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龚庆德 2019-11-03 15:34:00

推荐回答

因为汉字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中国人民接受教育和新思想的一个负担。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陷入到一个空前的危机当中。许多接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文化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很多人认为汉字过于繁复,不利于劳动人民学习,阻碍了新思想和教育的发展,所以提出了“废除汉字”和“汉字拉丁化”的口号,甚至要改用世界语来代替汉字。这样的思想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背景来看待。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口号和思想过于偏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们对于文化的反思,以及对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启蒙,具有进步意义。扩展资料: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在长久的发展历史中,汉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了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过程。早在二十世纪初,钱玄同、鲁迅等人就感叹繁体字的难学,阻碍了劳动人民的学习知识,提出了“汉字拉丁化”、“简化汉字”的方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思想没有成为现实。建国之后,国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和拼音方案,正式拉开了汉字改革的序幕。汉字。
齐晓庆2019-11-03 17:59:31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他不仅是发现以当时的中华文字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已,一些词语根本没有,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找不到相应的文字词语来形容,而且认为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当时的世界上跟日本和欧洲那些强国比起来根本没法比,简单的说上面的那句话就是想要学日本脱亚入欧,摆脱落后的文化意识,拥抱强国的先进文化文明而已。
    边博洋2019-11-03 18:36:53
  • /鲁/迅/之名享誉世界文坛,生平在文学创作、文学攻讦、思惟研究、文学研究、翻译多个规模都有重猛进献,/毛/主/席/曾评价道:“/鲁/迅/的标的目的,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标的目的。鲁/迅/也是笔者最为恭敬的作家之一,但笔者对/鲁/迅/某些作品中所吐显露的概念不敢苟同,譬如他对汉字的立场。鲁/迅/师长教师从小便和汉字打交道,其父祖父都是笔杆子出生,在留学日本时代,也不忘买碑帖来揣测汉字的笔划和构造,甚至/鲁/迅/师长教师晚年时代,也都是靠汉字书画来维持全家糊口,为什么生平与汉字打交道的/鲁/迅/,后来却主张消灭汉字,实现文字拉丁化?1934年8月,/鲁/迅/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物,可是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陈旧,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物,为汉字而牺牲我们,仍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需还没有丧芥蒂狂的人,都可以马上回覆的。同年12月,/鲁/迅/师长教师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指出:“方块字真是愚民的政策利器,汉字也是中国老百姓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在里面,若不撤除它,成效只需本身衰亡。鲁/迅/师长教师之所以如斯批判汉字,最根基的缘故缘由便是,/鲁/迅/认定老百姓没有进修汉字的可能,在封建社会之下,确实良多的底层老百姓从出生到衰亡,从未接触过进修,但这种封建社会的恶习,怎能让汉字负担?如斯就必需去掉汉字?进修简单的拉丁文?若是同处于封建社会,就算换了拉丁文,底层的老百姓就可以进修了?归根结底是封建恶习,甚至在/鲁/迅/师长教师临死前还不忘此事,道:“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之谈吐,那时日本侵略者已并吞我中国泰半土地,奴役我炎黄子孙,/鲁/迅/师长教师作为中国文学泰斗,竟然说出如斯谈吐,不得不让人深思。
    赵飞船2019-11-03 16:18:32
  • 是的,但这不影响鲁迅成为大文豪鲁迅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鲁迅是我最尊敬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让我在思想意识和写作技巧方面获得很大教益,但我对他在某些作品中所表露的观点却不敢苟同,譬如他对汉字的态度。其实,鲁迅先生和汉字极有缘分。他少儿时代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所读的书肯定是用汉字来写的;留学日本时他师从章太炎先生学文字学;在北京政府教育部挂职时,经常跑去琉璃厂购买碑帖来揣摩汉字的笔划和结构;他那些不朽的著作,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特别是后期在上海居住时,全靠用汉字写作来维持全家生活,而且活得并不困乏。尽管他的毛笔汉字书法未必像郭沫若所说那样,已经远远超过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苏东坡、黄庭坚而几乎达到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水平注,但却自成一格,造诣甚深。可是,他后来却力主消灭汉字,实现文字拉丁化,为此发表了极为尖锐的意见。这里仅拿出颇有代表性的三例来议论,并向有识者求教。1934年8月,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一文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同年12月,他在《关于新文字》一文中进而表示:“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他认定“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方块字的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确有很多劳苦大众由于没有条件学习而成了文盲。但这是社会的罪恶,怎能让汉字来承担?拉丁化只有二十多个表声的符号,学起来确是比方块字省力,然而也必须通过学习才有可能去认识和运用。不知他有没有想过,假如劳苦大众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得不到提高,那也将失去学习的机会,这一来,就算实现了拉丁化,不也同样产生大量文盲?方块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一说,太偏激了。果如此,对这一“利器”极有研究而又运用得极为巧妙的鲁迅先生,自己身处何地?汉字是“病菌都潜伏在里面”的“结核”一说,同样过分。果如此,他的小说《阿Q正传》、散文《记念刘和珍君》、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还有那被毛泽东认为“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至于“孺子”是否应当理解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在此议论等等,不也都隐藏着对劳苦大众极为有害的“病菌”吗?他临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报访员”时,更坚决地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理由是:“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那时,日寇早已占领了我国东北并已进入了华北,救亡运动正在全国风起云涌,可是他竟为“救亡”开出这一令国人“聪明起来”、“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的药方,这实在令人费解。幸而他是人而不是神,这一预言并不准确。如今,在他已去世七十多年的今天,方块汉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由于成功地输入计算机而增添了生命力;中国也并没有因为汉字的继续存在而灭亡。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说得好:“汉字是形、声、义相统一的象形文字。它不仅是符号,而且还是艺术,是科学,是文化。科学研究表明,这种文字及以其构成的语言,既能开拓人的左半脑,又能开拓人的右半脑,启迪右脑的原创性功能。见《国魂凝处是诗魂》汉字何等值得珍惜!遗憾的是,我虽然是汉族的子民,但对汉字却认识得不多,理解得肤浅,运用得不精,书写得不好,因而常感羞愧,可是我始终热爱它。
    齐晓向2019-11-03 16:01:37
  • 鲁迅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我们该如何看待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着眼于表面的意思,而忽略了它的历史原因、环境因素。并且这句话是在何种情况下说的,属于对什么的抨击或讽刺。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运动较为突出的年代,是旧闻文化与新文化相互撞击的时代,同时也是一群文人或有志之士,探索救国道路的年代。鲁迅的文学天才毋庸置疑,国学造诣也很深,但鲁迅个人缺陷也很明显,信口开河的地方也很多,他说话不见得句句是真理。从鲁迅作品和言行来看,他应该是这样认为,真的没必要过度解读,好像今天的我们,比鲁迅还理解鲁迅。术业有专攻,鲁迅专长并非在文字之学,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就是跨行评论,发表了一个不靠谱的意见,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十九世纪末,中国处于历史大动荡时期,同时也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国力贫弱、政局动荡腐败,加上外国势力的入侵,中华民族命运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其中的根源,最后得出汉字是阻碍中国前进的根本之结论。但事实上,鲁迅从没否认过文字对他的益处,更没否认过汉字在历史上所起的文化传承的作用,鲁迅的立场是那些得不到汉字“恩惠”的下层老百姓们。长久以来,汉字都是作为封建贵族统治下层百姓的手段,汉字是为他们服务的。而对于普罗大众,读书是一种奢侈。即便到了二十世纪中叶,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那么我们的汉字是怎么躲过这一劫的呢?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推出中国汉语拼音草案,征求意见,到1958年,周总理指出:“《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周总理的讲话,等于宣告了汉字拉丁化运动的寿终正寝。在这个讲话后不久,社会上一些积极于汉字拉丁化的组织就纷纷解散了。历经这场风波,随着当下国力的复苏,民族自信心的回归,相信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以一种更加沉稳自信的方式对接现代文明。
    符耀精2019-11-03 16:00:11

相关问答

山东简称"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山东.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地区有两个主要诸侯国,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鲁国.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封齐地于姜尚,后来发展成为齐国.周成王封周公旦于鲁地,发展为鲁国.在春秋时期,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且齐桓公是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齐桓公时期有管仲,鲍叔牙等人辅佐成就了霸业.在齐景公时期,齐国又达到了一次辉煌,有晏婴,司马穰裾辅佐.齐桓公,齐景公时期,齐国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整个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并列为中原最强大的国家,而当时鲁国只是一个小国,其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及强大的齐国.在战国时期,齐国虽然已不如秦国,但也是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国和楚国联合具有牵制秦国的实力.在齐威王时期,孙膑统率齐军在围魏救赵,马陵之战两次打败魏国,使齐国在战国中威望大增.在战国末期,秦国灭了东周后称"西帝",齐国也称"东帝"尽管当时齐国的实力已远不如秦国,后来秦国很快也统一了六国.而鲁国在春秋末期就已经被吞并.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有很多名君良将,而鲁国只是一个小国,实力根本不能和齐国相提并论.山东为什么不简称"齐"而简称"鲁"呢??从历史上说,因为鲁比齐更正首先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是周公旦的儿子,也就是姬姓,与王室关系更近,在礼法地位上比由臣下而封的姜姓齐国,甚至后来典型下克上,窃国而侯的田姓齐国要高的多.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其次,鲁国也是相对周礼更加完备,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最后孔子在后世的影响力也有很大关系所以无论文化\礼仪\地位等等,鲁国更有影响力和代表性ps指出一个错误,后代分封在鲁的很多,西汉就有,吕后封自己的外孙\鲁元长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之后,汉景帝之子刘馀都曲阜,为第一位西汉鲁王。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总共有14王孙权的儿子孙霸是鲁王,刘备的儿子刘永也是鲁王连少数民族建立的前赵也有分封鲁王德明朝朱元璋的第十子朱檀世封山东兖州,称鲁王,末代的朱以海就是南明的鲁监国而且啊..从文化来说的,鲁包括今天的临淄,济宁等地,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影响深远。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姬姓。齐是姜太公的封地,姜姓。鲁国是周礼的实施者,时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使用同规格礼仪的诸侯国。这点《礼记·明堂位》里有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在春秋时期鲁国也是众多诸侯国中比较强盛的国家之一,虽然不及齐国强盛,但是鲁国代表的是山东的和整个中国的礼仪和文化,同时鲁国的地域位置在山东中部,比齐国所在的山东东部位置更优越。而且鲁国在文化上也更加发达,孔子就是鲁国人,更能代表山东的历史文化。
二战期间,单靠中国自己,真打不过日本。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帮助下,特别是美国、苏联的大力帮助下,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一,从直接军事力量来说,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中国兵员数量虽然远高于日本,兵力最高时,国共总计兵力曾达到560万。但是双方的经济、工业、武器、训练方面的实力则是十分悬殊的。1937年的时候中日GDP分别为13.6亿美元和60亿美元;钢铁产量分别为4万吨和580万吨;煤年产2800万吨和5070万吨;飞机年产量分别为0和1500;100mm火炮年产量分别为0和740门;坦克年产0和330;汽车年产为0和3万辆。因此说双方的工业水平差距极大,日本用现代武器战斗,但是中国无法制造现代武器,在无外援的情况下,中国无力自己制造现代武器与日本对抗。1937-1939年的初期作战当中,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封锁中国海岸线,避免外国向中国出口武器,这样中国打一发子弹,就少一发,打爆一辆车,就少一辆……第二,整个抗日战争,其实大部分来讲,其实并不是中国跟日本直接面对面的打,跟中国军队周旋的,大部分是伪满,朝鲜、台湾、伪南京的部队,包括从当地征召的兵员以及原国府的投降部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军”。如果包括伪军,那么日本的军力则更加强大。第三,之所以中国与日本周旋这么久,有这么几个原因:1,日本压根就没打算攻占中国全境。因为日本的国家战略,是为了海军服务的。也就是想在太平洋上战胜美国的。而日本进攻中国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中国的铁矿、煤矿等重要矿产,以及一定的经济产值。和战略纵深。因此,日本四大主力师团,没有一个放在中国的关内。也就是说,日本压根就没使出全力,打算灭中国。日本在攻占到武汉-香港一线的时候,其基本战略目的达到,中国最富庶的城市和工业区全部被日占领,再往西部的中国的穷山恶水,日本不愿意花精力去进攻。投入和收效比太低。2,既然日本没打算跟中国灭掉,那么跟中国军队周旋的,基本就是朝鲜人和中国人自己。日本在关内的驻军,一直只有90-120万左右,剩下的都是伪军。3,正如老毛、秃头、蒋百里所说的,中国当时人口结构依然是农业国,也就是说90%的人口都分散在面积庞大的农村,极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占领,因此,中国有优势让日本军力分散,广大农村适合游击战。所以这也是日本没打算跟中国拼全力作战的主要原因。第四,如果双方尽全力对打,中国能不能赢?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日本当年修改战略,集中力量先吃掉中国,也就是日本全部兵力全部集中于对付中国,所有工业生产,都为侵华服务,所有伪军都被利用上。事实上,土共在十几年后,花费6-7年能做到的事情,日本也一定做到。我说或许没有说服力,那作为久经战阵的李宗仁,晚年曾回忆说,中日当年军事力量的对比来看,倘若日本全力来攻,中国胜算是不高的。第五,为什么中国会以主力战胜国身份出现?主要由3个原因组成:1,中国在抗战中,虽然没歼灭一个日本整编师团,但造成约80-90万人的日军死亡,算起来,与抗日的主要贡献国3,二战结束时,美国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完虐苏联的国际秩序,急需战绩赫赫的亲美盟友,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于是英法不用说,中国也就这样被放进了五常之列。4,中国抗战期间损失3500万人,考虑到中国虚弱的经济工业实力和中国的战绩相比,也确实已经是尽全力在与日本战斗了。所以国际也基本认可中国对于二战的贡献第六,为什么日本从不认为二战输给了中国。综上,中国理论上,如果日本全力来攻,胜算是不大的。中国得以喘息,并生存到最后,其实并非打的好,而是因为日本没打算尽全力跟中国打。因此,日本认为输给苏联,输给美国,但觉得中国只是捡了个便宜而已。
据中国某位军事教授根据《小罗斯福回忆录》中,认为日本在整个二战中伤亡总数为287.4万人49页,又据井上清的著作《日本近代史》中统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中伤亡共89万余人下册716页,以此推算,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此数目包含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数,接近日本二战中死伤总数的70%。这种统计是绝对错误的!《日本近代史》中的原话是:“从1937年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开始,至战败投降止,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死病亡者约233万人,下落不明和仍留在国外者1956年为6.3万人,负伤人员和领取残废抚恤金者30.9万人,共达287.4万人”首先“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死病亡者约233万人”这才是死亡总数,287.4万中其它部分与中国关联不大。而233万人中附属人员不属于日军,附属人员主要组成为日本海外武装侨民类似中国的民兵,如在中国东北的“满洲开拓团员”,在冲绳和南方太平洋等地的侨民、本土“国家总动员法”征集的女子挺身队、红十字会护士死亡女性共5.7万名,国民义勇队员、运输船的死亡人员如1945年4月被美潜艇击沉的“阿波丸”上死亡人员2019人等共计20万。靖国神社的232万也就是包括了他们。井上清也说到:“所以日本因战争而死亡者,有军人212万,平民约100万,合计310万。其次刚才所说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其实是指战时在太平洋不含本土和冲绳等西南诸岛以及东南亚的“南方军”死亡89.61万人。二战时日本陆军有四大战略集团: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国内军。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是将美军在日本本土和西南诸岛消灭的日本陆军、太平洋战争中消灭的43万日本海军,以及苏军的战果统统据为己有,是相当不严谨的。最后把俩本不同的书截取不同的部分进行统计本身就违背军事统计学,《日本近代史》关于日军死亡明确写到菲律宾群岛:51.8万人,中国本土:45.57万人,中部太平洋:24.7万人,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24.63万人,旧满州东北:24.54万人,冲绳:18.65万人,缅甸、印度:16.7万。为何不直接引用其中的45.57万人,却去逗一个大圈子。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这些数据不同程度参考了日本官方资料在此就不做评论。那么我们只能查找国共俩党在抗战时所记载的资料。共产党方面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不大可能准确统计日军死亡总数。如果我们以52.7万人为日军伤亡俘总数中国军队俘虏日军不到其伤亡总数的1%,俘虏不记按照抗战时百团大战时日军伤亡比例,共产党军队歼灭日军不超过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