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风险转移措施有哪些?麻烦告诉我

黎牧星 2019-11-06 14:56:00

推荐回答

 主要的应对策略;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回避——当遇到下列情形时,应考虑风险回避的策略①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很大且后果损失也很大的项目;②发生损失的概率并不大,但当风险点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是灾难性的,无法弥补的。2.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自留1)风险自留与其他风险对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改变项目风险的客观性质,即不改变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项目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2)风险自留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导致非计划性风险自留的主要原因有:缺乏风险意识、风险识别失误、风险分析与评价失误、风险决策延误、风险决策实施延误等。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工作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种,风险控制方案应当是两种措施的有机结合。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转移1)非保险转移;又称合同转移,项目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三种情况:①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②承包商进行项目分包;③第三方担保。如承包商履约担保。2)保险转移:通常直接称为工程保险。但保险并不能转移工程项目的所有风险。望对您有帮助满意还请采纳。
齐昭田2019-11-06 15:06:3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一、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有计划自我保险。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
    连丽芳2019-11-06 15:18:05
  • 风险管理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建筑工程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不确定的因素,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风险管理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首先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将这些风险定量化,对风险进行控制。国际上把风险管理看作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转移是工程风险管理对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是风险转移的两种常用方法。或投标保函,保证一旦中标,则履行受标签约承包工程。一般投标保证金额为标价的0.5~5%;第二,履约担保:是为保障承包商履行承包合同所作的一种承诺。一旦承包商没能履行合同义务,担保人给予赔付,或者接收工程实施义务,而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继续履行承包合同义务。这是工程担保中最重要的,也是担保金额最大的一种工程担保;第三,预付款担保:要求承包商提供的,为保证工程预付款用于该工程项目,不准承包商挪作他用及卷款潜逃;第四,维修担保:是为保障维修期内出现质量缺陷时,承包商负责维修而提供的担保,维修担保可以单列,也可以包含在履约担保内,有些工程采取扣留合同价款的5%作为维修保证金。以上四种担保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常见的工程担保种类,除此这外还以以下几种:反担保、付款担保、业主无能为力担保、分包担保、临时进口物资税收担保、完工担保、差额担保、施工执照担保等。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日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齐明浩2019-11-06 15:02:57

相关问答

1.价值的实现众所周知,将钱放在银行是资金的积累过程,储蓄时间越长获得的利润越高,这个高是相对而言的,储蓄本身和爬楼梯一样,得经过时间的积累,最后才能到达设定的目标。如果说储蓄是爬楼梯,那保险就是坐电梯了,从合同生效起,就已经拥有了保单上的保额,而这个保额一般是高杠杆效应,比起储蓄更划算。2.对意外事故的补充没人愿意发生事故,可是我们没法阻止,若真的发生,同一笔钱用于储蓄和用于购买保险,毫无疑问,得到的保险金会是储蓄的十倍甚至百倍,在应急上,储蓄是比不上保险的。3.风险的可控性储蓄的利率都是提前约定好了,存几年就有相对应的利率,但无法提前知晓可能遇到的风险,更别说约定假如风险来临,额外给予一笔钱用来对抗风险了,而保险是提前将发生风险可能需要的巨额费用提供给你,假如意外发生,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赔付一大笔钱,足以抵抗风险。4.破产风险银行是可以破产的,但保险公司是不可以解散的,这也就是说,把钱放在银行,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回来,若是放在保险公司,按照监管部分的规定,保险公司至少有4倍赔偿的能力。哪种更安心,一对比便清楚。5.利率分红留心过的朋友应该清楚,每天银行的显示器都在循坏着利率表,利率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保险的保额不会存在这个变化,原先约定的多少就是多少,很大部分时间比储蓄利率高。6.存在的意义储蓄只有一个功能,就是靠的是不高的利率来增加财富值,而保险不仅有储蓄功能,还能提供保障,保险比储蓄意义更大,有事发生是保险,没事发生就是储蓄,一举两得。
只要是合法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都可以为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社保的缴费基数社保缴纳基数一般是指当月的工资,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社保的缴费比例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扩展资料:办理社保需填报的表格及附报资料1、社会保险登记表及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一式两份并在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相关证件如下: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或成立证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3地税登记证;4私营企业如相关证件无法清楚地认定其单位性质,应补报能证明其私营性质的相关资料如:工商部门的证明、国税登记证、验资报告等。5事业单位应附有关事业单位成立的文件批复。6驻汉办事处应附总公司或总机构的授权书。附报资料:新参保职工身份证复印件户口不在本市的职工还需提供户口或者暂住证复印件以上证件同时需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
保险商品具备三大特征:长期性、确定性和灵活性。一、长期性。保险一般注重长期收益,保单利益常常涉及两代甚至三代人。可以让客户在未来的时间拥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现金流,让不确定的未来获得相对确定的财务支持。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大爱的体现。这个特征运用的原理是平准型现金流的规划,也就是俗话说的“削峰添谷”。当家庭条件好的时候或者在创富能力强的时候多做一些储备,在出现特殊情况或者创富能力下降的时候变现并形成反哺型的现金流。二、确定性。两全型保险产品一般具有固定的生存金收益及稳定的增值收益,保险利益是可预估的。三、灵活性。保单的灵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经济环境中发现投资机会时,最高可以贷款保单的现金价值的80%,只要您的投资收益率大于贷款利息,便可用收益抵付贷款利息。2、在保单贷款后,您的保单可以继续有效,剩余的现金价值依然享受贷款前的全部利益,生存金、红利等利益不受影响。客户可以通过保单贷款功能的运用,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扩展资料:保险产品的构成要素:1.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保险责任是保险人所承担责任的风险范围,即保险产品中约定的风险发生后,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外责任是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范围。2.保险费率保险费是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以作为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报酬。保险费率是指单位保险金额中保险人应收取的保险费。在保险实务中,保险费率通常是以千分数来表示的。保险费率的确定是依据保险标的的风险程度、损失概率、保险责任范围、保险期限和保险人的经营管理费用等因素来综合加以考虑的。3.保费交付方式保险费的交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合同成立时投保人一次交纳,即趸缴;另一种是投保人分期交纳保费。4.保险期限保险期限是指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承担保险责任的时间范围,或者说是保险责任开始到终止的有效期间。保险期限是保险产品的重要内容,也是确定保险事故的重要依据。财产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较短,通常为一年;人寿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较长。在实践中,保险人一般允许续保,即投保人可在旧保单期满后继续缴纳保险费,并规定续保期限。5.保险赔款或保险金给付方式在保险有效期内发生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或事件时,保险人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赔款或保险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领取保险赔款或保险金的方式在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中存在一定的区别。在财产保险中,一旦保险事故发生,被保险人可以一次性领取保险赔款。在人寿保险中,被保险人或受益人领取保险金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一次性领取保险金;以年金方式分期领取保险金;将上述两种方式混合使用,即保险金的一部分一次性领取,剩余部分以年金形式领取。保险产品。

1、公司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法律依据

1、《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四十四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