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去消灭小日本

窦连波 2019-11-03 15:52:00

推荐回答

据中国某位军事教授根据《小罗斯福回忆录》中,认为日本在整个二战中伤亡总数为287.4万人49页,又据井上清的著作《日本近代史》中统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中伤亡共89万余人下册716页,以此推算,日本在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此数目包含日军在东北的伤亡数,接近日本二战中死伤总数的70%。这种统计是绝对错误的!《日本近代史》中的原话是:“从1937年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开始,至战败投降止,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死病亡者约233万人,下落不明和仍留在国外者1956年为6.3万人,负伤人员和领取残废抚恤金者30.9万人,共达287.4万人”首先“军人、军事人员及附属人员战死病亡者约233万人”这才是死亡总数,287.4万中其它部分与中国关联不大。而233万人中附属人员不属于日军,附属人员主要组成为日本海外武装侨民类似中国的民兵,如在中国东北的“满洲开拓团员”,在冲绳和南方太平洋等地的侨民、本土“国家总动员法”征集的女子挺身队、红十字会护士死亡女性共5.7万名,国民义勇队员、运输船的死亡人员如1945年4月被美潜艇击沉的“阿波丸”上死亡人员2019人等共计20万。靖国神社的232万也就是包括了他们。井上清也说到:“所以日本因战争而死亡者,有军人212万,平民约100万,合计310万。其次刚才所说太平洋战争及亚洲其它战场其实是指战时在太平洋不含本土和冲绳等西南诸岛以及东南亚的“南方军”死亡89.61万人。二战时日本陆军有四大战略集团:关东军,中国派遣军,南方军,国内军。中国战场的伤亡人数达198.4万是将美军在日本本土和西南诸岛消灭的日本陆军、太平洋战争中消灭的43万日本海军,以及苏军的战果统统据为己有,是相当不严谨的。最后把俩本不同的书截取不同的部分进行统计本身就违背军事统计学,《日本近代史》关于日军死亡明确写到菲律宾群岛:51.8万人,中国本土:45.57万人,中部太平洋:24.7万人,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24.63万人,旧满州东北:24.54万人,冲绳:18.65万人,缅甸、印度:16.7万。为何不直接引用其中的45.57万人,却去逗一个大圈子。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这些数据不同程度参考了日本官方资料在此就不做评论。那么我们只能查找国共俩党在抗战时所记载的资料。共产党方面由于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主要以游击战为主不大可能准确统计日军死亡总数。如果我们以52.7万人为日军伤亡俘总数中国军队俘虏日军不到其伤亡总数的1%,俘虏不记按照抗战时百团大战时日军伤亡比例,共产党军队歼灭日军不超过15万。
黄真炎2019-11-03 16:00:40

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其他回答

  •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阵亡160603人失踪87208人被俘45989人负伤290467人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龙层花2019-11-03 16:01:58

相关问答

中日文化的主要差异1、思想观念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处于思想的统治地位,强调的是“以孝为先”“尊老爱幼”,讲究的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后又融入了道家“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思想和法家“以法制为核心”思想,让中国人形成了较强的家族观念和道德观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同时,家族色彩较为浓厚,认为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血缘第一,血缘关系会让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随后才是地域关系,在一个地域内的建立联系,增强凝聚力。而日本人虽然也有很强的家族观念,但日本的家族活动是以生产为主,但有历来以集团的原则行事,除了本家族的成员外,其他非血缘关系的人们也可以作为家族的一份子。所以,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家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与本家的关系要比旁系亲属更加紧密。此外,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国民有着由内而外的满足感,讲求“以和为贵”。而日本受地域限制,本身资源相对缺失,急需从他国索取所需,这就使日本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侵略的思想。2、行为模式众所周知,中国与日本都讲究“和文化”。对中国这一大陆型国家而言,良好的自然和农耕条件奠定了中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日出而坐,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传统作业模式成为了中国人的主要生存方式。人民不必过于为温饱和物质短缺担忧,而生活的其他所需又可通过交换而得,这种生活的满足感使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以和为贵的相处原则和温和圆滑的处事方式。而以大和民族自居的日本作为海洋型国家,地域狭小、物产匮乏,使国人自古以来便具有较强的征服欲。为了自己营造更多的生存资源,他们需要用较强的匠人精神和意志品质赢得认同和信赖,所以日本人普遍能够用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执行命令一丝不苟,注重工作细节,遵守规则,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而虽然诚信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但人们时间观念较弱,日常活动较为随意,有时候会更改双方见面的时间,经常出现迟到的行为。所以,中日文化的行为模式中,如果不全面了解,很容易发生冲突或矛盾。3、表达方式语言表达是文化中差异最明显的一项。首先,日本文字的是在唐代时中国汉字演变而成,有些字会直接照搬汉字,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却与汉字的字面意思有着天壤之别。如“先生”,在日本,“先生”只能用于教师、医生等。如“大丈夫”在日语中是“没关系”的意思,“皮肉”是“讽刺、挖苦”的意思,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次,日本语常用暧昧的表达方式。日本人与他人沟通时想要表达否定、推测、暗示、拒绝的意思,说话就会较为圆滑,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比如:在拒绝别人的出行邀请时,中国人的场合可能会说“对不起,我家里有事去不了”。而在日本人的立场上以这种委婉的表达,先感谢对方的好意,然后说明原因,避免与对方产生摩擦。另外,日本人虽处事谨慎标准又高,但却很少直接的否定对方的行为。扩展资料:中日两国交往在元代中断的原因和文永-弘安之役有关,忽必烈曾多次要求日本称臣,但却遭到当时镰仓幕府的执政北条时宗的断然拒绝。时宗怒斩来使并加强九州海防严阵以待。但由于日本此时还未形成集团作战的概念,交战时往往是两军士兵互通姓名后进行单挑,因此对元军集团式作战感到非常不适应。在元军总攻的前夜突然狂风大作,元军战舰全数沉没,不得不狼狈退兵。数年后忽必烈再次进攻,却再次不幸的在总攻前夜因大风而全军覆没,最终放弃了入侵的打算。中日两国在明早期也有军事合作,室町幕府早期中国沿海与九州沿岸海盗盛行,明廷派出使臣前往日本交涉合作剿灭事宜。历史上的倭寇实际上并不都是日本人,有些明人也混迹其中大肆劫掠,室町幕府则派九州大宰府出兵征剿。日本主要对抗的是朝鲜沿岸与九州沿岸的海盗。中国文化-日本文化。
二战期间,单靠中国自己,真打不过日本。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帮助下,特别是美国、苏联的大力帮助下,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一,从直接军事力量来说,1937年100万,到1940年150万,而1941年因开辟南方战场,增至51师团220万,有11师团40万投入南方战场;1941年海军兵力35万。而1942年日本陆海军总兵力迅速扩充到600~700万。1941年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和海军航空部队大致分别都为3500架飞机,至1943年陆军航空部队扩充至10000架中国兵员数量虽然远高于日本,兵力最高时,国共总计兵力曾达到560万。但是双方的经济、工业、武器、训练方面的实力则是十分悬殊的。1937年的时候中日GDP分别为13.6亿美元和60亿美元;钢铁产量分别为4万吨和580万吨;煤年产2800万吨和5070万吨;飞机年产量分别为0和1500;100mm火炮年产量分别为0和740门;坦克年产0和330;汽车年产为0和3万辆。因此说双方的工业水平差距极大,日本用现代武器战斗,但是中国无法制造现代武器,在无外援的情况下,中国无力自己制造现代武器与日本对抗。1937-1939年的初期作战当中,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封锁中国海岸线,避免外国向中国出口武器,这样中国打一发子弹,就少一发,打爆一辆车,就少一辆……第二,整个抗日战争,其实大部分来讲,其实并不是中国跟日本直接面对面的打,跟中国军队周旋的,大部分是伪满,朝鲜、台湾、伪南京的部队,包括从当地征召的兵员以及原国府的投降部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军”。如果包括伪军,那么日本的军力则更加强大。第三,之所以中国与日本周旋这么久,有这么几个原因:1,日本压根就没打算攻占中国全境。因为日本的国家战略,是为了海军服务的。也就是想在太平洋上战胜美国的。而日本进攻中国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中国的铁矿、煤矿等重要矿产,以及一定的经济产值。和战略纵深。因此,日本四大主力师团,没有一个放在中国的关内。也就是说,日本压根就没使出全力,打算灭中国。日本在攻占到武汉-香港一线的时候,其基本战略目的达到,中国最富庶的城市和工业区全部被日占领,再往西部的中国的穷山恶水,日本不愿意花精力去进攻。投入和收效比太低。2,既然日本没打算跟中国灭掉,那么跟中国军队周旋的,基本就是朝鲜人和中国人自己。日本在关内的驻军,一直只有90-120万左右,剩下的都是伪军。3,正如老毛、秃头、蒋百里所说的,中国当时人口结构依然是农业国,也就是说90%的人口都分散在面积庞大的农村,极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占领,因此,中国有优势让日本军力分散,广大农村适合游击战。所以这也是日本没打算跟中国拼全力作战的主要原因。第四,如果双方尽全力对打,中国能不能赢?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日本当年修改战略,集中力量先吃掉中国,也就是日本全部兵力全部集中于对付中国,所有工业生产,都为侵华服务,所有伪军都被利用上。事实上,土共在十几年后,花费6-7年能做到的事情,日本也一定做到。我说或许没有说服力,那作为久经战阵的李宗仁,晚年曾回忆说,中日当年军事力量的对比来看,倘若日本全力来攻,中国胜算是不高的。第五,为什么中国会以主力战胜国身份出现?主要由3个原因组成:1,中国在抗战中,虽然没歼灭一个日本整编师团,但造成约80-90万人的日军死亡,算起来,与抗日的主要贡献国3,二战结束时,美国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完虐苏联的国际秩序,急需战绩赫赫的亲美盟友,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于是英法不用说,中国也就这样被放进了五常之列。4,中国抗战期间损失3500万人,考虑到中国虚弱的经济工业实力和中国的战绩相比,也确实已经是尽全力在与日本战斗了。所以国际也基本认可中国对于二战的贡献第六,为什么日本从不认为二战输给了中国。综上,中国理论上,如果日本全力来攻,胜算是不大的。中国得以喘息,并生存到最后,其实并非打的好,而是因为日本没打算尽全力跟中国打。因此,日本认为输给苏联,输给美国,但觉得中国只是捡了个便宜而已。
对于汉服的争议,有一段时间我也特意留意了一下。我觉得,更多的是出于对服饰的合理化和传承度的问题。还有,就是圈子的问题。服饰的合理化现在大家穿的服装,我们一般都是说现代潮流装。就是那些比较可以张扬个性,甚至简单点形容,就是比较适合自己的衣服。而汉服,那些有着明显特点的服装,衣长袖长,再一个就是它的穿着不利于出行和日常生活。如果裁剪过短或改良,有觉得有些许的“格格不入”,失去了衣服原有的内涵和升华。2.传承度的问题在汉服复兴和流行的当下,有关服饰的传承度也是一大问题。是毫无保留地延续古人的范,还是进行改良和创新地加入当下的流行元素,二次传承。能不能比较好地传承和流行,成了汉服继续前进的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和思考,也并非简单地做一件衣服,穿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还是要从长计议,结合实践,继续努力。3.汉服圈的问题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喜欢汉服,可能因为历史,可能因为好看,可能因为新鲜。不管是什么原因,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服”的服饰地位和前进路程。可是,圈子大了,鸟就多了。没有人喜欢他人用所谓的专业术语对一个陌生人的穿着,指指点点。这不但不礼貌,甚至会影响再一次穿着的心情。方方面面的原因,使得汉服的前进之路显得比较缓慢。可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希望汉服的流行和发展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继续前进,继续发光,一直继续下去。毕竟,美是真的美。
主要是地形原因。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越往西山区越多,极其不利于日本机械化部队的发挥,以往日本有优势的重型炮弹,炸弹,炸在山区的效果也远远要比平原差得多。日本人不熟悉当地的地形,山区地形易守难攻,革命军在暗处做为守方,日本军队在明处做为攻方,这样对日本军队而言是极其不利的。由于占地太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不够。1938年10月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直至1942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经济实力,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由于山西往西的中国西北地区,地瘠民贫,位置偏僻,又缺少日本急需的石油、橡胶、煤炭等资源,日本人认为拿下意义不大,反而需要分散有限的兵力。扩展资料: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省会太原市。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中国未被日本侵占的领土:新疆、西藏、蒙古、甘肃、宁夏、青海、陕西、西康、四川、贵州、云南大部。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凤凰网:日俘忆为何日军未能占领陕西:黄河大大的可怕。
是何应钦,在南京。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宁次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扩展资料:何应钦介绍:何应钦,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日本无条件投降日。
日本真正的崛起之迷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迷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曼Horace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结论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