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哪六项举措鼓励利用外资?

黄炼红 2019-12-21 23:12:00

推荐回答

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若干措施》指出,要通过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大幅度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政策措施,要同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外资依法依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同等适用相关的支持政策。支持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与内资企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若干措施》指出,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在中国创业发展,为其依法依规提供出入境管理方面的便利,这将为促进引资和引智引技相结合创造更好条件。二是促进内外资公平竞争的新举措。若干措施》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确保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致性;不得擅自增加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中国标准化工作,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工作,依法依规对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机制建设;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落实内外资企业统一注册资本制度等等。三是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新举措。若干措施》提出,各个地区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积极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境外融资能力;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等等。同时,《若干措施》也重申,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政策,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的权益,这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具体措施。
樊拖迎2019-12-21 23:39:3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1月16日介绍,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实现平稳增长。12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37家,同比增长36.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指出,2019年全年,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外商投资环境持续优化。2019年我国吸收外资形势较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彰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坚强决心。国务院先后印发了两份重要文件,推出42条措施。各部门和各地方加大工作力度,出台配套政策细则,确保放宽准入、财税支持、权益保护等具体措施落实到位,积极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提振了外国投资者信心。外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9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9%、71.1%和28%。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846.5亿元,同比增长93.2%。其中,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同比分别增长162%、41%和133.3%。外资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1.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11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841家,其中以备案方式新设企业占99.2%;实际使用外资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国增幅1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进一步显现。该负责人介绍,过去5年,我国围绕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全年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与2019年相比,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占比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外资企业以占全国不足3%的数量,创造了近一半的对外贸易、1/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5的税收收入,为促进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和跨国投资虽有回暖迹象,但增长依然缓慢,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2019年吸收外资面临较大外部压力。商务部将进一步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最大限度赋予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我们有信心,2019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保持总体稳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齐晋华2019-12-22 00:20:17
  • 报道称,我国将出台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国将抓紧落实有关措施,同时加大检查监督的力度,及时消除政策落地的障碍,确保措施实施的效果。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王受文在回答提问时表示,这一文件将于近期印发,文件的出台体现了中国扩大开放、对接国际做法、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坚定决心。王受文表示,若干措施的一大特点就是更加借鉴国际做法,比如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等就是借鉴了国际投资政策框架,更具系统性。措施还强调引资区域结构优化,以及强化国家级开发区等引资平台作用,都体现了与国际规则的接轨。针对外国投资者对措施落地时间的关切,部分措施还特别明确了时间表,比如在2019年7月1日前,修订出台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若干措施还进一步深化了外资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比如在简政放权方面,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内投资总额10亿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交给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管理,以前这一数字是1亿美元。在加强管理方面,针对外商企业的关切,提出修订专利法,并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侵权法定赔偿上限。王受文说,过去吸引外资主要是靠优惠政策,现在我们更主要的是要靠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竞争、透明开放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使得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能够享受到公平的、透明的、可预期的投资政策环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合法的保护,包括他们在获得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方面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王受文表示,前4个月利用外资以人民币计价基本持平,以美元计增长2%,这是来之不易的。考虑到全球和中国具体情况,对全年实现引资的规模和去年持平充满信心。
    连丽花2019-12-22 00:08:40
  • 1.利用外资概述外资是指来自国外的资金或资本。利用外资是指利用来源于国外的资金或资本进行经济建设和从事对外经济活动。利用外资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即间接利用外资和直接利用外资。2.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1979—1991年。这一时期,不论是间接利用外资还是直接利用外资都处在发展初期。自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后,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很多法律和法规,利用外资有了很大进展,外资企业从无到有,特别是间接利用外资比较突出。1979—1991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826.58,外商直接投资:7666.65,外商其他投资:515.09。
    齐智勇2019-12-21 23:58:51
  • 一、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及特点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26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9年7月底,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遍及第一、二、三产业的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达6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设立了地区总部,外商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600多个。在累计批准的5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目前仍在注册运营有28万多家,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效益不菲。具体讲,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制造业为主要投资领域。截至2004年,企业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累计企业数和合同金额的72.57%和64.76%房地产业是第二大外商投资领域,企业数和合同金额分别占83.9%和17.73%;批发和零售业,占4.96%和2.86%;租赁和商业服务,占3.56%和3.37%。若从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外商企业总数的2.84%、75.0%和22.16%,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占总额的1.94%、68.27%和29.79%。二是外商投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6.25%,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9.16%和4.59%。这与交通便利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密切关系。三是互利共赢。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据调查,目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2/3实现了盈利,约2/5的跨国公司在华业务的利润率高于其全球业务的平均利润率,1990年至2004年间,外商投资者汇出利润就有2500多亿美元。另据中国美国商会最近对450家作为其会员的美国公司所作的调查表明,68%的在华美国公司2004年都实现了盈利或大幅盈利,86%的公司表示收入高于上年。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5240.5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增幅2.1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7.8%;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93年-2002年十年间一直在10%以上,近两年也在8%左右;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57.8%,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7.1%;缴纳的税收5355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8%;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人员近3000万人,约占城镇就业人口的10%。仅从这两组数据中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国引进外资是互利共赢的,既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使外商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同时,这也解读了为什么中国已成为很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平台,而且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战略的重点。二、新时期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走向1、新时期中国利用外资环境与潜力所谓新时期,我认为其重要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9年中国将开始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9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7081元/人翻一番的目标,国民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后过渡期,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开放型经济将达到新水平,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纪律更加规范、透明和可预见,中外企业将在良好的投资和运营环境中取得新发展。四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处于一个进一步调整的新阶段,其中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这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向获利前景持续看好的中国市场转移,提供新的机会和巨大发展空间。总之,未来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也是外国投资者在这片投资热土上可以大展宏图的机遇期。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和战略投资者,把握住机遇,积极参与和继续参与到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建设与合作中来。商场上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就是“有钱大家赚”。这也是中国利用外资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说,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前景看好且潜力巨大,还基于以下几点理由:第一,中国市场巨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0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生产资料销售额约2万亿美元,同时进口了6000亿美元的外国商品。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9.5%,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许多产品如手机、电视、钢铁、水泥等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世界名列前茅。目前,中国国内居民储蓄已超过15万亿美元;全国中等收入人口每年新增两千多万;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住房、轿车、教育、旅游等已经开始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到2020年,中国市场总需求将是2000年的4倍。这样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不能不使跨国公司为之心动。实际上,外商投资企业落户中国,一方面是利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瞄准中国的大市场。去年,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的产品价值达4000多亿美元的产品,而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的产品价值为3300多亿美元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二,劳动力资源丰富,低成本仍将是中国在较长期内的竞争优势中国有13亿人口,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足,尤其是人才的高素质和低成本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除劳动密集型行业外,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软件业其人才成本优势也十分明显,比如中国软件人才使用成本只相当于美国同等人才的1/9,相当于印度的1/2。因此,中国具有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优势。未来10年,中国至少有几千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白领劳动大军,这是一个保证人才供应的巨大蓄水池,也是保持高素质人才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调节器。第三,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硬环境目前,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到3万公里;铁路总营运里程7.2万公里,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41亿吨,居世界首位;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6.5亿户,居世界第一;联网用户数超过9400万户,居世界第二。今后几年,中国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外企业不仅在该领域有大量合作机会和潜力,同时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便利条件。第四,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可预见的投资软环境加入WTO三年以来,国务院近30个部门,根据WTO有关规则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清理和修订了近3000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其中废止800多件,涉及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各方面,已经建立起完善、公开、透明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可预见的投资软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人们,尤其是握有世界专利技术80%-90%的跨国公司,比较关心的问题。确切地讲,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就是由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出任的。从国家领导人到各政府部门,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而且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如2004年,对近2000名违法人员追究了刑事责任。今后,中国将继续从法律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常抓不懈,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侵权犯罪。这不仅是保护外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利益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需要。据一份商业环境调查显示,93%受访公司认为中国的经营环境得到了改善,92%的公司对未来5年在中国的经营前景表示“乐观”。2.中国利用外资的未来走向“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作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已经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中国政府发出的一个重要信息,表明中国将继续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欢迎外商来华投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外国投资者应把握住中国利用外资的这一基本取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点,积极寻求投资合作机会。对此,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特别关注。第一,服务业是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目前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仅占GDP的30%,因此,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根据我国“入世”承诺,2019年开始允许外资在批发和零售企业控股,允许外资银行向本地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允许外商设立独资建筑公司;2019年底,将允许外商设立独资速递、公路货运和货代企业;2019年底,将允许外资银行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允许设立独资铁路货运企业。相信,随着中国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将是未来世界服务贸易增长最大、最快的市场,外商在该领域有很多合作机会。第二,高新技术领域是利用外资着力推进的重点高新技术是提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中国欢迎拥有先进技术的投资项目,尤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这也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要求所在。目前,中国正在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但是,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投资项目将予以限制或禁止。目前已取消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加工贸易的出口退税。第三,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的热土一是这些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有所改善,科技教育有相当的实力,经济发展深具潜力;二是我国实施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在大力推进,国家已出台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其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进来的政策措施,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包括商务部为外商投资企业到这些区域去发展提供必要帮助。第四,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外资参与机会难得“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鼓励和支持非公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为外商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希望有实力的跨国公司不要错失良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共赢。
    齐映山2019-12-21 23:21:24

相关问答

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的审批程序介绍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9-06-1810:49共2人浏览一、业务概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某些设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具体规定为:1.1996年3月31日前批准成立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二十种商品外,都可以免征关税和增值税;2.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批准成立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都可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3.1998年1月1日后批准成立并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或限制乙类项目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都可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上设备免税,必须首先到海关办理审批手续。审批通过后,海关向企业签发《征免税证明》,企业在通关环节凭《征免税证明》办理免税验放手续。二、办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和征免税办法》三、办事机构上海海关关税处上海海关各区、县所在地海关/监管站四、办事准备1、应具备的资格:应为根据国家规定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2、需要提供的单证资料:第4步:海关审核有关单证出具《征免税证明》。七、办事时限1、办理免税注册登记手续,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2、办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手续,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
多年来,商圈内多数商贸经营主体属中小企业,抵押物少、信用记录不健全,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支持商圈融资发展,推广适合商圈特点的融资模式、建立商圈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创造良好的融资服务环境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联席评论”关注话题——缓解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的重大举措。近日,商务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商圈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是缓解中小商贸企业融资困难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交易市场、商业街区、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等为主要形式的商圈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中小商贸服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亿元以上交易额的商品交易市场4500多个,100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70多个,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物流园区近600个,规模以上电子商务平台约2.3万家。但是,由于商圈内多数商贸经营主体属中小企业,抵押物少、信用记录不健全,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亟须探索适应中小商贸服务企业特点的融资新模式。发展商圈融资,有助于增强中小商贸经营主体的融资能力,缓解融资困难,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商圈发展,增强经营主体集聚力,提升产业关联度,整合产业价值链,推进商贸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而带动税收、就业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有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培养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扩大授信规模,降低融资风险。支持商圈融资发展,应努力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广适合商圈特点的融资模式。支持银行开展商圈融资业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商贸主体特点创新融资产品和工具,针对商圈融资特点完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商圈各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商圈担保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大力开展针对商贸经营主体的融资担保业务,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与商圈、再担保机构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约定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大力促进供应链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有效整合利用供应链内企业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同时,要深入探索其他融资模式,研究推动商铺经营权、租赁权质押融资试点。鼓励商圈内有条件的商贸企业通过发行企业集合债券等多种形式,参与融资租赁、借助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等方式筹资,拓宽融资途径。第二,建立商圈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实体商圈与各类融资机构开展合作,鼓励实体商圈管理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等融资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支持商圈向融资机构提供各类信用信息,开辟融资机构获取经营主体信息的征信通道,降低征信成本;推动虚拟商圈与金融机构合作,鼓励各类网络商城、社区、网络交易平台搭建虚拟商圈,在商圈内开展经营主体信用认证和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应科学评价网络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向其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创造良好的融资服务环境。研究制订地区性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指导商圈建立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提升商贸经营主体的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商圈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引入信用服务机构,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同时,要规范金融机构竞争秩序。银行业监管部门、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部门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商圈内开展合理有序竞争,创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我国面对贸易摩擦应对办法:1、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力,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勠力同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化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努力维护国家发展的国际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2、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应对美国挑起贸易战的行为,关键是不受对方干扰,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犯颠覆性错误。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4、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全力增强创新能力。牢牢把握新技术革命的战略机遇,加速技术追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6、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建设贸易强国。扩展资料:贸易摩擦背景:2019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中国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目标国榜首,全年共有21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6起,涉案金额27亿美元。从涉案产品看,钢铁、轮胎、鞋、玩具、铝制品等已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经济贸易领域的矛盾和摩擦,成为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矛盾和摩擦最集中的领域,且在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有较突出的表现。近年来,我国摩擦产品种类一直在不断增加,机电、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成为新的摩擦热点,例如汽车、医药产业等。并且大有从单一产品延伸到整个相关行业之势。贸易摩擦。
第一,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着眼于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强化国有资本在战略性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要求,紧紧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优势国有企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进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劣势企业关闭破产,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有效配置国有资本,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构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央企业重组的新平台。探索科研院所与大企业集团结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完成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的组织实施。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继续推动规范董事会建设,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选好配好外部董事,真正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推进董事会规范运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对董事会、董事年度和任期评价工作,对董事会运作较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经营班子管理权下放董事会,逐步将部分属于股东的权力下放给董事会;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依法正确处理好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建立健全董事、董事会与国资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建立完善董事会向国资委报告年度工作制度。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进一步加大企业领导人员选聘方式改革力度,继续深化用人、考评、激励制度改革,加快市场化选聘人才步伐。官方电话官方网站向TA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