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爱新觉罗家族的总人数最高达到多少人?

黄田耕 2019-11-05 21:25:00

推荐回答

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当今满清皇室后裔有的对皇族后裔的身份避而不谈,例如大书法家启功,也有的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例如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清朝灭亡之后,为了避免被歧视,爱新觉罗氏后代纷纷改汉姓,多数改姓金,少数改姓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个皇帝均无子嗣,因此如今的爱新觉罗后裔应为道光后代。有个特别的现象,爱新觉罗后代职业多为书画家,艺术造诣极高,据统计有100多位书画名家。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是代表。启功,本姓爱新觉罗,是雍正帝九世孙,他的高祖父是乾隆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弘昼,即和亲王,也就是说启功是和亲王一支。但启功先生却从来不承认自己姓爱新觉罗,只说姓启名功,有人曾给他写信“爱新觉罗启功”收,他连看都不看拒收。扩展资料爱新觉罗的历史普查后金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份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但1937年之前康德伪皇帝在伪满洲国最后一次整体的修缮了家族谱系,所有宗室、觉罗都罗列其上,现存中国国家图书馆。后爱新觉罗密雅纳支派根据原先存留下来的碟谱和东北辽中新民地区的情况又由家族族长带领修缮了谱系,《爱新觉罗宗谱密雅纳支》每十年系统修订一次,已经成为定规。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凤凰网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后代都去哪儿了。
齐新春2019-11-05 22:02:14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清朝皇族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宗室,即努尔哈赤的直系后代;另一类是觉罗,即努尔哈赤的叔伯及兄弟的后代,这些人统归宗人府管辖,至清末时,前者有29000人,后者有20000人。见《清末旗人经济的窘迫原因和状况》。
    连业良2019-11-05 22:19:25
  • 总的来说,清朝并不是富强。人的营养不够,都是头大身小的,您可以看看清代画中的人物,都比较清瘦,营养不良,所以也不会很高,估计平均身高在150cm。
    边凌雁2019-11-05 22:05:24

相关问答

为什么要用毁这个词呢?是因为丢了所谓地位还是改名换姓?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多少次了~~~现在鲜卑的慕容姓氏不也一样很少看到了吗,所以这根本没啥好说毁的如果只是说所谓丢失统治权,那么赖在溥仪的头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个娃娃皇帝能干嘛,大清的倒台都是前人所做,与溥仪是没什么关系的~~有人说是慈禧之流,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按照皇室的角度说,维持住皇室才是根本,它的优先级是高于其他的:例如国家发展~~就慈禧的角度说,她的目标依然是维护皇室根基,她是卫道士~~从所谓皇室中,找出真正毁的人,其实是历史中评价相对比较高的光绪皇帝,他积极的想要进行戊戌变法,让国家强大起来,从国家人民的角度说他是好的进步的,但是从皇室角度说,他的变法比以往来的更加激进,而且不可避免的让汉族能够进入到高层角色中,获取实质性的权利~~~以史为鉴,看看隋朝是如何上位的,分明是鲜卑的皇室,结果外戚杨氏干政,直接替换~~辛亥革命后,最终上位的就是袁世凯,他也就是所谓得利的分子,在之前的改革中,根本这样的汉族是无法获取实质权利的~~所以,狭义的说毁,我认为光绪更重要溥仪如果说另一个毁就是名誉方面?你是认为他和日本之间组成满洲国?额,课本都写伪满洲国?其实,国号就是满洲国,伪都是后来加的,反正我是不信滴~~~可以看一下清朝的方案,东北是作为保留区,留给满族当成最后的主基地的,你可以参考蒙古人败退大明的方案,东北基本都是满人。军阀时代,张作霖进行了人口大迁移开发东北,这就是闯关东~但是,在整个中国,满族人口最多的就是东北,在关内只有北京有可观的满人,其他地区都是非常少数的~满洲国在东北建国,其实是有一定基础的,当然如果没有张作霖的开发,溥仪在东北一呼百应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从清朝立国策略来说,满族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想按照后金的形式立国,历史不是说不过去的,相信当时还是有相当部分满族是很支持溥仪这个满洲国决定的,所谓分裂不必太过诋毁~~~真正的污点应该是他是否向日本有称臣的表现,这个就不多讨论了~~~清朝皇室,出过很多优秀的政治家,这和蒙古人不过百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毁不毁这个很难说,毕竟全球都在一体化,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记清楚就OK哦~~PS:我是汉族~~个人拙见。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family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肯尼迪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声明显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据估计,1850年左右,罗斯柴尔德家族总共积累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财富。如果罗斯柴尔德家族后来没有衰落的话,以6%的回报率计算,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至少超过了50万亿美元。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然大不如前,这有多方原因,不过主要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犹太家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竞争对手于此时趁势攻击和瓜分,罗斯家族丧失了其在全球的绝大部分资产,仅靠在英国和瑞士幸存的少量金融机构艰难恢复,并在战后逐步恢复元气。目前的全球金融势力,还处在这个时期。罗斯柴尔德家族简介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A·鲍尔。他的五个儿子分别是:阿姆斯洛AmschelMayerRothschild1773~1855年——法兰克福所罗门SalomonMayerRothschild1774~1855年——维也纳内森NathanMayerRothschild1777~1836年——伦敦卡尔CalmannMayerRothschild1788~1855年——那不勒斯杰姆斯JamesMayerRothschild1792~1868年——巴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训:“金钱一旦作响,坏话随之戛然而止。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的和谐。
除了爱新觉罗之外,在大清王朝地位显赫的“满洲八大姓”为:瓜尔佳氏、佟佳氏、赫舍里氏、索绰罗氏、马佳氏、富察氏、叶赫那拉氏和钮祜禄氏。而结合历史来看,我认为这八大姓氏中,最出名的要数钮钴禄氏。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钮祜禄氏素有“皇后专业户”之称,这个姓氏是皇后中最多的姓氏。康熙时期,孝昭仁皇后,是钮钴禄氏皇后的开端。孝昭仁为遏必隆的女儿,在担任皇后时期,她洗清了遏必隆历史遗留问题,为钮钴禄氏正了名,于是钮钴禄氏自此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后世的钮祜禄氏皇后有:雍正朝孝圣宪皇后,也就是著名的钮钴禄甄嬛,以及嘉庆朝孝和睿皇后,道光朝孝穆成皇后和孝全成皇后,咸丰朝孝贞显皇后。由此可见钮钴禄氏的强大。而除了皇后级之外,钮钴禄氏还有着几位极其出名的大人物。其中始祖级人物就是后金汗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额亦都跟随努尔哈赤40载,几乎每次作战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从不含糊。被努尔哈赤亲赐“巴图鲁”称号。额亦都因一生战功,身后更是荣耀显赫并阴萌子孙,太庙西享殿紧随费英东之后的次龛被供奉的功臣就是额亦都。还有一位知名人物,号称中国历史上的首贪,和珅,也是钮钴禄氏。虽说和坤极贪,但和坤本身是个才子。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温文尔雅而不失礼节的举止甚至受到了英国使者马戈尔尼的赞赏。同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直伴在乾隆身边,甚至使得皇帝听信于他,也是和坤的强大所在。
为什么要用毁这个词呢?是因为丢了所谓地位还是改名换姓?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多少次了~~~现在鲜卑的慕容姓氏不也一样很少看到了吗,所以这根本没啥好说毁的如果只是说所谓丢失统治权,那么赖在溥仪的头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个娃娃皇帝能干嘛,大清的倒台都是前人所做,与溥仪是没什么关系的~~有人说是慈禧之流,我觉得是不恰当的,按照皇室的角度说,维持住皇室才是根本,它的优先级是高于其他的:例如国家发展~~就慈禧的角度说,她的目标依然是维护皇室根基,她是卫道士~~从所谓皇室中,找出真正毁的人,其实是历史中评价相对比较高的光绪皇帝,他积极的想要进行戊戌变法,让国家强大起来,从国家人民的角度说他是好的进步的,但是从皇室角度说,他的变法比以往来的更加激进,而且不可避免的让汉族能够进入到高层角色中,获取实质性的权利~~~以史为鉴,看看隋朝是如何上位的,分明是鲜卑的皇室,结果外戚杨氏干政,直接替换~~辛亥革命后,最终上位的就是袁世凯,他也就是所谓得利的分子,在之前的改革中,根本这样的汉族是无法获取实质权利的~~所以,狭义的说毁,我认为光绪更重要溥仪如果说另一个毁就是名誉方面?你是认为他和日本之间组成满洲国?额,课本都写伪满洲国?其实,国号就是满洲国,伪都是后来加的,反正我是不信滴~~~可以看一下清朝的方案,东北是作为保留区,留给满族当成最后的主基地的,你可以参考蒙古人败退大明的方案,东北基本都是满人。军阀时代,张作霖进行了人口大迁移开发东北,这就是闯关东~但是,在整个中国,满族人口最多的就是东北,在关内只有北京有可观的满人,其他地区都是非常少数的~满洲国在东北建国,其实是有一定基础的,当然如果没有张作霖的开发,溥仪在东北一呼百应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从清朝立国策略来说,满族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愿望是很强烈的,想按照后金的形式立国,历史不是说不过去的,相信当时还是有相当部分满族是很支持溥仪这个满洲国决定的,所谓分裂不必太过诋毁~~~真正的污点应该是他是否向日本有称臣的表现,这个就不多讨论了~~~清朝皇室,出过很多优秀的政治家,这和蒙古人不过百年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毁不毁这个很难说,毕竟全球都在一体化,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记清楚就OK哦~~PS:我是汉族~~个人拙见。
还有爱新觉罗的后人,且数目庞大。如大书法家启功,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现如今,姓爱新觉罗的人已经高达30~40万。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当今满清皇室后裔有的对皇族后裔的身份避而不谈,例如大书法家启功,也有的人对皇族后裔的身份为荣,例如女画家爱新觉罗·毓崌。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由于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扩展资料启功对皇位的争夺而以“荒唐”为名韬光养晦。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参考资料爱新觉罗 启功。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扩展资料:典故深意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后人们不管是出于纪念还是旅游的目的,将这个古老的故事镌刻在屏风上。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六尺巷”位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与五亩园之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现今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虽然这里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旅游景点,但不收门票。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保护意义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2019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副总理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2019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2019年11月1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