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要素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等都怎么区分呢

龚宝生 2019-12-21 19:28:00

推荐回答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大多数的业务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按照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六、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七、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要求体现在会计信息收集、加工、披露、报告等各个环节。及时性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起着制约作用。扩展资料可靠性的要求:1、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偾、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企业应当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3、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童裕孙2019-12-21 19:54:4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比如你2019年的业务A,你要反映在2019年的报表里面,你就要把业务通过会计语言,转换为记账凭证,并结转账务,在2019年年底之前结转,才能反映在2019年的报表里面。这就是及时性,不得延后到2019年再结转,因为这样会把业务A反映在2019年的账务里面,2019年的报表就没有这一笔业务A。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比如你公司花10万买了一台二手车,就应该借记固定资产10万,。如果你花了10万,却借记了100万固定资产,这样就是高估了资产。同理,财务部门本月开支10万,应借记财务费用10万,如果为了显得财务部门没有乱花钱,而借记财务费用5万的话,就是低估了费用。以上两例都是不符合谨慎性的例子。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比如你跟人签订一份合同,合同规定:你公司出资聘请乙方。
    辛国江2019-12-21 20:36:35
  • 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所谓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而影响基于这种评价和预测所做出的决策。所谓反馈价值,则指会计信息能对信息使用者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促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而会计信息要实现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及时性也是相当重要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能在其使用者作出决策之前提供。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遵循会计要素定义的要求,使其在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均符合其质量特征,不能错误引导用户的判断,不能进行虚假的误导性的陈述,也不得有重大遗漏。3、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准确的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呈现动态性。4、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报送要及时,即在会计年度终了较短时间内报送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信息质量的重要要求。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信息是经常变化的,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应披露会计信息,因为人们认识经济业务在该阶段的特征是有效的,过时的信息是无效的。5、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中立性是指“在信息中不存在企图取得预定结果或诱发特定行为的偏向”,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在客观的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集团的需要,即会计信息应公正地反映它意在反映的内容。6、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比性是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其前后期会计信息保持可比,或两个不同的会计主体同一时期的会计信息保持可比。强调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有利于加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协调各方面的利益。7、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用性指决策有用性。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信息是会计人员的基本任务。8、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不一致。在会计职业判断中,正确贯彻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至关重要。会计信息质量 。
    齐晓影2019-12-21 20:18:39
  • 1、可靠性原则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弄虚作假2、相关性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3、可理解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4、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各位考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同企业不同时期;2、不同企业相似业务5、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点在实务中的应用案例主要有:1合并报表的编制;2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3售后回购;4售后回租。6、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重要程度如何来进行判断呢?只要具备下列中的一条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1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2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7、谨慎性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也不得滞后。
    齐新海2019-12-21 20:04:32
  • 满意答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此原则提出两个要求: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作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罚金行会计处理。
    赵风进2019-12-21 19:36:50

相关问答

翻译:高贵的人生下来就高贵,斗筲是指地位低下,意思是说奴才生下来就是奴才,名性者,中民之性意思是说,只有在地位最高的人和地位最低的人,之间的那些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原文: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此文出自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扩展资料写作背景:秦政成功的经验为汉政所继承,秦政失败的教训为汉政所吸取。汉初对外和亲避战,对内平定外姓藩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时刑罚大省,用贤纳谏,轻徭薄赋,在此基础上,武帝强化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建立中朝、地方设立刺史制度,使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思想文化方面,武帝时期相对宽松,广开献书之路,使大批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隐藏起来的典籍得以再现,大批隐退于民间的学者得以重新回到学术领域,出现了繁荣局面。作者简介:董仲舒,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一、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信息披露的原则包括实质性原则和形式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又包括真实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公平披露原则。形式性原则包括规范性原则、易解性原则和易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基金信息披露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则,它要求披露的信息应当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没有扭曲和不加粉饰的方式反映真实状态;准确性原则要求用精确的语言披露信息,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不使人误解,不得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完整性原则是指所有的重要事项,都要进行披露;及时性原则是指在重大事件发生之日起2日内披露临时报告。基金管理人每6个月更新一次招募说明书;公平披露原则要求将信息向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平等公开地披露,而不是仅向个别机构或投资者披露。规范性原则要求基金信息必须按照法定的内容和格式进行披露,以保证披露信息的可比性;易解性原则要求信息披露的表述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冗长、技术性用语;易得性原则要求公开披露的信息易为一般公众投资者所获取。除法规指定的披露报刊和网站外,信息披露义务人也可在其他公共媒体披露信息,但须注意其他媒体不得早于指定报刊和网站披露信息,且不同媒体上披露的同一信息应一致。二、信息披露的禁止行为有哪些?公开披露或者变相公开披露;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投资业绩进行预测;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诋毁其他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或者基金销售机构;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采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准确性、权威性的数据来源和方法进行业绩比较,任意使用“业绩最佳”、“规模最大”等相关措辞;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
“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意思是说高贵的人生下来就高贵,奴才生下来就是奴才。只有在地位最高的人和地位最低的人之间的那些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的“圣人”在古代是指君王,“斗筲”是指地位低下的人,总体来讲就是君王生下来就是君王,奴才出生就是奴才,能通过努力改变人生的是那些中层人士。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出自董仲舒的“中民之性”论,中民之性以《深察名号》、《实性》为中心。内容提要:董仲舒虽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者,但是,其所论的人性实质上是中民之性,其人性主体是“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中民之性包含情,甚至即是情,具有贪仁两面。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善”,民之向善需要王者的教化,这是从人性之维为天子的存在价值作理论证明。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人性论的强烈的政治色彩。关键词:董仲舒;人性;中民之性;情;善在儒学史上,董仲舒乃开风气的人物,但是,其身后相对落寞。时至今日,囿于唐宋诸儒的偏见,学界对其关注依然不够。客观地说,人性学说并非董仲舒思想的重点、核心,但是,其对后世儒家人性学说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无论是韩愈、李翱,还是张载、二程、朱熹都受其影响。即便如此,学界对其也少有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拘限于“性三品”说、“性禾善米”说等,误以为董仲舒所言的人性乃是儒家通常意义上的“人”之性,而未能细察其所谓的人性乃“民”之性,并由此产生偏差。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董仲舒的“民”之性,试图纠学界之偏。
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注意事项1、可比性原则必须以一致性原则为前提,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只有同一会计主体的前后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一致,才能使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比较相关有用;只有各个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并且具有可比性,他们之间的比较才会相关有用。2、相关的或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一定就是可比的会计信息,为增加可比性,不同会计主体应尽可能采用统一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并以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为规范。但过分强调会计方法和程序统一追求可比性,则可能会削弱甚至破坏相关性和可靠性。如果统一性掩盖了各会计主体之间真正的差别,其可比性也将大大削弱。3、可比性原则要求会计主体提示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并且在改变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将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披露。扩展资料《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二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三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四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五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六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七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八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九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十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十一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十二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十三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可比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
1、以往的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的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的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个报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并集,另一方面,报表使用人主要根据报表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故应将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较广,比如,既经营房地产、又经营电器,还经营其他业务,由于其经营范围较广,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故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出错,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应将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5、错报漏报的性质。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漏报、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等,不论其错报漏报的金额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将其视为是重要的。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人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人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7、会计报表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做出反应的信号,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扩展资料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1、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2、重要性指的是由审计人员判断的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该水平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即会计报表使用者允许的错报漏报水平而确定的。3、当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较高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允许的错报漏报较高,审计环境较轻松,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水平之下的错报漏报可不予关,可以执行较少的审计程序,缩小审计范围,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4、反之,当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较低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的敏感度较高,允许的错报较小,审计环境较严格,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之上的错报漏报要予以关注,要执行较多的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工作量,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