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幼儿的规则意识

边叶宏 2019-11-06 14:48:00

推荐回答

在一日活动中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促进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摘要: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但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地平衡各种关系,生成“自主的”规则,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本文从日常教学验中尝试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关键词:幼儿教育;规则意识;培养方法正文: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幼小衔接这一话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是社会人,成人踏入社会,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幼儿进入幼儿园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从幼儿园迈向小学当然要遵守学校的规则。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孩子顺利踏入小学生活、学习的桥梁,是孩子为人处事、学习发展的奠基石,因此,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入小学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我是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这一话题和大家做一下交流和分享。一、在日常生活各环节中逐步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1、规则意识中时间观念的渗透。幼儿园与小学相比,在时间上是比较宽松的,注重保教结合,幼儿来园、离园、游戏、活动、进餐等环节在时间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弹性空间,不像小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可以说,时间观念的培养是幼儿遵守规则的前提之一,没有时间观念,就无法遵守相应的规则。在这方面,我们应当从幼儿园小班时就开始渗透。小班的孩子刚刚入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提示,但实际上每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孩子们都是在一天天的慢慢适应并熟悉,到中班时孩子应当已经十分熟悉,这时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要求,要求幼儿严格遵守。等到大班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图文并茂的活动方式,如:引导幼儿用图画或文字记录等方式制定一日计划,制定一天中各环节的活动内容,如区域游戏规则、午睡、午餐的规则,表示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什么时间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时间概念和观念。2、交往的规则幼儿的年龄虽小,但培养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及交往的规则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的交往中常常会出现为了一本书、一个玩具、一把小椅子等而发生争执。有人可能认为幼儿之间发生争执就是不好的事情,应当帮助调节,所以幼儿之间一旦发生争吵,我们就会马上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完全解决问题。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我试着以“小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当孩子发生争执时,尽量不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参与到孩子中寻找争执的原因,商量并进行协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同时也渗透了一定的规则意识。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交圈子也越来越大,孩子们交往的同伴也随之增加,规则意识逐渐形成。我鼓励幼儿之间相互找朋友,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积极的与小朋友、老师交谈,开展“快乐的你我他活动”,引导幼儿从小事做起,互相帮助,逐渐学会分享、谦让、合作、助人、尊重等等交往的规则。二、在活动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参与活动区活动的积极性一向是很高的,在活动区里,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尽兴的玩儿,但“尽兴”不代表不遵守规则。实际上幼儿在活动区里活动时,规则意识的体现时是最明显的。不论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区角的创设,材料的投放都有其一定的规则性,幼儿区角活动时我们应在鼓励幼儿探索的同时引导孩子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活动,除了知道在美术区画画,在数学区摆数字,在图书区看图书这些基本的要求之外,还可以在活动区内为幼儿投放一些易于促进幼儿规则形成的活动材料。如:棋类游戏材料,结构游戏材料等。在棋类游戏中不论是象棋、跳棋还是其他游戏棋类,如果幼儿在下棋过程中不能遵守规则,那游戏是无法继续进行的。这样孩子在下棋的同时不仅开发了智力,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规则意识的发展。三、开展各种规则游戏,促进幼儿规则意识内化规则游戏是幼儿阶段最成熟的游戏。这种游戏能够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概括力、判断力等等,使孩子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表面形式. 每一种游戏都有它一定的规则性,在一日活动中开展规则游戏让幼儿在体验快乐的同时遵守游戏规则,有助于促进规则意识的形成.1、语言游戏:你来问,我来答。要求幼儿只有认真的听,才能正确的做出回答。在小班,孩子年龄较小,主要要求幼儿能够认真听;到了中班,以猜谜形式出现,让幼儿在安静倾听的基础上做出回应;等到大班的时候,采用接话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用词说话,如棒子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子驻棒子。这是一种近似于食物链的游戏规则,有严格的言语规则,利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性。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还能使孩子了解到更多的知识。2、角色游戏“娃娃家”。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通过相互协商,确定扮演不同的角色,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进行愉快且自主的游戏。如:三个小朋友一起游戏,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爸爸、一个扮演宝宝,但如果,三个人都争着扮演妈妈,那相信游戏是无法进行,而且也是毫无乐趣的我们经常观察到: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已经开始注重角色行为的规则性了,他们逐渐认识到,好孩子是不能打小朋友的,通过扮演游戏中的“教师”,幼儿认识到教师能教小朋友知识,孩子进入游戏情境中,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渡过难关,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着游戏的规则。3、音乐游戏“战胜大会狼”。音乐游戏有其特有的特征且不同于其他游戏形式,它的旋律优美,并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要求参与活动的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如音乐游戏《战胜大灰狼》中大家都喜欢扮小白兔,而游戏要玩起来就必须有人扮小白兔、大灰狼、小松鼠。游戏中各种动物的表演还应随着音乐来进行,小兔的音乐出现了而大灰狼抢着去表演,这样也就表现不出小兔勇敢、机智的精神了。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非常强调幼儿遵守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交换各种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在音乐游戏中,要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一定的规则才会得到快乐。四、户外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强化无论,大、中、小班的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总是最高的,户外活动中的规则游戏对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它让幼儿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游戏规则,如何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共同遵守规则。如体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我们首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在活动中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督促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采用游戏形式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知道在竞赛中不仅要速度快,更不能违反规则。让幼儿注意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违规行为,使他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遵守规则游戏:熊和石头人。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作熊,在前面走。孩子在熊的后面,跟着熊走。当熊转身的时候,孩子一定要立刻站住,一动不动,象个石头人一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被熊吃掉。也可以交换双方的角色,让孩子扮演熊,寻找吃掉人的机会这一游戏能够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加深孩子对规则的理解。跳远比赛。竞赛式的游戏常常出现在中、大班,如跳远,孩子们必须站的同一起跳线上向前跳,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比赛可见,通过一些竞赛式的游戏,能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知道自己违反了规则,就不再坚持争自己赢了,并在下次游戏中严格遵守规则,才能赢得第一规则意识的建立能帮助幼儿顺利的踏入小学,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就应正确把握游戏的规则,对游戏的规则和规则游戏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科学、合理的制定游戏规则,帮助幼儿将无目的的“玩耍游戏”转化为“规则游戏”,使规则意识的培养成为幼小衔接工作的推动力,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更好的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为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吴静茹      。
黄皎林2019-11-06 15:02:32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让孩子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协调发展,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对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认为,要尊重孩子的个性,是的,尊重个性发展是很重要,但是,不能太“过”。西方国家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忽视规则方面的教育,造成有许多极端事例的发生。那么,就要重视孩子的规则教育了吗?这也不能太“过”,过于强调规则,不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势必让孩子变成听话的“机器”,导致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那孩子的“创新”从何谈起?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尊重个性方面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我们教育者应探讨的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人,是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小到班规、校规、社会规范,大到国家法律,都是为了保证正常活动的有序进行。我们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也要制定班级常规。不难发现,每次小班孩子刚入园那一段时间,是我们教师比较“烦心”的时候。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没有规则意识,每次活动都需要很长时间,如玩桌面结构游戏,桌上、地上都是积塑。因此,在每次活动前,我提出活动具体要求,如积塑不能丢到地上,如果掉到地上应拾起,活动结束要将积塑还原等。渐渐地,孩子们形成习惯,整个活动有序进行,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拼搭各种造型,教师不过多的干预,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个性,重视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又如在户外体育游戏中,每个游戏都有规则。如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中,我在在介绍游戏玩法后,再提出游戏规则:教师在点“狐狸”时,幼儿必须闭上眼睛;幼儿在喊三声“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后,“狐狸”才能出现;等“狐狸”说“我在这里”后,幼儿才能跑等,对个别违反规则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惩罚”,如让他停止游戏一次,让他意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在观察孩子们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让孩子们尽情体会游戏的快乐。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规则意识逐步得到发展。二、活动中注意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俗话说“凡事有个度”,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规则。孩子们在生活、学习、游戏中都有规则。在实际活动中,总有个别孩子超出这个“尺度”,我就要想一些办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1、正确对待孩子的“反常”行为尊重应成为教育的第一原则,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的核心是理解并认可教育对象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理解与尊重的原则,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轻易否定孩子的行为。有一次,涛涛把自己杯子里的开水倒进了一盆花里,我看见了,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说:“天太热了,小花也要喝水。多可爱的孩子啊!我为涛涛能有这样的爱心而感到高兴,只是他缺乏经验,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浇花方法,这是我要教给他的,因为我的理解,保护了他的一片爱心。2、适当的“反思”班上的翼翼可谓是“风云人物”,每次活动时老师都要提醒他,教学活动时总是影响旁边的孩子。游戏时总有孩子来“状告”他的不是。这天美术活动时,他又在别人的纸上画了不该画的东西。我只好让他到旁边的桌子上去画,对于老师的处理,他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他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游戏时让他暂时在旁边观看,反思一下自己刚才的行为及为什么不能参加游戏。最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交谈,让他说说自己的不对之处,我对他提出了一些希望。也许有些人认为,孩子要尊重他的个性,是的,我们教师在组织孩子活动时,是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在一个集体中,如果没有一个“度”,整个活动就处于“无序”状态,没办法进行任何活动。整个社会生活,也是这样,任何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是怎样,都要围绕一个“度”进行,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显得“有序”。我们是要让孩子在这个“度”内自由发展。孩子规则意识养成和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当孩子约束不住自己时,适当的反思和调整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还要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就是尊重他人,你不尊重他人也就成了一个不受大家喜爱的人。当然,这种冷处理是适度的,适合孩子心理能够承受的,也许这种方法让孩子暂时感觉不适,但取得的效果却让他受益终生。3、善于利用“反面教材”有次中午午餐时,我发现地上有两个鸡腿,我问:“这是谁扔的?”一看,晨晨的眼神不对,我想直接批评教育他,但想了一下,随即问其他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看,鸡腿扔在地上,对吗?”“不对!”我问:“为什么不对?”源源说:“浪费粮食!”我又问:“还有呢?”“扔在地上脏,小朋友踩上去会滑倒的。我问晨晨:“你扔鸡腿对吗?”“不对!”我说:“小朋友都在说这样不好,能不能再扔了?”“不能!”孩子偶尔犯了错误,教师可以直接批评教育,也可以将这些问题“抛”给其他孩子,让他们来剖析,理解问题的所在,这样既教育了犯“错误”的孩子,又教育了其他孩子不能犯类似的“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既尊重了孩子的个性,又提高了幼儿的规则认知能力。4、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扬扬在班上算是个较“沉默”的孩子,不太主动和别人交往,生活方面能够处理,学习知识方面不够积极、主动。只是游戏时间,不断有人告状,“扬扬打我了……”。令我颇为“伤神”。通过观察发现,扬扬其实是个本质不错的孩子,有时他想和别人玩,就用手摸摸别人,嘴却不说话,别人误以为扬扬打人,结果就向老师告状。有时扬扬还会做些好事,如别人的椅子倒了,旁边的小朋友就像没看见一样,可是扬扬能扶起椅子这天,我带小朋友整理彩虹屋作品,喊到的小朋友从老师这儿拿作品装到袋子里,因为作品多,一会儿小朋友不耐烦了,教室里闹哄哄的,老师的声音再大也不行,但是扬扬一直在认真倾听,只要我一喊到他的名字,他就马上过来拿作品。作品整理结束后,我对扬扬重点进行表扬,并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也告诉其他小朋友,扬扬是个不错的小朋友,他有时不懂得怎样和别人交往,有时摸摸你,是他对你友好的表现,可不能认为他伤害你……调皮、能力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就这一闪光点随时进行发掘,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三、及时、定期点评幼儿的行为,强化孩子们的规则意识1、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参与讨论,如教师问“这次活动哪些小朋友表现棒?为什么?”这时,有许多孩子会说出哪些小朋友表现棒,棒在哪里等。接着教师又问“哪些小朋友需要努力?为什么?”孩子们会说出个别孩子不足的地方,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认识能力。2、及时点评幼儿的行为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善于小结,对表现不错的孩子给予鼓励、表扬,巩固其良好行为习惯包括规则意识的形成,引导其他孩子像他学习,促进班级良好常规的形成。对规则方面有待改进的孩子提出具体希望,让其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培养其规则意识。3、定期点评幼儿的行为星期五是评小红花的时间,按照评价的标准,肯定是那些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孩子能够得到小红花,如:规则意识强、教学活动积极参与、生活习惯好、与小朋友相处融洽的孩子。不难发现,表现好的都是那么几个,其他的似乎与小红花无缘。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期待的眼神,我的心里有些震撼。如果按照标准,调皮、好动、容易与小朋友发生冲突、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肯定得不到小红花,他们一出现“情况”,老师忙于对他们进行沟通、教育,他们受到启发,当天好转,可能第二天又有新的“情况”出现,这些孩子似乎真的与小红花无缘。评小红花时,让孩子们自由说一说,谁能得到小红花,孩子们发言还挺积极的,并说出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够得到小红花,我进行了肯定。接着又请那些调皮、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说一说,自己能不能得到小红花,这些孩子还是比较明白自己,说自己不能得到小红花,是因为自己哪些方面不好,我对他们提出了希望。这次,表现不错的孩子得到了小红花。连续几个星期没有得到小红花的孩子,我肯定了他们的表现进步的地方,如:周周,对他的教育要费一番脑筋,他现在学会与小朋友相处了,针对这一点奖励了小红花,对他的其他方面我提出了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特别是那些很让我们伤“脑筋”的孩子,针对某一点提出表扬、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潜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调整自己的不正确行为,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教师以规则意识的培养为载体,在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依托幼儿的生活实践,通过科学的引导,在生活、游戏情境中,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帮助孩子逐渐认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发展和提高执行规则的水平,体验规则带来的快乐,加强幼儿对规则的内化和迁移,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齐景智2019-11-06 16:01:00
  •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区域活动中注重规则培养,作到乱中有序。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材料,具体操作,来掌握技能、获得知识,从而发展各方面能力。区域活动规则的建立,应该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有秩序性,怎么做才能使区域活动的材料不损害等。同时应注意到小班幼儿年龄小,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性较强,所以经常出现争抢的现象。镜头一:区域活动开始了,几个小朋友争抢着跑到了表演区,他们看见沙锤、双响筒、单响筒、手鼓、铃鼓等各种打击乐器,以及漂亮的花环,彩带等便纷纷争抢起来。看到这种情况,我走过去,悄悄对他们说:“小朋友,这样争抢好不好”?贝贝说:“不好”,我又问:“怎样玩最好?”他们停下来说:“不争不抢,互相谦让地玩儿。我说:“对呀”。于是,我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表演材料,“这些是打击乐器,是小朋友敲打伴奏用的,玩乐器的小朋友站在外面围成一圈伴奏,好吗?”孩子们说:“好!”我说:“这就作为一条规则行吗?”“行”。老师,这些花环是戴在头上用的”“彩带是拿着表演用的”……孩子们纷纷说着。我说:“那表演的小朋友在哪儿表演呢?”聪明的玲玲说:“站在圈里表演吧!”我笑着说:“这又是一条规则好吗?”“好!”于是表演活动有了规则。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井然有序,各个表演得是那么投入。分析:在情景一中,孩子们为了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争抢,老师从尊重孩子出发,和孩子一起商量,共同制定出活动规则。在规则的约束下,他们不但没有攻击性行为,还能相互协商,互换角色。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一定规则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我班幼儿多,活动场地小,动静区域不得不挤在同一活动室内,这势必造成各区域间互相干扰。为保证各区域正常开展,就需要教师和孩子共同制定股则:1.活动前明确活动规则,帮助幼儿内化规则意识。幼儿的思维比较形象具体。在活动前教师应该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只有让幼儿明确规则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才能使幼儿真正内化规则意识。因此,活动前教师应明确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例如:活动时不要大声吵闹,不随便走动;取放材料时要轻拿轻放,不玩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活动结束后要把材料收拾整理好,放回原来的位置等等。并提醒幼儿:看哪个小朋友按着老师的要求做得最棒,老师就奖励做得好的小朋友。2.活动过程中强化规则意识,帮助幼儿遵守规则。幼儿的规则意识通过幼儿的守规行为得以体现,而巩固幼儿的守规行为又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园的孩子因年龄小,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及持久性较差,往往会受外界刺激的干扰,不能把握自己的行为。因此,幼儿虽然明确了规则要求,但在活动。
    齐晓民2019-11-06 15:55:01
  • 一、所谓规则就是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常规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养幼儿的需要,同时它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促进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能力提高的作用。规则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促进幼儿活动质量,提高能力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作用。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已的不良行为,限制自已不应该扰乱一定的生活习惯、社会秩序,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大声暄哗,收玩具时摆放整齐,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等,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行为习惯。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规则,并认真执行,把这种执行作为自身的需要,从以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二、现状分析为了了解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的现状,我对中班段幼儿进行了观察调查,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1.幼儿已有初步规则意识,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或督促。2.已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不过还很不成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3.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在还需要等待的游戏时,还缺乏一定的耐心。4.学习中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5.操作中规则基本形成,多数已养成听指令操作的习惯,并能整理玩具,但仍需进一步巩固。6.生活环节上,基本能遵守规则,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成人不断督促,反之就容易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对规则意识还不强烈,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不断的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三、确立培养目标  1.道德要求:尊敬父母、长辈,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问早;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有爱心;爱护公共财物,不破坏公物,不攀折花草树木;爱惜生活学习用品,不浪费;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人多的场合学会等待或排队,不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高声喧哗;不说谎,不拿别人的东西,知错要改;有粗浅的是非观,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乐于帮助别人;等等。2.一日生活:包括去卫生间、洗手、喝水、吃副餐、睡觉前、起床后、离园前等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有固定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集体活动:包括集体活动中剪刀、胶水等物品的安全、有序使用规则,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或者暗示保持安静或者进行活动规则;集体活动时回答问题要举手,分组活动时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按时完成任务等规则。4.游戏活动:按规定摆放或取材料、物品的使用规则要明确,不同游戏自身的规则等。四、措施及具体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表现一些违反规则的现象,如在本该安静的氛围中大声讲话、争抢玩具、使用完图书或玩具不能放回原处等等。事实上,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或规则意识较弱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通过体验后果,让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用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一天,大家正在玩沙池内认真地制作着各种“蛋糕”,并欣赏着自己的辉煌成果,突然昕昕制作的漂亮“蛋糕”被飞来的一脚踢得瞬间瓦解。在昕昕的哭泣声中,偷袭成功的童童迅速逃走。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依据事先与幼儿共同商订的规则,适当让童童体验一下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当童童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时,昕昕大声说:“他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把别人的东西破坏了,不要你和我们一起游戏。同伴们听了他的活,没有一个幼儿愿意与童童合作,对他都持排斥态度。没有朋友的孤独让童童尝到了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再次游戏时他学会了自我控制,不再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了。总之,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规则行为的形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运用多种方式加以引导,让幼儿制定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要求,就能使他们在掌握和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获得自主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社会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堵文波2019-11-06 15:06:12
  •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和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将会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而当今社会的幼儿家庭成员,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倾向于智力投资,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社会性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争执,发生攻击性行为等任性自私、不守规则的表现。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以及更加长远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必须从幼儿期对他们进行规则的培养,建立规则意识,逐步明白规则既方便别人,又方便自己。新纲要中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因此,对大班孩子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学初,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着他们一起上课、游戏、吃饭、睡觉-----,在对孩子的行为作为了大量的观察与了解后,我发现我班孩子中有这样几种情况:一、大部分孩子规则意识淡漠这类孩子头脑中没建立起规则意识,或是规则意识淡漠,他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行为多源于情绪或兴趣冲动,不考虑行为后果,想法很天真。比如:开学初,很多孩子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自己站起来就往外走,因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评的时候,他还理直气壮。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未经老师同意就出教室的行为是错误的。
    连伟祥2019-11-06 14:58:04

相关问答

从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看,有彩笔画、水粉画、蜡笔水粉画、水墨画、印画、吹画等形式。彩笔画用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彩色粉笔怎样勾线和均匀地涂色等工具直接在画纸上或墙上画画。幼儿要学习怎样握笔。蜡笔水粉画是指先用油性足的蜡笔或油画棒等油性绘画工具在画纸上画出物体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水粉笔蘸水粉颜料遍刷整张纸,由于油性蜡排水,用蜡笔或油画棒画出的物体形象便凸现出来。幼儿要先学会蜡笔画和水粉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等。水粉画是指用水粉笔蘸调配好的水粉颜料在画纸上怎样平涂颜色,怎样洗笔等画画。幼儿要学习怎样调配水粉颜色,怎样舔笔。水墨画是指用毛笔蘸墨水在宣纸上画画。幼儿要学习怎样握毛笔,怎样舔笔,怎样洗笔,怎样画中锋和侧锋等线条,怎样控制墨、色、水的分量以形成浓谈墨色等。印画包括印章画、拓印画、刮印画等形式。印章画是指用刻好的土豆、萝卜、藕等物体的切面以及积木、笔套、牙膏盖、螺丝帽或纸团、布团、棉绳、手、脚等蘸上颜料压印、拍印在铅画纸上。幼儿要学习怎样压印、拍印等。拓印画是指将硬币、树叶、钥匙等有明显凸出纹路的物体放在薄纸下面,然后用彩色铅笔在纸上来回密密地磨拓,拓印出纸下物体的清晰纹理秩序。幼儿要学习怎样均匀拓印等。刮印画是指用蜡笔或油画棒先后涂明快色,让颜料均匀地喷洒在图画纸上,最后轻轻拿出纸片、窗花等,画面上就出现了彩色雾点衬托的图像。幼儿要学习怎样拼摆画面,怎样喷洒等。线描画是中国民族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运用线的曲折、粗细、润涩等不同的笔法来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等的一种方法。线描画和其他绘画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强调作品的“形”美,在“形”美的基础上产生来自黑白世界独特的“色彩”美。线条”是线描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滚画作为引领幼儿进入色彩世界,培养孩子对于色彩的兴趣,滚画是一种幼儿比较喜欢的以及小班幼儿比较适合的绘画游戏。只要能滚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其工具,如弹珠、石头、车轮等。
一、创造力的重要性1、从个人本身出发。创造力是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重要标准。聪明的大脑要符合什么条件第一,同样的作业,头脑聪明的人无需怎样努力,就能轻松做完;参加各种考试,无需挑灯夜读,就能轻松通过而且成绩优良。第二,处理问题灵活而且有创造性。聪明并不是指体力和技能,而是指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未来的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探求未知世界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家、塑造不朽光辉形象的文学家、善于经营理财的企业家、发明设计新产品、搞革新的工人以及在各行各业中有所作为的人……这些都是创造型人才。要成为这样的人,都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多么重要。二、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校的、社会的,当然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则是创造力培养的摇篮。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第二步,用多种途径培养、随机教育,多让孩子提问。1、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生活方式影响孩子。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言传身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你们的思想、生活方式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们的孩子。试想,一对墨守成规地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要有创造力,如何能去欣赏和保护孩子的创造火花呢?反之,如果你是一位在于孩子玩耍中,想出各种新玩法的父亲,或者你是一位善于利用周边的事物创造美的环境的母亲,你是一个在工作生活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至少,你的孩子会在你的身上感受到创造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而我们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他才会……2、利用玩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购买玩具的标准:选择功能多,需要孩子操作的,而不选功能单一,以视听为主的玩具。宜买半成品玩具,不买成品玩具。★不是买来的玩具才是玩具,多提供废旧物品能提高孩子的替代能力。★先让孩子探索、尝试玩新玩具,而不应先教给孩子玩法,或先看图纸。★允许孩子收藏不值钱的东西。★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排放玩具。家里与幼儿园不同……不必过分强调整齐。
1、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幼儿入园的适应过程要经过几个阶段,从与家长的依恋,到与老师的依恋,再到与固定的几个小朋友的依恋,最后是与大多数小朋友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所以,与教师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幼儿入园适应的第一步。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会拥抱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孩子,让孩子在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会到老师的爱,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打好入园适应的基础。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我们会通过玩具,歌曲,故事等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是极容易分散的,有东西玩着,便会降低他们的分离焦虑。3、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体验到幼儿园生活是快乐的,以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使孩子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1、坚持入园。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哭便心疼,不送了,抱着下次再送的心理回家。这极容易助长孩子哭闹的习惯,因为他觉得哭能达到不上幼儿园的目的。2、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幼儿。家长见到孩子哭,绝不能和孩子一起哭,这样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3、可以用奖励的方法,买些孩子喜欢的小奖品,使用一定的物质刺激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同时,孩子入园时也可以带一些平时孩子喜欢的小玩具来。这会给孩子一个心理寄托,使孩子适应的过程更加顺利。4、千万不能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不听话送你上幼儿园!”这会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不好的。更不要对孩子说:“你哭,我就不来接你了!”这么大的孩子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会记住你不来接他,从而加剧分离焦虑。5、把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反馈给老师,使老师更了解您的孩子,便于老师开展工作.同时,这一过程很容易反复,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面对它。6、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提高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孩子有了伙伴,就会喜欢上幼儿园。问及很多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都是小朋友们不跟他玩。因此,家长要多带孩子和同龄孩子接触,并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方法。扩大孩子的社会交往范围。总之,幼儿的入园适应过程是幼儿适应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家园紧密合作起来,为孩子顺利走向社会铺好第一块奠基石。
学前教育专业注重在幼儿园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站在一个更高的、不同的高度去看待幼儿,教育幼儿。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岁的幼儿的教育,0到3岁是婴儿教育,3到6岁是幼儿教育。而且,本科的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从父母的遗传、优生优育,胎教,到婴幼儿的能力发展、保障身心健康,是幼儿许多能力最初培养、发展的关键期。专科的幼师的学习只相当于本科的后半阶段,即3到6岁,更多是学习一些上课的技能,吹拉弹唱,等。理论的学习较少。其实,对比国外的教育发展水平,本科的学前教育学生到幼儿园教学,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是教育发展的必须。孩子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这就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已不再是孩子背着手排排坐,跟着老师念的时代了。总体来说,学前教育在国内的发展趋势是很好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相对的,也有不足的存在。由于国内人们的认识不提高,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一保姆,阿姨,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其他教育阶段的老师;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体制建设,薪酬福利等没有很好的保障。幼儿美术专业是指:1、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强调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幼儿丰富的情感往往是他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的原动力,因此,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时,教师应首先考虑到幼儿的情感需要。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喜欢这里涂涂,那里画画,不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因为幼儿将美术作为表达他们情感的一种自然途径。幼儿在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世界时,总是容易将自己的情绪情感投射到物体本身,用一种十分感性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世界。2、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和表达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幼儿所特有的不受客观世界规则所约束的想象力,使他们具有独特的创造天赋。和成人的创造力不同,幼儿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3、重视幼儿的操作,强调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操作。幼儿正是在操作中亲身体验某种情感的发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获得审美感知和审美创作的。也是在操作中,幼儿进行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真正表达自己情感的美术作品。
当前,我们所培养的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好东西一个人吃,玩具一个人玩。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家长容易忽视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性,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明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当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幼儿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只会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帮助解决。如果在可塑性很强的幼儿期不注意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十分必要。我认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其重要了。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合作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常创造幼儿合作的机会。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建筑,共同完成一幅作品或采取两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两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两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我们还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擦擦汗,我帮你换衣服;你看我的书,我玩你的玩具等。这些都属于合作的范畴。记得我刚接小三班时,孩子们合作意识很差,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只会找老师或者干脆大哭。这时,我会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再如到了中班,午睡起床后要叠被子,幼儿一个人很难完成。这时,我也会通过引导、暗示,让幼儿通过合作来完成工作。孩子们通过互相帮助完成了任务,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从中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一次,我带孩子们到户外散步,看见蚂蚁运粮食,他们都很感兴趣,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我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么大的一块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在这些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续篇故事、情景表演、分组朗诵等;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在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计算课的操作活动中,让幼儿相互交换材料,相互检查;上体育课时,我有意识地教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游戏,体育及户外活动开展各种接力游戏赛、跳橡皮筋、拔河比赛、“二人三足”游戏及各种接力比赛;在日常活动中,常让幼儿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有大带小等交往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尝试合作。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二、在区域活动游戏中创设合作的机会,在成功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处于幼儿期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占主要地位,因而在游戏中往往是各自为阵、互不相干。如何挖掘班级区域游戏的特点和优势来引发幼儿的合作行为呢?我们精心设计合作游戏,努力创设良好环境,引发合作行为的产生。如:在小班时设置了“蔬菜拼盘”、“编手链”、娃娃家、积木等游戏;在中班时设置了做做玩玩、沙画、结构区等活动;在大班时设置了表演区、棋牌区、美容院等游戏。以不同的游戏内容吸引各年龄段的幼儿选择活动的区域,同时让幼儿充分体验独自玩与合作玩的不同感受,逐渐让幼儿意识到与同伴合作才能较快达成目标,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如在大班“沙画”游戏中,刚开始,常常出现整个区域内的孩子人手一幅画,游戏时间到了才刚画了一点点,没有成功的作品。对此我们没有加以直接干预,而是让孩子们在游戏结束后自己寻找游戏失败的原因,从而悟出怎样的合作方式是恰当的,逐步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当第一幅由合作完成的色彩鲜艳的“白雪公主”图在美工区中展出时,创作者欧旸和张青玥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们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快乐。再如“结构游戏”中,设计了“公园”、“游乐场”、等主题,出现一组孩子各抒己见、游戏迟迟不能开展的情况。对此,我们以再现游戏场景、讨论的形式使孩子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孩子们在玩中体验到合作的愉快,合作行为逐渐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三、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小太阳。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对抗、攻击等性格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大多遇到纠纷时不会很好的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就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采取加入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采取大家都赞同的方式来解决。或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来提醒幼儿该怎样解决。这样,幼儿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了谦让、谅解等交往合作技能。懂得与人合作要友善、谦让、团结、互助。克服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社会交往合作的行为。使幼儿获得了与人合时与同伴合作时如何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这时, 教师让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1.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2.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3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逐步摆脱家庭中的“自我中心”角色。充分挖掘游戏自身的优势因素,多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完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这种积极效果幼儿自己通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每当我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相互协商或给予帮助时,总是及时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当幼儿通过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后,他们会发现这样做大家都很开心。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幼儿合作的内在动机,会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四、让幼儿知道遵守合作的规则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据。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所以,合作要受到规则的约束。在平时的游戏中,发现有的孩子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确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于是,其他幼儿会接二连三地向老师告状,游戏也因此无奈地停下来。我们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将游戏中的一些规则,讲解得生动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例如:民间游戏《爆米花》的规则应该是:扮米粒的幼儿当听到最后一个字:“抓”时,才能往圈外跑。我说:“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来吃了,这时你才可以往外逃。绝大多数孩子理解了这一规则,并能遵守规则,但也有的幼儿象刘洋,他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还没听到“抓”就逃出去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及时帮助他理解活动的共同目标——玩得愉快,使他体会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规则,大家玩得都不高兴。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步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我们今天的孩子将是新世纪的小主人,他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学会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与和平共处,让他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在合作中与不合作的伙伴间增进友谊,相互了解,因此,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与能力将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发展经验。而很多时候一日活动中由于教师重视为幼儿选择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开展,轻视幼儿自选活动和自由活动的进行;重视一日活动中小块活动的局部利益,轻视一日活动的整体效果;重视活动安排中的整体性,轻视活动中幼儿学习的有效性;使幼儿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展。一日活动时间常常在教师无谓的消耗或幼儿的无所事事中流逝。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充实而富有价值,如何提高一日活动的有效性?一、集体活动的有效性《纲要》中指出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个有效形式,如何让幼儿在这一活动时间段主动活动、充分活动,使幼儿得到有效的发展。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知识经验的准备教师在活动前应做好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孩子一碗水。同时还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如果活动内容不适合大多数幼儿的水平,导致低水平重复,低估幼儿的能力水平,教师重复着幼儿已经知道或理解的内容。或产生“对牛弹琴”的现象,教师高估了幼儿的能力水平,内容深奥幼儿无法接受。使教育失去有效性。2、挖掘幼儿真实兴趣幼儿主动的活动是受需要兴趣驱使的。幼儿有求知的兴趣才能使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经常看到教师在活动导入环节设置“虚构兴趣”导致拐弯抹角现象,如“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猜猜里面放着什么”“玩具”“不对”“糖果”“不对”……教师在导入阶段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必要的。但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兴趣”是虚构的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内容的。只有挖掘幼儿真实贴切的兴趣才能将学习活动步步深入,取得活动的最大效益。3、提炼浓缩教学语言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启发性的语言,问题情景的创设都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活动的亮点。有些教师活动中提问的暗示性导致“懂的要问,不懂的也要问”的现象。教师的提问有太多的暗示性是不需要考虑就能得出答案,是教师的表情就能读出答案的这无疑在浪费时间。提问应紧扣主题,减少不必要的废话,多问一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开放性的问题。尽可能减少“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不需要幼儿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语言时也要简洁少说废话,把握内容的主线,使幼儿得到有效的学习。4、灵活创新活动形式教师在活动中不要死守陈规,把活动模式化。从设计开始部分到基本部分,从基本部分到结束部分都必须经历某些阶段,遵循某种格式,把教学死板的组装,这就导致教师说了许多价值不大甚至根本无用的话。还有的活动片面强调游戏化导致“游亦未游,学亦未学”的现象。每一次活动似乎都与游戏结合,都要有游戏,而实质是既没游戏也没教学。时间在毫无价值的活动中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