业在国内当属巨头,而放到国际市场上与大型跨国公司比较,则相去甚远,诸如汽车制造企业、计算机生产企业、电信企业、民航企业、证券商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在经营领域方面,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企业必须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全球范围来考虑各产业的发展前景,确定经营方向,寻找市场切入点。在确立国际扩张战略前,要对全球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包括对国际化分工趋势和格局的把握,对投资环境的深入调查,如对有关税收、劳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全面了解。在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竞争层次等方面,也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和定位,进而确定培育核心能力的主攻方向。第二,以国际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时期发展战略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行为和战略选择。企业对现有核心能力的高度依赖性,势必会制约企业新的战略选择。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市场,企业有必要通过重组、剥离等多种方式突破现有核心能力的限制,引入和培育新的核心能力,使其成为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更强的核心能力。以国内汽车制造业为例,在国内市场,一些大型企业目前也都各自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并己初步形成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这些核心能力是在国内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从国际化视角来看,这些能力显然难以支撑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突破既有核心能力,引入、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能力,并重新作出战略选择,便成为国内汽车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又如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的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但与世界银行业相比,在金融产品开发、营销网络、服务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距十分明显。银行企业只有突破既有核心能力,参照世界水准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第三,以国际化视角重新审视核心能力的技术系统及管理系统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以国际化标准来衡量核心技术。市场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标准提升到世界水准,因此,支持产品或服务品质的核心技术及围绕它的技术系统,无疑要达到世界水准。原本在国内领先的一些技术系统,如机械制造、电子、化工、汽车等方面的技术系统,必须以国际化视角重新审视,升级换代以向世界水准看齐。二是以国际化标准来衡量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改革进程中,管理系统的革新严重滞后的局面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观。虽然许多国有企业都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并未同步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国内企业而言,管理系统的变革与创新仍是核心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国际化经营中,全球性采购国际化营销等已经成为国际企业经营的关键。国内企业在供应链设计、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与国际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全面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任务。第四,以国际化视角看待企业核心能力中的文化系统在当今国际化浪潮中,随着各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文化之间的渗透加强,这对企业及其员工价值观念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要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吸收别国或成功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注意防止不良思潮的渗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国际经营中保持和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文化和自我演化,而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文化,势必会阻碍对其他国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难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总之,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全面深入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国际化的眼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塑造企业未来的国际竞争优势。作者:朱雨良商务部研究院《国际经济合作》2019年第2期。
    齐望东2019-12-22 00:38:31
  •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创下25年来的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既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中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中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6.4%和20%。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协议的内容较为原则和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19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一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将在12月香港部长会议上就主要议题的实质内容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这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一是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二是主要贸易大国都在追求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三是区域贸易安排成员间的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竞争从以比较优势为主,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等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思考一处理好、发展好大国经贸关系,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美、欧、日、东盟、俄既是全球的贸易大国集团,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04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773亿美元、1696亿美元、1679亿美元和1059亿美元,占据我国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贸易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双方在油气和矿产资源、高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深入推进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事关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大局。二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经贸关系,推动建立有利我经济发展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长远利益。我们要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多边经贸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做好世贸组织首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的应对及与世贸组织申请加入方谈判的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挥我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开发计划署等机构中的作用。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重推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我国以数量增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必须加快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各项政策,在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下大力气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狠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铁路设备、通讯产品、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出口的格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重引进高端加工增值环节。同时,组织协调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四提高贸易摩擦和“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应对工作。继续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针对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后的新形势,认真做好纺织品一体化应对。及时发布纺织品出口和纺织业投资信息,引导企业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鼓励行业自律。推动纺织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出口为主向出口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减少贸易摩擦。注重研究用好世贸组织规则,主动做好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依法运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密切跟踪贸易救济措施实施后对国内上下游产业的不同影响,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结构、增强竞争力。研究借鉴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相关法律和案例,科学规范案件调查与裁决程序。
    黎登寨2019-12-22 00:22:15
  •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1、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总值增长率;第二,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2、投资全球化:国际直接投资全球化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日益与国际间的金融活动融合在一起,即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超越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金融全球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状况;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赖关系,即利率和汇率的国际联动和影响。4、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的表现:表现在当今约90%的国家都有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其足迹已几乎遍及全球。扩展资料: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因素主要有: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经济全球化。
    龚守远2019-12-22 00:11:08

相关问答

 创新资本运作积极推进并购重组近两年,业界发生了数起民营饭店集团和管理公司被收购或重组的案例。首旅酒店集团亦是善于运用资本运作推进并购重组、积极践行国企改革的大型酒店集团之一。自2019年重组以来,首旅酒店集团通过资本运作并购了宁波南苑、雅客e家等,今年6月11日,首旅酒店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本公司向如家酒店集团发出非具约束力私有化提议函的议案》,拟以每股ADS32.81美元的价格收购非由买方集团持有的如家酒店集团发行的全部流通股,这一消息在业界堪称爆炸性。几个月来,经过交易多方共同论证、磋商和努力,首旅酒店集团将以每股ADS35.8美元的价格收购如家酒店集团,并于今年12月6日签署《合并协议》。同日,首旅酒店集团与首旅集团、携程上海、WiseKing-dom、沈南鹏NanpengShen、SmartMaster、孙坚、PeaceUnity、宗翔新等达成《股份收购协议》,将全部收购其所持有的如家酒店集团股份。至此,首旅酒店集团为完成本次交易,包括配套募集资金在内涉交易金额总规模逾近150亿元人民币。本次交易完成后,如家酒店集团将成为首旅酒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并从美国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退市。据介绍,本次交易对首旅酒店集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规模迅速扩大。首旅酒店集团在国内300余城市运营3000余家酒店。二是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品牌体系。首旅酒店集团未来将覆盖“豪华”、“高档”、“中档”、“经济型”全系列酒店类型,拥有“首旅建国”、“首旅京伦”、“雅客e家”、“欣燕都”、“南苑”、“如家”、“莫泰”、“云上四季”、“和颐”和“如家精选”等多个品牌。三是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交易完成后将借助首旅集团、首旅酒店集团在高档、中档酒店领域的丰富经验以及多元化的服务业态,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多领域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的新的服务体验。四是重组完成后,携程上海将成为首旅酒店集团的战略投资者,首旅酒店集团将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与提升,积极落实“互联网+”国家战略。从线下到线上借“互联网+”开展模式创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互联网+”正颠覆着饭店业的传统思维,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运营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首旅酒店集团董事长张润钢认为,“科学实现互联网+,是现时中国住宿业的一个战略制高点,饭店人、网络人和OTA们都需要做出思考并有所行动。首旅酒店集团的行动就是——通过与阿里、石基合作打造“互联网+酒店”新型线上酒店连锁运营模式。今年5月11日,首旅酒店和石基信息、阿里去啊,就三方合作打造“互联网+酒店”新型云服务平台一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合作内容包括共同开展“互联网+”合作、发展会员合作、共同推广“未来酒店”以及共同探索新模式服务于酒店同业。首旅酒店集团在打通石基酒店管理系统与阿里旅行预订系统并实现直连,提高运营效率与营销水平,大幅提升服务品质、用户体验及忠诚度的同时,还将把这一创新模式推广到全国范围,吸纳单体酒店和区域性连锁酒店的加盟。该集团的目标是,致力于和酒店同业一起,共同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服务体验平台,帮助单体酒店们延伸服务、扩大知名度,建立与消费者的连接平台,分享互联网经济的红利,开启更大的“互联网+”想像空间。未来,饭店业的管理模式也将由以前的或以资本、或以品牌连锁为依托,转向以信息接口为纽带的新型管理模式。张润钢表示,首旅酒店集团将基于海量共享会员信息、酒店数据,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增值服务,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在为会员提供积分商城、旅行增值服务外,还将对“互联网+酒店”这一模式覆盖的单体酒店提供集约化采购、工程、培训等增值服务。而在与OTA的新型合作模式方面,首旅酒店集团也探索出了另一种与OTA的新型合作模式。以前,酒店要给OTA预留客房,客房售出后给OTA佣金,预留的客房还不一定能销售出去。而我们则改变旧有合作模式,把计算好的空置客房提前出售给OTA,提前锁定收益。对酒店而言,科学地进行了存量管理,提高了自身的动态收益管理能力,增加了客房销售收入;对OTA而言,则极大地提高了其针对性销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据首旅酒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首旅酒店集团和去哪儿网开展的这一合作尝试,已帮助首旅南苑旗下4家成员酒店进行了客房增量部分的营销工作,预计在2019年1月10日合作期内,可以帮助其实现1亿元或以上的新增客房销售额。围绕客户关系和大数据打造线上平台当前,以品牌为符号的硬、软件在饭店核心竞争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而以客户关系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线上业务比重则开始上升,并且即将成为饭店业核心竞争力。首旅酒店集团的改革创新正是瞄准了客户关系和大数据这两个关键。首旅汇”是首旅酒店集团推出的基于积分奖励的忠诚客户计划项目。除了在线下酒店以传统方式发展“首旅汇”会员,在会员大数据体系打造方面,首旅酒店集团还借助阿里去啊线上会员旗舰店,让客人在预订时实现一键注册。截止至11月底,注册会员已超50万名。自今年6月份上线以来,已有约25家酒店入驻线上平台,总交易额已超700万元。未来,首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将全部入驻线上平台,借助线上渠道发力线上业务的推广营销。成为首旅汇会员,好处多多。已是会员的客人,如果在阿里平台上首次预订我们旗下的酒店,可以享受首晚6折的优惠。另外,首旅酒店集团还携北广传媒集团,利用酒店的客房电视、大堂显示屏及移动端手机,为会员提供不占用酒店网络宽带流量和自身手机流量、不卡顿的会员频道、直播频道等多方位的服务。据“首旅汇”会员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随着热点在全国的布点普及,“首旅汇”会员后可以很方便地在首旅旗下酒店或者商场、铁路客运,通过连接热点进入“首旅汇”会员专属频道,观看不占用流量的院线大片。有人说,未来的竞争在云端。首旅酒店集团还通过建设CRS中央预订系统,即打造集约化预订平台,为线上业务及大数据体系的发展提供信息通道基础设施,加强了集团的云服务能力。用户可以利用这一系统查询、预订客房、餐饮;企业可直接与用户交流;集团可以实现发展会员,积累大数据,开展云服务的相关工作。截止至11月1日,该系统已开通官方网站、呼叫中心,并实现了30余家酒店的系统实时对接。下一步,首旅酒店集团将实现旗下酒店中央预订系统的全覆盖,并基于这一系统开拓创新更多商业模式。在线上餐饮平台建设方面,“首旅云餐厅”也是该集团“云端”创新的重要一笔。针对传统酒店餐饮市场萎缩,新兴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旺盛这一现状,首旅酒店集团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线上平台模式推动酒店餐饮传统业务转型,打造了这一线上餐饮营销服务平台。该项目自2019年5月全面上线以来,已发展会员超过1万名,增量收入超100万元。首旅云餐厅项目运营以来,一方面,通过移动互联网与用户互动,为酒店开拓了新兴年轻消费群体市场,实现了客源迭代,积累了用户大数据;另一方面,则通过激励机制创新,线上高效管理,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超额经济效益,降低了运营成本。首旅酒店集团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该项目将加速拓展复制至更多首旅酒店集团内、外部加盟单位,在持续扩大新兴市场形成粉丝经济的同时,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在会员大数据采集、分析、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继续扩大平台价值。此外,为颠覆酒店行业的工程设备、设施传统经验型管理体系,探索酒店设备、设施、工程人员线上集约化管理创新模式,首旅酒店集团还打造了“首旅易康”线上酒店工程管理集约化平台。该平台解决了设备采购贵、工程维修专业人员缺乏、工程资源无法共享、工程维保效率低等痛点。目前该项目部分功能已经上线,已为集团节约了23%的年度维保费用,预计全部功能于2019年初全面上线。从传统酒店业态走向新兴住宿业态与移动互联网一起共同推动住宿业市场变革的,还包括消费者的代际更迭。近几年,国内兴起了亲子、养老、民宿、房车营地等大量的非标准住宿业态,住宿业市场呈现出产品供给过剩星级酒店与短缺新兴住宿业态并存的局面。在完成高、中、经济型酒店等传统酒店业态全面覆盖的同时,首旅酒店集团将触角伸向了非标准住宿新兴业态,“首旅寒舍”高端乡村度假民宿品牌和嘉乐比亲子度假酒店品牌应运而生。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旺发展,带动了乡村休闲度假市场的旺盛需求,“但目前这一住宿服务产品供给以农家乐为主,其专业化程度、设备设施、系统的功能性与服务标准,尚与游客的需求差异性较大,游客满意度较低。基于此,首旅酒店集团以‘乐活、有机’为设计理念,于2019年2月打造了‘首旅寒舍’乡村度假酒店品牌。北京首旅寒舍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花红滨介绍说,首旅寒舍采用原生态建材和传统工艺,注重自然景观、原生态植物及村落肌理的恢复,以“修旧如旧”的效果,让游客既能感受乡村旅游的特点,又能享受符合其入住需求和生活习惯的住宿产品。比如,其棉织品、床品、洗浴客用品都向四五星级酒店看齐,游客满意度较高。截至2019年11月,首旅寒舍已开业3家,品牌旗舰店“山里寒舍·干峪沟”位于北京密云县,由30个院落组成,一院一景维持了村落的原始外观,内部装修以简洁古朴为基调。首旅寒舍拟于今年内签约15家,3年内发展300家。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新兴品牌的发展,首旅寒舍还将在投资模型设计、产品方案打造、股权激励改革、众筹模式探索等多个方面突破常规。未来,该项目在国内各地全面落地后,有望成为国内乡村休闲度假市场非标准化住宿服务产品的标志性品牌,引领新业态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而嘉乐比亲子度假酒店品牌专门针对中高端家庭亲子度假市场,以家庭休闲娱乐为主,突出儿童娱乐、教育、体验活动。据了解,嘉乐比品牌建设项目已于2019年底启动,目前已完成了品牌标准、设计设施标准、VI体系等创建工作,第一家旗舰店拟于2019年6月在大连仙浴湾开业。当前,国企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之难,难在要有超前战略眼光的前瞻性顶层设计,更难在如在刀刃上起舞般的自我颠覆。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国企改革股权激励试点企业,首旅酒店集团的管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将会在其勇于探索和创新中渐趋完善。但未来几年,该集团少不了还要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之轮,在创新之路上奋斗跋涉。
传统铸造的通常工序是,首先利用容易成型的材料,加工出一个与产品有着类似外型的母模。然后,在这个母模的四周覆盖上具有一定粘度的型砂,用机器震实后再取出母模,型砂中就会自然形成母模也就是产品的形状,这样的铸模称为砂型。最后,通过预留的浇注孔把熔融的金属液灌入砂型中,冷却后去掉周围的砂型再进行一定程度的机械加工即可。用3D打印技术可以轻松的调整设计并实时生成母模,传统工艺中的母模不需要再特意去加工了,极大的节省了制作母模的时间和效率。好比用活字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无需因为一个制版错误就废弃整块板,可以随时方便的进行调整。同时,3D打印生成的母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材质,对耐久度要求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对成本要求高的场合可以采取树脂材料,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存在传统木模对温度湿度敏感,易变形寿命低的缺陷。甚至制作母模的工序都可以略过,利用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生成铸造砂型,当然这个时候所用的原料就是可以耐高温的陶瓷了。这种3D打印砂型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铸件原本的形态,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的精度和良率。我们必须要注意到3D打印得以兴盛的时代背景,那就是计算机运算能力的稳步前进和相关软件的功能提升。3D打印技术诞生以来的30多年里,相关的材料和机电等领域并未发生革命性的重大突破,然而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却提高到了当年的上千倍,并最终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形态,也极大地促成了3D打印技术的大发展。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区别:1、税收政策不同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2、类型不同可将外资企业分为三种类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比例有法定要求;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故此种合营称为股权式合营。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份无强制性要求;企业采取灵活的组织管理、利润分配、风险负担方式。故此种合营称为契约式合营。外资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企业全部资本均为外商拥有。内资企业类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弥补市场失灵,在制度、目标和管理诸方面具有特性的现代契约组织。它的内涵是资产属于全民所有,由政府占有终极所有权的企业。集体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简称集体企业是指以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实行共同劳动,在分配形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部分企业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的集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联营企业联营企业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股份企业股份企业也称“股份制企业”,是指通过发行股票及其他证券,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19世纪后半期广泛流行于世界资本主义各国,到21世纪,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3、审批程序和权限不同与内资企业相比,成立外资企业还需要外经贸部门和外汇管理局的审批。对外资企业,国务院、商务部、省级、市级和区市县级有不同的审批权限。4、外汇管制不同比如外汇管理局对外资企业注册资本结汇根据用途和结汇金额做了具体的规定。5、参与证券市场的权限不同目前证券市场对外资企业没有完全开放,外资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还受到严格的限制。扩展资料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组织形式上,外资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不组成法人组织的外资企业,可以采取合伙和个人独资的形式,这里的合伙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的法人或自然人共同出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法律依据类推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个人合伙和企业联营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则是指由一个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的企业,外国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投资企业类型选择法是指投资者依据税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通过对企业类型的选择,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的方法。我国企业按投资来源分类,可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内、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同一类型的企业内部组织形式不同,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参考资料内资企业外资企业。
明建光伏为您解答!光伏发电项目前景可以从国家的扶持政策及省电效果可见项目的前景!最权威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可以找专家做!简单的说明光伏发电你投资建设该项目涉及板块有国家补贴+地方补贴+用电开销节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都是跟国家连接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电池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晶硅冶炼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包括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的完整制造产业体系光伏发电国内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当前,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总体要求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和建设管理。对利用戈壁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适度倾斜,不涉及转用的,可不占用土地年度计划指标。探索采用租赁国有未利用土地的供地方式,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完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并简化程序。八、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完善光伏发电价格、税收、金融信贷和建设用地等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措施的贯彻实施。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光伏产业发展的管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政策,引导本地区光伏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健全行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统计监测和研究制定标准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产业服务,建立光伏产业监测体系,及时发布行业信息,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引导产业健康发展。2019年7月15日。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来进行客户服务是必须的,因为这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背书,也可以提高用户的信任度。呼叫中心许可证是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简称。分为全网呼叫中心证和地网呼叫中心证。是工业信息化产业部门同意企业运营电话呼入和呼出业务服务,而为企业颁发的许可证。呼叫中心业务是指受企事业等相关单位委托,利用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连接的呼叫中心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经过信息采集、加工、存储等建立信息库,通过公用通信网向用户提供有关该单位的业务咨询、信息咨询和数据查询等服务。其中全网呼叫中心许可证在工信部办理,地网呼叫中心许可证在各省通信管理局办理。企业想要办理呼叫中心许可证需要具备有以下条件:1、经营者依法设立的公司;2、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3、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方案;4、有必要的场地和设施;5、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和能力;6、最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违法行为。同时准备以下申请呼叫中心许可证的材料:1、填写《业务申请信息表》;2、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彩色扫描件;3、公司工商查档的章程原件彩色扫描件及一级股东证明材料;4、法人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5、3名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及近期三个月内的社保证明彩色扫描件;6、房屋租赁协议原件及出租方房屋产权证明原件;7、当地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