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回答
经济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和工具课,经济数学核心内容是微积分,是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有力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改进已有的教学模式,引进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好经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其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是经济数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传统的经济数学教学偏重自身的理论体系,过于强调基本理论的介绍。这样一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常常会使学生觉得这门课程内容晦涩枯燥、抽象难懂,从而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改进经济数学教学的几条途径。1?郾加强学科背景知识的介绍经济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如果采取纯粹的定义、定理加推导的方式,学生容易失去兴趣,也很难深刻理解相关概念。现在许多教师上课时,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完整性,对这门课程的相关背景却无暇顾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追溯本学科的相关历史。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了解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拓广他们的知识面。例如,极限是这门课的第一个抽象概念,也是贯穿经济数学课程的主线。在讲授极限概念时,可对其理论的发展过程作如下介绍。极限的朴素思想和应用可追溯到古代,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的《天下篇》中就有一句著名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我国古代极限思想的萌芽。三国时代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这一思想来近似计算圆周率π的,并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随着微积分学的产生,极限概念被明确提出,但理论基础却含糊不清,直至19世纪,由A.L.柯西、K.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研究,以及实数理论的建立,极限理论才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充实教学内容,对这些数学家的历史贡献和生活趣事的讲解会使学生对这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数学家既好奇又崇拜,他们渴望了解这些数学家的具体工作,自然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寻找答案。2?郾注重知识点的几何意义阐述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能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例如:求定积分计算?蘩dx为圆心,以a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的面积。从实际教学效果看,采取这样一种图形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学生从直观上加深对定积分几何意义的理解。3?郾借助Mathematica软件进行运算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经济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强调基本理论的介绍,对经济数学的方法和应用重视不够。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学与计算机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学实验就是其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把利用数学软件将数学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我们就以线性规划问题为例说明Mathematica软件的作用。在Mathematica系统中,用ConstrainedMax和ConstrainedMin函数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其调用格式如下:ConstrainedMax[f,{inequalities},{x,y,…}]表示对非负变量x,y,…,在约束不等式组{inequalities}下,求目标函数[f的最大值。ConstrainedMin[f,{inequalities},{x,y,…}]表示对非负变量x,y,…,在约束不等式组{inequalities}下,求目标函数[f的最小值。例如:求解线性规划问题:maxz=4000x+3600xs.t.3x+2x≤122x+x≤9x+3x≤8x≥0,x≥0解:In[1]:=Clear[x,y]In[2]:=←ConstrainedMax[4000x+3600y,{3x+2y≤12,2x+y≤9,x+3y≤8},{x,y}]Out[2]=17600,x→,y→?摇由Out[2]知,该问题的最优解为,,最优值为17600。4?郾培养学生应用经济数学的意识现在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和实践意识的培养,强调素质教育,事实上经济数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工具课在各种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向学生介绍经济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成本分析、物流运输、信贷投资、财政预算等无不以经济数学为其理论基础,而许多同学对这方面内容非常感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相关知识点介绍一些经济数学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情况,为他们做一些指引工作。这些内容看似占用教学时间,却有利于学生了解经济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对经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应用意识,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齐晓民2019-11-06 15:55:27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三、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作用:了解外界条件变化后,经济活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经过的路径等对于四、经济模型必要性:高度简化,解决最本质的问题。需要区别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另外需要牢记:模型只是一种工具不要成为单纯的数学游戏。
黄盛彬2019-11-06 16:01:15
-
众所周知,数学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经济学教学这样的延伸领域,数学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经济学课程建设仍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普遍沿袭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忽视了数学等其他专业课程对经济领域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意义,这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理论教学中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基础知识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力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二、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以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基于的是其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贡献,经济学理论层次越高所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就越多。经济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是方法的剖析以及逻辑的认可,因此经济学教学实践需要数学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大量采用数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边际分析法,以提升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现代数学本质上就是一个理性思辨系统,利用数学方法解析经济理论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数学素质在潜移默化中的传递,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将数学更多地渗透到经济学教学环节中,加强经济理论的细推和细解,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努力展现数学工具的魅力,可以使得学生在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探索并熟练掌握先进分析工具的经济学研究型人才。另外,经济数学的出现也可以被看做数学在经济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把经济数学作为重要的发展学科,并设立了经济数学学院。经济数学作为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以及对经济学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一门学科,折射的正是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所在。总之,在经济学越来越离不开数学的今天,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是工具,但发挥的不仅仅是工具的作用。三、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稳步实施经济学课程体系改革目前我国经济学教育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很多方面尚未成熟。经济学科的课程规划,往往比较重视经济学核心课程理论的教学,却容易忽视对于前沿问题以及经济实践的引导。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虽然理解了相关理论,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改革,将有利于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改进这一局面。当然,高校经济学课程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坚持稳步发展、稳中求变的原则,要积极制订中长期的改革发展规划。经济学课程改革,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和专业需求出发,紧紧把握经济学的特点,突出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辅助作用,注重理论与实践并举,合理规划主辅教材,做好知识点的衔接,正常课时与第二课堂协调推进,从而在根本上突破经济学教学现有的发展瓶颈。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同时也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经济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特别是数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四、结语就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而言,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考量。比如在高校数学课程中增加针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经济模型实例的讲解,必将有助于学生在经济学和数学两方面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实际上是经济学教学在宏观教学模式上的改进。换言之,将部分经济基础问题开拓至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能实现数学与经济学的双向互动,也就更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问题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保证了其在经济学教学活动中更从容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论是把数学纳入经济学教学体系中,还是有针对性地在数学基础课程中渗透进经济实例,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经济学知识有更好更深入的掌握。总而言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并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经济领域的实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窦连江2019-11-06 15:37:05
-
一、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学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化,经济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在考虑和研究问题时,要求具有逻辑严谨的理论分析模型和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需要完全弄清楚一个结论成立需要哪些具体条件。单纯依靠文字描述进行推理分析,不能保证对所研究问题前提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不能保证其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严密。这样以数学和数理统计作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就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每个学习现代经济学和从事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人必须掌握必要的数学和数理统计知识。现代经济学中几乎每个领域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数理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且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更谈不上自己做研究,给出结论时所需要的边界条件或约束条件。理解概念是学习一门学科,分析某一问题的前提。如果想要学好现代经济学,从事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就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二、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如果经济学没有采用数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成为现代经济学。许多经济学概念是需要用数学来定义,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也主要是通过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和研究的。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关于经济环境和个人行为方式的假设,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每个经济变量和经济规则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并且按照数学的语言逻辑地推导结论。因此,不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就很难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也就无法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数学在理论分析中的作用是:1使得所用语言更加精确和精炼,假设前提条件的陈述更加清楚,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由于定义不清所造成的争议;2分析的逻辑更加严谨,并且清楚地阐明了一个经济结论成立的边界和适应范围,给出了一个理论结论成立的确切条件;3利用数学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观就得到的结果;4它可改进或推广已有的经济理论。三、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局限性首先,经济学不是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种工具被用来考虑或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数学作为工具和方法必须在经济理论的合理框架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能将之替代经济学。其次,经济理论的发展要从自身独有的研究视角出发去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活动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经济学中运用的任何数学方法,离不开一定的假设条件它不是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场所,而是有条件适用于特定的领域。再次,数学计量分析方法只是执行经济理论方法的工具之一,而不是惟一的工具。经济学过分对数学的依赖会导致经济研究的资源误置和经济研究向度的单一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学的发展四、数学和经济学关系中几点误区1.否定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国内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产生经济思想非常重要从而否定数学的作用,否定技术性比较强的成果。我们不否认经济思想的重要性,但如果没有数学作为工具,一般来说无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思想或结论是否严谨,有没有错误的应用。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严谨的社会科学学科。没有严谨的讨论,你的思想或结果就不会被别人承认。也有人认为用数学来研究的经济问题就是远离现实。其实经济学里面用数学讨论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非常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2.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经济学数学化的过分倾向束缚了人们解决问越的思路,限制了人们寻求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自然科学属性。为了资源配置更合理有效,经济学有必要借助数学思维工具。
窦金乾2019-11-06 15:18:18
-
如何认识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学术界历来争议很大。自从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将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的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经济研究数学化的热潮。经济研究中这种倾向性的风气,对我国经济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经济理论文章出现了大段大段数学公式的推导,个别学术性经济类杂志;第四阶段,现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数学分支不断成长,数学的对象和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并且以更高的理论抽象和概括揭示出了数学中最一般的统一的概念。尽管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极为抽象,但是它们都是从现实中来的,并且能在其他学科中、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也许是数学不仅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且对于各个学科都有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根由所在。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应用数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这种可能性的根源在于:数学从这个世界本身提取出来,并且仅仅表现这个世界所固有的关系的形成部分,因此才能够一般地加以应用。经济学对数学的应用范围伴随着数学的发展在不断扩大。在19世纪之前,经济学主要运用的是初等数学。从威廉·配第的《赋税论》1662、《政治算术》1676,到魁奈的《经济表》1758,都是利用数字、图表和简单的计算去描述分析国民财富的状况和变化。从19世纪起,经济学的研究引入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数学方法的运用更为普遍。其中,考纳德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1838是一本有意识地运用数学公式来说明经济问题的著作。此后,屠能的以实际数量为根据的经验公式1850、瓦尔拉的均衡交易理论1874、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1948、丁伯根的包括48个方程式的大型经济增长模型1939、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1954、托宾的中值—变量模型1958以及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索洛和罗曼的经济增长模型等等,一大批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论著纷纷问世。这些著作的共同特点是既使用了一般经济概念和传统经济方法,同时又使用了从最简单的数学符号到最新的数学方法。从经济学与数学形影相随的发展历程可以获知,数学能为经济学提供特有的、严密的分析方法,它同定性分析中常用的逻辑学一样,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但是数学的应用只有与具体现象的深刻理论和严格的“质”的规定性相结合才有意义,否则经济研究会陷入毫无实在内容的公式与数学的游戏之中。二、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方法出现的偏差现在关于数学在经济研究中运用问题的争论焦点,不是经济学要不要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如何运用数学方法问题。对于前者,经济活动中对数学广泛应用的实践和经济理论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成果的不断推出已经作出了肯定回答,而对于后者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使得经济学在运用数学方法时出现了严重偏差,影响了研究效果,发展下去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研究步入歧途。经济研究中应用数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运用范围过泛过滥。数学运用的界域是可以量化的事物,经济研究的视野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关系。并非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都是可以量化的,尤其是社会经济关系,它受到制度的、道德的、文化的、历史的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几乎大部分是无法量化的。如若硬是将不可量化的因素用数学公式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似乎怎么说都有道理,因为它们根本不存在运算关系,也无法运用数量的计算去考证对错。尽管数学也是反映人的思维的一种语言,但并非所有的科学都能转化为数学的语言。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这些与数学紧密关联的学科也是如此,有些问题即使将其转化为数学关系式,也不一定具有可解性。而以人类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对数学的运用所受的限制就更多了,试图将经济学非人性化,以至将经济活动中的人“机械化”,将人的活动程序化、公式化,这无疑是经济研究的一种自我毁灭。不看对象、不问条件、一门心思运用数学方法去求解经济问题,很容易使经济学沉湎于方法论的探寻,拘泥于微观经济体的研究,而对于涉及宏观经济体制变革、机制设计以及社会关系调整等全局性的问题有所轻视和忽略。正如理查德·布隆克所说,现代经济学越来越热衷于复杂的数学计算,沾沾自喜于美妙的数学模型,玩弄神秘。其结果是导致经济学逐步地与每日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非理性相脱离。近几年的经济研究动态已显露出这方面的一些令人忧虑的迹象。2.对数学模型约束条件的取舍过于随意。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在设定若干前提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确立的。如会计学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等四个会计假定,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及“完全市场化”的假定等。数学方法逻辑严密性和计算准确性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个数学模型都要受到若干条件的约束,只有假定这些条件满足,该数学模型才能成立。方程越复杂所受的约束条件越多。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建立数学模型对于约束条件,一是根本不去考虑,二是过于简化,三是约束条件的确定十分随意,仅从模型本身的需要出发而不考虑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要求。
齐晓民2019-11-06 15: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