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米兔的社交金融分销平台未来趋势怎么样?

龚孟濂 2019-12-21 23:31:00

推荐回答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市场上都缺钱,用信用卡的人肯定多。而且信用卡里有钱算是救命钱,肯定有用的。在三四线城市没那么普及,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黄皓翔2019-12-21 23:41:3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相关问答

当你点击微信红包等待“拆”的那一刻,当你在支付宝咻咻中参与春晚互动,当你在各种手机游戏中正玩得酣畅淋漓……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现象——我们已经进入全民APP时代。在移动互联浪潮推动下,各种各样的APP正走向每个人的手机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变得方便、快捷、智能。但是,反观当今市场上众多APP应用,我们的APP真的都已经足够完美了吗?是否有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APP生存的根本,APP的下一个十年是什么?“能够颠覆APP未来的杀手锏功能其实不是别的,正是社交。Testin创始人兼CEO王军认为:APP的未来已来,只是现在还没有成为一个流行趋势,也许五年后我们才会发现每一个APP都具备了社交属性。箭扣科技ArrownockCEO徐旸也抛出同样的观点:“如今一些大公司推出的APP正活跃着大量用户,虽然这些APP暂时‘很牛’,但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他们不愿意自废武功重新创新。所以,APP市场还有继续挖掘的空间,并且APP社交化只是开始不是结束。App社交化才刚刚开始“无社交不APP”,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在中国,具有社交性质的最强的APP非“微信”莫属;在美国也一样,Uber因社交快速占领市场。微信之所以深受用户喜欢,那是因为它确实做得好,虽然微信有第三、第四层应用,但微信始终保持着“功能简单”特色,并且微信上的所有应用和用户息息相关。但是仅有个别几家具有社交属性的APP就足够了吗?放眼望去,中国很多电商APP或者一些生活信息类的平台,明显存在很多问题,缺少沟通、互动、分享功能,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如果与你相关的一个应用在A地,但是要实现人与人的沟通却在B地,这显然属于不平衡行为。能量守恒定律”要求人类必须生活在一个平衡的世界里。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的是一个健康类的APP应用,与健康相关的交流都应该发生在这个APP上,而不是微信。同样,如果我们要打车,与打车相关的业务联系也应该发生在打车软件应用上,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软件。这样世界才能平衡,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因此更加高效、人性。换言之,中国APP竞争还处于农耕时代,大部分APP还并非那么尽善尽美,都是先圈地满足企业生存需求,然后等有了更多余钱后再去考虑如何让APP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这种思路或者模式开发出来的APP必定不会长久,给后来的竞争者带来了更多机会。微博”为什么做不过“微信”?可能各有各的看法!从技术角度看,微博和微信的底层技术是相同的,都可以分享、聊天、交朋友、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是最终“微博”还是输给了“微信”,根源不是功能、不是技术,更不是知名度,而是用户体验。而“社交”可能就是APP服务提供商们实施新一轮竞争的未来突破口。社交是移动互联发展的必然结果“万物互联”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向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我们距离互联互动的世界越来越近,而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边界开始在被打通,连接越来越多,沟通越来越频繁,社交需求顺势而生。比如有这样一个场景:家长要送孩子去上学,中间会有用车服务、送餐服务。此时,家长就会考虑约来的车是否安全,送餐服务是否正规、卫生等问题。另外这个约车APP在推出信用卡服务,如果给这个APP充值是否靠谱。但如果这个APP由熟悉的人推送来,或者司机刚好认识孩子,孩子也认识司机,那意味着孩子放学后就可以直接派司机去接,用户会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再比如,如果有一个APP软件覆盖了25到35岁的妈妈,所有人均可通过APP的社交属进行沟通和互动,并且通过分享或者代理机制形成了信息留存,那么微商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很多人就不会在微信上进行买卖交易。此外,随着APP社交化能力的增强,我们会看到社群力量的强大。具有这种能力的APP可能不仅只有Facebook、微信,还有米粉,以及其他聚集着大量用户的载体。他们可能是动辄几百万的人群,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同一件事情。当我们的沟通的能力或者沟通工具越来越强,社群就变成一种自然组合方式。即使每个人相互并不认识,但是当这个行为主体发起一个需求时,就会像搜索引擎一样,立刻获得回应,让人和人之间更直接、有效、智能地进行沟通。技术已不再是障碍未来APP不只存在于想象之中。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者服务平台,Testin一直致力于帮助开发者提升App的质量。同时,依托庞大的App测试数量,Testin也会定期推出TestinAppBase实力象限TestinAppBaseSynergyQuadrant排行榜,为市场、运营、产品研发等部门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通过各种行业数据比对,Testin认为很多APP的市场行为依然简单、粗暴,还没有把完全形成用户粘性。比如:用车行业,还只是依托费用补贴的形式吸引用户,没有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如果深入用户场景,把用户数据沉淀下来,通过社交的方式来运营,用车服务体验会更好。为了让APP更具粘性,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交互功能开发的箭扣科技,也在做相关尝试。如何通过图形数据的形式获取社交关系?未来我们要推出快社交服务。在徐旸看来,很多APP社交可以通过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不一定非要加分享、朋友圈等功能才是社交。以大众点评网为例,如果短期内它要做更多功能开发,应该从何处下手?其实我们基于用户数据就可以发现很好的社交结构。比如:如果有那么一小撮人经常在在同一个地点购买同样一种物品,那说明他们有着共同的习惯,针对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在APP社交化的道路上,Testin和箭扣科技不谋而合。他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让社交成为打开未来APP大门的那把“金钥匙”。这也是为什么箭扣科技Arrownock与云测Testin联手举办了系列线下活动:《AppBase上的社交解剖学》的最初目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也许十年之后,当我们把时间向前倒回,会突然意识道:有两个哥们谈论的话题其实已全部实现,并成为历史。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原标题:2019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金融科技为为供应链金融行业注入新动能区块链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金融科技的引入,为供应链金融的优化与重构注入了新动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有助于在整个产业链生态中摆脱核心企业的限制,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对核心企业信用以及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将中小微企业真正纳入到供应链金融的体系中。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提升供应链的综合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区块链技术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难题,用技术推动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的建立。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从中央到地方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鼓励并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继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与中小微企业有关的话题成为热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相关内容,近期,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围绕中小微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了五大举措。指导意见》中,除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以及发展债券产品外,还特别鼓励企业依托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特许经营权等渠道进行融资。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接近15万亿近年来,在全球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供应链金融因兼具产业和金融的双重属性,能够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提供基于业务的融资服务,因而实现了快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6%。2019年供应链金融在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10%-30%,而在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在20%-25%。2019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接近12万亿元。截止至2019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增长至13.08万亿元左右。初步测算2019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13.7万亿元左右。并预测按每年5%的增长率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接近15万亿左右。2019-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9-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新兴信息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众所周知,由于小微企业资信不足,缺乏抵押担保,财务制度不健全,风控能力相对较差等因素,难以获得传统的信贷支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并与金融深度结合,在控制业务风险,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度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分析人士认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受核心企业把控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限制,难以有效收集数据,各环节数据难以融合打通,业务效率较低。金融科技的引入,为供应链金融的优化与重构注入了新动能。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有助于在整个产业链生态中摆脱核心企业的限制,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对核心企业信用以及对抵押担保的依赖,将中小微企业真正纳入到供应链金融的体系中,也可以将以往无法使用的经营行为数据变成可用的信用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提升供应链的综合管理水平。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有买方融资和卖方融资,主要是依托票据单证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核实并确认票据、交易以及货物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供应链金融在沿着产业链条释放核心企业信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痛点”,尤其是对于风险的识别与把控。目前,通过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流媒体、物联网、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能够有效识别风险,实现信用穿透。数字化已成产业发展必然趋势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产业,而全球产业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也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早前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显示,到2030年,数字化的三股推动力,即去中介化、分散化、非物质化将转变并创造10%至45%的行业总收入,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将席卷中国,拍打着各行各业,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转型机遇,提升效率、生产力以及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然而,不同产业的特征、生态、周期与发展逻辑不同,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产业鸿沟难以逾越,因而尚未形成具有普适价值的管理与发展模式。但毫无疑问的是,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是产业数字化的基本目标。工业“4.0”背景下,产业中不同供应链通过技术工具帮助企业流程更加数字化,推动传统供应链向智能、高效的生态系统演变,建立既有弹性又有响应能力的供应链体系,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实现产业整体的降本增效以及客户交互。实践证明,区块链技术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难题,用技术推动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的建立。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曹鹏表示,区块链是数字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中国产业数字化“上台阶”的问题,带来的是推动新一代可信数字经济生态构建的历史机遇。从区块链具体的应用领域来看,既有在农业、畜牧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的信息追溯,也有在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票据、版权保护等场景的数字存证。指导意见》也强调,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通过源头追溯、实时监测、在线识别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果。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阿里云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提出,当前,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府、金融、零售、农业、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深入。其中,零售业等将成为受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影响最深的行业领域,在未来3年至5年内,其数字化程度有望达到70%至80%。从产品研发、大数据营销到供应链优化、智慧物流等,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程速度也在加快。以“互联网+”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已势不可挡。一方面,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创新无处不在,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竞争,无形中驱动并加速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支持。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云制造平台和云服务平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完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有专家表示,实体企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打造自身的众筹平台、物流平台以及电商平台等,构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生态圈,也是企业向网络化、智能化过渡阶段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