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存在哪些弊端?

黄田园 2019-11-03 18:00:00

推荐回答

一对一辅导我国中小学教育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老师、家长在学生正常接受的教育教学之外,还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奥数班、网校、家教等辅导训练。而此类辅导训练往往是有偿服务。虽然近几年教育部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并出台一系列减负政策,希望减轻学生额外负担,但现实生活中课外有偿辅导却屡禁不止,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几乎人人都有参加课外辅导的经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其利弊对当前及今后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有深远意义。课外辅导训练与目前学校的教育现状一样,目的跟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其实际效果也是褒贬不一。但它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真真实实存在了,原因主要存在于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几个方面。从社会因素方面看,许多社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日益增高,随着高校的纷纷扩招,大专、本科生早已不再吃香,许多学生一开始入学便把考研、考博、出国留学等定为奋斗目标。我国多少年来一直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评定学生优劣的一种非素质教育。虽然经过若干年的教育改革,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择校考试、中考、高考这一系列教育评价体系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命运,所以学生们要想获得理想的工作,就必须拥有高学历。而现今社会竞争激烈而又复杂,往往在同等条件下,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容易成功,所以很多中小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的同时,不得不参加多种课外技能训练,比如乐器、绘画、舞蹈、专业性计算机技术、小语种外语等,不胜枚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些校外培训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从学校因素方面看,每年的升学率是卡在学校脖颈上的一道枷锁。升学率高不高,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声誉,进而决定着学校的生源,最终直接关系到该学校能否在名校林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大多数学校都在搞解难班、奥数班、奥语班等类似的辅导班。即使校内不组织,大都也支持学生在校外参加类似性质的辅导班。从学生及其家长方面看,大致分三类情况:一是学生学习能力强,课堂学习有余力,此类家长们当然不愿让孩子课余时间花在游戏和休息上,给孩子加压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二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校教的东西“消化、吸收不了”,家长们便急着到处找老师、家教、培训班给孩子补课,不惜一切代价为达到自己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而努力。三是学生处于中等水平,并没有补课的必要,也无余力学习新知识,但是看到其他同学纷纷参加,往往有攀比心理。而一些本不打算给孩子额外负担的家长们为了不影响孩子前途,迫于无奈随大流,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这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过高的期望值和从众行为,成为课外辅导有偿服务存在与发展的温床。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课外辅导”已从简单的课堂教学的延伸发展为席卷全国各地中小学,涉及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一股风潮,绵延不绝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国中小学生参加课外有偿辅导形式多样,但不可否认它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并且是有一定正面作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课外有偿辅导种种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正确对待课外有偿辅导,因人、因需而异,切忌盲目跟风或超负加压。首先,中小学课外辅导有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要控制当前过多、过繁、超量的各种课外辅导,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继续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考评制度可以借鉴西方同等学校的考评方法,制定并实行更加全面、科学的“多学科各项指标综合积分考评制”。这种“综合积分考评制”既能体现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等各种素质的教育程度、发展状况。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获得“高分”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补习班变得没有市场,有效遏止其发展趋势。其次,我们应该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关系,明确学校的课堂教学才是主体,要重视加强课堂教学各环节管理,使之主次分明,以辅促主。课堂教学教”的目的。
赖鹏彬2019-11-03 18:01:28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1、视活动形式,轻视活动效果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有:课间广播操、各种体育活动比赛等,但其中不少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如学校广播操一练几年都是老一套,学生所做动作都变了味,观其学生懈怠的神情,机械性的动作,特别是中学生,小学还好一些,这种情况又有何等价值可言呢?至于学校开展的运动会与文体活动,犹如夏天的一阵暴雨气势不小,来的快消失的也快,很难给学生产生效果,学校收获的是有了开展文体类活动的档案材料,大多数学生得到只是饱收了同伴表演的眼福。其结果是:活动过后学生再也没有时间去体验,去真正意义上的运用锻炼来健身。2、重视球类项目,轻视其它项目中学生在校所学的体育运动项目种类可谓不少,其中可选择用来健身的运动项目有中长跑、武术、韵律操、器械体操和各种球类运动等。目前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主要以球类活动开展的最为频率,而每次活动中,却出现“临渊羡鱼”者多,参与者少的尴尬局面;也许是球类运动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易于组织管理的特点,从而使学校忽视了对其它体育项目的组织与安排。3、重视非毕业班,忽视毕业班在“全体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等素质教育态势面前,各中小学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似乎有所增多,但也仅是学校局部年级的部分学生在参加活动。在调查中了解到初一、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活动总数的七层以上,毕业班的学生几乎没有课外活动安排,还有部分中学的毕业班体育课竟然少了1节,反而剥夺了学生所有的体育活动时间,学校如此一手抓素质,一手抓应试教育的理念及工作方式,长期下去学生的身心健康岂不令人忧哉!4、重视特长生,忽视后进生当前学校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建康水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那么如何尽快凸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呢?转而多数学校只偏面的重视对体育特长生和体育骨干的重点培养,其目的是为学校参加各种体育赛事争夺名次。学校这种厚此薄彼仅局部于重视开展少数人的体育活动或训练,而忽视了对后进生终身体育习惯及兴趣的培养,与学校发展全体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自我健康能力的教育目标要求有着明显的脱节。5、重视男生活动,忽视女生活动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场所,很难见到女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或锻炼的身影,纠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女生缺乏参与运动锻炼的主动性二是教师对女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安排。男生对体育活动兴趣与爱好易显于行动上,较为主动,而女生虽有一定的参与欲望,但不外现,在观望中期待,显的较为被动,以至教师在安排活动时只重视男生,而忽视对女生的精心安排与耐心组织,久而久之女生也就失去了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欲望与兴趣。
    黄生长2019-11-03 18:18:16

相关问答

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种: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4、社会调查和考察5、社会服务6、公益劳动和环境保护活动7、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创业活动8、勤工助学活动9、军训10、专业实习11、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12、挂职锻炼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一、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加深对国家政策方针的了解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国家的社会方针进行理解,以便各项行为能够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建设步伐。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当中,对社会上的情况了解甚少,思考问题往往过于简单,不能对社会上发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常出现一些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事情,导致对各项事情的看法容易发生歧义,无法对各项事务进行正确的选择。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把握,实现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有效连接,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三、加强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意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形式。在大学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缺乏亲身体验,往往面对复杂的事情,就会显得无从下手,难以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无法正确面对生活上的挫折。因此,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内部,加强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家长和教师的宠溺,对生活的依赖性较大,形成了不爱劳动的现象,在思考问题和做事情的时候,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讲索取,不懂奉献。通过参加实践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接触社会和接触人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使学生意识到在社会中生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是行不通的,应该摒弃自身存在的缺点,以便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打开一扇窗口。2、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但这些理论知识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4、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课堂教学太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兴趣高涨,思维也空前的活跃起来,往往会产生一些创造性火花,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5、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6、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社会实践活动现场是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不同公司处在同样的行业和盈利水平,为什么市值规模会相差10倍,为股东创造的财富差距悬殊?为什么有的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轻而易举,有的却困难重重?为什么有的公司善用股权激励、减持套现、增持、回购等方式加速财富增长,有的却不会?        这些都是市值管理的内容。系统和战略性地理解和把握市值管理,你就能更好地管理企业。        市值是股东价值的终极目标        股东价值以三种形态来体现:资产值、利润和市值。        我们看看不同公司资产值和市值的对比。根据2019年年报,腾讯净资产123亿元,2019年4月1日的总市值2841亿港元;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民生银行的净资产为600亿元,而市值仅为1500亿元。        再看不同公司利润和市值之间的差异。香港高阳科技的市值154亿港元,利润1.35亿港元,市盈率为165.43倍;海王生物的市值90亿元,利润3200万元,市盈率则为373.44倍;美国Amazon上市10年都亏损,但股价活跃,市值巨大,目前市值580亿美元,利润8.63亿美元,市盈率为66倍。        可见,不是资产值高,股东的财富价值就一定大;也不是利润高,带来的增值就一定大。市值才是对股东财富意义最大的指标。因此,为股东创造价值,应该把利润当作过渡性指标,而把市值当作经营的终极指标。    。
1、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通过这些活动吸收各个领域的新知识、新信息,扩大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从各方面得到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2、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认识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独立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课外活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愉悦身心,另一方面也能在课外活动中学到新的技能和本领,让他们产生课堂上无法拥有的成就感,缓和由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充满青春活力,从而增进身心健康。4、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增强责任感。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例如登山、郊游、参观名胜古迹等,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更能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责任感。引导学生去实地观察,不独给他们以自然科学的知识,而且包含有公民陶冶的重要价值,爱祖国、爱劳动、爱公共财物的公德心必油然而生。5、课外文艺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文艺爱好和发展学生的文艺才能。包括文学欣赏、电影评论、文学创作、绘画、雕刻、舞蹈、书法等活动。在当代高校一般以社团为依托来进行,比如电影协会、篆刻协会、文学社、通讯社等,通过社团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充实了校园文化。
如何有效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并列于课堂教学的两方面之一,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以个人或群体的形式开展的有目的锻炼、健身或娱乐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其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工作复杂,牵涉面广,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因此,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争取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场地、体育器械等硬件设施就可以得到添置、更新,从而为正常有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时间上也给予了保证。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去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有力的协助、配合和支持。班主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开展好班级课外体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培养学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是争取学校领导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每逢学校举行体育竞赛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安排学校领导参与,给其展示体育特长的机会,这样他们对体育的认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变化。如果学校领导能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将会有力地带动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二、加强对体育干部和体育骨干的培养体育干部和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又是各班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他们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班级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强对体育干部、体育骨干的培养,对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应该定期对体育干部、体育骨干进行培训、指导,为他们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体育干部、体育骨干的主观能动性,是搞好搞活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直接动力和保证。三、以小型体育竞赛引导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绝大部分学生参与,集健身、娱乐、培养兴趣等为一体的具有终身锻炼特性活动,会把学生过多的空闲时间引入其中。而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校际小型体育赛事只是扮演促使目标积极顺利实现的角色。学校计划的体育竞赛活动内容,在学期初公布于班级学生,时间性和目的性均为明确,班级和学生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责任,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训练,并以此带领其他学生加入其中锻炼,达到引导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因班级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平时的训练中,各自必将准备自己所需的训练器材,这样就缓解了学校体育器材的不足缺陷,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带动班级其他学生培训或积极的参与,从而使课外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进行。平时的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有目的、有意识的指导,解答学生的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学会并习惯于质疑问难,必将使其受益于校外,得益于社会,甚至影响其终身。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是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切活动的内动力之一。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安排教材内容,合理搭配教材,做到因材施教。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如报纸、黑板报,从而使学生被某类体育活动吸引,产生学习和练习的动力。第四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与帮助,避免发生伤害事故。第五课外体育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五、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各方面的素质现今是“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每位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育教师仅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很难胜任本职工作的,也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更难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体育教师要自觉、积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只有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和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要想持之以恒地把课外活动开展好,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安全;二是必须得到全校教师的支持。为此,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注意经常沟通关系,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另一方面决不能搞“体育至上”必须把握好课外活动的度,必须以不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为原则,否则就会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