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集合概念杩

龙往事 2019-11-05 21:26:00

推荐回答

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
齐月升2019-11-05 22:05:2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昆虫纲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是节肢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飞行是动物的运动方式之一,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飞行的动物,都具有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所以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故答案为:√。
    齐晓庆2019-11-30 23:43:46
  • 昆虫是地球上物种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生活方式最多样、生存策略最奇特的一大类生物.以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的昆虫至少有100万种,可能有500~1000万种,甚至有8000万种.即使以100万种计,昆虫的种类也几乎占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60%,动物种类的80%,无脊椎动物的90%,节肢动物的95%.昆虫在生物界是绝对的多数,是压倒一切的优势物种!昆虫学家在南美的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发现,仅蚂蚁一类,在一棵树上就有50种不同的种类,它们栖息在树的不同部位!单单我们都市人最熟悉的鸣叫类昆虫,在上海地区常见的就不下几十种,包括斗蟋、油葫芦、棺头蟋、纺织娘、金蛉子等.绝大多数昆虫都有极高的繁殖力,而且生活周期短,一年就能繁殖一代甚至许多代.大多数昆虫都拥有庞大的个体数,有些种类的个体数量之大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一个沙漠飞蝗的单个群体内的蝗虫数可高达250亿个,它们在空中飞过时如云层一般,可以遮天蔽日!在热带雨林,有一种切叶蚁群体,一个蚁后可以拥有200~300万个工蚁,这些工蚁个体在蚁巢内堆积起来可达4.5~6米厚!由这些蚂蚁的日常生命活动所搬动的土壤可达到18吨之重,它们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远大于蚯蚓.昆虫由于个体小而常被人忽略.在热带雨林,人们可能更关注栖息在林内的大量珍稀的野生哺乳动物.但事实上,热带雨林内的昆虫,无论在种类、个体数量上,还是在生物量上,都远远大于哺乳动物,仅蚂蚁和白蚁这两大类昆虫,它们的总重量就超过了同样面积内所有哺乳动物的重量!昆虫有如此巨大的数量,它们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现存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小型的,昆虫是以小取胜的.昆虫没有脊椎骨,靠坚韧的几丁质外壳来支撑躯体.小的体型能使表皮的相对面积增大,从而减轻体重,增大强度,便于昆虫"见缝插针",占据其他物种无法生存的空间.例如,一棵带刺的相思树只够一头长颈鹿吃一餐,但却能为十几种食性或食谱不同的昆虫提供多样的栖息场所和食物,可养活它们的一生乃至几代.吸花蜜的,吃花苞、花瓣的,食果和种子的,吃叶、蛀杆的以及食根的各种昆虫可以在一棵树上共同生活,这些昆虫还可以养活几乎同样数量的寄生和重寄生昆虫.昆虫个体小,从卵到成虫需要蜕好几次皮,容易遭到各种天敌的攻击,所以它们必须以足够的数量来满足种群繁延的需要.即使是凶猛的捕猎高手螳螂,也是以大量的个体数来确保的.一个普通的螳螂,一般会产下2~3个卵块,可孵化出几百至上千个个体.以变求生,以静克敌昆虫由于体型小,易遭攻击,要生存下去,还必须有多种生存策略.变化多端、"与时俱进"是昆虫求生的基本策略.昆虫从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和蛹以及若干次蜕皮阶段.幼虫与成虫截然不同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构造,使昆虫的食谱和生存范围极大地扩大了.绝大多数蛾类和蝶类的幼虫都咀食植物,而它们的成虫则靠吸食花蜜来维持生命.它们用这种方式,有效地占据了两大类不同的生境.同时,在最无助的化蛹阶段,它们则以静制动,躲避敌害,以保护色、拟态等防卫手段将一生中最易受伤害的阶段隐蔽起来.例如,凤蝶、蛱蝶的蛹通常以与寄主植物茎杆相似的颜色、形态固定其上;夜蛾及一些甲虫类则入土化蛹,为成虫的顺利羽化提供安全保障.又如蟋蟀、螽斯等半变态的昆虫,虽然它们的幼体与成虫在形态上很相似,但在体色和色斑上却不一样.一种名叫悦鸣草螽的螽斯,其幼体阶段完全不同于黑绿色的成虫,呈现出令捕食者警戒的黑红色,使它们得以在各种天敌的眼皮底下蜕皮长大.螳螂虽然张牙舞爪、威风凛凛,但为了更有效地生存,它们也需要伪装.埋伏在花朵中的花螳螂,体色和斑纹都酷似花瓣,是不愁逮不到前来吸蜜的恋花者的.而枯叶蛾、枯叶蝶、竹节虫、角蝉等的绝妙拟态却可躲过狡猾的猎手.许多直翅目昆虫,如蚱蜢、蝗虫、蝈蝈、纺织娘、条螽等,都有"变脸"的绝招,幼体一般根据最后一次蜕皮时的栖息地为背景来选择体色,让自己的身体变为翠绿色或枯褐色.一些栖息在戈壁滩的蝗虫,更是能随着所栖之处的砾石的颜色和花纹而变色,有效地躲避天敌.有些鸣叫昆虫,如斗蟋、树蟋、钟蟋等,还能通过改变鸣声的大小和方向来"声东击西",迷惑敌人.一般来说,每一种鸣虫都有其鲜明的鸣叫特征,因为雌性昆虫是根据不同鸣声来寻找配偶的.然而奇妙的是,当鸣虫发现"敌情"时,它们会改变鸣声的大小和方向.在野外观察鸣虫的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明明是来自右前方的鸣声,会突然变成左前方,甚至会完全变成反方向.根据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对树蟋的观察,当正在鸣叫的昆虫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它们会调节前翅与身体的角度来改变摩擦发声的方向和强度,从而转移捕猎者的注意力。
    黄生龙2019-11-05 23:02:12
  • 是,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目前,人类已知的昆虫约有150万种,,约占已知生物的3/4,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龚宗跃2019-11-05 22:19:28
  • 是的,而且你可以参考一下内容!集合概念是与非集合概念相对的,反映由同类分子有机构成的集合体的概念。如:“中国共产党”、“森林”。在某一思维对象领域,思维对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一种是同类分子有机结合构成的集合体,另一种是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组成的类。对象集合体与对象类的根本区别是:集合体的性质,构成集合体的个别对象不必然具有;对象类具有的性质,组成类的个别对象必然具有。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分别是对思维对象集合体、对象类的反映。集合体的根本特征,决定集合概念只反映集合体,不反映构成集合体的个体。如中国共产党是由千万个中共党员构成的集体,具有伟大、光荣、正确的性质。概念“中国共产党”只反映党的整体,不能说个别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场合,同一语词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不表达集合概念。如:“人”,在“人是由猿转化而来的”这一判断中,“人”是集合概念,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由猿转化的性质;在“张三是人”这一判断中,“人”是非集合概念,表示人这一类动物或其中一分子。区别某个语词是否表达集合概念,须结合语言环境而定,即需要把某一领域的每一个对象与概念反映的性质联系起来考察。准确区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有助于避免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边叶兵2019-11-05 22:02:18

相关问答

一代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将长眠于洛杉矶“森林草坪”公墓。伊丽莎白泰勒、黛安娜罗斯、甲壳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将到场,还有乐队现场演出。有媒体称,这场悼念仪式将成为杰克逊有史以来的“最盛大演出”。内外场共发出11.75万张悼念门票,由于太多人申请要票,弄瘫了网站,不得不通过乐透系统来抽取门票。英国航空公司透露,在过去的几天里,出现了集中订票的高峰,订票者都试图前往洛杉矶参加杰克逊的葬礼和悼念仪式。蜂拥而至的人群让洛杉矶警方如临大敌。公开葬礼将会由美国几大新闻机构现场报道,几大广播电视网也将现场直播。评论员指出,这场葬礼将成为美国电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线观看网站将面临巨大压力,其热门程度甚至超过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的转播。在美国独立日周末三天假期之后,迈克尔·杰克逊今日的葬礼成为全美国人最期待的“盛事”。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涌向洛杉矶。很明显,这里将会上演一场空前的新闻大战。除了进入会场的人和看电视的人,很难估计全世界会有多少人通过网络实时观看这场葬礼。一位受访者在著名杂志《MEDIALIFE》上说。之前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已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向了洛杉矶,只有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时的消息,才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
B试题分析:明确地质年代的顺序,了解各时代动植物的演化特点。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点评:由恐龙时代到恐龙灭绝,说明这期间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地理环境由众多地理要素构成,因而可推断中生代后期,使环境恶化的不是气候或植物等单个要素,而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地球早期生物对环境演化的影响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地理环境以生物演化为主。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2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