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权人相机治理机制

黎盛昌 2019-12-21 13:03:00

推荐回答

所谓财务机制,是指财务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耦合方式及其与理财环境的衔接形式和协调程度。其中,各财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耦合方式是财务机制的核心内容,而其与理财环境的衔接形式和协调程度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作用,就是财务机制的完整内涵。财务机制是一个系统,它由各种子系统即各种子机制构成。这些子机制在整个有机体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以不同的方式来维持整个财务机制系统的运转。根据财务机制系统构成要素的功能不同,笔者认为,财务机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一、财务运行机制的构建财务运行机制是财务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财务机制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筹资机制、投资机制和分配机制三项基本内容。从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筹集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筹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确定合理的筹资决策程序;②确定合理的筹资规模;③选择恰当的筹资时机;④优化资本结构;⑤降低筹资成本;⑥防范筹资风险。投资包括资金投放和资金使用两个基本环节,与此相应,投资机制也就包括资金投放机制和资金使用机制两个方面的内容。构建企业投资机制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①正确进行投资决策;②优化投资组合;③优化资产结构;④正确确定资产存量和流量。分配机制是对收益的所有权和占有权进行划分,以保证其合理归属与运用。构建分配机制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确立并严格遵循收益分配原则;②按规定程序进行收益分配;③选择合适的股利政策。财务治理作为相关利益主体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主要解决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从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系统整合出发,借鉴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探讨建立健全财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有关问题。一、概念约定: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系统的两个层次由于专门研究财务治理的文章不多,为便于后文的讨论,有必要对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作概念上的约定。一财务治理:相关利益主体责、权、利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关于财务治理的概念描述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二财务管理:一个简要的理论考察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财务管理基本上是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认为,50年代财务管理学界在证券组合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着现代财务管理学的产生。与以往的一些财务管理思想比较,现代财务管理学具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学科特征:一是概念之间逻辑严密,推导科学;二是具有极强的预测能力。纵观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其关注的核心都是企业内财务效率的提高,而对企业财务的形成及其构成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不涉及,原因在于它隐含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企业是事先存在的,企业财务是伴随企业而来的。由于不考虑企业形成财务契约的过程及其制度环境,使财务管理理论关注的视角更多地局限于企业具体的财务经营活动,而忽视其赖以存在的治理基础,从而存在着诸多不足。三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系统整合:财务战略是两者联结的纽带以上分析表明,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缺乏良好治理模式的企业财务,即使有“很好”的财务管理体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也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同样,没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畅通,单纯的财务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蓝图,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从终极目的看,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只是各自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财务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划分,以及采取什么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者为实现财务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两者间的联结点就在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层次。如果把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过程区分为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部分,则财务战略管理的功能就是由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和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共同完成的,其中,董事会或股东会作为一个整体在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上完成的是批准和监控功能,而总经理等高层执行人员则是注重于财务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财务治理结构的各个层次完全融入到整个财务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在战略层次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①财务治理主体的形成及选择对财务战略导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②财务治理主体的安排将影响财务战略主体的动力;③财务战略从其与环境的关系上可以分为外向交易型财务战略和内向管理型财务战略,财务战略主体通过不断的外向交易型财务战略选择和实施,可以达到局部调整财务治理结构的目的,而外向交易型财务战略的开展又依赖于企业可资利用的财务市场治理机制,内向管理型财务战略则是基础和保障;④在组织结构上,财务治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层,总经理等高级执行人员则是决策层和下层人员的联系纽带;⑤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在企业层次上,财务治理作为基本构架规定了财务管理的导向和原则。但在具体的操作层次上,财务管理的微观活动通过日积月累的作用,会对财务治理起到调整的作用。二、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财权的配置如前所述,在财务治理结构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不仅是一种经济关系经济性,而且这种经济关系都是通过契约纽带连接起来的契约性,要使契约有效,当出现财务契约预期的情况时要明确谁有决策权,这就是财务治理结构对权力剩余控制权配置所要解决的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有权同财务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财务治理结构是在既定所有权前提下安排的,所有权形式不同,财务治理结构中的权力配置也不相同。如在股权集中情况下,财务治理结构中的所有权决定控制权或者说所有权同控制权结合较紧,而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所有权同控制权相分离。二是企业内部剩余控制权的配置。财务治理结构对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之间配置剩余控制权,股东拥有最终控制权,董事和经理分享剩余控制权。这两个方面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问题,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责利界区,形成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确保财务制度的有效运行。一财务治理行为主体权力配置的一般考察财务治理行为主体是指拥有特定财权并参与财务治理的自然人与法人,包括直接行为主体拥有一定财权并直接参与治理的自然人和间接行为主体拥有一定财权的法人或政府机关,通常委托自然人参与治理,确定财务治理行为主体的核心问题是考虑参与财务治理的行为主体是否有能力和动力来行使其权力。一般来说,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各司其职,互相制衡。其中,财务战略决策权掌握在股东会和董事会,日常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掌握在经理人员含财务经理手中,而财务监督权在公司内部则是分散配置的。表1列出了各种财务治理主体权力配置的基本情况。表1财务治理权配置的一般考察┌——————┬———————┬———————┬———————┐│││财务治理│财务治理││财务治理主体│公司治理权配置││││││结构形式│权配置│├——————┼———————┼———————┼———————┤│股东会│出资者所有权│所有者财务│财务战略决策权│├——————┼———————┼———————┼———————┤│││所有者财务与│││董事会│法人财产权││财务战略决策权││││经营者财务集合││├——————┼———————┼———————┼———————┤││││财务战术决策权││经理人│法人代理权│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营权│├——————┼———————┼———————┼———————┤│││所有者财务与│││监事会│出资者监督权││财务监督权││││经营者财务集合││└——————┴———————┴———————┴———————┘二财务治理权在集团公司内部的配置企业集团内部的财务治理,按其权限的集中或分散程度划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集团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权的配置,要注意处理好这三种模型的适用性,科学有效地在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之间进行选择配置。1、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确立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治理体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非法人实体,不具有法人企业应享有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财务治理权;二是分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这种财务责任和利益又必须与财务权力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换句话说,财务治理模式的设计必须做到责、权、利、效有机结合。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集团总公司内部建立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财务治理体制,即资金和成本的主要管理决策权均在总公司,同时通过会计委派制等方式,加强对分公司日常财务活动的控制和监督。2、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财务治理权,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会依法对其内部的财务战略决策和日常财务决策制定方案并负责执行。但是,子公司毕竟是被集团公司所控制的公司,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财务与经营的控制权。因此,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重要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又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查批准。所以,在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应选择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配置模式。3、集团公司对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的财务治理权。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包括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参股企业三类。集团公司对这些企业的财务治理权一般采用分权型的配置模式,其财务治理权的特点是:第一,是财务参与权而非财务控制权。集团公司作为这些企业的产权主体之一,有权通过派代表进入这些企业的董事会等形式,参与这些企业的财务战略决策的制定。第二,是财务决策参与权而非财务监督权。集团公司不能像对子公司那样,直接监督这些成员企业的财务运行。总地来看,集团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权的配置过程,是一个利益调整和利益分配的过程,各种利益关系的相互作用,制约着财务治理权的选择和演变。三财务治理权配置应关注债权人的地位若企业只拥有权益资本,则经理人员承担破产风险的机会比较小,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差些,也不会有财务违约情况,从而形成不了对企业经理人员的压力。但是,若在企业资本结构中融入了债务资金,一方面可约束经理人员将现金用于盈利能力较差的投资或低效率的扩张行为,另一方面,偿债的压力致使经理人员为了避免清算失去权力而设法提高资本收益率。正是由于债务资金的这些作用还有如信号作用、约束作用等,所以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备受关注,尽管各国的债权人保护制度不同,但对企业中注资份额较大的债权人来说,都会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来制约经理的行为。由于债权人一旦投资,在经营正常的情况下无权干涉企业的管理过程,一般也很难具体地、详细地限制企业的资金运用过程,所以,债权人关键的角色在于,通过对企业资金收付的监控,能够低成本地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信息,从而削弱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由于有充分、真实的信息来源,债权人并不盲目地干预企业活动,而是当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才行使控制权,所以,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相机治理机制值得借鉴。相机治理是指债权人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随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当企业出现偿债困难时,企业经营与财务控制权便向债权人转移。我国基于传统的债权债务理论,所采用的还是传统的信用控制,主要方式有:审慎的信用配给机制、限制期限和用途、抵押和担保、破产清算与重组等。通过债权人的相机治理地位及其运行机制,使债权人能够根据不同的财务状况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一般来说,债权人相机治理分三个阶段:1、事前。这一阶段涉及债权人对企业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并对企业和项目本身进行信用评级。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债权人应尽量收集到跨行业、跨部门甚至跨国界的广泛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筛选出高质量的投资项目,从而较好地消除逆向选择行为。2、事中。债权人提供资金以后,为防范企业经营人员的道德风险行为如私自挪用资金、把贷款投向高风险项目等,必须密切监察经营人员的行为及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尤其要关注资金的使用。3、事后。债权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确认,研究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及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事后监督的关键在于债权人要想方设法证实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状态,然后相应采取强制性的和有约束力的惩罚措施。一般来说,不同的债权人在行使上述三个阶段的监督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或由自己进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及商业银行等一般从事事前监督;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公司董事会一般从事事中监督;而事后监督则由破产法庭及接管市场来完成。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欠发达的国家而言,债权人一般可以通过聘请中介机构来完成或协助完成这些监督工作。三、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实现的前提: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建立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如前所述,公司内部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与偷懒行为,以损害股东的利益。为此,有必要通过在公司内部建立激励约束相容机制,协调各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1、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财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它的主要特征是:第一,财务主体的独立性,包括独立的经济利益、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等;第二,财务主体的经济性,无论财务主体采用何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都必须内含着经济功能。目前,我国财务治理结构失衡和无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财务主体的不清晰或其责、权、利安排的不对等。要界定清晰的财务主体,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是政企分开。政府的角色是整个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它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并按照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来推进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二是要深层次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是一种确认和保障财产持有人权益的制度,直接关系到从事财务经济活动当事人的行为。当产权规则发生改变,财务的行为就会改变,收入分配形式就会改变,资源配置格局也会改变。理顺产权关系、改善股权结构,是清晰界定财务主体、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2、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机制,促进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从而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由于董事会与经理人员的关系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则是一种信托关系,三者之间的利益追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为此,应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建立起制度激励机制,促使财务经理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按照现代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结果,通过实行对“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不仅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而且还同时拥有了剩余控制权由于剩余索取权是与控制权相匹配的,拥有一定剩余索取权,也就是拥有相应程度的剩余控制权。当然,激励机制、财务治理乃至公司治理与财务资本市场又是相关联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一个完善有效的财务资本市场,而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财务治理结构乃至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3、完善证券市场的评价功能,加强对公司财务经营的监督,减少财务经理人员的“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财务治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的评价功能不仅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市场具有一定的信息披露机制,而且成为控制权因素、声誉因素发挥约束作用的前提因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则对财务经理人员的打击是“致命”的。要发挥证券市场的评价功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并严格执行强制性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中隐瞒事实真相或提供虚假信息、向外输送利益和私自转移资金、运用非公平性关联交易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以及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恶性连环担保等违法违规活动的责任人,必须依法严惩。4、建立相应的声誉机制,保证财务契约诚实执行。财务经济学中一直把声誉因素作为保证财务契约诚实执行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财务契约是不完全的,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契约各方履行职责是基于相互信任,而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多次重复交易,长期信任就形成了声誉。对于职业财务经理人而言,声誉因素的作用机理在于没有一定的职业声誉会导致其职业生涯的结束,而良好的职业声誉则增加了其在经营者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前者起到对财务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作用,后者则对财务经理人行为具有激励作用。我们认为,不管从财务经理的职业道德看,还是从财务经理所从事的工作特殊性看,职业声誉可能比任何其他的激励约束手段都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效。当然,在引入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时,还要注意公平与期望的影响作用。公平,即声誉能准确地反映财务经理人的努力和能力,则声誉能够发挥正常的激励约束作用,否则便会发生扭曲;期望,即财务经理人对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相应声誉的期望概率,以及声誉能够带来其需要满足程度的预期,如果预期悲观,声誉的激励约束作用有限,而如果预期乐观,则其激励约束作用强烈。
齐新燕2019-12-21 13:09:26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相机,相就是观察分析,机就机会、状态。
    辛困秦2019-12-21 13:39:27
  • 答案中国企业相机治理结构的一项考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根据权力、经营、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和精干效能的原则,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组成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保证权责明确,各司其职,有效行使决策、监督和执行权。在治理结构中高层管理者与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普受关注的问题。而关注的焦点又在于董事长与总经理宜兼任还是分任问题。本文在对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分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4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构成、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公司绩效等五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中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以下简称“两职”设置问题,探讨我国股份公司发展的规律性。股东作为所有者拥有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但由于股东人数过多、太分散,因此股东通过召开股东大会,选举出自己信任的人担任董事,成立董事会。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成为公司所有者的代表,负责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个别股东不能干预董事会的决策,这就形成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托---托管关系。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会全体董事选举产生,对外代表公司。从我国的公司立法看,董事长的权力不是由股东大会授予,而是由《公司法》直接规定的详见我国《公司法》有关规定。总经理是指公司中具体掌管和处理公司事务,对外可以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代理或代表公司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职员。总经理受聘于董事会,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拥有自主的经营权和管理权;由此而形成以董事长为代表的所有权与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经营权的分离。问题是,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对两职是否分任,学界有诸多不同的意见与看法。一种认为,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两职兼任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自由度,解决两者激励不相容、代理成本和信息成本等问题,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一种认为,作为构成企业契约的各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的利益应得到尊重和保护,两职兼任可能会使总经理等高层执行人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导致权力滥用,而且也会严重削弱董事会监督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性;而两职分任会大大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发挥其有效的监督,使总经理加强对相关利益主体尤其是股东的关注。与此相对应有三种关于两职是否分任的理论解释。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职分任”假说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代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总经理为代表的高层管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由于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是相分离的,两者之间就可能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又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掌握企业经营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一旦企业经营失败,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责任不对等,经理人员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追求其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有可能损害股东及其他相关主体的利益。在代理理论看来,人的有限理性和自利性,使人具有天然的偷懒和机会主义的动机,要防止代理人的“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1股东监督;2接管市场;3高度发达的经理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由于股东控制经理的手段的有限性和不完善,尤其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大部分股东难以通过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监督公司行为;共同接管市场可能出于个人和经济势力的动机,使接管活动往往偏离股东的利益;而经理市场由于不完善、不发达和在职管理人员的抵制,以及人们往往存有“已知的恶好于未知的恶”的动机,使得这种方式也不能很好地运作。董事会作为一种控制工具,可以发挥其监控总经理的功能,而两职兼任意味着要总经理自己监督自己,这与总经理的自利性是相违背的。因此,代理理论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应分任,以维护董事会监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2基于现代管家理论的“两职兼任”假说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企业的目的是在既定的生产函数的技术约束下、既定的投入产出品价格的经济约束下、既定的需求函数的市场约束下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古典管家理论认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无私的信托关系,经营者会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其结果自然是赞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应该兼任。这种基于完全信息假设下的古典管家理论,显然不符合现实。现实的不完全信息存在使该理论无法解释现代企业中两职兼任与分任的现象。虽然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有助于解释两职分任问题,但是,也有许多结果与代理理论相背。在后者的基础上,Donaldson在1990年提出了一种与代理理论截然不同的现代管家理论。他认为,代理理论对总经理内在的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假定是不合适的,而且总经理对自身尊严、信仰以及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成为公司资产的好“管家”。现代管家理论认为,两职兼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自由度,有利于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3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环境不确定性”假说Preffer和Salanick于1978年提出了资源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董事会是一种管理外部变量和减少环境不确定性的机制,一个有效的董事会的作用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否是影响董事会的结构及其作用的重要因素。按此推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是:不能简单地确定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兼任好还是分任好,而要根据企业具体面对的环境的不确定性高低来定。以上三种关于两职是否分任的理论假说看起来似乎是相互矛盾的,而且每一种假说都有一些相应的实证支持。这种实证结果和理论假说上的不一致性,可能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作为解释的理论假说的片面性、局限性,没有从更全面的影响两职设置的因素分析两职设置问题;二是提供支持的实证分析带有严重的选择性和偶然性,如没有考虑不同的样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样本在总样本中的代表性等。现代公司内部治理无非是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1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2权利责任的不对等性;3监督问题;4激励问题。后两者主要是指如何在治理结构中反映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激励与约束,尤其是对董事、监事和经理等人员的监督和激励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解决好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设置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而创新又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这就要求赋予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足够的管理机动权,但由于责任的不对称性,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没有对权力的相互制衡同样也会引致权力的滥用。要使权力主体行使其责任,除了自律以外,外在的权力监督机制也是必需的。从本质上讲,对责任的明确界定,以及权力的对等化,不是限制权力,而是为了更好地使权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对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关键不在于是否分任,而在于如何建立一种权力---监督制衡机制,使管理能够自由创新,责任对等和激励相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如何合理地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和理论,结合中国公司的具体实际,对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设置进行设计,建立适合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公司治理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分析方法有关两职状态分析方法的解释。按照“二分法”,当两职兼任时,取“1”,反之取“0”。因为涉及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是否兼任的关键问题在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总经理等高层执行人员的创新自由,除了总经理与董事长的关系以外,总经理与董事的职务兼任,同样也会影响到董事会的独立性。所以,本文把两职状态分为三种形式:两职完全兼任取“1”、两职部分分任取“05”、两职完全分任取“0”。本文所研究的490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料是通过对《海融′97年报详解,′98业绩展望》光盘软件整理统计出来的。在490家上市公司中,有200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90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含有外资股的公司75家深交所30家,上交所45家,占总样本的153%。从总样本看,采取完全兼任的公司有194家其中深交所79家,上交所115家,占样本的396%,部分兼任的有260家其中深交所104家,上交所156家,占样本的531%,完全分任的有36家其中深交所17家,上交所19家,占样本的73%。下面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和公司绩效等五方面对两职设置进行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常由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其他股主要指企业职工股等四个方面组成,少数公司含有外资股。我们把含有与不含有外资股的上市公司分成两个样本作比较分析。在所调查的上市公司中,并非每个公司都含有上述类型的股份,有的上市公司没有国家股,有的没有法人股,有的没有职工股,具体情况见表1,但所有上市公司都含有流通股。综合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如表2所示。在不含外资股的上市公司中,整体上说国家股、法人股、流通股的比例相差不大;相对而言,是国家股所占比例稍大一些,而流通股、法人股依次递减,所占比例分别为3470%、3134%、2963%。在含有外资股的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主体地位,其次是外资股,两者所占比例将近70%。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中,两职部分分任的公司都是法人股占主体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有的企业列出的法人股东中包括经营国有股的控股公司如集团公司所致。
    辛培兵2019-12-21 13:22:02

相关问答

国债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在美国,经权威性资信评级机构评定为最高资信等级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兑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有关规定收取手续费。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国债有两种,一种是凭证式国债,这种国债不可以交易买卖,投资者购买后必须一直持有到期才能得到票面利率,否则提前赎回利息很低还要支付给银行本金0.1%的手续费;第二种是记账式国债,它可以交易买卖,跟股票一样,价格也是上下浮动。两种国债可以到银行或证券公司开立帐户购买或交易,凭证式国债只能在银行购买,但发行很少不容易买到。关于国债风险:普通投资者主要关心国债的利率,国债利率跟银行利率差不多,它始终以银行利率为参照,但每期发行的利率略有不同,关键看你买的是那一年那一期发行的;国债最低购买是1000元面值;国债免利息税;国债是低风险,例如今年你买的国债是4%的利率,但是因为物价上涨,明年银行加息,存款利率提高成5%,显然存银行更划算,这就是买国债的利率风险。如果你不在乎那1%就没有风险,因为跟存银行一样,你买多少几年后国家就还你多少,一样的。还有就是上市交易的记帐式国债,它的价格是上下浮动的,如果你买进的100元/张,因为市场波动,价格下跌成99元/张,如果你卖出的话每张就亏1元,成为你的亏损,但不用担心,国债到期后国家还是100元面值赎回;如果价格上涨为101元/张,卖出的话那一元就是赚的,不卖的话国债到期国家还是按100元面值赎回。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735333.html?si=1。
1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主要表现、它的本质特征、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国际化或资本国际社会化,是资本在国际化运动中实现不断增殖.其基本特征包括:资本输出已经成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形式.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特征在当代表现得更为突出和尖锐.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既给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着越来越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历史条件,也给现有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2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主要动因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发展阶段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它在东西方冷战和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中谋求稳定和发展.苏东剧变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重新沦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经济盘剥、政治干预、军事侵略的对象,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严密的包围和遏制,而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却迅速扩大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因包括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新科技革命的作用、西方国家的自我调节以及不合理的国际关系等.当代资本主义经历了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等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全面调控,出现了许多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同的新特征.这些变革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比较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但也给资本主义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20世纪70-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阶段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扩张互相呼应,使新自由主义成为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增强了科学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能力,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它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没有消除贫困.第三条道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欧美左翼政党复兴过程中出现的一股政治思潮.它超越了专注于国家控制、高税收和生产者利益的旧左派,以及把公共投资、“社会”和集体事业概念当作邪恶而予以消除的新右派,并在过去10多年里转变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治国之策,使美欧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3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多样性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模式和类型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作为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为资本主义各个阶段所固有.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战后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使资本主义分化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类型,两大类型各自又包含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即便是同属于一种模式,各国在发展道路和方式上亦存在一些差别,从而使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它们之间既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也在经济理论基础、社会历史背景、经济运行机制、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以及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共同特征和协调合作增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统一性,其差异和竞争加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政治分歧.后发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制度不同,形成了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和非洲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许多共同的经济、社会、政治特征,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摆脱依附获得独立等任务,但是它们在起步时人口因素、加入世界体系的方式、政府的作用、选择的发展路径、收入分配的效果以及对待农业的态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考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进以及荷兰、英国、美国三个霸权周期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其中发达国家是其中心,不发达国家属于外围.只有将资本主义世界看作是一个文明与落后、进步与局限、繁荣与贫困共存的体系,才能了解它的真实面貌.从世界体系视角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论证反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是世界体系的未来.4战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本质特征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新的特点.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的中心-外围体系得到强化,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战后资本主义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式民主的完善与政治冷漠、民主危机和民主迷信同时出现;西方国家政党的数量剧增,政党政治法制化程度大大提高,政党政策日益趋同化,政党制度面临着利益集团、媒体等因素的挑战;西方国家全面介入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议会权力和地位衰落,行政权力扩大,司法功能向政治领域延伸;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输出的战略越发明显.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了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根本变革.通过对极权主义、乌托邦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批判和否定,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西方思想文化领域中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而西方大众文化对西方上层社会的文化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既具有不同程度的消解作用,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维护功能.从本质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是围绕资本主义生产和资产阶级统治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但同时,战后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影响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新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生产资料所有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在资产阶级内部,作为资产阶级特殊组成部分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两个阶层获得快速发展;虽然大垄断资产阶级不断增加,但中等资本家仍然是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主体.从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看,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和知识型工人的比重越来越高.资强劳弱以及工人的阶级意识蜕化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一直处于低潮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两极化趋势逐步突出,阶级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5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放大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的表现形式有: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性与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调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跨国垄断资本家阶级的统治与世界范围内劳工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演绎出各种新老危机.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终究会发展到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调节和缓解的地步.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当代资本主义内部还出现了合作经济、社会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孕育等“新的社会因素”.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着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新的社会因素”,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这些物质条件“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把合作社、股份公司、大银行、大垄断组织、国有企业和一切国家计划和管理机构,“从资本主义那里夺取过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新社会.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又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对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需要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中进行把握.随着当今时代主题的变换、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社会因素的增多以及资本主义不平衡性和多样性的发展,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和途径也必然是更加灵活多样的.当代工人阶级的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人的分化,削弱了工人的阶级认同感和革命意识.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这种讨论性的问题,无法在继续简明了,这个相关的资料你看看:企业融资是企业资本运动的起点,也是企业收益分配赖以遵循的基础。足够的资本规模,可以保证企业投资的需要,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和规避融资风险,融资方式的妥善搭配,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因此,就融资本身来说,它只是企业资本运动的一个环节。但融资活动,决定和影响企业整个资本运动的始终。融资机制的形成,直接决定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一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1.企业资本由供给制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改革以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在国家计划下进行,企业是否需要资本,需要多少,长期资本或是短期资本,均由国家通过财政或银行予以供应。这种体制下,企业不需要研究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更不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特别是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建立以后,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代替了原来的供给制。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和前景,进行投资计划,并努力为实现投资计划融资。这一变化表明,融资活动由宏观性计划分配转变为微观性融资。2.由纵向融资为主向横向融资为主转变。供给制条件下,企业资本均由国家限额、限用途供应,资本分配是由上而下的分配活动。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为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企业与企业间的横向融资活动日益增加,存量流动提高了资本运营效率。3.融资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计划分配资本体制下,企业融资形式单一,财政分配形式或银行分配形式,至多也是二者兼而有之。商业信用的确立,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内部积累机制的形成,企业融资形式呈现多元化,形成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股本融资与债务融资等多种形式见表1。上述变化,最本质的在于融资体制正在实现计划分配向市场引导融资的转变。过去,财政、银行作为国家总资金分配的两个手段,不断进行着总资金量的分割。尽管后来银行分割总资金量的比例增大,并占了绝对比例,但与现在资本市场融资相比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质的变化。伴随这一变化,各种融资工具职能回归并日益得以体现。对财政投资与银行贷款的认识,也不只限于有偿和无偿的划分、量上的分割,而是循其自身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虽然融资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企业融资机制并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活动,还没有真正的以市场为主导,理性地根据资本成本、风险和收益对称原理选择融资方式,确定资本结构。因此,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还需要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进行。存量调整是基础,它是针对过去融资行为及其形成结果进行的处理;增量是存量形成的前提。融资活动在增量方面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则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关键。存量调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而国有企业高负债率是由于体制原因形成的。据统计,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1993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7.5%,1994年为79%。如此巨大变化,不是非体制原因所能形成的。我国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即所谓的“拨改贷”,从1998年开始银行统管流动资金。这一改革的初衷是国家试图通过银企债务关系来硬化对企业的约束。但实践结果事与愿违,由于银行体制本身的严重缺陷,借贷双方因产权不清而形成信贷软约束。尽管199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贷款约束规则,延缓了国有企业“完全债务化”的速度,但负债增长速度仍远远超过资本增长速度。企业与银行关系不顺、不清,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债务关系,而且存在着在这种关系表面掩盖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而且,银行还承担有政府的职能,企业依附于银行,银行贷款并非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有时不仅不遵循,反而相背,在企业严重亏损或停产、半停产而不能破产情况下,银行仍不得不发放违背市场规则的贷款。因此,当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革时,国有企业高负债率问题,已经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支出负担。为了减轻企业利息支出负担,1996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七次降息,但企业减负效果并不明显。其实,企业利息支出高,不是利率水平高引致,而是贷款数额大形成,而效率不高情况下的高负债形成,是典型的计划分配结果。降低利率不仅没有减轻企业利息负担,相反,降低利率有可能进一步刺激贷款需求,国家不得不进一步强化行政干预手段,在降低利率同时,仍辅以贷款规模限制,抑制贷款需求。问题的关键在于,国有企业贷款是计划分配结果,而非市场引导的资源配置,因此,贷款数量并非企业所能左右。由于贷款数额过多造成高负债率,从而加重企业负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股权融资或自有资本的股利支付是在投资形成效益以后,而债务融资在投资活动开始就支付利息,在国有企业投资缺乏资本金的基本上,贷款包揽一切的后果,造成了企业巨大的利息负担。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关系模糊不清,特别是80年代中期推行所谓“税前还贷”,使得贷款关系更加复杂化。在后来进行的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中,将“拨改贷”投资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国有资产,意味着企业贷款面临两次分配,一是支付贷款利息回报债权人,二是支付股利回报所有者。公司融资理论认为,增加负债可以取得财务杠杆收益,由于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可以计入成本而免交企业所得税,债权资本成本低于股权资本成本,因此,资产负债率似乎越高越好,因为负债率提高时,企业价值会增加,但负债比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上升时,企业价值因破产风险和代理成本的增加反而会下降。这样,由于企业负债率增高会令企业价值增加,同时也会引起企业破产风险和代理成本上升而使企业价值下降,当两者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动额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负债率最佳。上述讨论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企业必须要用较高的销售利润率来弥补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只有超过银行贷款的资本成本时,企业负债经营所体现的财务杠杆效应才是正效应,否则为负效应。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企业运行良好,盈利能力强,负债再高也是可以良好运转的。从这一角度分析,负债率高低只是说明了企业融资结构,而不能以此作为衡量企业负担高低的标准。我国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是过高的负债率造成的,这是值得商榷的。我国近几年致力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的研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高负债率是由于体制原因形成,必然应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高负债率治理过程,不只是企业负债多少的量的治理过程,而是企业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选择和形成的过程,需要综合配套措施才能解决。例如1998年开始推行的“债转股”制度改革,如果只限于债权转成股权,降低负债率从而减少企业利息支出的思路操作,这一改革最终是要失败的。因为体制不改变,企业治理结构不改变,降低了的资产负债率还会再提高,债权和股权的性质仍会被扭曲。因此,债转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债权转股权,形成企业新的治理结构,使得股权所有者通过改造企业制度,实现融资结构最优。我国第一家实行债转股的企业———北京水泥厂,债转股以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股份达到70%以上,从而为通过债转股实现企业转制、改造提供了可能。计划分配资本的体制引致国有企业高负债率,改革正是应从体制入手,改变国家计划分配资本从而决定企业融资结构的做法,形成企业在市场条件作用下自主决定融资结构的体制。三现代公司融资理论认为,融资机制的形成,表面上是融资形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通过决策融资结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由融资工具本身的特征、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决定的。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融资机制的重要内容。融资方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经济发展由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的过程。一个新的企业建立,主要应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利用外源融资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当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往往会从融资成本的比较中选择一种更高层次的内源融资方式。实际上,就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关系来说,内源融资是最基本的融资方式,没有内源融资,也就无法进行外源融资。从国外资料分析,在发达市场国家中,企业内源融资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见表2。表2主要发达国家企业资金结构%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内源资金75544662443475外源资金25405926526632其他06-51240-7注:美国为1944—1990年平均数,其他国家为1970—1985年平均数。内源融资获得权益资本,企业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资,首先取决于企业内源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内源融资规模大,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同样的,也才能获得借入资本。从融资原理分析,企业负债经营,首先是企业自有资本实力的体现,自有资本为企业负债融资提供了信誉保证。而且,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投资回报率高,股东收益好,更应注重内源融资。如果增发股票,无异是增加更多的股东,良好的投资回报会被新的投资者分享,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与发达经济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企业主要依赖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比例很低,这说明:1体制决定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2企业缺乏自我积累的动力和约束力;3一些上市公司可以比较便宜地通过股票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外源融资决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企业只允许间接融资,而否定直接融资。实际上,能否直接融资,主要是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企业制度改革。1952—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低收入分配加社会福利的政策。低收入集中分配的政策,造成了积累主体单一化,直接融资是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变化后才出现和可以利用的。从1978年开始到90年代初,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方式实现了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1994年以后又推行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78年,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仅占全部金融资产的14%左右,占GDP的比重为7%;1995年上述两个比重分别为50%以上和76%。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选择,还与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育和金融体制有密切关系。目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究竟以谁为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日德为代表的以银行融资方式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由于英美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资本市场十分发达,企业行为完全是在市场引导下进行。在美国,曾任美国金融学会会长的著名学者梅耶斯S·Myers提出的优序融资理论ThePeckingOrderTheory,1989得以实证,企业融资的选择,先依靠内源融资,然后才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主要是通过1发行企业债券,2发行股票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本。由于法律上严格禁止银行成为工业公司的股东,英美企业与银行之间只是松散的联系。日德模式的特征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产融结合。资本市场发展受到抑制。日本的银企关系有着特定的制度安排,即主银行制度。主银行是指对于某企业来说在资本筹措和运用方面容量最大的银行。这一银企关系的特征表现在:1主银行是企业最大的出借方。所有公司都有一个主银行,每个银行都是某些企业的主银行;2银行与企业交叉持股。3主银行参与企业发行债务相关业务,是债务所有者法律上的托管人。德国实行主持银行制度,特征与日本主银行制度相似,其存在背景都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产权制约较弱,银行在金融体制和企业治理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上述分析说明,试图确定一个所谓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模式,似乎没有必要。典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结构构成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条件,成本和效率的变化,由企业自身决定。我国长时期形成了企业对银行的依附关系。90年代也曾实行了主银行制度,但这一制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与日本等国家都有重要差异。尽管我国不可能达到美英那样直接融资比例,也很难确定最佳的融资比例,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必然的。发展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形式,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将是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方面的方向性选择。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发展,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成为企业的重要外源融资方式。但如何决策股票融资或是债券融资,现代公司融资理论已有明确的结论:融资成本决定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成本高于债券融资成本。现实却与经典理论相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内外源融资比例失调,外源融资比重畸高;二是外源融资中偏好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比例低;三是资产负债率较低。由于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直接融资,对企业来说可以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企业还来不及研究和掌握股票融资的特点,就不遗余力地积极争取股票融资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限制,能够成为上市公司的数量很少,而通过重组、改制,按市场经济要求塑造的上市公司,其非经营性资产、无效资产可以剥离,可以取得优惠融资权,紧缺的壳资源成为企业争宠的对象。在这种状况下,公司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远远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这是因为:1理论上说,股权融资成本最高,这是以企业正常的运营,即生存和发展为前提的。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甚至亏损企业仍可以发行股票的话,那么这种股票的融资成本很低,甚至趋近于零。2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占有绝对比重,由于国有股权所有者虚位,对投资分红的要求呈软性,而中小股东要么无权或难以左右分配方案,或者根本就不关注利润分配,因此,上市公司较少发放现金股利,权益融资能避免债务融资造成的现金流压力。上述原因造成了股票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债转股也有这种嫌疑,以至于一些企业不惜一切手段成为上市公司,实现股票融资。一旦融资成功,似乎万事大吉,许多公司通过股票募集资金后无法落实投资项目,不得不存放银行;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偿还债务,例如,1997年底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比上年增长了36.66%,负债增长了10.6%,由此使上市公司整体负债率下降了5.26%,说明上市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和配股所募集的资金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偿还了债务。另外,一些经营效率指标均保持较好水平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却较低。据对1998年868家上市公司调查分析,在这些公司中,有27家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高达24.1%,而其资产负债率却低于10%。有的上市公司公开宣称“不缺钱花”,甚至干脆就不再向银行借款,通过负债实行财务杠杆的效应没有得以充分利用。上述现象可以说明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股票融资,增资减债,存在数量上的矫枉过正,本质上的问题依然是体制原因造成企业尚未能就融资方式等问题做出合理的、科学的决策。四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结论性意见是:1.体制决定政策。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有效地市场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财务政策决定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结构。2.企业融资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使融资活动融于企业产权运营和变革中。3.培养和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增加市容量,完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在完善主板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板市场的设立,以满足各类企业融资需要。4.只有当资本的使用者使用任何资本都必须支付其真实的社会成本,从而不存在免费成本时,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才有意义。5.企业根据收益与风险,自主选择融资方式,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以资本成本最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融资机制形成的标志。
国资委的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2.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制订考核标准,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负责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3.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4.通过法定程序对所监管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其经营业绩进行奖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制度。5.按照有关规定,代表国务院向所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6.负责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参与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和办法,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编制和执行等工作。7.按照出资人职责,负责督促检查所监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8.负责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起草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对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9.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