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中国作为一个几乎和整个欧洲一样大的大国,自秦朝统一后,历代基本保持了政治统一和文明的延续性,这与欧洲自罗马帝国以后分崩离析的政治局面大异其趣,即使拿破仑和希特勒也未能强行统一欧洲。尤其值得深思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近现代欧洲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它们都起源于许多封建国家,国际秩序都是频繁战争推动的动态平衡,也都经历了封建制的垮台和官僚科层制的形成,但欧洲最终形成多国平衡的局面,中国却走向了统一。这一切是因为什么?历史上春秋战国和近代欧洲纷扰乱世的外表之下掩盖着深刻的变化:所有国家都在竭力效仿邻国取得的成功,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以求避免灭国的命运。这种变革的逻辑要求导致了中国和欧洲某些相似的历史演进路径:比如界定领土主权、边界日趋固定、中央任命的官员逐渐取代地方世袭贵族统治……在这些方面,中国的实践甚至要远远领先于欧洲。例如普鲁士德国的文官考试、统一税制和定期人口普查等行政实践在欧洲非常罕见,但在中国却早已司空见惯——欧洲第一次文官考试的笔试于1693年在柏林进行,而且“这一灵感来自中国”。秦朝一系列举措为以后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统一的基本模式,但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事实上对秦朝政治及其失败统治的反思一直是中国历代政治家和儒家学者不断挖掘的课题。秦朝过于强大的国家力量摧毁了家庭和社会纽带,完全控制了社会,导致了社会结构的相对荒芜,压抑了民间的创造性力量,而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无需再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统治者为取得民众合作而作出让步。欧洲历史走向与中国春秋战国的反差有着极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中至少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作者所不幸忽略的:即英国,几乎总是会在支配欧洲大陆后考虑入侵英国。英国的这一作用不容小觑,也保证了它自1066年之后再未遭到过成功的入侵。中国历史上从没出现过这样一支平衡性的外部力量。不过在强调理解中国模式的同时,许田波也许又走得有点过头了:她以一种现代观念去回顾和理解某些中国史上的现象和思想轨迹。例如她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的“启蒙时代”,认为孟子和慎到的“天命学说”是坚持“人民具有最终的主权,具有鲜明的自由主义色彩”,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创造性误读”。这又启迪我们另外一个思路:要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和欧洲历史发展的差异,仅仅比较其政治和国家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文明本质的把握。
黄盛慰2019-12-21 18:21:53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为什么和欧洲面积差不多大的中国是统一的,而欧洲是分裂的?这个问题经常会和欧美朋友一起讨论,和我们经常见到的地缘解释不同,西方人更愿意从人文和政治的角度给予解读。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中国也是一盘散沙,分裂成了上百个小国家。但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直到现在,虽然中间历经了几次大分裂,但是最终都走向了统一,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1、大一统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而秦始皇以秦国一国之力,强行统一了六国,使得中华民族再次统一,而且书同文,车同轨,使得华夏唯一的文字和度量障碍都消失殆尽。而且,从此之后,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百姓和读书人不愿意再过分裂造成的相互征战,春秋战国的教训已经很惨痛。因此,但凡是国家陷入分裂,大家为了消除战争,唯一的方向那就是顺应民心,完成一统。所以,无论中华如何分裂,到最后都会力量积聚,汇聚于统一,统一之后国家的繁荣和继续昌盛。但是欧洲就不一样了,欧洲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实现局部统一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只是武力上征服,一个民族征服其他民族而已。完全没有形成统一带来的好处,反而使得这种分离更加的强烈和坚定。因此,一旦帝国倒下,就分分开始独立建国。2、同一个民族。即使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列国纷争,天下大乱,但是大部分的国家都是以华夏族,也就是汉族为绝对主体。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毫无障碍的进行沟通和交流,生活习俗,穿着打扮,那都是一样。此后历经几千年,中华大地都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这是每次都能统一的最基础的条件。而欧洲就不一样了,没有一个主体民族,像斯拉夫族,德意志族、罗马人等都十分的强悍,在古代那是势均力敌,而且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语言,说话都相互之间听不懂,怎么统一。3、民族的熔炉。中华民族为何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文化的软实力。一来,古代汉族的文明那是源远流长,深受周边少数民族的仰慕,因此,其愿意向汉族学习文化,主动汉化。如周边的匈奴、鲜卑、女真、还有契丹等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就开始积极主动学习汉族,慢慢的这些少数民族也就成了汉族。二来,中华民族自古极具包容性,对其他民族的特性都是能够吸收,而且当周边民族更加牛时还主动学习,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而且后世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而儒家是最包容的文化,主张仁义礼智信,对周边少数民族那是十分仁义,这样既缓和了民族矛盾,也使得民族融合加快推进。因此,中华有一个民族熔炉的文化基础。能够不断吸收周边的少数民族加入到中华的行列,这才是长盛不衰的根本,古代多少强悍的民族加入中华后,现在还分得出来么?已经是华夏民族了。而欧洲不一样,没有最基本的文化熔炉,一旦哪个民族崛起,对其他民族想的是去征服,让他们屈服,同时认为自己的民族才是最优秀的。你看拿破仑,希特勒都是如此。这样即使征服了这些周边的民族和国家,无论统治多少年,都无法改变其民族特性,无法融为一体,因此,想要统一,那是不可能的。
边剑飞2019-12-21 18:55:25
-
中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自然地理及气候环境看,欧洲大陆与中国大陆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有平原高山,有海洋高原,那么为何欧洲却有数十个国家,而中国却是大一统的局面呢?中国之所以有如今大一统的局面,还要追溯到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历史上评价两极分化,毁誉参半。从中华江山一统角度看,秦始皇功绩始终无法取代。秦始皇之前,国家只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统一,而并非实际意义的大一统局面。当时周朝就有很多诸侯国,周天子只作为象征意义,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在自己地盘拥有绝对权利,最多时数量达到几十个诸侯国,相对拥有独立主权。到战国时期,大国吞并小国现象屡屡上演,依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若按当时形势发展,如今的中国势必会与欧洲一般,分裂成无数小国,当这些小国民众意识得到强化后,再想统一几乎就难于登天。在关键历史节点,秦始皇气吞八荒荡平六国,完成国家真正统一。为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文化及经济上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等一些列政治举措,最终将统一核心与权威竖立起来。正因为秦始皇开创性的历史功绩,所以后世帝王,只有努力统一华夏,才能够得到华夏百姓认可,如果只做偏安一隅的诸侯王,势必遭到炎黄子孙的歧视与谴责,历代封建王朝帝王励精图治,始终以统一为荣,以分裂为耻。
黄登源2019-12-21 18: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