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语言写出生活中的某一情景

符英杰 2019-12-21 19:52:00

推荐回答

文学意境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之一,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把它与其他艺术至境形态区分开来。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四个方面。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然而,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具有艾略特所说的“如画性”Bildlichkeit,是一种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这种形象又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意境的这一形象特征,用中国的说法就叫“情景交融”。南宋文学家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首先提出这个概念,他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对此论述更为精要,他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这是强调情对景的依赖关系。又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是描述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的状态。同时,王夫之还提示了意境的形象创造的两种主要方式,他在《唐诗评说》卷四中说,诗有“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两种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类意境的创造中,作者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从景物中一股融融春意扑面袭来,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景色和画面中虽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真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境的这种创造方式,历来最受人们推崇,因为它在风格上极为含蓄,达到了如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而这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的境界。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请看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即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此诗全作酒后谵语成篇。可笑的逻辑、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天真放达的个性。一个醉眼朦胧,酣态可掬的“酒仙”的形象便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了。这不仅是“情中见景”,更是“语中见景”了。它有点类似小说中的语言描写显示个性的手法,又是意境创造中化实为虚的艺术处理。皎然认为:“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也就是认为意境中的景物和情感的处理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如果说上述“景中藏情”者,是以“偶实”的面貌出现的;而第二种“情中见景”式,便是以“偶虚”的面貌出现的了,仍算“情景交融”的一种方式。第三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吸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诗是李白天宝元年742受诏入京时的作品。时年42岁,居家安徽南陵,正值壮岁志气如虹时,忽然听到天子诏见的喜讯,全家一片欢腾,诗人兴奋异常:其仰天大笑的忘形境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历如现。这种情景并茂的意境,一般都要出自诗人大喜大悲的情怀和一气流贯的手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亦是。当然,以上三种情景交融的方式创造意境,都可以写出上乘之作,方法本身并无高低之分。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意境的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句话含意十分丰富,其中有一层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实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为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是在一种复杂的情感背景上写成。显然它是一首警世之作,诗人发思古之幽情全是为了现在。这首诗的意境结构十分明显。除夕阳黄昏,春燕翻飞朝荒凉旧址的画面是实境外,其余对六朝繁华景象的联想、对历史变化的洞察与领悟、对现实的联想与对比、对大唐社稷誓的担忧以及诗人忠贞正直的形象和无边的思绪等等,均在虚境之中。这数层意蕴均由实境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得来。由此可见虚境的开拓,才是意境创造的目的所在。意境便是这种虚实相生的产物。那么虚境与实境的关系是怎样呢?一般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中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我国文论历来十分重视虚境的这种重要作用。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初发取境偏逸,一首举体便逸。这里说的“取境”,是指对虚境的提炼和设想。皎然认为,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统帅的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在意境创造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清人许印芳对此曾有很好的阐释。他说:功候深时,精义内含,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既臻斯境,韵外之致,可得而言,而其妙处皆自现前实境而来。也就是说,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而来。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工夫全要落实到对实境的描写上。这从上例《乌衣巷》已可充分看出,它的意蕴层深的虚境,全是由诗人描绘的展现于眼前的荒凉的实境和诗人有意设置的历史陈迹,以及通过燕子故意勾起人们对历史的联想来完成。诗人采用反衬、对比、讽刺的艺术手法,也使实境具有了无限的蕴含力。所以一切都要在实境描写上见功夫。那么,怎样通过实境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虚境呢?古人也总结出了一条艺术规律,即“真境逼而神境生”。清雍正时期的画家邹一桂,说得更很清楚: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能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为不能者,固不知画也。这里强调的“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道出了意境创造的奥秘。然而“实者逼肖”,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种功夫,都是以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为目的,既求形似,又求神似而后者更为重要。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通过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生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今观宋、元、明、清四代“意境”论者,他们的理论大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展开的:一个是侧重在“虚”的。这派论者从接受的角度出发,注重欣赏时形成的审美意象,强调诗歌当为读者提供再创造的广阔余地,使人感到回味无穷。本来,中国古代孟子的“以意逆志”和庄子的“得意忘言”,对接受和欣赏理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自钟嵘的“滋味”说,特别是唐代一批人大谈“味外之旨”之后,不少文论家喜欢讨论这个问题。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载梅尧臣论诗语曰:“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两句话虽然前一句说的是诗歌本体,但落脚点则在“味外之旨”。沿着这一思路,严羽拈出了“兴趣”说,认为诗的“妙处”就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后来如李东阳、王延相、陆时雍等论诗欣赏“意象超脱”、“意象透莹”,胡应麟、王士祯等论诗所讲“风神兴象”、“神韵”,都是着眼于诗歌如何使作者易于形成审美意象。一个是侧重在“实”的。这派论者着眼于本体的构成,主要是从“情景交融”的角度上来探究和发展“意境”说。宋代以后,论诗歌“情景交融”者代不乏人,如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云:“意中有景,景中有意”。谢榛《四溟诗话》云:“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有必要说明的是:虽然“景”与“情”不等于“意”与“境”,“情景交融”也不等于“意境”,但“情”与“景”确是“意”与“境”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即是形成“意境”的基础。纪昀在贺方回的《瀛奎律髓》上用“意境”两字来点评杜甫诗的地方,往往就是贺方回点明的“景在情中,情中景中”、“景寓于情”之处。在宋元时代出现的不少“诗格”、“诗话”类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用“情”和“景”来析句衡字的。如范晞文《对床夜话》论杜甫“天高云去尽”等诗句时,用“上联景,下联情”、“上联情,下联景”、“景中之情”、“情中之景”、“一句景”、“一句情”、“前六句皆情”、“后六句皆景”等等来评价。何谓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宗白华认为“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这与中国人的诗化宇宙观、哲学有联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一语,出自《庄子·应帝王》,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前者的生命律动是形而下的状态,后者则是生命律动的形而上的状态。然而不论形上或形下,表现的都是生命的律动。因此,生命律动便是意境的本质特征。其二是状飞动之趣。状飞动之趣”一话出自唐皎然《诗式》,他提出,在意境中要“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意境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不是空旷无物,更不是一片死寂的静土,而是一个充满了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空间,这是一个鹰飞天天,鱼跃于渊的空灵动荡的世界。唯其动态千种,方能显示生命的律动,意境的魅力。清人王夫之说:“自然之华,因流动而生变而成绮丽……动人无际矣!”看来,努力描写意境的“飞动之趣”已成了一条普遍的艺术规律。自古佳句无不状飞动之趣,杜甫名句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在古人那里,不仅像这样的景物要状出“飞动之趣”来,就是静的事物,也要化静为动,写出“飞动之趣”来。王维在《书事》中有一联用得特别好。其云:“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颜色不论怎么说都是不会动的,但王维为了表达苍苔的生命律动,竟然让它有了“行动”,有了意念,增添了“飞动之趣”,从而把苍绿色的苔藓鲜嫩可爱的生命写活了。由此可见“状飞动之趣”在呈现生命律动方面多么重要。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都是此说的前奏。晚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他又把这种“味外味”称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更突出了“韵昧”的美学内涵。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则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又说“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由此可见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更为充分,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总之,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
辛国文2019-12-21 20:05:59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笔直的大道,走不完的路,冬天的萧瑟与寒风让行路难更添沉重,日落西山成为一种讽刺,看不到边际的生活如北风一样给树给房子,给行进的自己刻画着皱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必须走完这些路才能回到家。
    齐本会2019-12-21 20:19:55
  • 正确格式剧本的中间用中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写作要素剧本的三要素是: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要一一考虑周全。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拓展资料撰写忌讳一、写成小说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二、对白增多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三、故事太多枝节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电影剧本格式—。
    边可斌2019-12-21 19:56:24

相关问答

“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据最近相关调查显示,有2/3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似曾相识”的经历。据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不过,如果这种感觉过于频繁,过于强烈就是一种病态。知觉与记忆相互作用“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多发生在情绪不稳定时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开头写:母亲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落款:你爸爸算尊长,所以落款要写,你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再加上年月日现在人们在信的开头或电话的开头、见面打招呼都喜欢说“”,古文一般有几种表达形式:一是用尊称,如“仁兄”、“尊长”“贤妹”等,称呼里已经包含“”.二是根据当时当地情景打招呼,如“贵人前往何地?”“兄台别来无恙”等,也包含了“”.另外,提供一些问候语:1.敬扣金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敬:恭敬,尊敬;扣:以头扣地,旧时最敬重的礼节;金:比喻尊贵,贵重,这里是指对方的身体;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头交祝您身体平安.2.敬请福安.写给父母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请:敬词,无实在意义;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你们幸福安康.3.谨祝康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4.谨祝荣寿.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谨:恭敬,郑重:荣:高,长.意思是恭敬地祝愿您健康长寿.5.恭请示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恭;恭敬,恭顺;请:敬词;示:给人去信的敬称.意思是恭敬地写信与您并祝您平安.6.顺扣崇祺.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顺:恭顺;叩:以头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顺地向您瞌头交祝您吉祥如意.7.虔请崇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虔:虔诚;崇:高.意思是虔诚地祝福您幸福平安.8.敬请钧安.这是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钧: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11.恭请颐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颐yí:保养.意思是恭敬地祝好保养平安幸福.12.肃叩堂安.写给长辈书信结尾的问安语.肃:拜;堂:堂上.本指尊长居住的地方.《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堂上启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我的初中生活初中的生活里,有快乐,有苦恼,有困惑,有伤心。太多太多的情感融洽在一起,短短的初中生活变得简单而又复杂,让人烦恼让人回味。上了初中了,代表着自己长大了,在也不是那个让人宠着爱着护着的“小公主”,“小少爷”.代表着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和自由,不再是一个只会听父母的话,没有主见的人了。虽然有了自由,可生活却乱得不可收拾;虽然长大了,可有些事情却不是一个人就不能独立完成的。在以前的时候,在学校里什么困难有时老师可以帮上忙,自然轻松。学习也不是很紧迫,即使自己管不住自己,身边至少还有严厉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自己是被宠着护着,什么事情自己拿不定注意,身边还有父母呢。生活过得有秩序,井井有条。可是上了初中,一切自然都变了。好象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学校小事自己解决。学校也很紧张,功课又多,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不太管了。因为他们觉得上了初中要学会自觉。在家里,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被宠被护的“小公主”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拿注意,因为他们说长大了,要有主见。就这样,初中的生活在混乱中度过。每一天的生活没有任何秩序。初中的生活,遇到苦恼的事,伤心的事总是自己在一旁流眼泪。在同学面前总是笑嘻嘻的,装坚强。其实笑只是掩饰自己悲伤的一面,现在我才懂,”笑中有泪”的含义.因为没有了以前父母宽敞的肩膀.痛苦时那个肩膀就像温暖的火炉,就像流浪的小孩找到了归宿.可是现在,我没有了归宿,伤心时只有自己哭的份儿,在也没有肩膀可以让自己依靠.因为那个肩膀上靠着的人是从前的我.个个都说初中的生活自由,轻松.以前我自然也在期待有一天可以快快长大,去享受初中的生活,等到得到了后才知道.原来是悲伤.这种代价太大了,也太痛了.让我一时反映不了.郁闷的时候,总在想着以前的一切.以为只要自己成绩好了,父母也自然会更疼爱自己.可是当自己把在学校里的一切告诉他们时,他们却只说了一句”努力”.然后又投入工作里.对于他们的冷淡,更是愤起了我的信心.我一直在心里想着:也许父母只是想用那种不屑的延伸来让我更加用学习去注意他们,吸引他们.所以我在更努力的恢复以前的成绩和自己.初中的生活留下了无数的痛苦与快乐.痛苦是短暂,快乐是永久的.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也许在你的初中生活里,也有过无数个苦与甜吧.对于以前的自己,初中生活是个神秘的棉纱,总想掀起它真正的面目,看看里面的惊喜;可现在掀开了,带来的却是很多的苦恼,困惑,高兴,伤心等等.这个惊喜真的让自己无法一瞬间去接受.但是它还是一涌而来,想退也退不了.也许这样一来才回令自己更加会记得和回味初中的生活.我的初中生活人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中学时代的生活,更是一片永不褪色的风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初中生活,每个人的初中生活都是一部与众不同的精彩影片,是任何大腕导演都导不出的“佳作”。你想知道我的初中生活吗?好,请看———玩“星期天到喽!”我们这群“疯丫头”在一起炸开了锅。这个星期天我们去绿色庄园划船。怎么样?我请客!”“太棒了!”“好啊!”“OK!赞成!”随着一阵吵闹,我们踏上了去绿色庄园的路。这里的水越往深处越清。夕阳照在浮动的水面上,化做星星点点的金光,照在静静的水面上,化作一块美玉,想必这些也能叫做“,静影沉璧”吧。大家都停了吵闹,好像怕打破这份美好恬静的氛围、、、、、、别看我们平时悠闲自在,可是——苦考试后。这下可惨了!”我对好友说,“这次只考了这么少的分,回家可要迎接‘暴风雨’了!”一改往日的,我地一步步挪回家,向爸爸妈妈汇报成绩后,灰溜溜的躲进了房,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爸爸脸上“乌云密布”,妈妈在厨房里把锅碗瓢盆摔的震天响。唉!谁叫我只知道玩呢?赶紧好好学习吧!于是——学夜深了,窗外的冷风刮个不停。唉!这么冷,冻死我了。我抱怨着。爸爸已经几次催我休息了。可我能休息吗?我还要攻克这一个个难题,赢得好成绩呢!天上那一颗颗星星一闪闪的,好像在问;‘‘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呢?唉!我的心情你一理解吗?我擦擦脸上的汗,又埋下头去学习有劳动就会有收获。这不——乐又一次考试结束了。我捧着成绩单,脸上都是‘‘多云转晴“”。妈妈到厨房边哼小曲儿边做饭,爸爸乐滋滋地边吐烟圈边看报。哈哈!我明白了;学习之余,但不能太过分了。正所谓,才是文武之道嘛。这就是我的初中生活:有学,有苦有乐,一切都是那么难忘!初中生活,我人生一片永不褪色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