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要把房子转到我,这是什么问题?要办什么手续?

龚宗栋 2019-12-21 17:10:00

推荐回答

你的情况过户房产有两种情况:1、如果这套房产以后不需要再次买卖,那么就选择赠与比较好,这样只需要缴纳:契税:3%的房款、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公证费:0.3%的房款。不过这个过户再以后需要交易房产时需要缴纳个税20%的房款。2、如果该房产还会卖出去的话,那么你就选择交易过户比较好,交易过户只需要缴纳契税1.5%、测绘费:1.36元/平米、权属登记费及取证费:150内、个税1%,营业税差价的5.5%。如果以原价过户可以不要缴纳个税。扩展资料:房产过户是指通过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即产权转移从甲方转移到乙方的全过程。房产过户有几种不同的情形,有继承的房产过户、赠与的房产过户、二手房过户等。准备资料房产过户准备资料1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表;2申请人身份证明;卖方需要的材料:身份证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如果是已婚的话需要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房产证原件;如果夫妻双方有一人无法到场的话,必须要先写份委托书再去公正局公证,户口本及复印件一份。买方需要的材料:身份证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户口本及复印件,如果是单身的话,需要去市民政局开单身证明。3房地产权利证书;4有关行政机关行政决定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按规定需公证,应提交公证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或经公证的房地产赠与书,或经公证房地产继承证明文件,或房地产交换协议书,或房地产分割协议书;5已设定抵押权的,应提交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6人民法院强制性转移的应提交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7非法人企业、组织的房地产转移,应提交其产权部门同意转移的批准文件;8行政划拨、减免地价的土地,应提交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付清地价款证明;9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房地产的,应提交中标确认书、拍卖成交确认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付清地价款证明;10属于政府福利性商品房的应提交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11拆迁补偿的应提交拆迁补偿协议书;12房地产共有人同意转移的意见书;13收购或合并企业的,应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14国有企业之间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房地产调拨的,应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15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文件。手续房产过户手续1房地产转移登记申请表;2申请人身份证明;3房地产权利证书;4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书,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按规定需公证的,应提交公证的房地产买卖合同书或经公证的房地产赠与书,或经公证的房地产继承证明文件,或房地产交换协议书,或房地产分割协议书;5已设定抵押权的,应提交抵押权人同意的书面文件;6人民法院强制性转移应提交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7非法人企业、组织房地产转移,应提交其产权部门同意转移的批准文件;8行政划拨、减免地价土地,应提交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付清地价款证明;9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房地产,应提交中标确认书、拍卖成交确认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和付清地价款证明;10属于政府福利性商品房的应提交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11拆迁补偿的应提交拆迁补偿协议书;12房地产共有人同意转移的意见书;13收购或合并企业的,应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14国有企业之间或其他组织之间房地产调拨,15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文件。房产过户。
管燕燕2019-12-21 18:06:1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过户有两种方式,一是赠与过户,第二是买卖过户,如果该房产受让者今后打算转让,建议还是买卖过户,直系亲属赠与过户免交营业税、所得税、契税,工本费还是要交,赠与过户还需办理公证手续,今后再次转让需交总价20%的所得税。办理过户需买卖双方夫妻本人到场,带房产证、双方身份证、户口、婚姻证明,去房管局查档,评估定价,然后签订一个买卖合同备案,缴纳相关税费,然后凭查档单、缴费凭证,以及上述材料办理。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黄皖苏2019-12-21 17:59:00
  • 可通过二手房交易,或者房产赠予的方式办理房屋转移登记手续。具体方法如下:1、房屋产权赠予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方法父母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房屋所有权证、父子关系证明和子女带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一同到当地公证处办理《房屋产权赠予合同》公证,然后再带上述手续到当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将该房屋产权过户到子女名下即可。2、房屋买卖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方法父母带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房屋所有权证和子女带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一同到当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交易过户手续,将该房屋产权过户到子女名下即可。3、房屋产权过户费用包括:契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房屋交易手续费、房屋产权登记费、房屋评估费等。扩展资料:房产过户注意事项1、若非住宅转移,还需提交土地使用权证书;若当事人不能亲自办理,需出具委托书或公证书,受委托人需出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房屋若已出租,且承购人非承租人的,需提交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若有共有权人需出具共有权人同意出售证明和共有权证书;若经法院判决的,需出具法院判决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凤凰网-父母的房子如何过户给孩子。
    赖鹏博2019-12-21 17:41:41
  • 房子户主是父亲过户给儿子需要花钱,要交过户手续费、税费。第一种是以转让的方式办理过户:这种方式是一种买卖关系,父亲是卖方,儿子是买方,这种方式要按照交易的程序去办理。买方主要交以下税费:契税:总售价的2%、印花税:总售价的0.05%、房屋转让手续费:500元。卖方主要交印花税:总售价的0.05%、房屋转让手续费:500元、营业税:居住满一年以上者免交,未满一年者按销售价减去购入原价后的差额计征5.5%,如差额为负数,则计征数额为零。个人所得税:一年内卖掉自有旧房购新房减免税,转让自用5年以上唯一住房免税。第二种方法是以赠与的方式办理过户:先由父亲同儿子到公证部门办理赠与公证,然后办理房屋评估作价和房屋鉴定,最后到房产所属管辖的房屋土地管理局的“证件事物所”,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公证书、评估材料、鉴定材料、房产证等有关证件,办理赠与过户手续,要缴纳4%的税费。扩展资料: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1、买卖双方达成购房上的共识,买家对房屋状态表示许可,对房屋价格认同;卖家对房屋价格认同,对买家支付房屋款项的方式表示赞同。之后,在公平资源的基础上,双方签订购房合同,并将合同交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2、买卖双方携带准备好的资料、证明以及公证合同前往房管局办理过户登记,注意这里只是申请办理过户,我们需要将准备好的资料提交上去,将房屋的出售价格申报上去,然后等待审核。只有在得到许可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事宜。3、得到房管局的许可之后我们就可以缴纳税费了,税费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必须的一笔开支,缴纳完成之后获取交纳的证明。4、带上交纳税费的证明和相关资料来到房管局,这次就可以领取到房产证了。继承房屋过户:父母过世之后,子女是有权继承父母遗留下来的房产的,但是要合法继承,还需要办理合法的继承过户手续。继承房屋过户手续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继承人准备好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自己的继承人身份证明、继承人的房产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件;其次前往房管局申请办理房产过户;之后交纳相关税费,税费缴纳完成之后便可以办理房产过户了。赠与房产过户:赠与房产可以是亲属之间的赠与,也可以是陌生人之间的赠与,不过赠与房产是需要依法办理房产过户的,不然就是无效的。赠与房产过户手续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双方签订赠与书并进行公证;双方携带相关资料和身份证明前往房管局进行登记;交纳税费,前往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过户-房产过户。
    齐新萍2019-12-21 17:22:56

相关问答

把孩子过继给妹妹需要双方自愿,且送养孩子未满十四岁,年满十岁还需要孩子同意,作为收养人的妹妹应该年满三十周岁,有扶养能力,自己没有子女,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四条: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年满三十周岁。第七条: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五条第三项、第九条和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第十条:生父母送养子女,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第十一条: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第十三条: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变更监护人。第十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扩展资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的规定:1、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2、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收养人的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该证明材料应当经其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3、该收养人应当与送养人订立书面协议,亲自向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4、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到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办理涉外公证资格的公证机构办理收养公证。参考中国政府网-中人民共和国收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